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ndongren (圣诞老人), 信区: Ghost
标  题: 二、 因地制宜原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r 29 21:16:44 2004), 站内信件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 大壮
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
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
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
,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
采取栏式竹楼居住。《旧唐书 南蛮传》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
而上,号为干栏。”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
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
。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
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
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
水学的真谛所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5.2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