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eams (梦),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红网:为采访宝马撞人案的记者安全担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1月06日13:14:4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4日的《沈阳今报》说,哈尔滨宝马撞人案矛盾重重,案件可能重新调查 。从报道看来,
这个案子,其中掩藏的惊天谎言,已经不待怀疑。现在的问题是正义到底能不能即使迟到
,也要终究到来。报道说,记者在哈市时,对此事进行采访的还有国内另外一家权威媒体
记者许明(化名),他进入哈市的第二天关家(苏秀文家)就知道了。12月30日,记者与
梦瑶(死者的女儿的化名)通电话时,梦瑶突然压低声音:“……我爸爸快要回来了,我
对你说,通知许明赶紧离开哈尔滨,昨晚老关来我家了,他连许明的名字都知道了,情况
对他非常不利……”记者再想多问,梦瑶挂断了电话。这情形让人不禁毛骨耸然:参与深
挖此事内幕的记者,他们的人身安全会不会遇上麻烦? 

  我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 

  现在,我不想猜测苏秀文的身份。有一点是清楚的:她很有钱,她开的车是豪华宝马
;她的丈夫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身为哈尔滨某集团的总裁,哈市最大的路桥承包商。
他老婆撞死人后,他开着一辆奔驰车赶到现场,安慰苏秀文说,“没事儿,有100万够赔他
们的了!”这个把别人的生命仅仅简化成一堆数字的商人,用他的金钱以及不知别的什么
资源,调动了武警、摆平了交警、操控了法院、压制了媒体,吓住了13个受害者的家属,
捂住了知情人的嘴。他有没有可能对于敢于揭破黑幕的记者,也花个十万八万,轻轻处理
掉? 

  2001年南丹特大矿难的时候,前去采访的记者受到当地黑势利的追杀,有的记者差点
被赶下悬崖葬身山谷;去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山西采访时,受到公然的殴打;而在更
早一些时候,我的同事,现在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和王宏,因为揭破了兰州的
一帮证券诈骗集团的内幕,有人放出风声要花500万元买他们的头。王克勤求助警察保护,
而王宏当时住在省政府大院的一个单身宿舍中,省政府大门口有武警把门,王宏晚上还要
用几张桌子顶住宿舍的门才能入睡。 

  近几年来,记者的处境变得格外恶劣。报道真相,揭露事实,传达准确信息,给公众
知情权,这本来是记者的天职,也是记者在这个纷纭的世界中能够立足,争取赢得人们尊
敬的唯一的选择。但是,作一个不负使命,不负良心的记者,真实地报道真相,居然如此
艰难。没有记者法保护是一回事。更加严重的问题实质上是,中国的不少严重的黑幕,冲
锋陷阵的往往不是负有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手握国家公共权力的执法、司法
机关,而是记者。很多严重侵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案件,主管监管部门缺席了,公安机关缺
席了,检察院缺席了,法院缺席了,岂止缺席,他们经常被犯罪分子、被黑帮分子拉拢、
收买,成为犯罪集团的一员,为犯罪行为撑起保护伞,设置采访障碍,封锁消息,成为打
击、陷害记者的帮凶。记者面对的主要阻力居然主要主要不是来自社会的黑恶势力,而是
来自本来有义务保障记者采访了解事实真相、也有义务向记者提供真实情况的执法、司法
机关!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冲锋陷阵显得孤立而无援,英勇而无助。 

  本来,调查这种种黑幕,并不是记者所长,他们没有专业调查手段,也没有有关方面
的授权,可以说这不是记者的主要使命;主持正义,扶助良善,也不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但是,许多冤屈深重的人,要维护自身权益,求告无门的时候,最终就会选择记者,记者
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青天大老爷,可是殊不知,他们连自己的人身安全也经常不能有十分的
把握。当一个国家的司法执法当局不能行使自己维护社会正义的职能,当孤立无助的受害
者不得不求助于同样孤立无助的记者时,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获2003年度风云记者称号的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曝了长洲戒毒所把戒毒女子转卖给
妓院的黑幕,此后家里骚扰电话不断,扬言要给他好看。有次他去采访某个案件的时候,
他特意在某网站的BBS上留言说,如果此后几日见不到赵世龙,他就一定是遭人暗算了
。这有点像当年的鲁迅先生,他在出席被国民党暗杀的杨杏佛悼念仪式,连回家的钥匙都
没有带,抱着不打算回家的决绝气概。对赵世龙留言肃然起敬之余,我深深担心的是,当
我们的那么多的权力机关沦为富豪、黑帮、犯罪分子保护伞的时候,记者的种种揭黑努力
,能够走多远多久? 


--
一党专政反民主,共产党绝不搞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不能因国民程度不高而拒绝民主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政权开放才有利于党的领导                    ——《解放日报》1942年3月13日
新闻自由:民主的基础                        ——《新华日报》1945年 3月31日
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            ——《新华日报》1944年 2月 2日
青年有发表政见的自由,反动者却怕青年过问国事——《新华日报》1945年12月11日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