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Girl
标  题: 困惑——围城内外现代女性忧思录 第十三章 黑白人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27 10:25:57 1999), 转信

发信人: dickybird (呆头呆脑的鸟), 信区: Girl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Oct  8 09:23:01 1999)

困惑 
第十三章 黑白人生

------------------------------------------------------------------------


    不能超越现实的“理想我”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影,并将最终破灭在“唯我”的案
臼之中。
    ——马啸
    人的精神世界一旦脱离了坚实的大地,脱离了历史发展的轨道,就必然趋于崩溃
和裂变,人生坐标也就随之倾斜、摇摆。这样的人几乎注定要偏离社会规范,甚至发生
严重的越轨行为,最终叩响罪恶的大门。

    1.她当了台湾特务

    原上海XX学院日语专业学生陈X,1986年被临时抽调去一次小型的服装交易会,担任
日语翻译。这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结识了一个日本商人,随后又称他为“干父”,在陈
X的请求下,由这个日本干父做经济担保,她于1987年作为自费留学生东渡日本,不久以
优异成绩考取关西大学。
    入学后,陈X结识了台湾“留学生”孙某。孙某对她说,他的父亲原是国民党高级将
领,家庭经济十分富裕,只要她愿意,在日本学成后,可以双双去台工作和生活。听了
孙某的一番身世介绍,陈X决定把自己的终身前途都寄托在孙某身上。不久,两人同居了。
    由于孙的关系,她又结识了另一个台湾来的“留学生”蔡X及他的朋友周X。
    在频繁的交往中,他们显得慷慨大方,上馆子、看电影、逛名胜古迹,都不要她掏
钱,还不时送她一些礼品。陈X陶醉在“情人”和“朋友”的情谊之中。
    一年以后,蔡某和周某请她一起去东京看望C女士及其丈夫,这位C女士是从国内去
日本定居的,其丈夫是个商人。陈X在国内就与C女士相识,到日本后又通过蔡X及周X与
C女士有所联系。
    在去东京途中,蔡、周告诉她,他们是台湾情报机关派来的人,希望她说服C女士及
其丈夫能为台湾方面做些事,并威胁她说:“帮不帮这个忙,你可以自己考虑。不过凭
你和孙X的关系,大陆不会放过你,在这个地方我们想做什么都是很容易的。陈X想到今
后结婚还要去台湾生活,一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在东京见面后,蔡、周向C女士提出要她丈夫利用常来中国的机会,帮他们搜集大陆
情况。如有重要内容可以用密写的方法寄回日本并许以重酬。C与丈夫断然拒绝了。最后
陈X帮腔说“信不写也行,你们回来后当面讲也行。”结果仍被拒绝。
    东京之行后,蔡、周第一次正式向她支付了特务报酬。
    从此,陈x就自觉地开始了她的罪恶生涯。她在国民党特务编印的反共刊物上连篇累
牍地发表反共文章,对社会主义祖国进行诽谤攻击。她还趁台湾国民党“十二大”召开
之际,以“大陆赴日留学生”名义,在《中央日报》上发表反动文章,造成极为恶劣的
影响。
    根据陈X善于交际的特点,台湾国民党特务把她当作寻找发展特务目标的一头鹰犬。
她在这些特务的指使下,欺骗、腐蚀、坑害了一些人。上海一赴日进修人员,就上了她
的圈套,某远洋货轮的三名高级船员几乎上当。国内一些陈X的同学和师生也成了她利用、
发展的目标,有的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发展名单中最受欣赏的对象之一。
    陈X在罪恶的泥坑里越陷越深,被她坑害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台湾特务机关对她的要
求也不断提高。他们对她进行特务训练,让她回上海发展国内一些重要人物的子女,以
猎取更为重要的目标。
    回国以后,陈X以旅游为名,到处串联,了解情况,并与日本同伙保持密切联系。但
是国家安全机关已把她牢牢地控制在视线之内,并且掌握了她的犯罪证据,在她准备再
次东渡日本前,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人员依法逮捕了这个作恶多端的特务分子。
    在女大学生中发生的非法偷渡(包括未遂),甚至出国后背叛祖国的现象,已是屡
见不鲜了。重要的是应该经常提醒她们,不要走这条路危险。
    值得欣赏的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因噎废食,通向世界的大门仍然敞开着。今天,仅
在美国的一千多所大学里,就有三万余名来自中国的人。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中国正走
向世界。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
我们的共同事业在祖国。无论在国内学习、工作,或是暂时去国外深造,都要牢牢记住
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振兴中华。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自身价
值。

    2.老处女危机

    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愿结婚,或把结婚年龄推迟,比“文革”前人们所认为的正
常婚龄还要晚得多。知识女性中出现了一种新类型,即独身女。
    从前,女性最忌讳当老处女,生怕自己会是家庭以及本人的累赘。现在,许多女性
知识者却宁愿独身或晚些时候才结婚。她们的结婚也从以前的出于需要变成了现在的出
于选择。
    我常常发现,有些女硕士女博士平时对异性毫无兴趣,她们整天埋头学业。当取得
了一定的地位,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以后,她们才突然想到要结婚。当发现事情并不那
么容易,她们就震惊不已,百思不解。从小受过良好教养的女孩往往能毫无困难地找到
爱人。她们的家庭生活和其它经历使她们对怎样正确解决这个人生的重要问题有所准备。
通常,我们发现有些并非很漂亮、很吸引人的女孩,却比在长相和智力上都比她们强的
女孩更为人喜爱,她们由于具有能吸引男子的某种气质而找到了丈夫。这个“某种气质”
指的是什么呢?这恐怕就是她们从小所受到的要与人和睦相处的教育的结果,是她们对
生活和婚姻有正确准备的结果。这样的女孩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者,她相信,她自己有
能力使她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当然,这样的女孩对捉摸不定的未来也会有几分担心,但
是,稍微一经鼓励,她就会恢复常态。她会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婚姻完美和谐,她将使自
己完全适应于对方并使对方也愿意适应自己的爱人。虽然,对双方的气质、兴趣和爱好
的互相尊重和同情,远比盲目地迷恋对方更能导致双方和睦相处。
    女孩对恋爱和婚姻的不同态度,取决于她们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目标的选择。她们
都将为获得优越而努力,但彼此使用的方法则各有差异。我们已经知道,有些女性将以
表现软弱来试图达到自己的目标,另一些女生则会以公开的挑战来取得胜利。让我们首
先讨论从小就依附于家庭、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女孩的情况。这种女孩把大部分的精力
和时间都消耗在家庭里,书斋里,作业考试里,当她真正“长大”之时,已经成了一位
老处女。她将依次照看她的每一个弟妹,等他们长大以后,她的韶华时光和动人之处也
就消失了。她从未考虑过要使自己在吸引人方面熟练起来。另一些女孩将对某一专业特
别入迷,她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发展自己的社会兴趣。因此,她们与异性也几乎没
有真正的接触。还有些女研究生尽管不能完全压抑想生小孩的意愿,却仍然感到结婚会
造成灾难。她们有意挑选不合适心意的伴侣并总是推迟与之结婚。如果要她们结婚,她
们首先规定要取得父母的完全同意。然后,她们再找各种理由把婚事往后推。她们的订
婚时间如此之长以致使人怀疑她们是否真心想结婚。人人都知道,恋爱时间拖得太长的
婚姻很少是幸福的。可是,这些女孩在结婚之前要对方履行的义务是如此之多,结果使
双方在婚姻美梦实现之前就搞得精疲力尽了。我们也知道,这些所有的条件和“如果”
都是对婚姻的保障,婚前解决的问题越多,双方就越有安全感。然而,这种现象实际上
反映了双方对解决婚姻本身会造成的问题缺乏信心。
    w小姐攻读博士学位,现已年满三十。从小父母对她的管教就极其严格。尽管她在经
济上已经独立并住在另一个城市,但至今仍然惧怕父亲,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她什么事
也不敢做。自从少女时期,她就私下与一个盛气凌人的男子订了婚。从此以后,她再也
没有与任何异性建立友谊。婚约已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她对与这位男子一起生活是否会
幸福仍无把握。尤其是她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她决不会违背父母的意愿与这位男子结
婚。这几点可看出,她对婚姻的态度并不认真。w小姐总是屈服于其父母。她表现出的唯
一反抗的迹象就是没有撤销那已旷日持久的婚约。然而,她实际上是在模仿那些并不想
真正解决婚姻问题的女人所采取的办法。她似乎是在说“可以”,似乎是在朝前走,想
解决自己的婚事;但实际上,她却在说:“但是……”,在回避问题。
    她想表明:“是的,我是想结婚,但是……我不知道能否获得幸福。这个男人太盛
气凌人了。”为了保证自己能箝制婚姻,她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温顺女儿。
    还有一些老处女在恋爱上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拒绝与异性建立任何新的友谊,她们
显然缺乏信心。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然而遇到一次挫折以后并不等于说:“非他不可。”
由于这些女性知识者选择爱人的标准不现实——或者由于她们的意中人不想结婚,或不
爱她们或另有原因——她们的婚姻问题就搁置下来了。她们这种只对一个男人倾心而不
管这种倾心能否得到回报的做法,使她们完全回避了恋爱和婚姻问题。当有人试图责备
她们时,她们还强词夺理,竭力否认。
    实际上,即使她们能和这位“唯一的男人”结婚,她们不一定就会幸福。她们的这
种排外态度显示出一种占有欲,而没有人能忍受被占有。因此,我们看见这种类型的女
孩苦苦追求“一个男人”的场面,直到她们已经超过了正常的结婚年龄。上个世纪的感
伤情调曾使这类女孩成为圣人,但在我们看来,她们的态度是回避现实的又一表现。
    有一位生长在全是男孩子的大家庭中的C小姐被情人“抛弃”了。事情是这样的:这
位女大学生对一位男青年产生了爱慕之心,她父母也同意那位男青年向她献殷勤的举动,
但这位男青年最终没有来向她求婚而是突然就“失踪”了。痴心的C小姐十分伤心,她的
精神崩溃了。在父母和兄弟们的宠爱下,她长期“生病”成了一名慢性病人。她整天穿
着宽松的睡袍,躺在沙发上不起来。每天早晨,她父亲或兄弟只好把她背到楼下的起居
室。她一直虚弱乏力,什么也不能干。
    另外一类试图回避恋爱问题的女性知识者是那些体质衰弱的女大学生。她们总是生
病,因而远比其他健康人更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然而,从前婚姻却常被作为治愈娇弱
妇女的良药。在病情轻微的妇女身上用这种冲喜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能收到疗效。但
这种疗效几乎总是导致婚姻的不幸。
    道理很简单:这类高学历女性没有进行合作的准备,因而也没有结婚的准备,她们
很难对他人发生浓厚的兴趣并把对方的利益摆在自己利益之上。由于健康原因而结婚本
身就会使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还有一些女大学生以童年时期所遭遇到的一些不幸事件为理由而拒绝与异性打交道。
我们在此要强调指出,这些不幸经历与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其它经历相比并无什么特殊重
要之处。一个人对生活体验的感受仅仅取决于他对这种体验所持的看法。下例就显示出
“创伤”是怎样被加以利用的。
    这是一位29岁的女研究生的身世。当她7岁时,其父就奸污了她。当时她还不知道父
亲行为的具体含义,但她本能地感到父亲不应该这样做。打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和父亲
讲过一句话。后来她考上大学后一直未回过家。她憎恨一切男子。在23岁她与一个跛子
订了婚。她的这个选择显示出她对自己的估价很低。她认为,只有一个残废的人才能做
她的平等伴侣。婚约持续了三年,她数次推迟结婚。最后,她的未婚夫坚持要结婚,可
她始终摆脱不了几时父亲摧残她的阴影,她不能想象和未婚夫也发生那样的事情,于是
她就解除了婚约。以后,她另外结交了一些男朋友,其中的有些人也向她求婚。但是,
每当结婚已处于迫在眉睫之时,同样的阴影又会出现在她眼前。在31岁时,她认识了一
位老博士。
    她将大部分业余时间与这位男士一同打发。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位男子,但这次她
父亲的阴影却没有出现,原因是这位男子已婚,她感到相当安全。生活在严格奉守法规
戒律的狭小社团中,她知道,除了友谊外,任何类似她父亲那样的无礼举动都不可能再
出现了。
    另外一类女研究生怀着复杂的心情掩藏她们对男人和婚姻的害怕。她们对男朋友细
心关怀,对男朋友所从事的一切事情都颇感兴趣。她们的这些举动使人认为她们也许真
的急于寻找合适的结婚伴侣。然而,她们与男朋友的关系是建立在纯粹同志式友谊的基
础上的,根本不涉及结婚的可能性。
    她们中的一些人对男人采取一种母爱式的态度,男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姑娘
能作为婚姻的考虑对象。另外一些姑娘采取“柏拉图”式的恋爱方式向男子大献殷勤,
但一旦要求她们把从其态度中显示出的诺言付诸行动,她们就会惊慌失措,迅速溜之大
吉。还有一些研究生在与青年男子调情方面更为胆大,却非常强调保持处女贞洁的重要
性。
    有些女研究生抱怨说,她们只能吸引已婚男子。实际上,这是因为已婚男子对她们
毫无危险,她们不会把已婚男子当成候补的丈夫来考虑。因此,她们在已婚男子方面尽
可能表现自然,举止大方。但是,当遇到有可能成为自己未来丈夫的未婚男子时,这些
姑娘就失去了常态,她们的行动和举止变得古怪起来,要么很调皮、粗鲁,要么一言不
发,装出一副十分害羞的样子。由于害羞会遇到婚姻问题,她们想以奇特的举动来保全
自己的优越感,她年方28岁,未婚。
    她认为,结婚会导致女人生活的结束,因此悄悄地抵制结婚。她不愿意与那些以为
她想与之结婚的未婚男子交朋友。
    她主要与一些已婚男子打交道,这些男子不可能知道她有一个这样自私的想法。是
什么使她变得如此呢?原来,自从青春期,她的脸上和上身部位就患了一种令人难受的
皮肤病,这就使她产生了一种必须加以弥补的自卑感。但是,即使没有皮肤病,她从童
年起就惧怕男人,尤其惧怕结婚。她觉得从小就不受重视,而且姐姐却十分得宠。实际
上,她姐姐体质不好,需要特殊的照顾和特别食物,但她却把这些解释为自己受忽视的
根据。她把父亲描绘成一个过去和现在一直在家中称王称霸的暴君。在幼年时期她就对
自己不能赚钱把母亲从这样一位丈夫手中解救出来而深为不安。直到今天她仍然为自己
不是男人而遗憾。从她的这种态度中我们能想象到,即使不能改变自己的性别,她将尽
一切可能去获取更多的男子气质。青年人常常对男子有权过自由的性生活而妇女则没有
这种权利感到震惊。这位女研究生选择独身的目的是想表示她也具有男子气质。
    许多女大学生对已婚男子的喜欢则有另一种动机。有些女生有意无意地施展一切手
段来吸引并不属于自己的男子。
    征服属于别人的男子是她们最大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来自对生活伴侣的选择,也
来自对生活中其它问题的态度,比如她们的穿着打扮,社交和业余爱好等。当她们对自
己的估计很低时,她们就需要以获得胜利来弥补自己的自卑。
    这类女大学生所征服的男子越多,其自我估计就越高。
    一旦任何男子真的爱上了她们,其兴趣立刻就消失了,尔后又开始在别处寻找新的
“猎物”。

    3.上海滩的新女牲

    她是个大学生,长得并不美,也不想惹谁,但却引人注目。她在四年中完成了结婚、
发财、离婚、出国这震惊亲朋四邻的四部曲。这一部部离经叛道的交响乐,令人议论纷
纷,褒贬不一……大学毕业了,她开始有计划地四角三方“恋爱”——具体是考察。星
期一、四是A;星期二、五和B;星期三、六找C。A挺会玩,骑着摩托车带着她看戏、跳
舞、上馆子。
    她不在乎钱,家里的一幢房子租给单位,每月房租收入就是好几千。晤,这算什么
本事!她腻了。B颇有手腕,年纪轻轻也是副经理,可她又讨厌他对上司点头哈腰,对下
盛气凌人的德性。还有满腹经纶的研究生C。唉!他的出国名额给人挤了。他提着大包小
包活动了好几天,还是悲剧收场。她感到他可怜,真情地请B帮帮他,B答应了,只是帮
了倒忙。
    一天,她在舞会上认识一个经营服装的有妇个体户阿生,她的爱情一下子跌入“第
三者”的漩涡。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给她忠告,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反对。她的父母扬言不
认她这个女儿,她的单位要她检查,她却坚决地使她婚姻的小船穿过惊涛骇浪。她说:
“什么第三者?我没有认识阿生前,他们夫妻就已不和,闹离婚,而且已经分居。他两
年赚了10万元,谁有这样事?我不要他的钱,我要的是他的本事。”
    她辞职了。蜜月是在广州贩衣服的日子里度过的。阿生给她4000元买结婚衣服、买
首饰,她却全用来做了生意。
    她不顾丈夫的异议,申请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她嫌南下贩衣服麻烦,利保开始学习
自己加工服装,拆开买的衣服做样子,产品顿时供不应求。
    有一次,他将一批服装的加工任务包给了一间乡办厂,离交货期间还有几天,这间
工厂突然来电说,要求增加加工费,否则无法按时交货。她回电:我已请律师,请按合
同办。过期,货不要,一切责任与损失由你们承担。
    那间工厂不把她这个女个体户放在眼里,打起如意算盘:我们是集体,你是个体,
打官司,怕什么!不要,我们自己推销,新式样,热门货。你免费替我们设计,还怕没
人要!
    她早料到这一手,马上找几个里弄加工厂连夜加工,出双份的加工费。她按时提货
上市。结果,那间乡办厂的货运来,她不收;卖,市场上已有她的货卖不掉;乡办厂还
打输了官司,赔了钱。她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老板。
    因为和C的交往,因为她婚后不愿要孩子,阿生开始对她不满。再加好事之徒传播的
秘闻——某家小报在报道那场官司,把她与C的友谊写得很有神秘色彩,这一来,阿生火
了。一次,她喝得醉醺醺地对她吼叫:“我不准你和那家伙来往!”并且给了她一记耳
光。
    离婚,她把状子递到法院,于是,她又成了新闻人物。
    后来,阿生怯怯地赔不是,一场风波平息了。她依然托C办事,和他聊天。阿生开始
和别的女人鬼混,还雇人把C打伤。她把阿生找来说:“我原来以为你是有本事的男子汉,
我希望你支持我的事业,我想给你机会证明你是爱我的,可是你……”法院判离婚那天,
阿生和她都流泪了:夫妻一场,为了什么?
    她回家了。
    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下一步考察了。早上,她去公园学太极拳;晚上,她去进修英语。
她要报考美国的工商管理专业。她知道这很难,她连洗菜的时候都戴耳机,嘴里叽哩咕
噜念外语。
    一年前,C去了美国,靠她帮的忙。她和两位来买衣服的美国留学生交上朋友。她掏
钱为她们买书,陪她们参观旅游。她托她们替C在美国办妥入学手续。她很高兴地看到,
其中一位美国姑娘爱上了C。
    C对她依然一片痴情,给她寄来资料,帮助她办入学手续。她考了两次,终于考取她
给C的信中不无温情:你真是一个小弟弟……C在信中猜道:我知道你定要嫁给个老板,
美国的。
    她说,她想在美国当老板。
    她终于走了。登上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她泪如泉涌,阿生、C,还有她为之付出全部
心血的那家小店,都成了她生活中的过客,她过去的一切已成了回忆,奋斗至今天,她
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得到了还是失落了……

    4.“丰田”从她们心中驶过

    1989年新年前夕,郑州。霓彩闪烁的醉仙楼酒家,一桌丰盛的酒筵已经摆好。七位
20来岁的姑娘翘首企望,等待着一位男士的到来。
    窗外,一辆她们熟识的白色“丰田”疾速驶来。
    姑娘们迎上去。他是一位年仅28岁的男青年。他的身份并不复杂,简单到只有一句
话:某单位的汽车司机。
    然而,他身边的那些女性,却“丰富多彩”得必须对她们进行社会学的分项统计。
    他是结过婚的人,她们都是他非婚的朋友。但是,那专属于婚姻的行为却常由她们
中的一些人来做婚外的补充。他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流氓。他不威逼利诱,更不采用暴
力。
    但是,用他自己的话,只要喊一个出来,没有不愿意的——一句话,这哥们有“持
几”(办法)。
    她们绝不是从事“性专业”的荡妇,她们都是正儿八经社会组织中的成员。没有谁
以此为手段向他要钱,没有谁撒泼吵闹要拆散他的家庭,甚至,除了他以外没有谁再另
找男人来作为自己的新的非婚性行为伙伴。
    是他的“丰田”车把她们裁入他的怀抱的。
    姑娘A是和他在这车里相识的。她的单位和他的单位因业务需要联合接待一位上海客
人。她代表本单位出人,他代表本单位出车,于是,几天之中接接送送,她和他竟成了
超越业务关系的朋友。
    姑娘口是和他在这车里相识的。这位女商人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因偶然机会搭他
的便车进城,半小时一路同行,她和他互留了姓名和电话,竟成了超越萍水之交的朋友。
    姑娘B也是和他在车里相识的。说起来实在让人难以致信:夏日傍晚,她在一个路口
闲逛,恰遇他停车问路,说是去郊外水库游泳。于是,一声客气的相邀,她竟然欣然上
车,和他成了超越陌路相逢的朋友。
    几乎全是这样,几乎是同一种愿望——她们在回答调查时,竟是这样异口同声:谁
不想多交个朋友?谁不想获得友谊与帮助?谁不想在社会中结下自己的网。
    这无疑不是三五个女孩子的别出心裁,这是已经深入了万千人心的当代社交意识。
    姑娘E有急事要出远差,打电话问他能否买一张当晚的卧铺车票。他只答了两个半字:
“没跑儿。”居然就在行前半小时解决了难题。他开着丰田亲自送她,她朝他挥手告别,
一时竟无语凝噎——这,在自己“清水衙门”的机关之中,几时曾经见得过?
    这就是他在她们面前的形象,这就是她们眼中的好汉!
    他能干,有门路,而且大方有钱;他热情、果断,而且说话必会兑现。
    如此,他怎能不招现代某些新潮女孩的喜爱?
    如此,这新一代不少女性的择偶观念发生了向享乐主义的目标趋近时,他又怎能不
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姑娘A在发觉受骗而嚎陶大哭之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自己心上人的处境别太尴尬,
姑娘D在知道了他是已婚人之后,不过淡淡说了一句:“算我对不起你爱人了。”C女性
离婚四年,长期和他暧昧温存,不仅不要同他结婚,反而暗示他:“就这样挺好……”
这究竟是怎样一种人际社会心理呢?”
    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主体竟荡涤了我们民族盲目祭奉了1100余年的所谓
“贞节”观念,使女性不再为此自卑,自缚和自我封闭。
    有人说,这仍是种落后,因为主体竟只是解放了妇女的性,而并没有真正赋予她们
不依附于男性的独立人格;它使男子可以完全在无道德谴责的条件下,更为方便地玩弄
女性,把原来侮辱女性的不道德行为,变为两厢情愿的。“相互行动”。
    他信奉了斯诺的人本主义。他手里有钱,所以他大有想入非非的闲心。他并不讨厌
自己的妻子,但是,用他自己的话:“饺子好吃,还能顿顿都吃?”所以他总企图更新
感受,一饱风流……至于其它,信念、理想、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等等,似乎跟他无缘。
    “不信好听话,只信好干家!”这是她们对现存社会规范的疏远。
    也许,是今天我们合于规范的英雄太少了,也许是今天我们本来的英雄得不到合乎
规范的尊重与实惠。于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辆小小的“丰田”车竟载
去这许多渴慕壮烈的姑娘。
    “丰田”从她们心中驶过,既留下了观念更新的印痕,也扬起了心理失范的迷尘。

    5.强烈的虚荣心葬送了她

    她是1985年考入上海X大学的,和所有的女同学一样,她也十分爱美爱打扮,爱照镜
子,爱参加集体活动。在女同学当中她也算得上是个佼佼者,但唯一不足的,是父母给
了她一对单眼皮的眼睛。她认为眼睛长得逊色可是姑娘们最忌讳的事。她也知道“人不
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但她仍常常为此苦恼。看到别的同学个个都
是双眼皮,她只好望“眼”兴叹,还到处秘密打听有没有变双眼皮的灵丹妙药。
    1986年夏天,她在一个小报上看到一则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不用一星期,
一次成型,可使单眼皮变双。
    看到这则广告,她决定试一试。因此,她请假一周,背着同学到这家医院做了手术,
幻想着一个星期后,她的眼睛将以另一副面貌出现在同学的面前。好容易一个星期过去
了。可是等待她的不是出现了什么奇迹,而是奇怪,她的单眼皮确实变成了双眼皮,可
眼皮红肿下垂,比以前还要丑。医生说是手术反应,过一个月就会好的。她怀着忐忑不
安的心情回到了学校,可是一个月后,眼睛不仅没好,反而更糟糕,眼皮红肿上翻,难
看死了,吃了好多药都无济于事。从此她怕见人,连课也不敢上,常常一个人躲在宿舍
里伤心流泪,同学们知道后,没有取笑她,都来安慰她,叫她不要着急,学业要紧。辅
导员老师也叫她不要胡思乱想,一边学习一边治疗。老师同学的话都有道理,可她是个
虚荣心很强的人,如今已变成一个“丑小鸭”,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她决定离开这
个世界。
    一连几个晚上,她独自在图书馆楼顶上徘徊,望着满天的繁星和校园里点点灯光,
想到自己高中的拼搏和父母的溺爱,老师同学的关怀,取消了一次又一次自杀念头。但
她毕竟是一个弱者,终究没有抵制住死亡的诱惑,在一个昏沉沉的夜晚,她留下短短的
最后一封信,穿上平时最喜爱的白衬衣黄裙子,一口气又奔上了图书馆的楼顶,纵身一
跳,永远地闭了那双“不争气”的眼睛。
    ------------------
  书 路 扫描校对




<图片: 前><图片: 天蓝小筑><图片: 后>


天蓝小筑 [http://202.119.44.2/SkyBlue]


--
  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克劳塞维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oli.bbs@bbs.net.tsi]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8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