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jc (不爱柠檬只爱它), 信区: Memory
标 题: 两点一线(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05日10:39:0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一天平均大概有2/3的时间吧,我都在寝室里度过。
我在三舍住了6年,中间只搬过一次--本科毕业以后从2楼搬到4楼。三舍原来开2个
门,一个对着工大商店(后门),一个对着二舍(前门)。大家都知道,三舍是个C字型
,中间的缺口就是现在的大门。本科的时候,出了宿舍门往左拐是前门,往右拐是后门
,由于后门离教室、食堂相对方便,我们都走后门。刚上大一的时候,我还没有走熟路
,而且方向感又极差,所以经常一出门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总要折回来问一句:“去工
大商店往哪拐?”
直到现在我还无比怀念我的本科寝室,因为不管是寝室的位置,还是里面住的人,
都是我喜欢的:2楼,上下方便、阴面,冬暖夏凉、离水房很近、厕所也很近,但是要拐
个弯,所以没有异味、寝室号好记,2046,一般我告诉别人寝室号的时候都说2加4得6,
王家卫刚说要拍《2046》的时候,我大四,满心期待等着看,结果到现在还没出来,ft
。唯一一点不好的是,外面是立交桥。夏天开着窗睡,卡车一过,轰隆隆,震的我们的
床也跟着颤,灰也多些。不过经历了卡车的磨练之后,我在比较吵的环境下也可以欣然
入睡,一点也不受影响。
一定得说说电话在寝室里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上大一的时候,前后门的传达室里各
有一个电话,真正是热线,想在周末,晚上或者是节假日打进来实在是太难了。每个寝
室有个喇叭,有电话或者有人来找的时候,楼下就拨开喇叭喊:某某,电话或某某某,
有人找。这个时候我们一般是以冲刺的速度奔到楼下接电话。有时候在寝室里静静的,
突然,喇叭刺拉一声,有人喊一嗓子,还挺吓人的。
我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有一种古老的投币电话,打校内641的电话才1毛。每个周末我都往
家里打电话,去哪里打呢?工大黑店里的公用电话,不但周末不半价照常收全价,而且
还要加1元的手续费,一般我打一个都要7,8块钱。后来有的时候我也去原来的电信站打
电话,那里好象相对还便宜些。
大二大三的时候,电话又换成了只能接不能打的那种,每个楼层同一时间只能有一
个寝室接电话,别的人再打进来就是占线,所以这种电话都限制接电话的时间,一到点
就自动断掉。后来1楼安了几个磁卡IC卡电话,到了周末总是排大长队,那个时候挺讨厌
有的女生煲电话粥的,一说就放不下话筒了,在外面等的焦急难耐,她却悠哉悠哉的讲
电话,所以一般外面等待的人遇到这样的人都用目光来kill her,温柔的会说:同学,
请你快点行吗,有厉害的还踢电话亭的门呢。
男生到三舍来找女生,都得在传达室传,很多人都说那里的老大爷态度很差。我和b
f刚认识的时候,还是这种喇叭传,有一次他说要来找我,我就在寝室里等,都不敢去水
房洗衣服,怕错过,谁知一等不来,二等不来,气的我最后不等了,和同寝室的人去吃
火锅,晚上队里训练的时候见到他,也爱搭不理,后来才知道他确实来找我了,可是传
达室的老大爷说寝室里没人,但是我明明是一直在的,而且没有离开呀。
这种传呼的方式还有一个弊病就是不知道谁来找,只有下去看才知道。有时候,知
道某个讨厌的人会来传的时候,大家会互相关照好,或者不吱声或者说不在,反正外面
的人也不知道到底在不在。
到了大四,寝室里终于安装了IC卡电话,再也不用四处找电话,焦急的等待了。再
后来,就和chuanshuo讲的那样,又换了现在的200电话。
--
; 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5.15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