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uilding (龙五), 信区: Love
标  题: 刹那芳华——多年没看这样的好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26 16:45:24 2002) , 转信



刹那芳华——多年没看这样的好文   作者--pythia (北大一位女硕士)

  

 .1. 或许流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正如有的时候,或许痴情也只是一种习惯。不同的只
是,人们把后者称为一种美德,而视前者为乖僻。

  我父亲是一个狂热的美德爱好者,为了让他允许我保留乖僻的流浪习惯,我只好让
他相信我的习惯其实是痴情的美德。我的父亲,人们叫他大侠郭靖。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多年以前的一个夜晚我曾经随母亲浮舟汉水,她突然念出这句诗,然后惘然说道,
这是本朝黄山谷的佳句。那夜嫩寒锁江,薄雾萦回,远处襄阳城寂无人声。母亲时常茫
然出神,人们说她是江湖上最聪明的女子,而只有我看得见她迷惘时时,多年以来我不
得不怀疑母亲总是困惑的。她在每一个时刻无不明断如神,然而她在一生漫长的岁月中
却迷惑无措。父母是如此不同,父亲迟钝,母亲敏巧,父亲内向,母亲开朗,父亲循规
蹈矩,母亲随心所欲......我听许多人说过他们年轻时候的情事,他们如何珠联璧合,
如何矢志不渝。

  我亲眼看着父母一同衰老下去,亲手在襄阳城边埋葬了他们,夜雾弥江,废城寂无
人声。我站在他们的坟茔前忽然想起母亲多年前念过的那句诗,我已无复当年的青梅少
女,而这诗,也已是前朝遗句。



.2. 那个瞬间天上没有流星滑坠只有灰色水汽飘荡,我忽然确定了母亲一生的迷惑:江
湖秋水中的毕生飘摇,仅仅来自于桃李春风间的偶然邂逅。母亲是困惑的,何以她一生
与一个与自己如此不同的人相处。仅仅因为在那个春天的郊野,蔓草在风中轻柔摇曳,
进入她年轻的空白视野的男子,是父亲。在需要一个人出现的时候,这个人出现了,于
是就是他,从此难以离弃,从此江湖百年。生命是如此偶然,就象很遥远的记忆中,外
公坐在桃花树下朗声大笑,他说风吹花落,有的飘落到他的昂贵坐毡上有的坠入沟渠它
们自己什么办法都没有,襄儿啊你看这是多么好玩哈哈哈。

  我面向东方宛然失笑,外公教母亲自幼熟读《南华经》,"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聪明的母亲也许到暮年都没有解开父亲带给她的困惑,也许始终不曾承认识字不多的父
亲比她更懂得人间世的大智。

  父亲爱过的第一个女子不是母亲,也许是本朝的大长公主,也许是此刻不知身在何
方的一个老妪。命运和他所热爱的道义使得他无法留在她的身边。无论以他的迟钝还是
以他的智慧,他都不会觉得某一次邂逅如何意义独特,都不会去感伤地悼挽某一良辰美
景的失去,因此他循规蹈矩,实际上比母亲更随心所欲。

  对母亲来说,父亲有点迟钝,没有情趣,可是这对婚姻来说算是缺点么?而父亲却
知道母亲的所有缺点,他让母亲追随一生而困惑不解。

我独自在夜里哀悼他们,那些死去的我的家人。一生智慧和一生困惑的,你们都是有福
的。



.3. 年轻时每次我出门游荡,母亲以哀悯的目光送我出门,而父亲的目光却让我难以捉
摸。我告诉他们我要去寻找杨大哥。我想恐怕是偏偏父亲猜出我真正的癖好,而聪明的
母亲却相信了我痴情的籍口。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爱好桃李春风一杯酒念念不忘,付出一生来珍藏它,否则就痛
苦不已;有些人什么也不爱好,因此他控制人生;而有些人爱好的就是江湖夜雨的漂
泊。

  有时候我会以悲悯的心情想起杨大哥,当我参破了母亲的困惑后,我晓得我年少时
的心动如斯,也无非在一个偶然的时刻遇见了一个偶然的人。否则我们也便如陌路一
样,即使他气度盖世,武功卓绝。我以渺远的心情哀悼我的青春时代,一如我哀悼我的
父亲和母亲。



.4. 我有时候也做些行侠仗义的事情,正如杨大哥,有惊世骇俗之能却藏而不用,简直
便如衣锦夜行。杨大哥喜欢做显露自己本事的事,比如等候小龙女十六年,这常人看来
太不可能连龙姑娘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他便有一种强烈的实现欲望。这事一完成,他
便觉得天下已无用才显能之地了。

  他和父亲不同,父亲会去以一介布衣守襄阳孤城,杨过决不做不能独彰其能的事
情。在我依然年轻鲜艳时,我以母亲给予我的美貌和奇巧博雅,为人们创造一些桃李春
风邂逅相遇的漂亮回忆,比如世人传说中昆仑三圣对我的恋情。

  我优雅地抚弄琴弦:"考磐在涧,硕人其宽....",我不用眼睛也能看到何足道对我
的期待,这是一个象母亲一样聪明的人,我只是扮演了他所希望在这个场景出现的女
子。这足以他这样聪明的人回味一生了。

  我并非傲慢,我只是自彰其能的卖弄。犹如行侠仗义也只是卖弄武功。人总有炫耀
的缺点。那些思慕过我的人,也许终于会参悟到人生的智慧,那些难忘我的人,也莫须
怪我,我只是读懂他们眼睛的渴盼,成全了他们所等待的风景。虽然我不做,总有人会
做的。

  以父亲给予我的智慧和诚实,我当然旋即离开了那些欣喜相见的目光,他们再也不
能见到我,在某些暗夜里,我也深味到一种报复的恶毒和歉疚。

        

.5. 我三十九岁那年腊月,游荡到川西, 我算了一卦:"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
作,草木归其泽"。我凑到昏暗的油灯下细读那卦词,抬头时猛地发现面前有一面镜子,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明亮的镜子,那油灯也在这一瞬间忽然光亮,如日光。

  我看到我那传说中的美貌在这强光下冰雪般地瞬息消融。那个瞬间我深刻地怀疑,
也许我从来不曾拥有过美貌,所有那些,无论杨过还是何足道,都是出于我的臆想。

        

.6. 正月的时候我在峨嵋的洪椿坪见到了老友张君宝,我告诉了他这卦辞,我想我是真
的衰老了,然后我想起我曾经害怕孤独,然后又习惯孤独,最后又为孤独而悲凉。我的
家人,我爱过的人和爱我的人都不知身在何方。我叹息一声,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更具有
母亲的聪明还是父亲的智慧。

  张君宝忽然开口说:"你知道,他死了。"

  "谁?"

  他迟疑地看我一眼,我忽然明白了,从容笑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做如是观,'你从小应该在少林寺见
过这话。"

  他眉宇顿时舒展:"此经还说过:'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
不可得。

  "怎解?"

  "过去已逝,未来未现,现在虚妄。"

  我沉默不语,外公喜道藏而远佛典,家传之下我其实并未读过《金刚经》。

  张君宝忽然问我:" 椿坪从何得名?"

  我暗笑果然是小沙弥出身,未尝读过老庄之书: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名,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此是庄子内篇逍遥游!"

  于是我们两人都沉默不语,片刻之后,他告辞离去。

  次日我从峨嵋的老尼那里取得金刚经,经义不可思议。

         

 .7. 二月初三,我在嵋剃度,成为比丘尼。

  半年后传来消息,张君宝通读南华经,在武当山当了道士。

  江湖上后来流传,张君宝和我自幼相识,乃至我出家,他也心灰意懒,他对我暗恋
至深。然而我并不认为是这样。张三丰是如此心智深沉的人,正如我一样也对生命的幽
冥和无常感到不安而敬畏。

  人生是如此不可思议,为此我诚实地说,我们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互相揭示了与本身
心性资质完全迥异的解脱之道,在那种渺远的大道真知面前感到恐惧以致皈依。而实际
上我们终归无法在这陌生神秘的不可思议之路上得以解脱,因为这宏大智慧和我们本身
   的心性资质相违。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159.226.4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