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iaxu (笑林子), 信区: TongueByTongue
标  题: 谈判口才(9)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8 11:41:21 2000), 转信

发信人: jiaxuan (笑十子), 信区: Memory       
标  题: 谈判口才(9)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y  8 11:23:11 2000)

                          毛泽东声东击西
    1957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代表会议。
    会议前,中苏领导人就"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提法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毛泽
东不同意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写进会议宣言。
    有一次,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共同进餐。
    赫鲁晓夫不失时机地想宣扬他的观点,一上餐桌就拉开了话匣子。
    毛泽东并不直接回答赫鲁晓夫的种种发问,转而与他就另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赫鲁晓夫同志,你对我们提出的"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怎么看?"
    赫鲁晓夫摸一下亮晶晶的额头,为难地眨眨眼,但目光仍不失敏锐。他早已请人捎
话到北京,表示过对这个口号的忧虑。毛泽东现在还要这样问,什么意思呢?
    "毛泽东同志,我想,你们的本意可能是说在文化艺术中,要允许不同的倾向发展,
允许不同的学术争鸣……可是,花是有各种各样的――有美丽的花,丑恶的花,甚至有
毒的花,对于有毒的花就不能让它开。"赫鲁晓夫用手做了一个有力的掐掉的动作,"要
掐死它!"
    "我们不掐死,留在那里做对比,做反面教员。"毛泽东始终微笑地说说。
    赫鲁晓夫以沉默表示反对这个口号。
    毛泽东点了点头:
    "苏联报刊不发表这个口号,我们是理解的,赞成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
这个口号对于苏联也许是不适合的,情况不同么,都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毛泽东表面上是讨论"百花齐放"这个口号,实则是不同意赫鲁晓
夫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观点写进会议宣言。
    赫鲁晓夫虽不失精明,但还是中了毛泽东声东击西的计谋。
    声东击西作为一种障眼法,迷惑对方,转移其注意力,然后再突然发出一个意想不
到的信息,令对方措手不及。上例中,毛泽东通过讨论"百花齐放",使赫鲁晓夫不知不
觉同毛泽东一道论证了"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不顾别国国情,而把观点强加于别
人身上。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jewel.hit.edu.c]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jiaxuan.bbs@smth.org]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