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anfordboy (stanfordboy), 信区: Love
标  题: [转帖]女人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2 10:15:35 2003)

发信人: stanfordboy (stanfordboy), 信区: Girl
标  题: [转帖]女人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2 09:45:47 2003)

从山东渤海湾的一个小岛调到北京时我已经二十八九岁了,业似乎是立了,家却没有,表

面上满不在乎,心里头暗暗着急,那段时间,找对象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最高纪录一周见

过五个。
  
   实事求是地说,不是吃不着葡萄就说酸的,那些人里没有能打动我的,因而一面之后

就没了下文——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这边没有“下文”,人家也没有。这就叫我

不踏实了,女人嘛,谁不希望被追求一下?那至少是对自信心的一种激励。深夜,躲在房

间里揽镜自审:不是美女,但也绝不是困难户,问题出在哪里?
  
   一日同朋友谈起,她说,你呀,不会示弱,太缺少女人味。痛定思痛,下决心改,身

为女人而缺少女人味,无异于在女人这个事业上被判了死刑。于是示弱:天真,驯顺,不

忘时时问上一句:“为什么呀?”懂了也要问,要装不懂。试过几次后方知不行。“装”

者,表演也,要么得有天赋,要么得经过专门训练,北京两所与表演有关的著名院校,每

年招蜂引蝶般能吸引来几千名少男少女,一学四年,毕了业就是大学本科——也是学问。

当然后来,我还是结了婚;但是后来,又离了婚。
  
   一日,朋友打电话鼓励我说她的一个女友嫁了一个正当年的白领大款。这不稀奇,稀

奇的是那女人已经四十岁了且没有特别出众的姿色且还带着个孩子。朋友说,那大款看中

了的就是她的女人味:性情极其柔弱,不能动脑子,一动脑子头就痛,什么事不管不问,

每天吃吃东西做做脸逛逛商店,像一片小小羽毛,轻盈随意随风飘去飘哪儿是哪儿不计归

处……放下电话后慨然黯然,女人味——没有也罢。
  
   后来应中央台邀请做三八节晚会的嘉宾,与台湾来的朱德庸先生分到了一组。朱先生

是那样的一种人,按照我的说法是没有发育平衡,上天供给每个人心智发育的养料就那么

多,你某方面过于发达了,另一方面肯定缺损。朱先生二十多岁就画出了以老年人为描绘

对象的《双响炮》并迅速风靡,当是天才了,但在另一方面,不如常人。不如到这种地步

:不能单独与人——生人和熟人——交往。所谓单独与否,是指他的太太在与不在。太太

在,他跟记者就能滔滔不绝,反之跟朋友都讷讷然找不到话说。所以在参加那次晚会的百

十号人里,他成了唯一 一个有人陪同前来的特例。他太太叫冯曼伦,很纤细的一个人,声

音也是,细细柔柔,性情也是,比如她的专程陪先生来内地,比如先生做节目时她可以在

下面整半天整半天静静地等,简而言之,她当时就是我脑子里“女人味”的形象诠释。


  
   做节目的空闲时间我们聊天,女人和女人聊天不可回避的内容就是婚姻、丈夫。我说

我离婚了我没有丈夫。她极快地问我:“你是不是没有给他机会?”我怔住。她接着又说

:“我生儿子时朱德庸在墙角坐了三天,说他不喜欢小孩子。我说没有关系,让我来带好

了。”“现在呢?”“比我还宠儿子,早晨都是他起来做饭送他上学。”
  
   我感到了她的不同寻常。我开始对她好奇。我问起了她的过去。她说过去在台湾《联

合报》做事。后来朱德庸告诉我不是一般的做事,是做一个版的主编并做得非常漂亮,以

至台湾另一大报《中国时报》专门开会讨论“冯曼伦现象”。和朱德庸结婚后她辞了职,

负责朱德庸画画之外的全部事情,并且从零开始,把朱德庸的作品从台湾向内地推进,直

推到了地铁、天桥、路边的书摊上。
  
   此后我们不间断地聊天,她不在北京时就通过电话、通过e-mail。她的聪慧使我深感

交谈的愉快,她的女人味使我痛感女人味的魅力,那不是柔弱,是柔韧;不是天真无知,

是大智若愚;不是追随倚靠,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生共存。是当年那个过分强调“男

女都一样”的偏激年代使我们未能受到应有的、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尔后又盲目开始了

推崇另一极端,人便有一些夹生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1.19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