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va (狄娃),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想起了陈梦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Aug 18 23:43:59 2001) , 转信

近日,在友人处看见数十件明清家具,不由地想起了陈梦家先生。

  可以说,陈梦家是中国学者中的佼佼者。单就看《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个人能上“
考古学卷”、“语言文字卷”两个条目的,大概为数不多。

  细心读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一定知道陈梦家。

  早在三十年代,陈梦家便以新月派后期的青年代表诗人闻名于诗坛。虽然,由于家庭
氛围的关系,他早年学的是法政和神学,但他却格外痴情于诗歌。他的代表作之一《那一
晚》在当时就脍炙人口:那一晚天上有云彩没有星,你搀了我的手牵动我的心。天晓得我
不敢说我爱你,为了我是那样年轻。那一晚你同我在黑巷里走,肩靠肩,你的手牵住我的
手,天晓得我不敢说我爱你,把这句话压在心头。

  ……

  这首诗是对逝去的年华的追忆,也是对青年时代的幼稚和怯懦的遗憾,感情非常深沉
,有自责而无伤感。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每小节四行,前两句是回忆,后两句是惋惜,重
复再三,每节换韵更给人以一唱三叹的音乐感。

  陈梦家写诗,还善于捕捉意象,一朵野花,一只雁子,都是他借以抒情的对象,而且
写得很成功。不要误以为陈梦家的诗是纤弱的,陈梦家曾经投笔从戎,奔赴过抗日前线,
也写过《在蕴藻浜的战场上》、《老人》、《一个兵的墓铭》等洋溢着阳刚之气的诗作。


  读这些诗,不禁联想到现今的一些流行歌曲,也表达爱呀恨呀的,但那歌词,无论是
音节的和谐还是句式的匀称,都赶不上陈梦家时期诗人的作品在听觉和视觉上让人感受到
的艺术效果。

  很令人吃惊的是,二十多岁就成名的陈梦家出了几本诗集后不久,突然转向古文字学
的研究,同时旁及考古学和金石学,不久便有《老子今释》、《西周年代考》、《商代文
化》、《白金汉所藏中国铜器目录》等鸿篇巨著相继问世。

  陈梦家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好学而勤奋,即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错划成“右派
”,他也没有心灰意懒。现在玩明清家具的人,一般都知道王世襄、朱家氵晋两位老专家
,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陈梦家除了在诗歌、考古学、古文字学方面卓有成就外,他还
是中国明清家具、中国漆器和竹木雕刻研究的行家里手。五十年代初,他用《殷墟卜辞综
述》这部名著的稿酬买了北京钱粮胡同王世襄先生的舅父遗留的一所房子,一边治学,一
边用他自己的几乎全部收入购买明代家具,并时常和王世襄先生切磋明式家具的种种学问
。1985年,王世襄先生在香港出版了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珍赏》,书中有数十幅照片就
是用陈梦家的旧藏拍摄的。书的扉页郑重地印有“谨以此册纪念陈梦家先生”十一字。陈
梦家生前常说,要在告老退休后好好地研究家具、竹刻、木刻等器物。可惜,十年动乱,
未尽天年,他竟没有为后人留下有关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专著。

  陈梦家实在是个非凡的人,连结束生命的方式也像一首诗。文革中遭批斗,被侮辱,
他就选择死来抗争,一次不成,再次。正如他不愿意写一句平庸的诗,著一篇平庸的文章
,他也不愿意平庸地苟活一天。这大概诚如他所说的:“是死亡抵御死亡,生命换生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61.158.73.2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