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ndy (红星照我去战斗), 信区: Girl
标 题: 上海女子时尚旧踪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Oct 16 08:52:53 1999), 转信
上海女子时尚旧踪
- A -
两位才女评时尚
情有独钟——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女于的服饰让我开始认识旧上海女子
的是张爱玲的小说,让我真正了解旧上海女子穿着的便是她的《更衣记》。
上海女子对服装的痴情、对时尚的敏感和对美与传统之间矛盾的处理
让人口服心服。“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刘备说过这样的话:‘兄
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
就很不容易。有位西方作家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
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心肝的女子说起‘去年那件织锦缎夹
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多姿多彩——林徽音描写的游泳池里的女性另一位才女便是林徽音,
只知道她是让徐志摩恋得如痴如醉的女人,她的《女性在游泳池》一文至
今让人津津乐道。
穿着色彩既鲜艳又调和、图案由平面转入了立体的新奇泳衣的摩登姑
娘;栗色的皮肤,坚硬的肌肉,两腿的线条比别人的更弧,胸前的轮廓也
特别明显的运动健将;在水中也射着耀眼光芒的电影明星;从不采用最新
式,常会买的是前年或是上年的或者至多是本年前季式样泳装的大家闺秀;
都不是出于自愿的小家碧玉;说“衣服真好看,花花绿绿的,只是肉未免
露出得太多了”的没有带泳衣的中年少妇和最会享受的洋女性。
- B -
上海时髦女人相
千娇百媚——绿裤人的风情“不领之衣,露肌之裤,只要妓院中发明
出来,一般姑娘小姐,立刻就染着传染病,比什么还快……流行一种绿绸
的裤子,它的传播力很大,凡是妓女,大半总是如此、仿佛是一朵淡色的
花朵,全仗绿叶扶持。这绿色便是妓女的一种标识。
花界妆饰的变化,原也是一件极寻常的事。不过前几天在路上瞧见几
个良家的妇女,也穿着这上淡下绿的装束,挺胸凸肚,招摇过市,很引起
别人家的轻薄的谈论。这又为着哪一条理由呢?
纯真年代——“文明新装”的另一道风景线受留日女学生的影响,日
本式改良西式服装经上海人改进而流行,时称“文明新装”。
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摆长不过臀,袖呈喇叭型,长及肘下,
衣摆多为圆弧形,也有乎直状、尖角状,六角形等变化,略有纹式。裙为
套穿式,初尚为黑色长裙,长及足躁,后渐短至小腿上部,取消褶搁,有
时有简单绣纹。女学生清纯、朴素的服饰打扮在当时十分引人注目,短发
或扎辫,衣短至腰节下部,裙长至小腿中部,洋袜皮鞋,被视为女学生的
标志。
然而,女学生的标志并非女学生所专有,一些年纪小的妓女出于招徕
顾客的因索,也穿起—了学生装,于是在当时上海的卡尔登、一品香等舞
厅里也不乏学生装束的女子。
当时的上海盛传着这么一则故事:一留洋回国的男青年,路上偶遇一
学生装束女子,一见钟情,终日为之茶不饮、饭不思,一日被朋友拖至春
楼,方知令他痴迷的女子并非纯洁的学生,而是一名“久经抄场”的妓女。
从这则故事中也可见当时学生装的受欢迎程度。
世纪末的今天,我们找回的可能是时尚的轮回,也可能是繁华的洋场,
多姿多彩也好,风情万种也好,走向经典也好,崇尚朴素也好,都已是一
个个逝去的旧梦。
- C -
西风吹动的时尚报刊
佳人有约——《良友》画报教你扮靓30年代的上海才有了真正的现代
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也开辟了服装专栏,还有
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如《良友》画报等,都无疑推动着新时装
的产生与流行。
画家叶浅予于1917年所作的时装设计画,给人以“实用的装束美”之
感。“年纪一到二十五六岁,不能过分俏丽,也不能过分素淡……”;
“春初穿一件玄色素绸的旗袍,尺寸不可过长,袖口配上洁白的银鼠”;
“袖子大了,很不方便、现在想法子用两根宽紧带把它束起来……”等等,
也叫佳人受益匪浅。
见怪不怪——《红玫瑰》、《红杂志》里的时尚30年代涉及时尚方面
较多的杂志要数《红玫瑰》和《红杂志》了、它们对时尚多了一份调侃和
嬉戏,多了一份影射和不满,从刊在1925年《红玫瑰》第 2卷第10期上的
两则洋装的笑话里可见一斑。
洋装红楼梦——
“某君喜得中国料所制之西式衣服。一日,为初夏。某君新制纺绸单
衫,意甚自得,以骄于人。其友谓之曰:此所谓‘洋装的红楼’也。”
外围之滑稽角色——
“民国成立之初,洋装风行于市、有多数老先生,亦制一。袭西装,
以资点缀。然大抵不惯,遂至束缚不自由。最可笑者,余尝见—老者先生
着西装、不惯穿皮鞋,乃代以中国旧式双梁鞋,见者莫不以为怪现状云,
或谓此皆外国舞台上之滑稽角色也。”
- D -
从本帮裁缝到时装店
异曲同工——上海女于时装业兴起的故事上海女子时装业的兴起,稍
迟于男子西服业,它的创始人当推上海浦东川沙县赵家宅的赵春兰。他从
小继承父业,学习本帮裁缝。
23岁时,在一基督教牧师家做裁缝,才开始接触到女式洋服,并对此
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后来,他随牧师去英国学艺三载,艺成回国,在南市
曲尺湾开了一家专做女子洋服的成衣铺,收的徒弟都是同乡亲属的子弟。
因此,与男子西服业“奉帮裁缝”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女子时装业的最初几代技师,毫无例外地都是浦东人。
天衣无缝——关于鸿翔、朋街的故事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女子
时装店,是1914年由浦东南汇人金鸿翔、金仪翔创办的“鸿翔时装公司”,
他们是女子时装鼻祖赵春兰的第四代传人。鸿翔时装公司从1914年在静安
寺路张家花园(今泰兴路)的三开间店面到1932年拥有东号、西号的颇具
规模和影响的公司,仅仅用了18年时间。
“鸿翔”能依据顾客的体型特征、衣料性能和时装款式进行立体裁剪,
缝制的时装合身贴体、不吊不裂,有 “天衣无缝”的美誉,即使久穿也不
会走样。
当时,上海还有不少外籍人士开设的女子时装店,今天的朋街服饰公
司就是由德籍犹太人立纳西为了躲避法西斯纳粹的迫害,于1935年在南京
东路61号二楼开设的。
“朋街”不仅大衣、茄克质量上乘,立体裁剪堪称一绝,而且它还把
盛行于欧美的时装展示方法引进上海,每年举办的流行时装发布会,请金
发碧眼的西洋女模特进行时装表演,一时名声大噪。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9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