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fzhang (无聊),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慧木:上海女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4日09:43:0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还是那个上海女生,为了一场梦而流泪的那个。
以前,和女生聊天,总是很戏谑,不愿太认真,虽然我 自己也是女生。两个女生
一旦认真起来,会聊得很精彩,但是,会想很多,想得回不过神。
她生活在一个女人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所有的女子都是不幸的——情感上的不幸

比如她妈妈,从她出生起,爸爸妈妈就在打离婚,直到她六岁,婚终于离成了。从
此,所有的家务都是母女两个人做。八岁时的她,买米,扛煤气罐,都做得来。
比如她大姨。很单纯的一个人,嫁了老公,安宁地生活着,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照
顾这个家,从不多想,也没有太多需求。
但是,老公有了外遇,他们分手了。很单纯的她,全靠殷实的家境,所以,即使伤
心,也不必为生活发愁。
后来,丈夫又回头了,他们复婚了。她又变成了幸福的小女人。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又分手了。
她想:什么地方做错了呢?
让她欣慰的是,他第二次回了头,他们又一次复婚。
以为他们从此不再离离合合了?——不,后来,又有第三次离婚,第三次复婚。
第四次离婚后,她已经五十四岁了。
依然很单纯,依然不涉世,依然每天简简单单的生活着。有意思的是,那个离开了
她好几次的男人,也没有再婚,却依然每天晚上到她那里吃饭,而她每天最大的幸
福,就是为他做一顿可口的晚饭。
还有上海女生的小姨。嫁的人后来精神分裂了,发起病来歇斯底里。婚离不掉,每
天恍恍惚惚,女儿常年住校,虽然就在同一个城市,却总也不肯回来。
大姨,小姨,妈妈,都生的是女儿,是女孩儿……

小姨的女儿,好象很单纯,每天快快乐乐的,无忧无虑。别人都奇怪,那样家庭里
的孩子,怎么可以这么安然而快乐。但是她觉得,小表妹有一种逃避的本能,自我
保护的本能,拒绝那些伤心的东西。很聪明的女孩。
而大表姐,太细腻,所以,远远地离开了这个城市,和这方国土,跑到地球的那一
方,过着一种找不到回忆的生活。
她自己呢?
“还好,他们离开得早,那时我还没有什么记忆,否则会伤心很久的。”
——“你还记得父亲的样子吗?”
“记不得了。他从此再没和我们联系过,现在我肯定认不出他了。”
“有一天我在街上,看见一个很象我的中年男人。我突然想,这会不会是爸爸呢?
于是,我看了他很久。他注意到了,也看了我很久。最后,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不是,不是爸爸,这只是个陌生的男人。”
“小时侯我们家住在一个小巷子里,小时侯的我能做很多事,但是不情愿,很想安
逸,很想享受一下被大人疼的滋味。终于长大了,却什么也干不了了,也许安逸不
光是我的期盼,它根本就是天性呢?”
妈妈在她读大学后嫁了人,是个老工人。曾经她怎么也想不通,知识分子的妈妈,
和工人出身的他,怎么可以走到一起的?他们没有共同的爱好,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怎么可以呢?
——“但是,他们却可以一起生活,很平静的生活,没有争执,没有风浪,这就行
了呀!”
“是呀,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妈妈高兴吗,和那个人在一起?”
“对呀,妈妈高兴,这就够了,其实,妈妈也是很单纯的人。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上海女生很温柔,说话很慢,很柔和,我觉得我在面对一个“女人”,而不是象我
这样成天胡闹的傻女孩。
“如果你爱一个人,会不会有一种趋势,觉得越来越依靠他,因为他的烦恼而烦恼
,为了他的开心而欣喜呢?如果他不在身边,你会不会觉得空落落的,会不会恍惚
呢?”
而我的爱情才刚开始,我们象两个孩子,还不能体会更深沉的东西。但我相信那种
趋势,应该有,应该投入,应该认真。
“以前,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情的。看了我周围长辈们的经历,你说我还相信它吗—
—尤其是所谓的‘天长地久’?”
“那个男生,我们从高中就认识了,大学时,他成了我的男朋友。”
“其实,很孩子气的一个人。不体贴,不温柔,也不帅。喜欢的娱乐只是电脑游戏
。凭什么喜欢他?可是就是喜欢了,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他身上,看见他,就有了
欣慰,觉得平和。”
“妈妈常说,理智一点,那个男孩子不会带给你什么幸福的(他的成绩很差,分不
到什么好单位的)。我帮你找吧,有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博士,等着要老婆的呢。”

“也许,我可以嫁个有钱人,从此不去涉世,永远地呆在家里,真正的享受儿时就
盼望的安逸。但是,我会觉得幸福吗?”
——“你肯定也明白‘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道理对不对?”
“是。但是我的情感呢,如果那个背负我所有情感的人不能给我幸福(——“是所
谓物质上的‘幸福’吧”——),我怎么办?”
——“不要想,不要想它。不是说要保护自己的吗,想一些飘渺的事,醒不过来,
也是一种自伤呵!”

“见过夫妻吵架吗?”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的父母就在吵,吵到我十四岁那年,终于分手了。然而
碰上了还是会吵。现在我大了,他们背着我吵。”
“我的同学,双亲都是复旦中文系毕业的,知识分子。却经常吵,吵的时候是动武
的——用菜刀。想象过那幅场景吗?”
——“还不如分手算了。”
“没有。不吵的时候,都很安静。大家都觉得她父母很有修养,都很羡慕她呢。如
此尴尬,如此尴尬可是他们还是生活在一起,即使互相坎杀也没想过要分开。”
——“……”

“我男朋友本来不打算学医的。见我报了上医,他也跟着报了,并且缵着劲儿考了
进来。”
——“我休学。跟我玩得很好的一个男生也跟着休学了——他本来可以跟得上的,
但不愿。”
“不是恋人的关系,只是好朋友吗?”
——“对。我更欣赏这种友情。有一种‘义’在里头,还有,惺惺相惜。”
“是呀,只是这种朋友好象再也找不到了。”

“现在的孩子,八十年代出生,和我们小时侯很不一样了。二十二岁的我,总是不
懂他们,二十二岁的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年轻了。”
——“傻话!年轻只有一种吗?”
“我们的年少时代,有很多绿色的回忆。”
——“是”
“有很多天真的吟唱。”
——“是”
“ 有一天,我回到中学的校园。来到礼堂,正碰上一群高二的孩子们在排演《卖
火柴的小女孩》。很新奇的创意,很漂亮的孩子们,很能干的小导演,很明亮的笑
声……结果,我坐在礼堂的后排,哭出了声。还好,礼堂里很闹,没有人注意。尽
管我哭得很大声……”
“你明白我的感觉的对不对?”
——“回忆扑面而来,情绪也扑面而来。你成了一只鸟,在回忆的天空里飞,青天
碧海,水云间……”

“妈妈说,千万不要和学文科的女孩子聊太多,不然她会把你当素材写下来的。”

——“很好的忠告。真的,不可以和我聊太多……”
--
没意思,sigh!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lo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