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cehall (司徒长风), 信区: Love
标  题: 激情烹调.SEX(2-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6日10:37:1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激情烹调.SEX(2-7)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13日15:04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莫须有
  小桃红果然象模象样地做起老师来了。讲授的内容嘛,说得好听点儿是烹调或烹饪
技术,更生活化的称呼就是做饭烧菜。
  李晓莞很久不像这样在别人的指导下学习东西了。大学毕业以后,什么事都是自行
摸索,差不多就行了,自己说是见好就收。现在看小桃红这架势,还真像那么回事。她
的email就可以算是讲义,虽然不见得有多规范,却也堪称内容丰富,不但有具体的菜谱
,还有关于烹饪的一些文化层面上的简单介绍。唯一跟大学老师的区别在于:李晓莞的
大学老师在学生面前大多是谈论精神话题,有的干脆就是谈玄,尽管不能完全做到,还
在努力向不食人间烟火的魏晋风度靠齐;小桃红传播的内容跟她的名字一样,旨在解决
温饱问题,尽管她也尽量把内容编排得很有趣味。
  李晓莞看完她发过来的第一封关于烹饪的email,就觉得这个人对于烹饪的确是有一
定研究的,似乎认真看过不少书的模样。她的文字称得上巧妙,并不限于烹调本身,正
说得有趣的时候,突然就轻轻松松拉扯到其它事情上去,让李晓莞不禁要会心一笑。看
起来她也很会教学生,对课堂流程简直驾轻就熟,这第一封email居然别的不说,来了一
番闲谈,如果放在课堂上,其实就是老师们喜欢说的“导言”或者“开场白”,为以后
的剧情发展煽风点火。
  根据两个人事前的商量,小桃红在这封email里决定:以后的10天内,每天发一封e
mail过来,提供一些内容,李晓莞下班之后就可以按照小桃红的菜谱和操作方式做菜,
同时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常识。
  不过,小桃红额外也附加了一个条件。“为了尊重我的劳动,我先不告诉你菜名,
让你先猜测一下吧,主题是你定的,跟婚恋有关。”她在email里说,“每天晚上9:30左
右,你还会收到我的另一封email,告诉你我自己取的名字,如果你觉得有不贴切的,也
可以告诉我。”
  这个要求让李晓莞心里有些疑惑:她哪来这么多时间?难道不上班,也不照管家务
?这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向来懒得刺探别人的生活,也就不再深究了。作为网上
的朋友,小桃红愿意这样花时间跟他交流,并且自告奋勇充当烹调教练,这已经让他感
恩不尽了。相比之下,生活中认识多年的朋友怕也难得如此尽心。比如梁挽涛,别说他
对厨房里的事情一窍不通,就算懂,也只可能在结婚前长时间敷衍他,现在被秦淡眉收
拾得服服帖帖,自己的人身自由都难以保证,连看几眼足球也要被投诉,别说来照管他
了。
  所以李晓莞对古道热肠的小桃红心存感激。看完小桃红发过来的内容,他也投桃报
李,拣了一篇古人文字敲在email里,发过去给对方欣赏,以示借花献佛之意。这以后的
每一天,他都从以前的书籍里寻章摘句,找到一些与当天的菜肴略微相关甚至八竿子打
不着的内容,寄给小桃红阅读。
  烹调烹调是协作的艺术,它的意义,在于使各种原料之间形成和谐完满的关系。从
最初的原料到席面上最终出现的成果,中间经历的过程,就是烹调。烹调有很多环节,
诸如选材、整形、搭配、拼装等等,都是常见的处理。这些手段都很有必要,但还不是
最重要。烹调过程中最重要的程序只有两种:烹和调。
  有人认为,名为烹调,其实调是最重要的,可以不烹,但不能不调。甚至有人说,
烹是调的一种手段,仅仅因为烹的本身种类繁多,而且跟人类对火的掌握有很大关系,
意义非比寻常,所以才独立出来,自成一家,以至于发展出了煎炒蒸煮等二三十种名目

  在菜肴制作过程中,根据原料的不同,烹和调出现的顺序也不一样。有的先烹后调
;有的先调后烹;有的调完再烹,烹完再调;有的不烹只调。
  经过烹调,原本是各种滋味的东西,水族的腥味、肉食动物的臊味、草食动物的膻
味、蔬菜的生味,被调和得非常统一,最后形成完美和谐的美味。
  不同的原料,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中长的,
本来相互隔膜,彼此陌生,根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因为烹调,它们聚集在一起,合成
一种难得的美味。烹调的过程,改变了它们,让它们紧密团结。所谓“同呼吸,共命运
”,大概就是对它们的状况的写照。
  烹调完成之后,原料的外形、状态,都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
们都成为一道全新的菜肴的组成部分,以一个整体的面貌呈现在外人跟前。“一道菜,
”这是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同一只菜盘里的物品的判断。不管做得好坏,味道如何,
人们都倾向于把这些材料放在一起来评价,反而难得单单提到因为某某材料不好,所以
整个菜都给败坏了。
  只有眼光格外尖利的人才有机会发现烹调的内涵。在他们心目中,无论加工多么精
妙的菜肴,都会清晰地显示出它们自身的结构和关系。各种原料保持着独立的品格,独
特的味道,同时又相互依存,交错融合,一起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让饮食成为无上的
快乐。从社会学的观点看,一道菜肴,其实就是原料的婚姻。它们在烹调过程中相识、
热恋,最后水乳交融,被盛放在食器里,和盘托出,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目光和舌头。
他人的评判也许并不重要,更应该被重视的是彼此调和的程度。
  但是我们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思想,不是被动的原材料,婚姻和家庭也
不是简单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可以针对我们进行加工,第三
者很难把握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只有当事人本身,才能决定形成什么样的
局面:可以热炒,可以凉拌,可以是“爆双脆”,也可以是“烧二冬”,或者索性“冷
热双拼”,全看双方选择什么样的口味。如果想要让日子变得可口,在婚恋的宴席上,
每个人,无论男女,不管想不想当厨师,都必须学会烹调共同的生活。
  老饕赋苏轼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曰
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水+翁)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桃李
。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王+敖),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
璃,酌凉州之葡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媛响于檀糟。忽
累珠之妙曲,抽独茧之长(丝+澡-水)。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
列百柁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
。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
                                     淡忘的不仅是回忆,
                           还有曾经刻骨铭心的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2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