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appieness (渴望幸福), 信区: Love
标  题: 我自己的婚恋……给准备结婚的jms作参考(1)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09日15:50:4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cherishlee (清晨的呓语,黄昏的幻觉,瞬间湮灭。), 信区: FamilyLife
标  题: 我自己的婚恋……给准备结婚的jms作参考(1)zz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Jul  8 15:47:13 2003), 转信

讲一下我自己的婚恋,给准备结婚的jms作一个参考:
我lg是安徽人,父母为普通农民,他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我和老公结婚
时,他的银行存款不到2万元,在外租房,无电脑、无手机,无固定资产,只有一辆
二手旧自行车。那时他的月薪是2500元。
我家是普通的上海人家,家境尚可,我是独生女儿,工作也不错。我亲戚几乎全部
反对我们的婚姻,除了我父母……他们觉得我老公人不错,而且他们觉得应该尊重女
儿的选择(这一点我到现在都无比敬佩我父母!)。
那时刚从大学毕业,真是单纯啊,觉得两人在一起很开心,彼此牵挂,互相支持,
这一切就可以支持起婚姻了。我们结婚后,住在父母家,彼此相处得也融洽。但也
面临过一段时期的困境,主要还是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慢慢成熟了,越
来越感觉到经济基础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父母看到亲戚朋友中有些女孩嫁得很
好,男方经济条件不错,给女孩舒适的生活,联想自己女儿,嘴上不说,心里总未
免有些慨叹(我猜想,那时父母心里会有一些难过吧……女儿应该可以嫁更好的人
家)。那时亲戚中也一些对我们的冷言冷语……人都是现实的啊!
我和老公两人并未受那些影响,开始认真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发展。我老公从事it
的,很踏实好学,婚后不久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跳槽到一家较著名的企业,薪水随
之翻了几翻。我也同样,离开原来公司,跳槽到一家著名公司,待遇提高了不少。
到现在,我们结婚已经三年多了,期间我们都纷纷换了两家公司。业余时间几乎全
用在学习上了。在这三年中我们靠两人自己的实力(双方父母都没有任何赞助),
我们购置了各项条件都不错的150平米左右的三房二厅,完成了装修,并在两年中全
部还清了贷款。
我父母非常开心,在我们工作学习中,他们一直不余余力地积极支持。
以上是好的一面,现在说说不好的方面:
结婚前一年(那时我们已谈了一年半的恋爱),我和我lg回他老家去过年。因为是
第一次去他家,我很郑重。
特地拉上他去商店买了一千多元的礼物(我付的钱),包括给他弟弟和妹妹的礼
品、各种吃穿用品和年货。我父母也很关心,他们也买了不少上海特产,叫我捎给
未来公公婆婆。那时的东西足足装了六、七个大旅行包。
临行前,我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到人家家里一定要乖巧一些,要尊老爱幼。
经过整整一天长途汽车的颠簸(是我坐过最脏的车),在半夜12点左右终于到达了
我lg家所在的小镇。那天非常冷。我和lg好不容易分批将行李搬下汽车,看到汽车
周边有不少急切等候亲人的人们(过两天就是春节了)。我四处张望,内心很忐忑
不安,想大概ggpp就在其中吧。
但我lg费力地拿起行李,开始四处找黄鱼车。他轻描淡写地说ggpp肯定在家等我
们,那时我心猛然一沉。
终于到他家门口了。我lg匡匡当当猛敲大门,过了好一会儿,迎出一个中年妇女。
她一手接过我lg的部分行李,兴冲冲地和我lg说话,领我们进门,但没瞧我一眼。
我lg也很兴奋,拉上我往里走,边介绍这就是他妈。我当时大吃一惊,因为我觉得
他们实在不像。我lg虽然不英俊,但外貌端正斯文,而他妈则完全就是那种菜市场
小贩的模样!而且别提什么慈祥温和(我想像中pp的样子),甚至让我直觉有些奸
诈……就是那种一看就难缠、我最不愿意打交道的小贩!
我心都凉了。
进屋后,我见到了公公。他很瘦很高,容貌端正,但我觉得也不像我lg。那时说些
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我公公和婆婆一样,居然没主动招呼我,还是我lg介绍了一下
我,他们淡淡点头算打招呼了。
接下来吃饭(长途车上我们只吃了一点糕点零食)。婆婆在厨房忙开了,给我们煮
面条。吃的时候,我婆婆拼命往我lg的碗里夹菜,但没有给我。我lg于是再赶忙拨
一些给我。
吃完我们就睡了,因为实在很晚了。那晚我公公婆婆和我说的话绝不超过三句,我
就如同空气,仿佛根本不存在一样。那晚我也没见到他的弟弟和妹妹,好像不在
家。
当晚,我一个人孤零零睡在一个厢房里,一夜未眠。那个被子发着一股说不出的怪
味,石灰墙,泥土地(我奇怪地为什么是泥的?)寥寥几件粗糙的家具……这个环境
我非常不适应。
我想起了我lg第一次到我家,妈妈事先准备了两天,整整一桌子丰富的菜,而且还
都是根据我lg口味做的。爸爸妈妈和他在客厅里畅快地聊天,我在厨房和客厅来回
穿梭,一片温馨愉快的气氛。爸爸妈妈还送给我lg一只金表和一件名牌t恤作见面
礼。后来每次我lg来我家,我父母都是热情洋溢,嘘寒问暖,关心倍至。特别是我
妈,听到我说lg寒冬腊月只盖一床薄被(他说从研究生起,盖了三、四年了……我都
奇怪上海这几个冬季他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我妈心疼不已,赶忙把家中一条全
新的冬被叫我爸爸连夜送过去。我lg一直说,找到我,真是找到一个最温暖的家。
当晚,我辗转难眠,流泪了。
第二天起来,我发现我买的那么多礼物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瘪瘪的旅行袋
在角落里挤成一堆。那些礼物,到达他家后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从始至终,没有任
何一个人提起一个字。我自己都有些疑惑了……那些我精心挑选、我父母精心捆扎的
礼物呢?!想像中,我微笑着向每一人递送礼物、对方客气致谢的场景轰然倒塌
了。
而且,我lg后来居然也没说它们的去向。我也没问,只是沉默了。
那个小镇冬天很冷,比上海要低5度以上吧,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阴冷,没有太阳。我
和lg草草地兜了一下当地的集市,很萧条,没什么过年的热闹。路上行人也少,只
有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嬉笑玩闹。
他家的饭菜很差……我都想不通,过年就吃这些?!但听公公骄傲地说,他家在当地
小镇上已经算得上是很上等的人家了。诚然,我在他们小镇上转了一圈,发现他家
的房子确实数一数二。lg说,他家在八○年代底就盖了三上三下的楼房,那是他们镇
上第一家。从正门看,他家楼房确实不错,我第一次进门,还以为前面的楼房根本
不是他们家的呢。可奇怪的是,明亮宽敞的楼房他们并不住,反而把房间全部出租
了。因为临马路,底楼全部用作商铺,二楼、三楼全部租给生意人临时居住。而他
们全家人挤在后院三间多年前盖的旧瓦房里,屋后就是猪圈,环境和前面的楼房成
鲜明对照。
我深表讶异。后来lg解释,这样父母可以有较高的房租收入……哪怕叫他们睡草房他
们也愿意!
从早上起,我公公婆婆也是如昨晚一样,态度冷冷淡淡,而且他们只会说方言,也
听不懂普通话。我lg努力充当翻译。但实在无话可谈。我慢慢开始听懂一些当地方
言了。
见到了lg的妹妹,倒是开朗漂亮的一个女孩,工作很早也很忙。他弟弟,散漫,自
视较高,有些自以为是。我冷眼旁观,实在想像不出我lg竟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家中的成员没有一个和他有半分相似。
他弟弟妹妹在家很少,妹妹忙工作,弟弟和一个女孩同居了,根本不在家住。公公
婆婆整天围着我lg,说家庭琐事。而我只能被尴尬地被排斥在一边,整日看他家18
寸彩电。我lg很想陪我,但不一会儿就被他妈以各种理由叫走了。
那时,我终于真真切切得体会到了什么是“如坐针毡、度日如年”的感觉。
第二天,依然如此。那天已是大年夜了。到了下午,我忍无可忍,独自一人,不打
招呼就出门了。我来到小镇的邮局,拨了家里的电话,居然没人接,爸爸妈妈不
在。
那时,无助与凄凉的感觉猛然席卷而来,把我疯狂笼罩其中,几近窒息。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02.112.26.39]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