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eams (梦),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为什么大家不信“宝马司机无背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1月06日12:28:2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转自新华网

者: 冬蛇(2004-01-06 08:42:50.0)  赞成:0票, 反对:0票  
 
  2003年12月20日,黑龙江的“宝马肇事案”中致使1死12伤的苏秀文,被
法院认定为操作失误,采取措施不当,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此后,互联网
上论坛纷纷传说,苏秀文是黑龙江省某领导亲属。然而,一直到2003年12月31日
,负责事故处理的哈尔滨市道里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12月31日出来“证实”,苏秀文不是
黑龙江省或哈尔滨市曾任和现任领导的亲属。苏秀文今年44岁,无职业,其丈夫关明波系
哈尔滨一私营公司董事长,苏所驾驶的宝马SUV车也是公司所有。

  这个“证实”,被某些人引用,先赞美是“权威的声音”,从而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些
文章,说什么网友们有“身份敏感症”、“浮想联翩”云云,也有人假假地打一下,说这
“权威的声音”如果早一点发布更好一点等等。

  权威的声音发布了,网友们的“浮想联翩”也就应该醒梦了,恍然大悟以后,拍拍脑
袋说误会误会,原来我们错了。就如鲁迅唱过的:“原来大家都是好东西,于是坐下来一
起抽起雪茄烟。事情应该可以完美地解决了。

  但是,这一回,苏家的钱就愣是不好使,权威的声音没人信。
  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权威的声音里少了一样:没有说明苏的亲属究竟是做什么的,
不是黑龙江省或者哈市现任或者曾任领导的亲属,但并没有说不是其它地方的领导的亲属
,或者居住在黑省哈市的非地方单位的领导的亲属。如果真的不是,那么就可以坦然说是
干什么的,比如父亲也是卖大葱的、母亲是副食品商店售货员、公公是工人、婆婆是教师
,等等,这不就真正说明白了?权威的声音,给人听来象是脑筋急转弯,埋伏着什么奥妙
,等着你上当。
  这样的辟谣,辟和不辟差不多,赵辟越露。
  傻子都不信什么“身份敏感症”,真是的敏感了吗?是什么能量,能够封锁媒体?刘
涌的时候,媒体也没有如此严实。
  本来,最有积极性的是媒体,哪有报社不想多卖几张?有点动静,记者们会疯涌而上
。人对钱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记者们的薪水也是多多益善,如此多人关注这个事件,关
注着阔妇的背景,哪家报纸能采访登出阔妇的身份,必然立刻轰动,被转载到全国乃致世
界,报纸的名也出了,发行量也上去了,钱也哗哗地来了,这样的好事还有谁会不屑一顾
甚至躲着不成?为什么没有一家媒体吭一声?如果不是被封锁,如何解释?
  如果是封锁,那么除了媒体的“上级”,谁能封锁?就关老板的钱就能买断所有的媒
体吗?
  权威的声音还是很权威的,“不是黑龙江省或哈尔滨市曾任和现任领导的亲属”,读
起来很聱口,但是只要语文的语法分析课还记得一点的话,就能读懂,而不至于理解错,
以为是平头百姓的亲属呢。
  如果你语文课上的东西忘掉了,那么我就提示一下:关羽骑的不是黄色的或者黑色的
马。这句话如果没有错的话,那么你总不至于认为关羽先生是骑着毛驴去过五关斩六将吧


  这样的权威的声音,难怪没有人信。
  2004-01-05
 
 



[此贴子已经被值班编辑02于2004-1-6 10:04:07编辑过]


--
一党专政反民主,共产党绝不搞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不能因国民程度不高而拒绝民主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政权开放才有利于党的领导                    ——《解放日报》1942年3月13日
新闻自由:民主的基础                        ——《新华日报》1945年 3月31日
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            ——《新华日报》1944年 2月 2日
青年有发表政见的自由,反动者却怕青年过问国事——《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