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in (超级大帅猪), 信区: Man
标 题: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失败? 中国母亲遭遇12大批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22 12:16:18 2002) , 转信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失败? 中国母亲遭遇12大批判
文章来源: 文化走廊 于 2002-5-21 17:28:00:
5月11日。西单图书大厦。“关注家教,解读母爱”大型报告会
暨《杰出父母》第三辑首发式在这里举行。这一天,等候在这里的
100多名母亲,迎来了两位深受她们喜爱的人物:“可能影响21世纪
中国的青年人物”、母亲教育研究专家王东华和以“苏杭教子”闻名
全国的作家、评论家、家庭教育专家苏杭。在长达两个多钟头的交流
中,苏杭讲述了17年前就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她怎样培养出一个南
开学子,王东华再次强调了他的母亲教育理念,唏嘘声和掌声不时响
起。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
未来。从现在起,让我们全力推进中国的母亲教育运动。”作为中国
目前唯一一所致力于母亲教育的学术机构——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
研究所的所长,王东华将此作为“己任”,他奔走、呼号成立这个研
究机构的主要目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母亲教育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
“中国目前的早期教育基本上都是失败的,原因就是作为教育者
的母亲(父亲)不能成为良好的、合格的教育者。”因此,王东华掀
起的母亲教育运动是从批判开始的——
母亲教育运动从批判开始
5月12日。“母亲节”当天。就其在1999年提出的10大批判和最
新的2大批判,王东华为记者作了详细的解析,对不良的母性行为提
出了警告:
第一批判:减肥。许多未婚女性陷入减肥误区,在受商业利润驱
使而席卷全国的“减肥运动”中迷失了方向,个个变得弱不禁风,损
害了自身的健康,为未来的孩子埋下了隐患。王东华认为,健康的胎
儿只生长在健康的母体内,“走出减肥误区,投身全民健身运动,才
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批判:性解放。在禁欲主义结束之后,我们可悲地迎来了以
放纵人的动物本性为快乐的性解放风潮。王东华认为,古往今来对贞
节的要求,并不是男人对女人的压迫所致,而是大自然有它的内在的
规律性。“贞节不仅是为所爱的人准备的,更是为未来的孩子准备的
,一个不受污染的母体,是给孩子和人类的最好礼物。”
第三批判:堕胎。目前,对母体和孩子最大的威胁就是无所顾忌
的堕胎。王东华认为,堕胎不仅是戕害母体健康的第一杀手,而且也
给未来的孩子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那种把堕胎当避孕的做法要坚
决摈弃。”
第四批判:剖腹产。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剖腹产率逐年上升,有
的城市竟然达到了50%以上,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个比例应该控制
在15%以内。剖腹产只适用于解决胎儿宫内窘迫以及难产等情况,而
产妇也要承担麻醉、出血多、术后易感染等风险,婴儿也容易诱发肺
炎,免疫力也会大大降低。王东华表示,这一新增批判,将是他的最
新著作《对中国母亲的演说》中的一颗“重磅炸弹”。
第五批判:拒哺。母乳喂养本是天经地义的母职,现在到了需要
大力宣传和引导的地步,而不少女性拒哺的理由竟然是为了保持身材
。王东华表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生理食物和精神食物,对孩子重要
,对母亲自身同样重要。
第六批判:轻识字。中国历史上曾有着辉煌的早期识字传统,可
今天这一传统却被遗弃。王东华表示,早期识字对人的一生来说意义
重大,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捷径,一定要帮助孩子练好早期识字教育这
一“童子功”,“但是要讲求经验注意方法,否则适得其反”。
第七批判:寄养。“寄养”促使“亲生后母现象”在许多家庭出
现,给母子双方的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王东华认为这是生理的
隔阂造成的心理隔阂,他告诫天下的母亲说:“母亲的音容笑貌是孩
子成长的最好环境,因此,不管什么原因,母亲都没有理由在孩子最
需要的年龄离开,否则,这将成为你一辈子也挣脱不开的枷锁。”
第八批判:寄宿。近些年来,寄宿制的教育机构不断地涌现,很
多母亲不惜重金将自己才几岁的孩子送到全托的保育院去,而自己去
赚钱的目的竟是为了把孩子送进这类学校。王东华认为这相当于把孩
子送进了孤儿院,这不是对孩子的重视,而是表明了自身的无知,“
母亲本身的存在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
第九批判:跳级。由于受了早期教育的孩子的学习明显好于一般
的孩子,有些家长就不断地让孩子跳级,单纯地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
,而忽视了对孩子社会能力的强化。“缺乏同步的社会能力锻炼,很
容易促使孩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在这种情况下,智力再高也是
没用的。”王东华表示。
第十批判:离婚。近几年来,我国离婚率节节上升,许多家庭随
着婚姻的解体而破裂,让孩子也遭遇流离失所,给孩子造成了最严重
的伤害。王东华认为,离婚固然可以让处于婚姻和感情冰点的父母获
得解脱,但孩子却成为最大的牺牲品。“家庭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孩子
,因此,孩子绝对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日用品”。
第十一批判:否定妇德。综观历史,各个民族几乎无一例外地对
女性行为的要求都要比男性严格。难道说这仅仅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吗
?绝对不是,遗憾的是现在很少有人能理智地承认其合理的一面,却
将其视为对女性的压迫而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王东华认为,“孩
子以你为榜样,所以,你必须遵循道德。”
第十二批判:唯我。不少家长灵魂深处仍有封建残余思想:孩子
小,不懂事,自己必须为孩子安排一切;自己是长辈,孩子不能违抗
命令,甚至不能有不同意见;我是大人,我想做什么想怎么做,同孩
子无关。“这种现象非常严重。”王东华表示,“丧失了平等,就失
去了交流的基础,给教育增加了难度。”这一新增批判,在王东华的
著作、演讲中均有体现。
“必须批判,才能让母亲震动,并在震动中反思,在反思中醒悟
。”王东华表示,3000年来中国母性正在不断沦丧,而很多人并没有
意识到这种危机,批判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调母性的再造。
从500例个案中寻找共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有问题,一定要
检查自己。”王东华认为,现在很多的母亲已经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
,但缺乏经验,没有参照物,做的很辛苦却往往徒劳无功,把自己和
孩子都耽误了。因此,批判之后,王东华开始了寻找和发现母亲的行
动。
从1986年起,王东华开始收集整理家教故事,寻找家教典范,要
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导相似的家庭教育。更深远的一层意义
是,“用十年的时间,收集整理500个杰出父母的案例,从这500个案
中寻找成功家教的共性,为解决困扰中国的母亲教育难题提供科学的
素材和依据。”
基于这个目的,从2001年1月开始,王东华推出了由他主编的《
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系列家教丛书。第一辑九位杰出父母和她们
的子女甫一亮相,就让中国母亲吃了一惊:
——天津母亲苏杭,17年前医生就给她开出5年的生命预支,面
对死亡的威胁,她不仅坚强地超越了健康,还在病榻上培养了一个优
秀的孩子:女儿刘苏,多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十佳少年、舞蹈特
长生、优秀小编辑等,1999年还被保送进入南开大学。
——哈尔滨夫妇王月朋、任彦芳,把一个生下来3个月就开始患
病、9个月就住院治疗、6岁前就被抢救过59次的女孩,造就成为天才
:7岁开始写诗、10岁出版个人诗集、12岁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17
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岁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南京父亲周弘,这个工厂技术员不但指导从小全聋全哑的女
儿6岁认识2000汉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8岁写出6万字的童话故
事,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成为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大学生
,自己也成为一位著名的特殊教育专家,培养了一批聋童。
此外,台湾父亲王则敏,北京夫妇卜维勤、王丽岩,重庆父亲司
有和……他们次第登场,传授家教秘籍,一时间,“洛阳纸贵”,这
本没经任何宣传的书竟然悄悄地爬到了畅销书榜的前列,不到一年,
发行突破数10万册。
王东华感受到了中国母亲的渴求和需要,紧接着推出了第二辑,
讲述了6位外国杰出父母的成功经验,同样受到了中国母亲的关注。
其中,有一个影响了人类200年的家教经典:卡尔·威特在其父的教
育下,9岁熟练运用6过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
数学,未满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再获法学博士学位;有一个
坚持了30余年仍在继续的家教实验:匈牙利一对普通的犹太人夫妇,
忍受种种非难,用30年时间探索出一套独一无二的教育方法,将三个
女儿培养成为惊世骇俗的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创造了“一个家庭对抗
一个世界”的神话……
四个月后。5月11日。新世纪第二个“母亲节”前夕,第三辑的
五位中国杰出父母又闪亮登场:
——广东父亲钟沛,从来没有走出国门,却仅仅用两年时间,就
成功地让9岁的女儿说出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达到优秀大学生的水
平。成为中国本土最为成功的儿童英语家教个案。
——台湾果农钟淑家,接连培养出两个出色的孩子,老大和老二
都在初二时跳级考入高中尖子班,接着又在高二时跳级考入台湾最难
进入的台湾大学医学院!寻常人家,一门双杰,整个台岛为之沸腾。
——黑龙江母亲李振霞,把自己的四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为海内外
知名学府的博士生:老大是美国霍浦金斯大学博士后,老二是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博士,老三是英国剑桥大学博士,老四是中国航空研究院
博士。
——上海单亲女工钱丽芳,面对脑瘫病儿,面对离家而去的丈夫
,她用一个人的城市最低收入,承担起包括孩子治疗在内的所有生活
重担,将一个注定要在病床上度过一生的弱智儿,培养成了一名自强
不息,连连在国内国际各类赛事中获得大奖的美院学生。
——浙江下岗残疾父亲顾今昔,患先天性侏儒症、身高仅1.3米
、靠救济金生活,却奇迹般地将女儿培养成了杭州市的中考状元。被
保送到新加坡后,女儿又以自己一系列出色的表现蜚声南洋。
王东华以一个母亲教育研究专家的眼光,组织一批研究者对浩如
烟海的资料进行严格的遴选、核实,从全新的家教视角切入,力求朴
素、简洁、具有亲和力,自始自终强调一个观点:并非专家、教授的
子女才能成大器,只要善于学习,无论什么样文化程度的父母都可以
培养出好孩子!
为了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做人
发现让母亲明白,原来有这么多优秀的参照物。不知道怎么做没
关系,学呀!
学外国杰出父母的观念、意识以及她们的平常心:在孩子出生前
就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孩子出生、上学乃至出了问题以后,才开始重
视孩子教育;对孩子采取人本主义态度,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发
展,不必太在乎孩子学业,不要给孩子加压。
学苏杭妈妈的交流、平等和言传身教:“每月一句妈妈赠言”,
引领女儿做人;一家三口互取绰号,像朋友一样平等;告诉孩子父母
不是万能的,让女儿“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学会
宽容和自尊……
如果你觉得学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看苏杭。“在人看来,我
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妈妈,我不缺经验。其实,我一直都在学。”在11
日的报告会上,苏杭对台下的母亲们说,“你们有什么好的经验,哪
怕只是一丁点,也请介绍给我”。这个成功妈妈的结束语,再一次感
动了现场的母亲们,致使交流与倾诉达到高潮。
如果你觉得学习已经很辛苦,但王东华却认为还远远不够:“做
母亲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面对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学习。”这是《我们是这样做母亲的
》第一辑封面上的一句话,但王东华觉得这句话显得弱了一些,分量
不够,“其实,我的原话是,为了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做人。”
“只要做了父母,你就应该时时刻刻做到行为端正、思想纯洁。
”王东华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加重说明:你在雕塑童心,你的粗枝大
叶、你的自由散漫就必须改变;你在打造未来,你的不良嗜好、你的
异常行为就必须停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1.0.8.3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