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imension (零维空间·无明), 信区: HITPHP
标  题: 保持自信——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08日10:51:5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1、所有的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就得到了结论:"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
是他们在童年环境中的依赖地位的产物,并永久的刻印在心里。在出生的头五年,许许
多多事情夹杂着强烈的情感,被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并且在以后,随时可能再现。
如果现在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依赖的情形中,我们就又回到了"小孩",并体会到与
幼年时同样的情感。或许我们又感到"我不行--你行"。在毕生的时间中,我们都把时间
用来抛弃、战胜、证实或者推翻这个幼年得出的结论。
  2、当我们长大后,就忘了儿时眼中的世界,忘了我们是多么软弱无能,甚至忘了"
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但这个结论一旦得出,就被永远的印记下来,即使这种结论对
自己、对他人都不愉快,却很有生命力。
  3、但为什么有的儿童一开始就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快乐呢?难道他们不认为"我
不行--你行"吗?事实上,只有父母无私的倾注爱于孩子,在他们思考时,始终如一的给
予可靠的指导,并亲自示范他们是如何去做,儿童才会感到快乐。这样,儿童在以后的
思考和行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出自己的胜任感。这种胜任感也被印记下来,并可以
伴随着自信感而再现。
  4、然而,和成人一样,即使是自信的儿童也同样有"不行"的时候。当我们出于一种
依赖和无助的环境中时,就会唤起幼年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不行"。
  5、但是我们是如何得到另一半结论:"你行"的呢?"你行",是因为父母给予了儿童
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和情感的交往,我们将这些交往成为"抚慰"。
  6、我们曾经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更改的。"我行--你也行"的态度更多的来自有意识的
思考,来自于我们的信念和对行动后果的预期,而不是情感。它摒弃了我们童年的结论
,并且断言,我们不再是软弱无能和依赖他人的孩子。
  7、"我行--你也行"的意思是要把别人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物。要最大限度地看到
他们所具有的潜能,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而不管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它同样说明我
们也应如此看待自己。
  8、"我行--你也行"是对我们内部心理结构的修正,这样以来,我们或许能够颇有作
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获得的结论会被抹去;过去的结论一旦记录下来,就会被永远
保留,并且经常被唤起。幸运的是,我们后来的结论也被记录下来了。我们越是自觉的
使用这种新态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改变我们日常相互作用的实质、改变我们的
交际方式、我们的态度、我们对压力的反应以及我们控制情感的方式。现实生活中虽然
充满了斗争,但我们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还存在着更美好的东西在指引我们前进。
  9、"父母"影响我们现实生活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内部对话"。别人很难伤害到我们的
情感,除非是他们能够激起我们的"父母",使我们从内心受到谴责。我们内心有一个专
制的"父母"。
  10、儿童、父母、成人是什么?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影响力
  "儿童"--欲望、自我、好奇、直觉、需要、动机。“你是主宰,而我不是”,“如
果我这样,我就行”。是需要和动机的源泉。想干
  "父母"--要求、指导、条条框框、内心谴责。不得不干
  "成人"-思考、解决问题、调节父母—儿童关系。如何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8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