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分析:水危机与政府的责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Nov 29 08:57:08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 讨论区 】
发信人: softwind (softwind), 信区: Graduate
标  题: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分析:水危机与政府的责任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Nov 28 16:53:57 2005)

------------------------------------------------------------------------------
--
2005年11月28日 10:1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把事实的真相告诉百姓,就会给应付灾难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官员们应该时刻牢
记,他们是百姓的公仆而非主人,哪有主人家失火而仆人知情不报的道理!

  哈尔滨市宣布停水四天,固然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情;市政府前后发布的停水公告说
法不一,更是启人疑窦。

  第一张公告说停水是为了“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而稍有常识的人都
会明白,若仅为检修管道,绝对毋须全市停水四天。

  果然,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市政供水停水期间水质安全保障的应急工作方案,透露了
停水四天的玄机。原来,停止供水的原因是怀疑松花江水系遭到污染。至于污染的原因,
哈尔滨市政府随后发布的另一份通告终于公开承认: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
爆炸事故,可能已导致松花江上游污染。

  本刊记者调查表明,哈尔滨市政府发布第一份公告的时候,停水的原因就已经确定。
而且,做出停水四天的决定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也就是说,该市政府开始的确是对民众隐
瞒了停水的真实原因。这似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种本能。好在,该市政府很快纠正了
自己的失误,将事实的真相告诉了民众。

  种种原因造成的哈尔滨市政府在这场水危机中的表现前后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
人们的恐慌心态。

  人们不禁要问:怎样才能改变一些地方政府一遇突发事件便首先想到隐瞒真情——哪
怕是“残酷的真情”的本能,让政府对民众负起责任,在第一时间对民众说出真相?

  当然,追溯这起严重停水事件的前因,对于地方政府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们也
还会提出更多疑问。

  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于11月13日发生爆炸事故。当晚,中石油吉林石化公
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邹海峰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爆炸发生后他们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
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没有造成大气有毒污染。

  但是,该公司从来没有公布过检测数据。因此,专业人士对此说法一直存有怀疑。因
为,苯在完全燃烧后才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的话会产生比苯更毒的化合物。

  更令人奇怪的是,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化学物品爆炸事故,环保部门或公共卫生部门,
对该爆炸可能造成的污染风险进行的权威检测与评估一直未向公众公布。

  现在,哈尔滨市公开宣布停水四天,并明确指出河水已被污染。显然,从吉林市到哈
尔滨市中间的河流段,已证实污染,那么民众的健康是否已经受到了损害?

  考虑到民众的疑虑,相关政府和部门似乎也应当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或结论。

  我们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但近期来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最为欠缺的就是相信这
个大写的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首先是应该相信人民的。在以往的灾难事件中,不乏同
舟共济战而胜之的辉煌,把事实的真相告诉百姓,就会给应付灾难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官员们应该时刻牢记,他们是百姓的公仆而非主人,哪有主人家失火而仆人知情不报的
道理!

  由于各级政府之间责任不清、缺乏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导致民众被暴露在化学品污染
之下,而政府却难有作为。在发生爆炸之后,吉林省相关部门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没有积
极地公布检测结果,而作为下游的黑龙江省,反应也难以做到及时有效。

  当然,可以设想,不管是吉林省还是黑龙江省相关部门所作出的结论,因直接涉及到
自己的利益,都可能不足全予采信。惟有相对独立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作出的结论,才可
能是公正可信的。

  但是,中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当初吉化爆炸之后,国家卫生
、环保部门,是否客观而公正地对事件进行过调查,并就污染风险向下游的黑龙江省发出
过预警?这又是一个疑问。

  一个健全的政府体制,应当有遏制地方政府的群体性自私的机制——这样的群体性自
私是相当普遍的,尽管具体情节听起来可能相反。

  比如,为了保证首都的环境清洁和水资源安全,河北省北部地方不得不限制工业的发
展。但北京却始终没有给予河北以足够的补偿。对于类似的问题,政府内部既无行政协调
程序,也没有司法解决程序,只剩下了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内部协调”。这种非
正规体制,当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哈尔滨市数百万居民遭遇停水4天,应当唤醒各级政府,以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实现
省与省之间的协调。而中央政府则应该开始探寻建立正规的解决省际之间利益协调的长效
机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4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