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ilia (傻孩子), 信区: Feeling
标  题: 老年悲歌(八)(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7日11:05:5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Lif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milia 所发表 】
来自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
  


  □曲兰
  老人一直在民航工作,年轻时有一个在老家比他大7岁的表姐,
一人带着3个孩子。表姐浑身是病,生活非常艰难,3个孩子也因家穷
而上不起学。出于一种朦胧的说不清的感情和善良的天性,他把表姐
一家接到北京,当时正值新婚姻法公布,单位动员他与表姐结婚,于
是他糊里糊涂地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
  在以后的45年中,他不仅要照顾多病的表姐,还要照顾3个孩子,
终于把孩子们都抚养成人。两个大的孩子在外地,只有表姐最娇惯的
小女儿在北京工作。不久,他的表姐去世了。在她病重时,女儿并不
来看她,人一死,女儿来了,只是把母亲的东西都拿走了。这个名牌
大学毕业的中年女人还盯上了他的房子。当她知道继父有了女友时,
千方百计阻挠他们,背着老人,用很下流的语言侮辱继父的女友张女
士。张女士终于忍受不了,伤心地去了美国。
  后来老人得了很重的病,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连一个给
倒水的人都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让他从此特别恐惧
生病。这时,当他的女友张女士得知这个情况后,为了他,毅然放弃
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到国内来照顾他。现在,张女士年龄也大了,
两个高龄老人生活在一起,都是一身的病,因而对疾病的恐惧更深了。
  我到他们家中采访时发现:家里虽然很整洁,但简陋得像是30年
前人们生活的房间,沙发还是50年代的简易沙发,厨房里连抽油烟机
都没有。
  “为什么不安抽油烟机呢?”我很奇怪。
  “我们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我们有时也想添置点儿家具,可哪
有力气啊!”
  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目前老年人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
大收入越低。年龄越大,自理能力也就越低。而其所面临的生活、健
康方面问题也就越多。医疗护理及其他必需的家政服务费用的增加,
使老年人尤其高龄老人忧心忡忡。
  很多老年人经过一生辛苦劳作,省吃俭用,都或多或少地积攒了
一部分“老底”,这些“老底”聚集了老人一生的心血,是老人为自
己平安度过晚年生活奠定的经济基础。但是,由于老年人工作生活的
年代生活指数都比较低,因而积蓄也十分有限,所谓的“老底”实际
上也并不丰厚,很难保证老年人安全地度过高龄老年期。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很多老人不停地到医院检查身体,生怕有了
癌症或大病没有及时发现。还有不少老人每天都要吃各种不同的药,
以为吃得越多,健康也就越有保证。在前些年公费医疗的时代,导致
医疗费用大幅上升,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也成为医疗制度改
革的导火索。
  我认识一位退休老人朱老伯,在社会全面进入医保前,非要到医
院去做心脏造影。他的两个儿子都在领导岗位,平时工作很忙,听说
父亲要做心脏造影,着实吓了一跳:到了要做心脏造影的地步,可见
父亲的病已十分严重!私下里内心十分自责:平时就知道忙工作,忽
视了父亲,这下可好,老人一旦有个好歹,他们岂不后悔一辈子!
  于是儿子们放下手头的工作,跑前跑后为父亲联系住上了医院。
那些日子,全家都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儿子们家里、单位、父母处
连轴转,忙得茶饭无心,还要在父母面前强作笑颜,特别是每日忧心
忡忡地加强了对母亲的保护,不断做她的思想工作,生怕一旦“结果”
出来,她会受不了。其实两个儿子精神已经快崩溃了。
  结果终于出来时,全家人都松了口气:什么事儿也没有!这时老
爷子才吐了真言:“医生当初就说了,我这造影可做可不做。”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4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4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