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B (冬儿), 信区: Ghost
标  题: 成妖记(第一卷 小城故事)第一章 下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14 13:23:25 2003) , 转信

第一章 下岗

    作者:易读尽 

------------------------------------------------------------------------
--------

  在遇到陶始之前,我原本不相信世界上有妖怪。



  一切都从我下岗那天开始。和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我的生活轨迹简单而平
淡。小学,中学,高考,大学,毕业,分配。



  我分配的单位不算好——在这个小县城的粮食局,职位倒不坏——一名会计。
众所周知粮食局是亏损单位,但局长,主任会计都肥得流油。这其中自然有不足与
外人道的秘密。局长和主任会计的争权夺利连瞎子也看的见。我虽然初来咋到,但
中国人明哲保身的哲学还是懂得,对那些捞钱的法子我视若无睹,敬而远之,安心
的拿着自己几百块钱的工资。我也没有什么妄想,准备攒足了钱就把远在广东打工
的女朋友丽丽叫回来结婚。然后和父母住在一起,要个孩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
一辈子。



  但生活的轨迹在这儿绕了个弯。某天上午,局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
局里在精简机构,经过研究,建议你主动提出停薪留职。”接下来他又大谈了一番
什么市场经济,形势大好,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之类的废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
因为真实的原因我知道,谁叫我不过是个普通的小职员?没背景资历又浅,平常的
明哲保身又使我不属于任何一派。自然成了最佳的牺牲品。我用尽全力没在局长面
前露出乞求和不甘的神色,平静的说:“明天我就会把申请递上来!”然后挺起胸
膛走了出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还没到家,我下岗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左邻右舍。我
刚进门,邻居金婶就踱过来对我说:“小易,咋?听说你下岗了?咋回事呢?”



  我说:“没啥!这都是形势啊!下岗的多了,我没啥!”



  隔壁张大哥也嚷上了:“小易!听说你也下岗了?想开点!大哥我不也下岗了
?还不是活的好好的?赶明儿我教你修车,包管你比你上班挣的多。”



  我强笑着说:“哈哈!我想的开,没啥!张哥!我这个人啥都想的开!”



  一会儿小妹也放学回来了,一进门就嚷:“听说哥你被炒了?他们凭啥呀?哥
!我找几个朋友替你教训教训他们!”



  我板起脸说:“别瞎闹,这事哥自有办法,你这妮子!和社会上的那些渣渣混
个啥?”



  妹把嘴一撇说:“哥,你真没劲!”



  爸妈也得到消息,提前下班回家。对我好一阵开导,最后我只好保证:“看得
开,不自杀,该吃啥吃啥!”



  到了下午丽丽她妈也来了,照例开导了我一番,最后又加一句:“孩子,你别
多心,咱们丽丽可是个实在人,不会有什么想法。”我只好又保证一遍:“想得开
,不自杀,该吃啥吃啥,每天给丽丽打电话。”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我实在撑不住了。难道我看起来就那么脆弱?就凭我堂
堂财经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到哪儿混不上一口饭吃?自杀?我至于吗?无奈我百般
解释,越解释他们越担心,越解释他们越 盯的紧,我都快透不过气了。我向爸妈
请求回老家住两天。他们考虑了很久,说:“好,你到乡下散散心也好。”



  老家就在离县城不远的易庄。小时候我还和爷爷在那里住过一段日子,后来我
八岁那年爷爷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就再没回去过。



  现在我眼里的老家和八岁前的印象大相径庭。过去觉得高大宽敞的三间青砖瓦
房现在显的矮小破旧;过去整洁漂亮的小院现在堆满了东西杂乱无章;寄托了我童
年快乐的矮石榴树有早已变成了枯树桩;只有那雕龙描凤的木窗棂还保留了老屋曾
经显赫一时的过去。



  说起这老屋,那还真有点来头。老屋是我曾祖父建的。据说我家祖上曾经当过
官,置过地,但到曾祖父那一代,家产已所剩无几。因为穷,盖不起一栋新房,定
下的亲事被悔婚,曾祖父一气之下上了在淮河上漂流的船帮。那还是光绪年间,船
民地位十分底下。曾祖父一走就是五年,袅无音讯,村里人都因为他已经死了。当
然,也没什么人真正关心他的死活,对村里人来说,那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人们甚至记不起他的名字,都管他叫易家的穷小子。但易家的穷小子终究回来了
。还带回来两个天仙似的大美人,讲一口吴侬软语。易家的穷小子又买了地,盖起
了青砖瓦房。青砖瓦房!在那个人人都住在土坯茅草房的年代,简直是个奇迹!新
房落成那天,轰动了十里八乡,人们围着新房啧啧称叹,同时新房主人的大名也不
径而走——易天财易大财主。



  对易天财的发迹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是易天财挖了河龙王的宝藏
,那两个女子是河龙王的姬妾,跟着他私奔回来。但后来有人证实那两个女子曾经
是苏州城里的名妓,才打破了这个美丽的神话。



  曾祖父很长寿,活到抗战才去世,他前前后后生了好几个儿子,却只有爷爷活
下来。曾祖父死后,家道迅速败落。东洋人,土匪,伪军,国军不约而同的盯上了
这块肥肉,爷爷又远没有曾祖父的手腕,到了解放,家里除了搬不走挪不动的三间
大屋,已经一贫如洗。



  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到了土改,工作组惊奇的发现:易家没有土地!在那个
时代,有了钱买地才是正常的思维,富甲一方的易家竟然没有土地?这真是件不可
思议的事!据我爷爷交代,他一辈子吃穿住用都是曾祖父留下的。没有土地不能算
地主,但把大名鼎鼎的易家算贫农又太说不过去,最后定了个中农,只将三间大屋
匀出一间来作村公所。爷爷幸运的逃过一劫。这时候已经有了我爸爸,中农成分的
他在建国后的历次运动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顺利的读完了初中,最后在县机械
厂做了一名工人。在县城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爸爸几次劝爷爷搬过来一起住,
但爷爷死活不愿离开老家的大屋,只好不了了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2.140.10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