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erlin (风之翼), 信区: TongueByTongue
标 题: 伸脚录(6)---剽窃的思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02日20:28:5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从前有一个作家,他写了一本著作,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特别是其中的一句话
,更是道出了人生的道理,那么深刻,那么广博,只能出之大彻大悟的智者,让看过它
的人都深深地感动。作家也因为他的著作和那句话得到了无数读者的爱戴和无数的荣誉
。突然有一天读者发现作家著作里那句著名的话原来不是作家的原创,是抄袭于前人的
作品,这件事被新闻媒介披露后,讨伐声一阵一阵地向作者袭来,“可耻的剽窃,“道
德败坏”,把作家批得体无完肤,作家的形象一下从高处跌到了最低点。作家把自己关
在屋里,不停地问自己:“这是别人说过的吗?明明是在自己脑海深处冒出来的灵感,
怎么会是剽窃?”作家把看过的书都翻了出来,开始慢慢的查找,终于他在一本很古老
的书上发现了那句话,原来是一位先哲说过的,但是这句话给他如此深刻的印象,已经
和作家的思想牢牢地结合在了一起,分不清彼此,所以作家才会犯下了如此“严重”的
错误。想想也是,我们从小到大,看了这么多书,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这么多的知识,
到底哪些是真正自己创造的,如果每一样知识都要追本朔源到它的源头的话,我们每一
天都要忏悔于偷窃别人知识的“卑劣行径”中了。其实,这种学习的过程已经完全的成
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对于某项具体的科学技术本身,先哲的思想应该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在我看来,那位无心之过的作家实在是不应该承担太多得道德责任,思想
本身只要表达出来并被人们所理解和认同,它的价值才最大的发挥出来,有些时候,我
们其实停留在赞叹鸡蛋的美味就行了,至于生它出来的鸡的模样,实在没有深究的必要
。
我又习惯性地考虑自身的问题了:从小家庭就缺少思想成长的沃土,我除了醉心于看
最新的卡通片和无聊爱情悲喜剧,就是奔波于课本和题海,电视从不能给我带来多少的
智慧,所以我只让大脑停留在了孩童的顽皮,对于他人所做的东西,我不是翕然景从,
便是佩服作者的思想深刻和广博。上了大学后,可以钻进一个大大的图书馆,可以接触
一些以前没办法接触的书,仗着一点点记忆力,我贪婪的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成为自己的
思考体系,阅读本身不能使人变得深刻,但是对于我这么懒的人来说,也许是比思考更
容易带来知识获取的方法了。看着别人通过笔端流出来的真知灼见,叹服之余也悄悄的
窃为几用,对于“戚戚焉”的,慢慢地也在和高尚的灵魂对话间得到了深化。天长地久
,变成了一种习惯,竟是难以改动,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到底哪些是自己的思索而得,
哪些是剽窃所得,囫囵吞枣的结果是很多外来的都渐渐地物化到我的内心深处,而它的
源头成了我消逝的记忆。
我眼中蔚蓝的天空和大海,是静止不动的,因为我找不到前人没有探索而走过的路向
,而我又不愿滞留在平凡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