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ch (巫妖王), 信区: Girl
标  题: 6个女人与600男人的生产力(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r  5 10:58:58 2007), 转信

http://blog.sina.com.cn/u/48c4ba29010007pq

6个女人是弱小的,没有这6个女人的600男人也不强大;但这6个女人却能在这600男人面前释放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使得600男人的巨大潜能喷薄而出……                                                  ——题 记


本文所写6个女人是真实的,600男人也是真实的,6个女人“引爆”600男人还是真实的。 春节前整理书柜,看到自己曾写的一篇报道《曲波释解少剑波》。再翻看当时记录曲波谈话的采访本,发现里面还记着“6个女人与600男人”的简要文字。那原本是很想写出来的另一篇报道,由于报纸不会刊登,写了也白写,所以就没写。

故事发生在青海湖之畔。众所周知,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并开行客车。而此前早已修通的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只是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这条由兰州铁路局西宁分局管辖的铁路,有一个负责线路养护维修的单位,位于青海湖东侧,名叫哈尔盖工务段。

1987年6月初,由兰州铁路局承办,西部及中原地区部分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相聚西宁,举行“丝路笔会”,著名作家、《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老师应邀参加。会上会下,除了研讨文学,我们还听到西宁铁路分局领导介绍的一些故事。还有的故事,则是我采访而来。这其中,就包括哈尔盖工务段的故事。

这个段当时共有606名职工,其中男人600整,绝大部分是沿线各养路工区的养路工。你仔细看看我的博客左上角那张青藏铁路照片,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会有一种概念。照片是美丽的,实地是荒凉的。在他们那里,四周或一望无际的戈壁,或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天上无飞鸟,地上无绿草,风沙肆虐,缺少氧气,紫外线强烈;他们吃水难、吃菜难、洗澡难、娱乐难。全线有43个车站站区没有电力,而且因为缺氧,点不着马灯。这些来自兰州、西宁等城市的青年,很难适应这种艰苦与枯燥。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里人烟稀少,没有异性,看不到女人。他们风趣地说,即便从远处跑来一只兔子,那也是公的。

他们白天上路干活,晚上喝喝烈酒,谈谈女人。士为红颜死,已为悦者容,因为没有女人,他们不打扫卫生,不整理宿舍,不叠被子,不洗衣服,不刮胡子;工区里、宿舍里,甚至身上,都臭烘烘的。有的人不安心工作,有的人不服从管理,安全生产出现隐忧。他们每天最盼望的,是那唯一的一趟旅客列车。每当列车开来停下,他们就疯了般跑到车上,挨个车厢巡视女人。从前车看到后车,从后车看到前车,直到列车在前方车站停车,他们再跳下来,沿铁路走回工区。

没有女人的世界是灰色的,没有女人的生活是乏味的。中烧的欲火,需要及时排解。这种在极左年代会被打成反革命的话,今天在这里近似真理。终于有一天,有关领导悟出了这个道理。他们这个工务段,除了600男人,还有6个女人。虽然6个女人都在段机关工作,而且都是已婚者,但仍可发挥她们任何男人、任何金钱财宝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这6位女职工,被组成一个“文工团”,挤出时间,定期下到各个工区巡回联欢。这一做法,无疑启动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原理”。每次“文工团”将去联欢的预告电话打到工区,工区就会一片欢腾。不等任何人布置督促,男人们纷纷打扫卫生,整理宿舍,洗衣洗被,洗澡刮胡,换上西装领带,整个工区和人的面貌都焕然一新。

“文工团”的6位女人,天使般迎进工区,其实也就是跟男人们一起唱唱歌,跳个交谊舞,身体都不会碰一下,无非是相互“展览”一下模样,近距离地看一眼,散发一点女人的气息。如此联欢一遍,所有工区的男人们顿时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思想安定,干劲倍增。他们不再去列车上看女人,每天保质保量完成养路任务,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这种稳定状态,可以持续15至20天左右。在这期间,安全生产不会发生问题,领导干部可以放心地睡觉。但是,这段“兴奋期”一过,男人们又会旧病复发,6位女人要进行新一轮的联欢慰问。

笔会期间的6月3日,我们去青海湖看鸟岛,晚上来到湖东边的工务段吃晚饭。在饭厅,我看到了那6位可歌可敬的女士。她们端茶布菜,忙着为我们服务。她们是段机关的打字员、财务会计、生活后勤等工作人员,纯朴、本分、热情。年龄不等的她们,确实算不上美女。但就是这样的6位女人,却能扑灭600男人的无名火焰,极大地提高全段的生产力。静心想来,此乃一大奇迹。奇在神秘的力量,奇在力量的神秘。

6个女人是可敬的,600男人也是可爱的。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忍受着心理、生理的极限,战士般守护着铁路动脉的安全。仅仅让看一次反复看过的6位女同事,就能迅速调整情绪,保持半个月以上的良好精神状态。虽然有的要求调动,也只是要求调到有绿色的地方。他们够意思了!他们比那些不给奖金不出力的人强多了,更比那些既贪金钱又贪女人的官员高尚万倍!

谈起这件事,兰州铁路局一位领导说:“什么叫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认为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他说的极对。当时青藏铁路职工的口号是“拴心育心,创业扎根”,但你只讲政治大道理,即使讲上千遍万遍,大概也不能像6个女人一样,魔法般“拴”住600男人的心。

有人问:600男人才6个女人,那不是面对一群狼吗?呵呵,你放心,越是女人稀少之处,女人越安全。那里有的站区,也分配有个别女青年,但那里的男人有一个不谋而合的共识:这里的女孩子不属于任何人。谁胆敢欺负那女孩、胆敢私自染指,就要承担极其严重、乃至生命代价的风险。

别说女孩子,鸟儿、花儿都是不能乱动的。有一个站区,某天突然飞来一只喜鹊,却被一个职工用汽枪打死。对此,其他职工都要痛打这个职工,有个青年还掂着菜刀前来讨命(幸被站长平息)。在另一个车站,股道钢轨间偶然长出一棵小草,小草上又开出一朵黄色的小花。于是,整个站区的职工欢天喜地,纷纷跪在地上欣赏这朵野花。他们自动分班,日夜为这朵野花值守。他们还发表声明:谁敢私自采摘这朵野花,就给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青藏铁路上的男人、女人,都是血气的。在一个叫“德令哈”的地方,51名来自城市的铁路女儿,自力更生创办铁路林场。那里环境险恶,几乎没有生存条件。但是,她们在没有一个男人的情况下,挤住两顶帐篷,自己动手打土坯,自己动手建房子,自己动手搞规划,以坚强的毅力建起了林场。强烈的紫外线,将她们晒成了“非洲姑娘”。虽然护肤霜抹了一遍又一遍,但皮肤脱落一层又一层。这群姑娘的意志,丝毫不逊于那600男人……

青藏铁路职工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在座谈会上,在返程的122次列车上,老作家曲波感慨道:“这里的几十个姑娘,在戈壁滩上白手起家办林场,艰苦不后退;北京的姑娘呢,能坐汽车到西山栽几棵不知死活的树,还觉得多么了不起。你说我们作家该写哪个?”他的结论是:“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真实的生活比作家的想象和虚构更加生动。文学的大手笔,就在这类生活之中,而不在北京我那三间房子里。”

当然,不仅是文学创作,当你看了我粗略讲来的这些故事,就会发现我们的某些新闻宣传是多么的乏味和乏力。我讲的这些故事,自然上不了电视,上不了报纸。当你在青藏线上乘坐火车,在其他铁路线上乘坐火车,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官员们的光鲜身影,只是客运人员的前台服务,可你是否知道还有众多的铁路工务、车务、机务、电务、车辆、供电、工程等系统的幕后英雄。没有他们的共同保障,你乘坐的列车就寸步难行、没有安全。他们当中,无不隐藏着神秘的故事。

工务系统的职工,只是铁路部门最艰苦的工种之一。据我所知,一年365天,包括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不论狂风暴雪,不论雷电暴雨,不论飞沙走石,不论酷暑严寒,不论野兽出没,不论传说中的夜鬼挡道,他们中的巡道值班人员,都要背负沉重的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品,只身走上铁道线,过桥梁,钻隧道,一尺一寸地巡查每一根钢轨、每一条轨枕、每一颗道钉和整个线路的安全状态。寂寞的他们,这时别说想什么女人,即使有只苍蝇从身边嗡嗡飞过,都会感到异常的亲切。

另外,类似哈尔盖工务段、类似青藏铁路职工这样的故事,在全国铁路中还有很多很多,那是写不尽、讲不完的。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最后我搬出《周易》中的这句话,不知能否破解前面所写的那个奥秘?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1.1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