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ilia (傻孩子), 信区: Feeling
标  题: 老年悲歌(一)(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7日10:58:0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Lif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milia 所发表 】
老年悲歌(一)  

曲兰 

来自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

那天晚上,80多岁的夏大爷几乎没什么感觉就晕倒在地上,他想
站起来,但就是怎么也挣扎不起来。他心里很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
远在上海的女儿这时碰巧回来,就有救了,否则只有等待死亡。他喊
不出来,可他能清晰地听到门外人们匆匆的脚步声,假如有一个脚步
声停在他的门口,也许他就得救了……然而,那脚步声总是由近而远,
一次又一次……他突然感到很悲哀:他的生命就寄托在奇迹上——奇
迹能发生吗?
  也许是心灵感应,那天奇迹还真发生了,女儿竟然奇迹般地回来
了,于是我们才有幸知道了这个有关奇迹的故事。
  夏大爷的老伴在十几年前就去世,惟一的女儿又远在上海。他于
是便开始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寂日子。前几年,身体
没什么毛病,白天出去走走,有时也和过去的同事、一些老同学聊聊
天什么的,孤独感还没有现在这样强烈。生病后,因为耽误了治疗的
最佳时期,一条腿不得不进行截肢。从一个健全的人一下子变成残疾
人,他就再也走不出这片被禁锢的小天地了。
  自从那次“奇迹”之后,女儿万般无奈找了一个师傅经常来帮忙,
每天把老人需要的水、药品和暖瓶等物放在身边伸手可及的椅子上。
对师傅千叮万嘱,安顿好之后,女儿又走了,把老人的牵挂和希望也
带走了,当然也把更深的恐惧留给了他:女儿告诉他,她找了一个德
国人……
  女儿挺孝顺,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空就打电话,可女儿是否知道,
时间,对这个24小时被束缚在床上的人来说流动得有多慢!她是否知
道父亲内心深处的恐惧?他心里对那个德国人耿耿于怀,他管那德国
人叫德国鬼子,他怕德国鬼子把他惟一的慰藉和希望带走。他不能去
干涉女儿的婚姻,然而,他知道,类似的“奇迹”是不会发生第二次
的……
  同样高龄的陈教授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陈教授在一所著名大学里教书,可谓桃李满天下了。播撒下遍地
芳菲之后,老教授却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隐去了。自从老伴离开他以
后,宽绰的三居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与孤灯相伴。忙碌的人们几乎没
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老人:他每天佝偻着腰,拿着饭盒哆哆嗦嗦地去食
堂买饭吃——因为他已经无法为自己做饭了。
  1995年春节,他的一个学生从广州过来看望恩师,却怎么也敲不
开门,于是他只好打电话到老师的隔壁人家,隔壁人家也说我们这几
天忙着过节,没注意老人,但好像也没见老先生出来。大家都知道老
先生经常把钥匙放在过去任教的数学系,就赶紧找数学系办公室的人
取钥匙来开门。打开门时发现老人躺在地上,人们上前推了推他,发
现他竟然还活着,好一会儿才有气无力地说:“我已经三天没吃饭,
起不来了。”说完就昏了过去,人们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到医院,然而
已经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期,老人溘然长逝。    
  我无法想像一个人在冰凉的地板上躺了三天是什么滋味,当你想
喝一口水都喝不上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什么是老年?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风烛残年对一个人
意味着什么?当你丧失劳动力的时候,不仅意味着收入下降,被排除
在社会主流之外,还意味着空巢、疾病、丧偶等种种人生悲剧,死亡
的阴影几乎每时每刻都悬挂在你的头上……我们年轻时健康、富有、
浪漫,只要我们不惜力气,凭着诚实的劳动,与幸福有关的这一切,
应该俯拾皆是。而当你进入老年之后,所有这些都会失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4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4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