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ujuzhu (bonne chance·我是个好人), 信区: Memory
标  题: 在路上---在metz的点点滴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4 19:16:45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angHeaven 讨论区 】
发信人: jujuzhu (bonne chance·我是个好人), 信区: LangHeaven
标  题: 在路上---在metz的点点滴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4 19:16:19 2005), 转信

在路上---在metz的点点滴滴
真的很长时间没有写东西了。钱钟书老先生一早说过,年轻人么,最怕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作创作天分。我信手胡乱敲出来的东西无非为了自娱自乐,生活中的点滴,有些虽美,但是不记下来忘得也快。于是每次出游,搬家挪窝,回国出国,都要闲下来的时候写两笔。我的文章没什么风格,就像我和别人在那里唠唠叨叨,长长的一篇,大家都捡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高兴了就用点比喻排比引用个名人名言,写得累了就大白话一路下去。还好朋友们都对我的文章推崇备至,每每提起总有人夸,俊熙哥要聘我为旗下编辑,猴哥也说可以发文章到杂志,我惶惶然。朋友们之所以觉得好,无非是因为看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仿佛有如身临其境,感慨颇多,假若是陌生人写的,他们或许都没有兴趣读下去。不过无论如何,为了日后能给自己飘过的岁月留下点痕迹,我这些文章还是一路写了下来,从到法国的第一天,到今天,刚好一周年。巧么,今天也是法国的国庆日。
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metz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个法国著名的工程师学校里学习,从一开始的孤单落寞到后来通过了所有的考试交到一群法国朋友,这期间有苦也有甜。
记得刚到学校的第一天,我把留在学校里的东西往宿舍里搬,一个女孩主动过来帮我拿电饭锅,她是我在学校遇到的第一个学生也是第一个女生,Aude。我指着电饭锅上写的字说我住在E212.1有空过来找我玩,我请你吃饭。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通过他我还认识了Ariane。一次Aude请我一起吃饭,我们谈起了学校的传统和故事,当然都是和学习无关的,例如11月定理,就是说一个女孩如果原来没有男朋友,到11分一定会找到一个男朋友,假如一个女孩原来有男朋友,那么到了11月份一定会换一个新的男朋友。我们学校的女生实在太少了,而且质量很一般,这个和国内的工科学校倒是很像。在Aude的带动下,我开始去学校的soiree,就是英文里的party了,我还是用法文习惯些。第一个soiree,就让我大吃一惊。我和邻居的一个中国女生一起去这个soiree,去之前就听Aude说过这次soiree的主题是女扮男装,男扮女装,可是进去之后发现远比我们想象的夸张。女孩子们还好,充其量往自己的嘴巴上面画两道小胡子,可男生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穿着女生的衣服,不知道从哪儿搞到的女生内衣,搬出两个高耸的胸部。还穿着小短裙,高跟鞋,有的还带着假发,花了浓妆,还挺性感的。我们感慨到,这都是憋出来的。法国学生真能疯。要知道,这都是未来的工程师,企业的栋梁,大部分人还会成为企业的老总,而现在,就这么疯玩疯闹,真是有趣的紧。后来和朋友们聊天才知道,这个主题soiree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每个开学的时候都会办一个。Soiree里面的饮料都是免费的,DJ放的音乐也都是最近的欧美流行打榜(后来才发现这个DJ就是我的邻居)。后来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主题soiree,最过瘾的是学生会竞选的那一周,3个竞选团体纷纷推出各种新鲜点子,拉选票。最夸张的是最后一个,一个团体(最后使他们赢得了竞选),他们请来了专业的脱衣舞女,拉上来一个学生,大跳热舞,直到最后脱剩下了1点,大概是因为在学校的缘故,最后那一点还是没有露出来。要说法国的学生,也是大胆开放,男生们在soiree上总是作出各种怪诞的举动,最醒目的莫过于脱裤子露屁股了。我问朋友,这个在法国算是正常?朋友们说,大概也只有在工程师学校才能看到。还记得有一次,蛋糕晚会,大家把自己做的蛋糕带来参加评选,我当然也去大块朵颐。看到了Remi做主持,着装怪诞,他带着一个围裙,一个草帽,一个T-back,仅此3件,一件不多。看到我在看他,Remi还故意把身子转过去,把整个真空的后背给我看,然后得意的一挤眼睛。
除了怪诞和胡闹,学校的学生更多的是多才多艺。每个月同学们都会拍一个为时1个小时的电视剧,谁有构思谁有自己拍的短片,3-D的动画,都可以拿过来,然后由学生里面选出来的主持人把每个故事穿插起来。别小看了这些电视剧,里面大都使用了电脑技术,于是我们就可以在里面看到骇客帝国的影子,F1的影子甚至superman和由汽水瓶演绎的最新的流行歌曲的MTV。学生们还有自己的艺术节,自己的音乐会,学校里看起来不起眼的男孩子拿起吉他敲起架子鼓,却别有一番帅气。
作为未来的工程师,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对于法国学生来说,只要不是瞎混不学习,就能过。何况学校的规矩是两个小学期6门主课有三次挂科的机会,对于挂掉的科目也可以有一门补考也不过。可是对于中国学生,要严格的多,因为有个学分制,复杂的很,总的算下来,挂一门都有留级的危险,考试之前可谓死去活来。有趣的是考试之前,学生们就开始互帮互助,以前的考试题有人贴在网上,平时不记笔记也没关系,有个叫Piere的男生,每堂课的笔记都记得工工整整,考试之前就有人拿他的笔记去扫描然后也贴在网上,学校的打印机是免费的,考试的时候大家清一色拿着Piere的笔记。可爱的Piere最后收到了大家的秘密礼物,一支钢笔,这份礼物的钱是大家凑钱给买的。话说回来,考试之前会有各种好心人把自己的资料无私的贡献出来,都是为了大家的共同敌人,考试。也有人在网上发群体信件问问题,然后就有很多人回答。中国学生学习的路子有所不同,上课听课能百分百听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只好靠课下用功,拿着字典一点一点的翻译那本厚厚的法文书,真能逼的人去撞墙。可是没办法,既然选择了来这里,就要拼了命的通过每门考试。每当睁着熬红的眼睛看着法国人一两天就搞定考试,和我们的大学一样,我们心里总有不平衡。不过好在一回生二回熟,在第一个sequence惊险通过3门考试后,第二个sequence心理有些准备,但仍没有料到有一门电机拖动的课,老师出的题变态无比。胆战心惊的等成绩,第一门,第二门,project都过了,第三门成绩出来了,终于险过,大呼一口气,惭愧惭愧,终于都过了。仔细看看成绩,发现自己比好多法国人考得都好,还有一些高兴,这也多亏了法国朋友们在考试前的帮助,谢谢啦。
考试之余,课余时间,也去城里逛逛,地方不大,可转的地方不多,最常光顾的是化妆品店,买得多了,居然还攒下了代金券,以此估计消费足有几百欧,就算天天化妆这些东西一两年内恐怕也用不完。然后就是买衣服,买小玩意,还自我安慰算是缓解压力了。购物之余喜欢去河边走走,很多天鹅水鸟,一派自然风光。
其实在metz这么久,很多故事,很多人,值得写下来,可是有些故事太沉重,有的人莫不如去忘记,所以我一抬腕,到此打住。

--



                       I don't care a fucking shi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53.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4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