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uepub (宝贝康子), 信区: Girl
标 题: 转载 祸水玲珑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Apr 4 16:26:11 2005)
祸水玲珑
为2003年三八妇女节而作。谨以此文声援我的偶像Roar。
----题记
Roar说了一句“我鄙视女人”而引起女人的强烈不满。但这样的不满正是鄙视的理由,就
像一个胖子忌讳别人在他面前提到“减肥”之类的字眼。
以Roar的伟大也许根本不在乎一个女人的这几句废话,----那简直是一定的,但作为一个
坚定的女性蔑视者,我还是写了这篇文章。文中的“女人”“女性”并不指向某一个或几
个女性个体,只是泛泛而论,女读者无须多心。
一
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这种材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人的特性。柔软,无定形,
似乎容易操纵但又不可控制。可以静若深潭,动若溪涧,怒若惊涛,喜若流泉,使小性儿
若滑丝的水龙头。捧在手心时几乎透明可你永远看不到海底藏着什么。
人分为两种,识水性的和不识水性的。前者因为了解女人而能够摆布女人,所以叫做“浪
子”;后者一入水就有溺死的危险,对水且敬且惧,所以叫做“女性崇拜者”。
不能说男人依赖女人而活但男人绝对离不了女人,否则这世界就得玩完。于是有了水的“
载舟覆舟”一说;覆舟的时候,女人就成了祸水。
二
女人之所以成为祸水,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女人给男人造成的欲望。这个世界说到底是操
纵在男人手里的,扭转乾坤的女人也要握着男人的手腕完成。没有人怀疑一切恶都从欲望
而来,欲望越强烈,恶就越有趋向极端的可能。所以红颜是格外的祸水。嫫母虽然也是女
人,但这类女人在男人眼中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换言之,算不上标准的女人。
这一点对女人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困难。女人既要尽可能地制造这种欲望又要有分寸地压制
这种欲望,她们必须表现,但又不能过于明显。完全的矜持和彻底的放荡都达不到目的,
所以有人说最能引诱男人的是贞女的放荡,或荡妇的贞洁。
三
美女是女人的一个特例。从数量比上来看美女占的只是女人中绝少的一小部分,但男人观
念中的女人却大半是特指美女的。大概一个种群总要用它最优秀的部分来代表。或者,在
对于男人的意义这个层面上说,美女是女人的典型。
高阳先生说能入史籍的人物不外乎六类,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女人统
共占可怜的六分之一(按实际数量还远低于这个比例),全仗美女之功,一点地方也没给
非美女们留。当然留的另一个特例是才女,这个后面再提。但历数诸代女人的时候谁不是
自妲己褒姒起至珍妃婉容止,中间除了缇萦这样容貌无从考证的女子,几乎没有哪个不曾
在某个年龄段国色天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想起慈禧的老态实在不敢恭维,但当初入
宫时的兰贵人一定也拥有足够的美貌以令御座上那个黄袍男子神魂颠倒。
但历朝历代,后宫中佳丽何啻三千,为什么不是每个美女都有幸名垂青史呢?细究起来,
名垂青史的选拔标准有三,一是参与政治并起到显著作用,二是与某个(数量不限)名垂
青史的男性有不可忽略的关系,三是什么也没干过但实在漂亮得出格。三者居其一可也。
其一譬如吕后,其二譬如李师师,其三譬如宋玉的东邻。
那么为什么符合这三条标准才可以名垂青史呢?
第一,参政。政界从古到今是男人的天下,后宫不得参政的规矩历久无更。西施式的左右
政事不是参政,因为在那个美人计里没人把施女士当人。能够爬上政坛的女人是少而又少
的,垂帘听政已经很不错,有本事跳上前台如武则天者,不可不谓巾帼英雄。但英雄这个
封号究竟没有因此而变成英雌,巾帼英雄一语说白了就是穿着女人衣裳的男人。所以第一
条标准的实质是一个男人的名义,女人可以由此传世,但传世的并不是一个女人。
第二,关系。自然你可以说李师师是名妓,色艺双绝名满京华什么什么的,但如果没了宋
徽宗的那条地道,没了周邦彦绝艳惊才的词作,没了有关此二人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种种谣
言,那么天下名妓也多的是,何必非要单和这么一位纠缠不了。因此这一条的代价是完全
沦为男人的附庸,传世的是那个男人,女人则是他身上的花边。
第三,漂亮。一笑就惑了阳城迷了下蔡,惹了宋玉洋洋洒洒不惜笔墨赞赏,此卿必是美女
中极品,只可惜连名字都没留下。但也实在没必要留下,值得纪念的不过是墙头上那张脸
,脸上既没写着名字,名字就没有意义。以这种标准传世的,无疑是个尤物,但未必是个
人。
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女人的悲哀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女人,是从来也没有挤进过所
谓文明的记录的。要么放弃女,要么放弃人。二者得兼的就太难养了,写史书的人也不待
见。另一方面,即使做出牺牲而得入青史,扮演的仍大多是反面角色。狐媚误主,红颜薄
命,祸水而已。
当然,这也许不叫悲哀,而叫活该。
四
才女是女人的另一个特例。“偶有几个天才不容自掩的女子”,足以引起人类恐慌。但是
“偶有”,那么麻烦尚小。
事实上“才女”这个词重音在“女”字上,如果女人是一盆花那么才女就是放在花架上的
花,凭一个架子的高度而陡然有了高贵的基础。但其实花还是那么一盆,没长高,更没长
成精。
才女差不多是美女的真子集。有人提出才女的标准首先必须是美女。赏心是一码事,悦目
可是前提,只消看看男人发明的“扫眉才子”这个名目便了然,才女也要梳妆,而且首先
要梳妆,否则她的诗是没有男人捧的。苏小小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才女,但后人
心向往之地说起“绿杨深处是苏家”时,恐怕不会是想着去找她谈诗论文吧。以下薛涛、
鱼玄机、叶小鸾、薛素素、董小宛、柳如是诸人,后人考证其生平情事以助谈资者夥矣,
又有 几人记得她们才名所赖的书画诗词呢。
这其中李清照有点特别。我不很清楚宋朝人的审美观,反正据我看来画像上的易安居士称
不得美人。但她是中国古代“闺秀文学”成就最高的作者,那个顶峰上几乎就只站着她一
个人。总算也有了一个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的女性,差可告慰。
然而李清照生前颇为声名所累,改嫁风波闹得她整个后半生都动荡而凄凉,毁誉纷纷,不
一而足。究其原因,只因为她是个女人,而女人是不被允许这么优秀的。再看看她锋芒犀
利毫无女儿气的诗风,我们就会明了这位才女多么想为自己争得一席男人的地位。三十年
代的一些女作家如萧红甚是忌讳杂志社在她的作品上特意标注性别,那种心态,自是受歧
视受得太久了。
有几首伤怀的小诗,有一副不必倾国但至少也得倾城的容貌,石榴裙角下有一两个拜倒的
男人(当然也得是名士才子),这就是传统才女的一般模式。据说写作是一种对于实际缺
失的心理补偿,所以才子佳人小说特别泛滥。男人写够了《金瓶梅》也会转换视角写写《
镜花缘》、《平山冷燕》什么的,似乎有点才华的女人更耐玩些。
我始终听不得“才女”这个称呼,觉得这称呼从牙缝里透着彻头彻尾的侮辱。才女是一个
企图通过男性化来争取男女平等的角色(未必是有意识的),但结果仍然被捏在懂水性的
男人手心里。看看《影梅庵忆语》吧,所有秘密都被董小宛的悲剧揭破,才女仍是女人,
有女人骨子里注定的悲哀,或者活该。
五
男人和女人之间,女人处在被动的地位上却又不甘被动。但这种不甘表现的时候是有技巧
的,巧妙的话可以赢得主动,倘若技巧不足,就会被视为贱。
当然,毋庸讳言,女人在本质上是贱的。本质的虚空总会让人有害怕被戳穿的不安心理,
于是有了女权主义者。
客观地说,女权主义是违背人性的荒谬思想。男女平等在伊甸园里都不曾实现过,夏娃永
远只是亚当的一根肋骨。上帝的智慧由此可见,两个平等的造物是无法共处的,平等造就
战争,而绝对的压制才产生和平。所以历史上太平盛世就是做稳了奴隶的年代,而一朝群
雄并起,必然处处狼烟。
自然界的生物中没有完全平等的种族,统治者的存在是繁衍生息的基础。人类亦然。女人
被制造成第二性,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甚至可以称为人类存在发展的伦理基础。当这个平
衡被破坏,我们很难想象站起来的女人会把世界蹂躏成什么样。
《Peter Pan》中有一句话:“她(指一个小仙子)狠毒得像一个真正的女人一样”,可谓
经典。女人是感性的动物,这使得她们在狠毒的时候格外放纵。同时她们的想象力也起着
作用,像炮烙这种东西只可能是妲己的发明,而决不会是商纣想出来的。
男人自尽时通常选择饮刃,而女人则会上吊。上吊确实是最女性化的死亡方法,没有血光
冲天的场景,白绫柔柔曼曼缠上来,让你在不自觉中一点一点窒息下去,直到断气前一刻
,眼中还只有这缎子的光滑与美丽。
波德莱尔笔下的猫显然是女人的化身,与中国传说中的美女蛇有异曲同工之妙。女人的邪
恶就是如此,太温柔太华美,毒却是慢性的,缠上身来你就只剩完全的无奈。女人的柔弱
往往比男人的刚强更坚硬。当她最乖巧的时候,你要提防,那慢性的毒药多半就在下一刻
发作。
六
我决定结束这篇文章,因为我困了。
最后一句话:我也鄙视女人,因为女人值得。值得被鄙视也是一种幸运,强于被忽视,或
者无视。
女人是水,是祸水,但依然玲珑
--
[img]http://img011.photo.wangyou.com/2004/12/13/36414/200511089801210.jpg[/im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7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