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ing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ierry (天堂听雨), 信区: Feeling
标  题: 母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2月21日14:47:2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是个很模糊的影子。但是曾经对母亲的怨诽却是很深刻的。那时农
村是吃玉米面窝窝的。就有灵巧的母亲们将玉米面作成很薄很薄的小饼,在锅上贴得又
香又脆的,抹上一些辣椒油,就是很美味的了。母亲不会;其他的母亲们在农闲时节都
会给自已的孩子纳又软又厚实的千层底,母亲也不会。时至今日,也觉得是生平憾事。
那些幼年不曾满足的愿望在岁月里始终有着清晰的印记。
  好象始终是母亲的忙碌。早晨早早叫我们起床读书;然后是她一天的操持。喂猪,
喂狗,喂猫。儿时的心里猫是母亲的最快乐的宠物。母亲始终喜欢叫着那些狗呀,猫的
一律称为儿子。她的狗儿子,猫儿子们也是最乐意亲善母亲的。狗儿子始终忠实地跟着
母亲寸步不离,母亲下地了,狗儿子就撒着欢跑在前面;回来时又是狗儿子慌慌地进入
家门,然后就在门口摇着尾巴伸长舌头等母亲回来,再亲昵在围拢上去,像足撒娇的孩
子。脑袋在母亲腿上蹭来蹭去,绝不怕母亲的轻呵的。母亲养得最久的一只狗是和我同
年出生的,终年十四岁。在狗儿们中已是高寿了。狗临终时眼角是真的噙着泪的。在狗
的世界里也是有着亲情的眷恋和不舍的。猫儿子更是嚣张,只要母亲坐下,它就毫不客
气地跳到母亲膝头,慵懒地眯上眼睛,盘卧着,偶尔的眼睛有着惬意的闭合,一副当仁
不让的样子。母亲是舍不得呵斥它的。所以每次母亲的出行就是很浩荡的。狗儿子,猫
儿子总是悄悄尾随。总是全家合力使点‘阴谋’,把它们诈进屋门。像是在哄不懂事的
孩子们。
  母亲讲得最多的是她的童年的孤单,和三姨的相依为命。她八岁丧母,十一岁丧父
。跟随着舅舅长大。舅舅家的表姐妹竟是多达十一个的。所以母亲是怯怯的,胆小怕事
,生怕开罪别人。童年的印记深刻地影响着她的一生。既便对我们三个,母亲也始终不
会理直气壮地呵责和理所当然地指使。始终有着某种征求和客气出来的。也就造就了我
们三个极个性的性格出来。或许那种童年的无依和无着,使母亲格外护爱她的小家庭。
她不太喜欢我们外出去玩,好象我们不帮她作些什么,只是围绕在她身边就会给她极大
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儿时作饭是烧材的,至今仍能深刻记得火光映着的母亲快乐和满足
的脸。纯粹,近于一种童真的幸福和无求。
  但我们是怕着母亲的。不是她的严厉,是她的眼泪。母亲心里始终有着近于忧郁的
郁积。她把我们的淘气的事琐碎地记着,一时不发作什么的。如果说有一天母亲生气了
,一准是秋后算帐的。陈芝麻,烂谷子都会抖露出来的。不过,母亲是须得有父亲撑腰
的,她像个告状的孩子。只是每次责骂我们之后,却总是母亲的眼泪先流下来。母亲的
眼泪总淌得很流畅,还是儿时的低泣。母亲是说过的,不论天大的委曲,是从不敢大声
哭的。抽抽嗒嗒地哭。所以在我心里始终对母亲有一种怜爱出来。我常对弟弟说,母亲
有一种童真的情结。好象总是没有成熟的小女孩。真的,有时我夸奖母亲,是总能从她
脸上看出一些羞涩出来的。少儿的孤苦,总使母亲特别宽谅的。所以我们曾经做过的错
事,如果说我们自已先承认时,母亲只会劝解。所以我们三个没有说谎的习惯。因为诚
实是可以得到宽容的。真的,在内心深处一直深深地感谢母亲,走上社会之后才知道,
家庭给予的宽容的成长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始终相信一个真诚的人,一个诚实的人是
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经历世事才知道这一切是无价的。
  母亲是极爱父亲的。记得有一句话是说,一个女人只有崇拜一个男人才会爱上他的
。我相信母亲是的。她对父亲的感情有着一种依赖的崇爱。父亲是母亲和我们三个共同
的父亲。因为父亲是医生,总是早出晚归。母亲总是等父亲回来一起吃饭的。无论多晚
,总是把饭热了又热。值得一提的是,父母亲是自由恋爱。在那个年代,而且母亲的家
庭是比较优越的。舅舅们都是干部,三姨是教师,甚至于舅母都是妇联主任。而父亲家
是中农,连救济都不能享受的中农。家境近于赤贫。有趣的是父亲家人也不同意他们的
婚事,原因母亲是读过书的。而且在当时也有着职务,大队会计。母亲的聪明是全乡闻
名的。只有母亲可以把毛主席语录在千人大会上倒背如流。母亲也是唯一考上高中的学
生。虽然因为饥寒最终缀学。据说当时像母亲那样的学识是可以找当干部的,甚或是军
官的。而且大姨和母亲一直关系不太好也是觉得母亲太傻。大姨,三姨都在武汉,介绍
城里人母亲竟然会不同意。用大姨的话讲母亲就是个苕。在农村也很少有父母亲那样的
恩爱的。只要是出行总是相伴的。记得有一次我指着儿时的全家福对母亲说,“妈,我
觉得我爸长不好,一点也配不上你。”母亲当时都变了脸,认真地辩解说,“谁说的?
你爸当年也是美男子呢!”甚至父亲的错事,傻事,母亲绝口不会在我们三个面前讲起
的。她始终维护父亲在我们面前的尊严。所以我在很多时候都觉得是母亲爱父亲更多一
些。当然父亲的文采是村人无及的。父亲高大,俊郎,有着不怒而威的气度。他是我们
三个年幼时崇拜的英雄。也是母亲的英雄。
  母亲是宠爱我们的,甚至于一种溺爱。她舍不得使唤我们干活。而我竟是常常因此
而偷懒的。只要是我们在看书,写字之类的,对母亲来说是绝计不会打扰的。我曾一直
用看书来逃避诸如捡柴拾稻之类的家务。除了生活条件比同伴稍好些,家里最多的就是
书。然而母亲是严厉的,在学业上。记得上中学时,有一篇文字被老师批了杰作两字,
兴冲冲地拿回来给母亲看,母亲没有夸奖,反而责备老师不负责任。用她的话讲,写得
再好也是会有缺点的。哪能对一个孩子简单地批注杰作呢?在我考了阶段第二名把奖状
拿回来时,母亲也只是掏了五分钱说,“去买包瓜子吧。”只是母亲也总驱赶我出外玩
,怕我看书累了。以致于我一直不喜欢作很多作业。为此我一直私下埋怨母亲没有让我
更成才些。:)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瘦小的她总是不甘落人后的。虽然一个人操劳地里,每年的收
成绝不会比别人家的差的。从学校教师,到妇科医生,再到家庭主妇。母亲为家庭牺牲
了她的青春年华。到我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和父亲谈些她不相知的话题时,常常会在她
脸上看出些落寞的。为此我和小弟的择偶条件首要的都是要孝敬。对于母亲,我们实在
不能够有更多的回报了。
  和美的家庭给予孩子的,不只是被宠爱。是健康而自信的人格。是感爱而正直的心
。这一切都和母亲分不开的。
  现在父母亲都在新疆。常常打电话回来。每次讲起我们小小的进步,或是有着快乐
的心绪和她讲话,你都能够听出她无限的欣喜,孩子似的。母亲常常对我们讲,她在外
面对和我们同龄的人都特别关照,用她的话说,她爱别人的孩子,就会有人爱我们。母
亲就这样用她的方式,遥远地佑护着她的儿子们。
  春节小弟回来,认真地对我说,“哥,我想咱妈了。”真的,我也想母亲的。是的
,再过几个月,她和父亲会回来看我们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9.1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