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oyfree (冲刺中,戒网,必胜!), 信区: Love
标  题: 真实的一夜情故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05日12:40:5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据千龙新闻网转载《法律与生活》杂志报道:  婚外恋、包二奶、嫖娼已经被这样一
些时尚男女嗤之以鼻,他们中流行一种快餐式的男女两性关系,没有感情的冲突,没有
金钱的付出,他们称之为"一夜情"。
  "一夜情"(one night stand),通常仅只一次,也可能是有限的两三次,强调双方均
基于性欲的特点,拒绝感情与责任,通常发生在并不熟悉的人之间。因此又被称为"一夜
性"或"艳遇",以显示其没有爱情介入的特性。
  在内行人眼中,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感觉是"太滥了",没有关注的必要;在
更多的外行看来,它距离自己遥远得如同一个故事。现实是,只要到了某些聊天室,总
会遇到有网友热切询问:"想一夜情吗?"
  
  图: 一夜情带来的是短暂的快乐,失去的是对生活的感觉。
  
  性学专家李银河说,"一夜情"在工业社会、都市社会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按照这
个理论,我国现在已经是发展到了这个应该是普遍现象存在的阶段。
  我满足,我快乐,所以我需要
  毕夜(化名),30岁,现任某网站首席执行官,已婚,有一子。目前独自在北京工作。自
称为猎手。行动方式是:利用任何空闲时间到网络聊天室闲逛,等待愿者上钩。自认为
网上寻找方便,效率高。
  毕夜很爽快地接受了《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的网上采访,讲述了一年中发生在自
己身上两次难忘的"一夜情"经历。
  第一次发生在去年,那时毕夜还在山东老家工作,独自一人住在一座郊区的别墅里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由于没有妻子的陪伴,他的别墅显得格外的冷清。于是,百无
聊赖的毕夜打开电脑,进入了某聊天室。他早就听说别人通过聊天,与网友发生了"一夜
情"的事情,可自己从未体会过。想象着别的女人和自己的老婆有什么不同,和她们在一
起的感觉是不是很刺激,心里痒痒的。怀着强烈的猎奇欲望,毕夜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

  很快,一条"美人鱼"上钩了……
  "一个人吗?"
  "是的。"
  "喜欢‘一夜情‘吗?"
  "不反对。"
  有希望。接下来,他们交换了各自的基本特征,年龄、学历、工作、家庭、经历以
及性经验,等等。在交换中两人逐渐熟悉起来,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对方是名28
岁的女人,做保险销售工作,也是个有家有口的人。她说她爱自己的丈夫,只因为丈夫
不能满足她的性需要,所以她想在网上寻找激情,但不能危及彼此的家庭。仅此一点,
他相信她是一个良家妇女
就这样他们很快在网上熟悉起来,并约定了"一夜情"。她如期赴约了,是在他的住处。
她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长发,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因为事先的沟通比较好,再看到
她人长得不错,他还是比较喜欢的。此时离他们认识仅有一个星期。两人见面后,没有
过多的交流,直奔主题。一切按照事先在网上的约定进行,没有感情交流,没有金钱交
易,仅仅是单纯的性伙伴。他们的目的明确,只寻找激情,不想找麻烦,也不想影响家
庭。
  后来他又去她家一次,然后就再没见过,也没有任何联系。尽管毕夜承认作为自己
的第一次,他有时还会想念她,但他有能力克制自己不去违反规则。
  再一次发生在北京,对方是名教师,北京人。
  两人也是在网上认识的,而且是当晚上网,当晚见面。她说老公的性能力差,无法
满足她的性需要。双方进行沟通后,一拍即合,趁着她丈夫出差,当天晚上毕夜就来到
她家。她长相一般,身材还可以。虽然彼此还相当陌生,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为那
一夜的刺激。她说自己很少会有"一夜情"的经历,因此有些害怕,所以事先她喝了点酒
。分手时,双方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因为他们都清楚以后不会再见面了。
  过客(化名),北京某高校博士生,26岁,未婚。
  记者与过客是在网上聊天时认识的,他在急切地寻找可以共度一夜的目标。
  过客说自己曾有过"一夜情"的经历,不同于毕夜的是他早就认识那个女孩儿,听别
人说她很喜欢他,但他计划明年出国,不想和她发展下去,所以一夜之后,就没有任何
承诺地分开了。
  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他希望找个单纯的性伙伴,既可以满足生理需要,又可以不
成为自己出国的累赘。他听同学、朋友谈起过自己的"一夜情"经历,都很开心的样子,
所以他也想尝试一下这其中的奥妙。可能因为个子矮的原因,他说自己连续寻找了几个
晚上,还一无所获。
  他说自己是学理的,但并不古板。他很喜欢看书,更喜欢接受新的思潮,所以他一
定要有"一夜情"的经历。
   白领的独特"快餐"
  《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所接触到的和听说的有过或向往"一夜情"者多是文化水平
比较高的人。比如毕夜与过客,比如毕夜说过自己圈里盛行"一夜情"。对"一夜情"的看
法和经历,使他们与传统的对知识分子呆板、保守的看法相距甚远。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肯定了这个判断。他说,"一夜情"在学历高者身上确实
比较普遍,一是因为这种现象主要在网上传播,从而确定了它的人群的局限性。二是越
是高学历者越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论基础,他们可以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来寻求心理平衡。
但夏教授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一夜情"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一夜情"现
象是一种人类的退化,是退化到生理需求上的表现。信仰缺失了,理想消失了,需求层
次降低了。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转变为以个人为中心,以物质为导向,是感觉层次的
满足。低级趣味上升为主导趣味,是欲望主义的必然结果。他同时说明,这也是"一夜情
"现象出现的原因。"一夜情"的出现是人的价值观、贞操观、社会的变迁导致的。因为,
现在是个世俗的时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失去了光彩,没有救世主了。人们对物质利益
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信仰的追求。人们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过去,人们对贞操看得很重
,所以"一夜情"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然而现在却已是屡见不鲜。
  他还说,越是高层次的人退得越厉害,因为他们有理论的武装。事实上,他们所谓
的理论仅是对皮毛的理解,是对西方性文化错误的理解。他们还自认为很高尚,实际是
在为滥交遮掩,是在为不断变换对象找借口。
  心理学专家朱建军指出,就自己所接触的人群来看,发生"一夜情"者以社会白领居
多。原因在于这些人很多结婚比较晚。有的是恐惧结婚,害怕婚姻带给自己很多麻烦,
但又需要性,所以会寻找性伙伴;有的是因为生活变动大,比如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
海,不能建立稳定的婚姻,他们就会选择自由的方式。这是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热衷一夜情者不排除有心理疾病
  2001年一份调查显示,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感觉"紧张"、"发愁"、
"冷漠"和"无聊"、"空虚"等较为负面的情绪比2000年有所上升。有人分析这也是造成"一
夜情"这种快餐式交往出现的原因。
  朱建军说,这确实是"一夜情"产生的原因之一。多数参与者是在寻求刺激,由于他
们没有明确生活目标,便用性来摆脱生活的空虚。这种人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性行为就
会难受,但是事后他们还是会感到空虚、无聊。
  另外,社会风气对"一夜情"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各方面对性宽容到放纵程
度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当某个社会对性非常压抑时,它就可能走向开放,
当开放到放纵的地步时,就会产生对压抑的反弹。中国目前刚好处在这个时期,因为20
多年前,当时的中国对性非常压抑,也非常严厉,这就使一部分人现在走向性开放。朱
建军认为,这种反弹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消失。
  社会思潮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一夜情"的产生。"一夜情"被某个小圈子里的人认
为是时髦,如果不那样做,就会被别人嘲笑为保守,这便使一些人对自我的约束格外少
。另外,也不排除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如思想家福柯,他反对固定的社会模式,强
调建构一些价值观,这是反叛的思想模式,而目前他的理论在某些学者中很流行。
毕夜在与《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交谈时,多次强调自己对"一夜情"的追逐就是根源于
猎奇,因为他与妻子感情很好。他毫不隐讳,即使将来与妻子不两地分居了,他也不会
中断自己的"猎手"行为,因为这种生活让他快乐。
  朱建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参与"一夜情"者多数没有心理疾病,但少数不排除有
这个可能。那种对性过分追求已成瘾者,心理学上称为"性成瘾者"。多数性成瘾者都是
婚外的行为,寻求强烈的刺激,获得新奇感,因为婚内的性行为对其已起不到强刺激作
用。
  他说,"性成瘾者"不仅对自己、家庭有破坏力,对社会也会有不良影响,因为不节
制的行为可能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法律不干涉一夜情?
  一名21岁的北京女孩儿,在与网友共度了"浪漫之夜"后,将自己陷入了无比尴尬的
境地。
  2002年年初,以"新新人类"自居的21岁的阿芳在网上结识了王某。在渐行渐近的聊
天中,两人很自然地谈到了"性"。于是一次聊天中,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一切事情都按他们的约定进行了,王某来到阿芳家,尽管第一次见面,还不熟悉的
两人还是毫不犹豫地发生了性关系。几天后,同样的行为又在王某家发生了一次。此后
,两人便断了联系。
  半年过去了,今年7月初,阿芳意外地接到王某的电话,王某要求再次发生性行为。
因为时过境迁,阿芳拒绝了。不死心的王某多次给阿芳打电话、发短信,见没有效果,
王某开始使用污辱性语言。不堪骚扰的阿芳只好找自己的一位男同学帮忙,让他以自己
男朋友的身份找王某"谈判"。阿芳的男同学告诉王某不要再纠缠阿芳,并提出可以给王
某一笔钱来解决问题。
  当王某同意面谈此事时,阿芳以王某敲诈勒索到北京市交道口派出所报了案。当王
某在约定地点等候时,交道口派出所的民警及时赶到将其抓获。
  在派出所,王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但否认要钱的意图,只说要见阿芳是想"奉
劝她不要再放荡下去"。尽管敲诈罪名没有成立,但王某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其
行为属于流氓滋扰妇女,受到了必要的惩罚和教育。
  北京市交道口派出所的民警陈炬,是阿芳一案的办案民警。他告诉记者,在办案过
程中,他们并没有对阿芳进行批评教育。因为阿芳在本案中是受害者,他们应该予以保
护。何况现在的网络发展迅猛,"一夜情"的事情司空见惯,作为执法人员,他们没有具
体的政策来管理该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曲新久指出:法律没办法对"一夜情"进行规范,目前的婚
姻法中也没办法规范。过去刑法中曾有流氓罪,但那必须要许多人在一起有流氓行为才
可以算是,所以"一夜情"不属于流氓罪。现在法律中废除了流氓罪,只剩下其中的两条
,一是组织淫秽表演,一是聚众淫乱,只有这两种情况才处理,没有适合"一夜情"的罪
名。
在采访中,"一夜情"的追逐者们都是理直气壮,声明"我们没犯法,你情我愿,与他人无
关"。毕夜就一再强调,在自己的所有"艳遇"中,始终与金钱无关,因此,他根据自己的
法律常识判断自己没有违法,"警察看到了也没证据证明违法"。
  陈警官承认,毕夜们确实没有违法。因为"一夜情"与卖淫嫖娼不同,卖淫嫖娼是钱
与性的交易,而"一夜情"不是。卖淫嫖娼也不属于犯罪,而是属于治安管理。因此,有
关政府部门对"一夜情"的存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
  "一夜情"倡导者们对卖淫嫖娼很反感,毕夜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找妓女是胡闹
,他从来不找,这是原则问题。妓女是为了钱,怎么会给他快乐?不用去尝试,想想就
够了。自己的这种生活不叫婚外恋,更不是卖淫嫖娼,这就是"一夜情"。
  过客认为,"一夜情"的好处就在于它不同于婚姻,不必有承诺和承担责任;另外,
它不同于卖淫嫖娼,卖淫嫖娼会触犯我国治安处罚条例,也有得病的危险。再者说,人
总有寂寞的时候,好像遇到同样有需要的人,互相慰藉一下,这之间你情我愿,既没有
钱的交易,也不违法,没有什么不妥的。
  尽管仅是个人私生活,但"一夜情"还是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
  没投入感情,就不是背叛?
  在网上,《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还采访了几名女性,有已婚者,也有未婚者,她
们说尽管她们还没有遭遇"一夜情",但是并不反对尝试一下,不影响家庭,又满足了生
理需要,还有刺激,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多次问毕夜,他的行为是否是对妻子的背叛?会不会影响到家庭?这个声称爱
妻子、孩子的男人给予了断然否决的回答。他说,第一次事情发生后面对妻子有"坐车没
买票的感觉",以后习惯了,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妻子绝对不会知道他的事情,所以不
会影响家庭。而且他对妻子是情,对别人是性,谈不上背叛。
  夏教授认为毕夜的说法是为自己开脱。不动感情就不是对家庭的背叛,这是借口。
实际上,此类事情发生时就已是对家人的背叛。而且这种事情不可能永远瞒下去,夫妻
间亲密的关系使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对方的眼睛。养成习惯,形成寻找异性的癖好
,就更是对家庭的背叛。
  朱建军认为,长期的"一夜情"行为,对配偶和当事人自己的心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影
响。
  对已婚者来说,其发生"一夜情"后有的是配偶不知道,有的是不在乎、无所谓。前
者认为对方不知道就不会影响家庭的是自欺欺人。偶尔的一次对方不知道可能影响不大
,但次数多了肯定会给对方的心理造成损害。因为事情发生后,从潜意识层面,自己就
会有所表现。对于细节上的变化,对方是能感受到的,这种变化可能会给对方一定的影
响,尽管对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本人在家庭生活中变得冷淡了,因为经历的"一夜情
"多了,就习惯了把感情与性分离,在家里自然也会表现出来,这对配偶的伤害很大。如
果夫妻双方都对此不在乎,你有我也有,虽然伤害比较小,但婚姻就名存实亡了,对对
方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了。
对未婚参与者来说,"一夜情"对其的心理影响会比较小,但会触及到人格的改变。因为
参与者的原则是以不动感情为前提,时间长了就不容易动感情了,面对异性只有性的欲
望。人的本能是整体的,情与性是互为一体的。"一夜情"参与者长期压抑自己,就会变
得不会动感情了。这种状况在婚后也无法改变。还有,如同吸毒一样,对性的需求一旦
上瘾,就需要不停刺激,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可能产生越来越怪异的行为,否则就感觉
不到刺激,同行恋、性虐待等就可能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劳凯声教授指出:"一夜情"不是一个绝对的对与错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我们应该重新树立很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国外很多发达国
家也曾发生过这种情况,但都得不到社会和人们的认可,而且他们已经尝到了如艾滋病
流行等恶果。
  这同夏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说,"一夜情"是完全的失去理智的行为,它以本我
为主宰,为快乐原则所制约,是明显地对社会和家庭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然而,我们每
一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从这个角度讲,他绝对不鼓励
"一夜情"的发生。
  他还认为,此行为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效应。因为婚外恋的对象是一个人,而
"一夜情"是不断变换对象,对象更多,这是社会道德、伦理都反对的。这样的行为,是
对婚姻家庭的破坏,是对人际关系的破坏,自然就影响到社会。人是社会的产物,有自
己的地位角色,比如当事人是教师,那他如何面对和教育学生,这当然是对社会风气的
侵蚀。家庭就是社会对性的承认,是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它完全可以满足人类性的需求
。人类没有必要违反这个安排,去追求其他的情感。另外,"一夜情"对积极向上、团结
奋进的精神有负面影响。个人行为不是孤立的,如果一旦形成一种时尚,致使社会情操
和人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影响政治制度。
  夏教授认为,以后对这种现象还得有个说法,因为从长期看它对社会是具有负作用
的。
  一夜情,该约束吗?
  曲教授认为,"一夜情"属于道德领域的事情,就如同现在没有条文去约束它一样,
以后的法律也不可能制定某个条文去规范"一夜情",否则就是在逆历史潮流。
  他解释,现在社会对公民人身控制也越来越开放,除非其行为对他人构成了伤害。
目前,在这方面,除伊斯兰国家外,世界其他国家都是靠公民自己的道德约束。
  法律不管这个领域,也管不好。这需要靠自我道德约束,靠主流引导,不是靠法律
去强制。从心理学角度讲,越是强制性的事物,对人就越有吸引力。
  另外,法律干预的成本会很高,因为干预需要投入支出,要动用警力、财力,国家
财力有限,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一夜情"主要是靠网络传播,对网络进行监控不符
合网络的特点,成本也太大。目前国家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监控,但成本很高。
  治安管理条例也不能管,只有在"一夜情"发生严重危害社会风尚行为时才受到管制
,出现衍生问题时才能介入。国家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秩序,但"一夜情"总体来
讲不是大问题。除非有三种情况出现时,法律才会对其进行约束。一是对家庭的破坏,
如由于"一夜情"的发生,导致一方婚姻破裂;二是衍生问题,如阿芳一案中,阿芳被王
某骚扰;三是疾病的传播,就是明知自己有性病还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
  道德的演变是很复杂的,社会发展中有好的事物出现,也有不好的事情出现,法律
没有办法。
  但是他也说,现在西方也向家庭回归,向自我回归。美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性
解放时代,后来尝到了苦头。现在也在回归家庭、重视贞操,毕竟这不是主流道德所推
崇的。所以,他认为"一夜情"在我国也会经历这个阶段,只要不去过分关注,自然也会
慢慢减少。
  毕夜说,这篇文章出来后,他一定要看一看,因为对于自己的行为,他也拿不准;
对于"一夜情",他也有太多的困惑。(孙欣、杜智娜)

--
如果C#有用的话,还要JAVA干什么?          | Browser就是未来的桌面
曾经是C++的奴隶,                          | JAVA VM就是未来的OS  
直到有一天JAVA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我的生活 | APPLET就是未来的程序
JAVA:我选择,我喜欢。                       |硬盘速度能超过Ethernet么?
(想学好JAVA,建议参看我的说明档)         |你还在等待什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90.21.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3.6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