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_Soi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nlz (如来), 信区: Black_Soil
标  题: 不能因“宝马案”传言否定网络舆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8 10:51:22 2004), 站内信件

  1月5日上午,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提供的两份来自网上的资料显示,“苏秀文是
省高干儿媳”的传言很可能来自哈尔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百姓谈”专栏。因此,有不少
人说,网络管理、最起码论坛管理太不规范,应该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督力度,不能让网
民随便发言。
  联系到之前有人主张上网实行实名制,我们认为这一问题是到了该认真梳理一下的  

时候了。
  我们认为,尽管对韩桂芝和苏秀文关系的无端猜测起源于网络媒体,但是上述主张依
然是错误的,没有理由可以将这场混乱完全归罪于网络媒体。这个道理很浅显,网络媒体
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是信息流通的“管道”。不可否认,网络上流通的信息一部分是有害
的,但是更多的是无害的。打个比方,肯定会有人利用电话联系进行犯罪活动,那么我们
可以为了防止犯罪行为,而惩罚中国电信吗?
  我们认为,即使网络的言论给政府高级官员个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给政府带来一定
的负面评价,但这也是一个现代政府应当而且可以承受的。政府的高级官员能够宽容、妥
善地处理对自己的批评,是现代化政府的一个标志。毫无疑问,这些批评中有些批评可能
缺乏善意,甚至可以说是恶意的,但是区分善意和恶意、“有害”和“无害”是困难的,
尤其是在信息浩瀚无际的网络中作鉴别,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恶意的批评肯定会伤害个人的情感,但是克制和宽容要比勃然发怒带来的
益处更大。对少数有害的言论不必担心,如果那些有害的言论已经超出法律的界限,构成
对高级政府官员的侵害,那么政府以及官员都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予以有效的遏制和
纠正。如果无限放大少数有害的言论的危害性,歪曲网络媒体的作用,而对网络媒体进行
不合法的控制,那么很多有益的言论也就随之失去了存在空间。
  我们赞赏韩桂芝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理性态度。高级政府官员作为公众人物,与一
般民众不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势地位,因此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对来自
网络的不当批评,她通过公众媒体澄清事实,而不是利用自己的权位要求查处,或对网络
进行指责,这是可取的理性的态度。
  从去年媒体透露的国家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意的事情可以看出,其实网络媒体在我们的
政治生活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传达民意,与传统的媒体比较,互联网有着不
可比拟的优势。来自互联网的民意更直接、快捷,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我们
不能“把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本报评论员 陈永苗(来源:新京报)
--
http://lz.gs.edu.cn/~hnlz/backup/183.gif
http://nyxgb.hit.edu.cn/luntan/uploadface/v2.gif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20.174.65.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