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art ( 阿呆),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Re: 我要是不是中国人多好(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an  6 11:16:49 2004), 站内信件


            高官出面为“宝马案”辟谣的意义 
  
  

    昨天(1月5日),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约见本报记者,就宝马撞人案公开辟谣:
苏秀文不是她的儿媳妇。她还说,这个事件要公正处理,要公布于众,要对百姓生命负责


    同时,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和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马淑洁也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
采访,对传言进行了批驳。刘东辉强调:不管苏秀文是不是省领导的子女,即使是,也要
坚持依法办事、秉公处理。

    毫无疑问,对比网上汹涌已久的传言来说,这些最为权威的声明迟到了。但是,它依
然令人称赞。

    其之所以令人称赞,我们认为,并不仅仅因为声明表现了对公民生命的负责态度,而
且更在于其开创了这样一个先例:高级官员对不利于自己的舆论进行回应。而这种回应,
恰恰是现代社会下现代政府必须具备的一种机制,是现代社会下现代官员必须具备的一个
素质。这种机制和素质,不仅源于政府和官员个人对名誉的珍爱,更源于公众知情权和舆
论监督权必须得到尊重。

    黑龙江省领导人对宝马撞人案传言的正面和公开的回应,其意义,我们认为已经超越
去年深圳市政府领导人回应网上关于深圳前途传言的意义。毕竟,深圳市政府领导人面对
的不是个人的私事,而不需要更多道德上的勇气。

    黑龙江省领导人的此次回应是一个了不起的先例。这个先例,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一个启示是,政府和官员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时代新变化、掌握舆论新特点。因为,
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传播得如此迅速,传播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丰富多样,政府
和官员在信息发布时必须适应这种节奏,否则就会陷入被动,身正也“怕”影子歪。

    另一个启示是,官员个人私事,有时并不仅仅是私人事件,在某种情况下它可能转化
为公共事件。这时官员必须勇于面对公众。

    “澄清,也是事实的一部分。”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东辉这句话耐人寻味、富有深意
。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解读呢——如果没有澄清的话,谣言,不也可以“成为”事
实的一部分吗?

    因此,这个事件给我们的最后一点也是最大的启示就是:信息公开,乃谣言之天敌。
因此,我们希望这种信息公开能够一直保持到这个案子的疑点消除为止。当然,我们更希
望这种信息公开能由个案转而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惯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