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iaxu (笑林子), 信区: TongueByTongue
标  题: 推销口才(15)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May 19 17:07:12 2000), 转信

                          装聋作哑别有意
    曾经有三位日本人代表日本航空公司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
  会议从早上开始,进行了两个半小时。会谈中,美国人咄咄逼人,出尽风头,用一切
手段演示。美国人用图表解说,用计算机计算,用电子屏幕显示,总之,是利用现代的
科学的资料数据有力地回击着日方的报价。与美国商人相反,日本商人表现得极为谦虚
,一声不吭,静静地坐在一边,听美方人员的表现。一切演示结束后,双方重新开始商
洽。
    美方首席代表问:"请问贵方还有何意见?"显然,美方占上风,因为这一切都明白
无误地告诉日方,他们的产品是一流的,日方不管怎么说都否定不了,反过来,承认了
这一点,也就承认了应向美方提高报价,但这时,一向精明的日本商人别出心裁。
    日方首席代表彬彬有礼地说:"我们看不懂。"
    一向高傲的美国人突然愣了,说:"看不懂表示什么意思,什么地方看不懂。"
    另一位日方代表说:"都看不懂。"
    美方代表气得简直要发疯,说:"从哪里开始看不懂。"
    第三位日方代表也以同样的方式慢吞吞地说:"当你将会议室的灯灭了之后,我们就
看不懂了。"
    美国代表实在是气坏了,喘着气问:"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三位日方代表异口同声地说:"请你再重复一遍。"
    这实在是在开天大的玩笑。美国代表们整整讲解了两个多小时,而日本人还要他们
重复一遍。
    美国人只好改变原定的程序,向日本人妥协。
    日本人的这种"听不懂"的策略,实在高明,它是在完全处于劣势情况下的一种方法
,迫使对方让步与自己达成一致。
    曾经有一家大规模的丹麦技术建设公司,准备参加德国在中东地区的工工程设计签
约招标工程。开始时,他们认为无法中标,后来,经过详细地研究分析,在技术上经过
充分的讨论,他们确信本公司比其他对手拥有更多的优势,中标可能性很大。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在经过一段时期商谈后,丹麦公司基本入选,与德方直接商
洽。丹麦公司想迅速结束谈判,签订协议,但德国人不急,他们认为应该继续进行进一
步洽谈。德方一名高级代表表示:"我们进行招标时,对金额部分采取保留态度,这一点
你们一定能够理解。现在我要说点看法,这可能是伤感情的,就是请贵公司再减2.3%
,我们曾把这一方案告诉了其他公司,现在只等他们答复,我们便可以作出决定。当然
,我们是希望同贵方合作。"丹麦公司十分明显地领会出了对方的意思,说:"这个我们
还要商量一下。"
    几天后,双方又在一起洽谈,显然,丹麦公司是误会德国人的意思了。德国人的意
思是指金额减少一些,而丹麦人所表现的是认为工程中有一些项目可以减掉。丹麦公陈
述,他们完全照德方要求把规格明细表中按要求价格编写,接着又一一列出可以删减的
一些子项目。德方代表一看,情况不妙,就说:"不对,你们搞错了,我方并没有要求你
们减少项目,这仍按原规格明细表保持原状,而是希望降低工程报价。"丹麦人表示他们
上次听到德国人的意思没有领会错。
    其实,丹麦公司代表并没有搞错,他们完全听清了德方的要求,但是他们在分析情
况之后,故意"听错了"。后来达成的协议就变得对丹麦公司有利多了,而非德国人想象
中的协议了。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jewe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