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vy (蚊子遥遥), 信区: Ghost
标 题: 离魂衣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2月14日18:29:5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7、 我要问他一句话
名伶的行头本身已是一出精彩绝伦的折子戏。
当那些衣箱打开,旧时代的色彩便水一样从衣服的褶层里,从水袖底下,从绣线的
缝隙流泄而出,像无声电影,在没有月光的暗夜里独自妖娆。
阅读衣裳,就是阅读若梅英。
阳光斜斜地照进剧团的服装间。
小宛倾箱倒箧,按照封条开启所有的梅英衣箱。
《牡丹亭》、《西厢记》、《风筝误》……箱子足有五六口之多,收藏颇丰。小宛
一一打开,将绫罗绸缎挂了满架,徘徊其间,仿佛走在一座没有日照的花园里。
这是戏衣的世界,灵魂的园林,充满着若梅英的气息。
小宛是学服装设计的,深深知道嗜衣的人多半都有强烈的自恋倾向。
对衣之于若梅英,就像月光之于月亮,花香之于花朵,蝉壳之于蝉,鱼鳞之于鱼。
即使隔着六十年的风霜烟尘,依然可以从这些沉香迷艳里揣想梅英的风致。
那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她一直活到四十岁,可是在小宛的心目中,却只看见二
十岁的她,在北京城,在上海滩,她的眼风笑痕纠缠在风花雪月里,千丝万缕地缠绵
着,不可分割。
一个唱京戏的女子,与唱流行歌曲的周璇阮玲玉之流大概是没有什么相似的吧?她
们的共通之处,只是生活在一个时代,并且,都是名伶。
而在那时的人的眼中,伶人与歌星的地位是无法相比的,因为十伶九妓,歌星,却
是有手腕的交际花,是《日出》里的陈白露,戏子,最多是陈白露搭救的小东西,任人
玩弄,而没有游戏命运的资本。
梅英,是被命运所戏,还是戏弄了命运?
而且,认真地讲,她并不只属于三四十年代,她一直活到了“文革”,生命远比旧
上海的金嗓子们真实得多也风尘得多。
小宛想象着若梅英扭扭捏捏地穿着荷叶边的改良旗袍的样子,大概远不如上海歌星
的潇洒惬意,而多半是有些局促的。
老北京的戏子是从小被班头打骂惯了的,规矩严得多,难得出门,就好像林黛玉进
荣国府,不敢多行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生怕被人耻笑了去”。
要是换作上海歌星,怕人笑?她不笑人就敢情好了。
小宛将一件明黄色双缎绒绣团凤的女皇帔披在身上,触摸着绣线绵软的质感,心绪
温柔。
鬼魂是虚无缥缈而使人心生恐惧的,故衣却亲切真实,是具象的历史,有生命的文
字。那层叠的皱褶里,长帔的裙摆里,处处藏着性情的音符,怀旧的色彩,一种可触摸
的温存,仿佛故人气息犹在,留恋依依。
戏衣连接了幽明两界,沟通了她和若梅英。
蓦然间,手上触到了什么,硬硬的——原来,是帔的夹层里藏着一枚绒花,一封拜
帖。
帖子绢纸洒金,龙飞凤舞地写着“英妹笑簪:愿如此花,长相厮伴。张朝天。”
张朝天!
这个张朝天果然不简单,他绝不仅仅是个吹捧若梅英的小报记者,而更应是她的心
上人。否则,以梅英的清高自许,是绝不会随便把男人的赠品收藏在自己最珍爱的戏装
衣箱里的。只是,她与张朝天之间,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又为何劳燕分飞,钗折镜
碎了呢?
那一枚精致的绒花让小宛觉得亲切,仿佛忽然间按准了时间的脉搏,瞬间飞回遥远
的四十年代。
要这样实在的物事才让人感动,要这样细微的关怀才最沁人肺腑。透过古镜初磨,
她仿佛清楚地看见戏台的后台,那风光无限的所在,张朝天将一枚绒花轻轻簪在梅英的
发际,两人在镜中相视而笑,镜子记下了曾经的温柔,可是岁月把它们抹煞了,男婚女
嫁,各行天涯,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不,有留下的,总有一些记忆是会留下的,就好比这枚绒花。
小宛对着镜子把它插在自己的发角,对着镜子端详着。忽然,她愣愣地望着镜子,
只觉身子僵硬,一动也不敢动。那镜子里,自己的身后,还有一个人,一个女人!
她穿着一套自己刚刚挂到架上的“通身绣”立领大襟的清代旗装,梳偏凤头,插着
金步摇,是《四郎探母》里铁镜公主的打扮,气度高华,而身形怯弱,正忧伤而专注地
看着自己,似乎不知道该不该上前招呼。
小宛屏住呼吸,半晌轻轻说:“你来了?”
女子在镜中点头,欲语还休。
小宛缓缓转过身来,便同她正面相对了。看清楚了,反而松下一口气,不觉得那么
可怕——只为,那女子真是美,美得可以让人忘记她不是人,而是一只屈死的鬼。
女鬼依恋地望着小宛身上的皇帔,幽幽地说:“我刚出道不久,唱过一段时间青
衣,那次唱《长坂坡》,扮糜夫人,戏里有‘抓帔’一场,就是这件帔。”
抓帔?小宛只觉头皮一紧,大惊失色。
“抓帔”是戏行术语。《长坂坡》里,糜夫人路遇赵云,将怀中阿斗托孤后,投井
自尽,赵云赶上一抓,人没救下来,只抓到一件衣裳——戏里戏外,这件帔的意义竟然
都是“死”。
“对不起,对不起。”小宛将花帔急急扯下:“我不是存心要穿你的衣裳。”
女鬼恍若未闻,又走向另一件云肩小立领的满绣宫装,低声回忆:“这一件,是
1939年,我已经成了名角儿,在北京大戏院,唱《贵妃醉酒》……”
一件件,一宗宗,都是故事。
随着若梅英的没有重量的行走,两架的衣裳都一齐微微摇摆,无风自动,似乎欢迎
旧主人。
小宛忽然想,“依依不舍”的“依”字是一个“人”加上一件“衣”服,是不是
说,所谓“依恋”的感觉,就好比一个“人”对于一件“衣”的温存。
旧衣裳就像老房子,是有记忆的,曾经与它们的主人肌肤相亲,荣辱与共,一同在
舞台上扮演某个角色,经历某个春天。衣服上,洒满那么多或倾慕或艳羡或妒恨或贪婪
的目光,承接过那么响亮热情的掌声,这一些,人没有忘,衣服又怎会忘?
“这一件,是43年,唱《游园惊梦》……”梅英在一件“枝子花”兰草蝴蝶的对称
纹样女花帔前停住,轻轻说,“那天在电影院里,我唱《游园惊梦》,想把你带到那个
时代去聊一聊,但是你很怕。”
小宛有些害羞,勉强笑笑:“现在不太怕了。”
若梅英抚摸着花帔上的绣样,神情怅惘:“《游园惊梦》的故事真好,那个翠花,
也唱戏,也抽鸦片,也做人家五姨太,真像我……可是她有荣兰做伴,还有二管家……
比我好命多了。”她忽然又抬起头来,专注地望住小宛:“我是鬼,你真的不怕?”
“你会不会害我?”小宛反问。
“不会。”若梅英肯定地回答,“我在人间,只有你一个朋友。”
“那就是了。你不会害我,我当然就不怕你了。”小宛这次是真地微笑了,“不
过,你为什么会找上我呢?”
“我也不知道……”若梅英沉吟,忽然问,“你生日是几月几号?”
“12月18。”
“今年19岁?”
“是。你怎么知道?”
“我当然知道。”梅英苦笑,“如果我活着,今年该是79岁。”
“大我60年。”
“刚好一个甲子。从佛历上讲,也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你和我,八字完全相合,
所以容易沟通。”
“可是,和我同生日的人多着呢。全世界同一天同一分出生的人不知几千几百,你
为什么不找他们?”
“他们又没有穿我的衣裳。”梅英轻叹,“那天是七月十四,鬼节,我们放假七
天,可以到阳间走一走,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忽然你开了衣箱,我糊里糊涂地,就上来
了,第一个碰到的人就是你……”
小宛苦笑。果然是衣箱惹的祸。这到底是缘是孽?
若梅英有些抱歉地望着她:“除了你,我并不认识别的人。这么些年来,我一直在
找他,可是找不到,我是个鬼,没什么能力,只得托付你……”
“谁?你要找谁?”
“他姓张,是个记者。”
“啊?谁?”小宛心一阵狂跳,“之乎者也”的名字已经跳到嘴边来。
然而若梅英说:“他叫张朝天。”
“哦是。”小宛定下神来,脸上犹自羞红难褪。当然是张朝天,自己想到哪里去了
?
只听梅英幽幽地道:“我找他,只想他问他一句话。”
“什么话?”
“我要问他一句话。”梅英凄苦地望着满架花衣,自言自语,“我为他跳楼,为他
变成游魂野鬼,就是想问他一句话。三十年了,我每年鬼节都会上来找他,可是一直找
不到。为了他,我怎么都不肯去投胎,不肯喝孟婆汤过奈何桥。我不想忘。我要记着,
要问他一句话。”
“他,和你到底有什么恩怨?”小宛怯怯地问,一边害怕,一边忍不住好奇。是什
么样的情仇冤孽,可以使一个人坠楼自尽,又可以使一只鬼拒绝投胎,三十年如一日地
寻找纠缠,誓要问他一句话。
我要问他一句话。什么话呢?
梅英却又错开话题,只顾自回忆着:“我是在上海唱戏时认识的他。他是申报记
者,常来看我的戏,每次看完了回去都会写文章赞我,他的文章写得真好,词儿好,意
思也好,我也不是很懂,可是只觉得,他的文章和别人不一样,句句都能说到我心里
去。”
小宛着迷地看着若梅英忽嗔忽喜,忽行忽坐,只觉她怎么样都美,美得惊人。尤其
当她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代,那种妒煞桃李的娇羞就更加婉媚可人。
她说,如果她还活着,该有79岁,那应该是个鸡皮鹤发的老人,或许,就像胡瘸子
那样,老成一截枯枝。可是,既然做了鬼,岁月从此与她无关,她永远地“活”在了自
己最喜欢的某个年代,极盛的时候,风光的时候,初恋的时候——
“在他以前,我也见过许多人,男人,有钱的,有权的,他们给我献殷勤,送花送
头面,请吃请堂会,我都不在意。不过是应酬罢了,没什么真心……可是自从遇见
他……”梅英的声音低下去,低下去,不胜娇羞,“他哦,和别人都不一样。哪里不一
样呢?我也说不来。可是,我看到他就会心跳,脸会红,看不见,就会想念,牵肠挂
肚。我再也不喜欢去北京唱,想方设法留在上海,就为了他在上海……小宛,你爱过别
人吗?”梅英忽然问。
小宛吃了一惊,爱过吗?自己正在恋爱,同张之也。可是,自从那天给奶奶做过采
访之后,张之也便消失了,已经三四天没见面了,只通过几次电话,口气冷淡得很。她
真是有些害怕,怕地铁歌手的一幕会重演。为什么,自己的每次爱情故事都在刚刚开始
的时候即濒临结束?难道,这是命运?
梅英并不等她的答案,只顾自说下去:“从我知道自己爱上他以后,我就再也不接
受别的男人的约会,也不去兜揽客人,只一心一意等着他向我表白……我天天买他的报
纸来看,看到他的名字就喜欢。一边唱戏一边故作不经意地看着他,他常坐的那个位
子,他总是在的。”
梅英的神情越来越温柔,细语悄声,历数七十年前风月,仿佛只在昨天:“他穿长
衫,戴一顶礼帽,总是正襟危坐,看完戏就走,从不到后台来搭讪,写了稿子也不向我
卖人情。可越是这样,我越喜欢。他在,我就会唱得很起劲儿,眼风姿势都活络……”
小宛崇古情结发作,羡慕起来。
那时候的人不论做什么都讲究姿势,抽烟的姿势,跳舞的姿势,手搭着男人的肩调
情的姿势,甚至同班主讨价还价时斜斜倚在梳妆台上有一句没一句故作气恼的姿势……
现在人省略得多了,最多学学吃西餐时是左手拿刀还是右手拿刀已经算淑女了。
她望着若梅英,满眼都是艳羡,痴痴地问:“你们约会吗?跳舞吗?有没有去外滩
坐马车?他给你的情书,是写在什么样的信纸上?要不要在信封里夹着花瓣,或者洒香
水?”
“要的。”梅英微微笑,妩媚地将手在眼前轻轻一挥,仿佛自嘲,“不过不是他,
是我。我每次给他写信都用尽心思。我识得的字不多,写每封信都要花好大力气,不认
得的字,要去问人。不敢问同一个人,怕被人拆穿。要分开问,问不同的人,在不同时
间里,这样子,写一封信往往要用上三五天。写完了,就对着镜子细细地涂口红,再印
在信纸上,算作签名。没有洒香水,怕盖住了胭脂的味道。花瓣是粘在口红上的,这样
子才不会花掉。收信的人,揭开花瓣,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唇……”
那样缠绵旖旎的情爱哦。小宛悠然神往,情书?这在今天早已经是失传了的游戏。
现代人,发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息都不喜欢多写两行。而且错字连篇,狗屁不通。他们
会为了一个不识的字花尽心思去问人吗?字典就在手边都懒得翻一下呢。
“他回你的信吗?”
“没有。一次都没回过。”
“这么忍心?”小宛有些意外,这样一个可人儿的情意,什么人可以抗拒?
“我爱他,偷偷地又是大胆地爱着,一次次暗示,一次次邀约,他总是推脱。可便
是那样,现在想来也是开心的,因为有希望。他来看我的戏,尽管不应我,可是夜夜来
看我的戏。于是我知道,他也是喜欢我的。可是他拒绝和我私下里见面。越是这样,我
越是放他不下。睡里梦里都想着他。想着他,就觉得好开心。被拒绝了也是开心的。那
真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太阳每一天升起来都有非凡的意义。都充满等待和希望。
世界是因为有了他才变得不一样的。这样的日子,足足过了半年。然后有一天,他终于
应了我。”
“他应了?”小宛忍不住欢呼起来。这样的痴情,在今天早已绝迹,使她在梅英的
叙述中总捏着一把汗,生怕是个始终没有高潮的单相思故事,那样也未免太叫人不甘。
知道那铁石人终于也有心动的时候,她忍不住代她兴奋,觉得喜欢。而且,她有一种奇
怪的联想,总觉得自己和梅英的命运在冥冥中紧密相连,如果她的爱情可以得到回应,
那么,自己也可以。
“他应了?你们相爱了?”
“是的,我们相爱,他清楚地告诉我,他也是喜欢我。”梅英幽幽地说,那样柔媚
缠绵的一段往事,可是不知为什么,她的声音里却殊无喜乐,而暗含着一股阴森的冷
意,让小宛不寒而栗。
“那段日子,我被一个广东军阀纠缠,已经发下话来,说再不答应就要抢人的。我
打电话到上海,求他来,求他带我走。我哭着求他,矜持自尊全不要。他先是不说话,
我一直哭一直哭,抓着电话不肯放,后来,他便答应了。说要来北京接我,带我走。我
们约好了,要在七月十三那天晚上偷偷成亲,然后私奔。我们约好了的。我在酒店里开
了房间等他。布置了新房,买了新被褥,我亲手绣的花儿……我等了整整一夜,可是,
他竟没有来!”
“他没来?”小宛震惊地看着若梅英,不能相信这故事的残酷。到底是怎样的弃
约背义,才可以令一个女子如此耿耿于怀六十年,至死不能瞑目,即使死了,灵魂也不
得安息?“后来呢?他有没有解释?”
“没有。什么都没有。他从此再也没有露面,一句解释都没有。”梅英的声音变得
凄厉,“我想问他,问他为什么,可是他不见我!我那么爱他,信他,等他,可是他没
来。他竟没有来。他负我!他负我!”她看着天空,忽然发作起来,长发飞起,像受伤
的兽一样嘶声哀号。
是时风沙突起,拍得窗棂栗然作响,小宛忍不住双手捂住耳朵,惊怖地呻吟出声。
当她再放下双手时,梅英已经不见了。
那惨痛的往事回忆刺激了她,即使已经隔了六十年,即使她已经变成一只鬼,仍然
不肯忘记曾经的仇恨。
满室华衣间,小宛流满一脸的泪,却不再是因为恐惧。
--
风起的日子想念你的笑
林深处愿为你祈祷
想忆陪你走过的岁月
你我是否能再续缘...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8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