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ise (旅行), 信区: Life
标 题: 也许对你有帮助的片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28日08:49:0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很多人问我如何培养人才,我觉得培养人才不是学校或公司的责任,一个人成不成
材,最大的责任是自己。
这话怎么说?先举一个同事的亲身经历,他有一个小孩老是不守规矩,在学校是特
殊分子,同事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便把他送到夏威夷一个专门教特殊学生的学校;
一年后这个小孩变得很正常,读书、做事都很积极。
我听同事转述说,这个孩子一去学校,老师就出了一个题目问他,如果你现在搭飞
机失事死了或身受重伤,请问谁该负责?是飞行员吗?还是航空公司?保险公司?
还是你的父母?其实都不是,责任当然是你自己。任何人想变成人才,责任在自己。
很多夫妻一有争议,总是抱怨对方不了解自己。有一次老婆抱怨我,女儿在一旁突
然冒出一句话,她说:「妈,你有时候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为何还抱怨爸不了解
你?」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兴趣及天赋,如何能期待学校、社会及公
司培养你?只有在工作中挖掘及培养兴趣,在过程中赢得肯定并建立自信,才能朝
向自己更能发挥的方向发展。
另外,我也跟一些在学的大学生谈过,有些人觉得自己念的科系不好,前途会被限
制在自己所学的范围内;但很多人出来工作后,做的事都和原先念的科系及领域不
同。有一次我在飞机上遇到一位老外,他是心理系毕业,但现在却担任半导体生产
设备的维修工程师,表现依然很出色。
人最怕的是被自己的能力设限,老是觉得某些工作是女生或男生的工作,或是哪种
工作是该由学什么的人去完成。我在大学念的是电子工程系,当时只修两个学分的
IC 课程,一学期二十周,总共也才上过四十小时的课;但我后来做了二十几年的
半导体业,大部分都是在工作中学习的。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每天用功八小时,
只要持续半年,总共就能学习一千个小时以上,比起在学校修任何一门专业学科的
时间多出许多,我认为再深的专业工作入门知识,都可以在短期间内密集建立起来。
另外,我也常遇到有些怀才不遇的人,往往发出因不擅交际而被埋没的感叹,我给
这些人的的建议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一定要学习如何和别人一起共事,就如
同一位优秀的指挥家,要了解每种乐器,甚至每位演奏者,才能激荡彼此互动的火
花。另外,像是英特尔( Intel )最好的微处理器( CPU ), 绝不是一个不能
与其它组件接口相通的独立组件,若不将独特功能和其它相关电路连接,无法做成
一部个人计算机,即使是最好的微处理器也没有用。
有句话说得好,「可以被雕琢出来的玉才是好玉,埋在土里的都不是好玉。」我认
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是,每个人都应该经由协助别人完成工作,进一步使自己的
专业能力更上一层楼,这是一种经由互相驱动产生对自我能力的认定与提升,因此
愈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就愈不可能有人才被埋没。
大家都听过彼德定律( Peter's Law ),这个定律认为人若能力强、表现良好就
会升级,会一直升到一个不能胜任的位置,这个定律假设人的能力有极限而不会成
长,因此会碰到无法处理的障碍。我认为这个定律是不正确的,力量本身确实是有
极限,例如人的臂力顶多能举起百斤的重量,但人的智慧是没有极限的,例如你可
以利用起重机举起数千斤重的东西。
当你升到更高的位置,你并不需要更多的勤劳,而是要更多的智慧;例如现在若要
我去生产线做事,我已耳不聪目不明,绩效一定没有年轻的作业员好,可能很快会
淘汰掉。愈上面的人面对的是更加不确定的经营环境,需要比较高的智慧来处理,
但也因此空间更加宽广,可以容许更多的创新及创意,可走出自己的风格。我认为
愈上层的工作可塑性愈高,风险相对更小,你只有大成与小成的差别,几乎没有失
败的可能;惟一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你仍然用旧方法、旧观念来处理新的情境
和新的工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5.12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