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ngell (正如生命中一切相同), 信区: Man
标 题: 社会纪实:使我陷入两难境地的青春女孩(5)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Dec 8 16:16:46 1999), 转信
我从重庆坐飞机返京,当我去火车站接她时,见她患着重重的感冒,一个亮亮的嗓
子,现在有些嘶哑。
当她钻进我的车时,紧紧地搂住我,泪水哗哗地流在我的脸上。我们什么也没说,
我只是用手梳理着她的头发,让她流那不断的泪。
“我的包!”她突然警醒过来,擦一把泪,开门走出车外。当我们意识到包还在车
外未来得及装进后备箱时,那包已然不翼而飞了。这事发生在鱼目混珠的火车站,自然
不足为奇。尽管如此,我还是侥幸地打开后备箱看了看,里面当然没有。
我们对视了一眼,无可奈何地再次钻进车中。我将她接到家中。一阵疯狂的亲吻之
后,我给她找些感冒的药。我也吃了两片,以防传染。吃过晚饭,我们坐在沙发上,话
归正题。她详细汇报了这次她用“精神炮弹”攻坚的情况。原来,回家的第六天,她认
为“渗透战术”已见成效,便向她父母露出最后的底。不承想,这渗透战术不起什么作
用。她父母知道详情后,顿时作出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她的父亲。他们认为这很不般配
,老夫少妻会留下很多后患。20年后怎么办?30年后怎么办?更重要的是,没有面子,
别人笑话,似乎他们的女儿嫁不出去似的。她也极力地争辩过,说:“你们的女儿嫁给
一位北大毕业的博士,一位教授,一个事业成功的男人,你们会没有面子吗?”但她父
亲却指出这毕竟是事情的一方面。无论怎么说,父母坚持不同意,表示不能够接纳这样
一个女婿。哥嫂,多少有些同情她,虽然也不大赞成,但并不说什么,也可能是因为不
说也够了。
这种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事,往往会在子女身上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
我越是更加坚决。钟永芳就更是这样:“我不管,我一定要嫁给他。你们反对是你们的
事。你们实在要反对,就去翻翻年历,看看今年到了什么年代。”两强相遇,勇者胜。
她母亲动了真格的,不吃饭。也许是绝食,以此来威胁小钟,也许是气得吃不下饭,也
许是节日期间原本就不想吃,也许三者兼而有之,反正是呆在屋子里生气,不吃饭。这
不得了,眼前事情越闹越大。小钟在父母面前更是得理不让人,认为她父母太自私了,
说是为女儿着想,实际上是考虑自己的面子。她甚至觉得她的父母真正地并不爱她。她
甚至有些气愤了,说:“你们一定要这样,我就走,回北京,你们要不认我这个女儿,
就算我不孝了。”她关上房门,收拾行李,给我打电话约好回京,当晚竟真的不辞而别
,带着患病的身躯,带着受伤的心,踏上了北归的路……这无疑是一个凄楚动人的故事
,是一首悲壮的恋歌。两代不和谐的音符,演奏出两种文化的旋律。两代人迥然不同的
婚姻观表明,尽管在我们已经叩响了21 世纪大门的今天,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并非强弩
之末。
夜已深。电视只剩下中央台和北京一台。窗外万籁俱寂。沸腾的北京城,早已进入
梦乡,或者说她正在储蓄能量,迎接着明天新的沸腾。此时,我为这个故事所震撼,更
为她对我的真爱而感动不已。我想,我应该如何去珍惜这份真爱,应该如何去回报这位
痴情少女,应该如何去向她的父母证明,他们的女儿的选择永远是对的。周文有(5)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bak.share.hr.hl.]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