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udith (牙牙之不再灌水), 信区: Memory
标 题: 纪念(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18日12:17:4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姥姥在山西的生活就这样过了3,4年,虽然苦一点,但是还算是平静的生活。后来,教
会希望老爷能去南京,就这样,他们来到了南京。
那时的中国,应该就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吧。南京可不再是纸醉金迷的城市。南京的天
空时不时会有飞机飞过,伴随的是刺耳的警报和慌乱的人群。所幸的是,姥姥他们住的
地方属于教会的管辖,还没有被炸的危险。但是因为是战争状况,生活条件是极差的。
而他们,还需要义务的护理伤员。
虽然是在教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是当中国被人蹂躏的时候,还能期待别人真的给
中国人平等的对待?姥姥说,那时候,教会中的外国人,每天都能有鸡蛋(在那个时候
,是极其奢侈的东西),而中国人,如果幸运,一周最多能有2个。不管一家里有多少人
,总数是不变得。而那时的姥姥,已经有了4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为了给她的孩子争取那个平等的鸡蛋的权利,姥姥屡次去找教会的负责人。也许,这在
今天是很平常的事,人人都可以做的到。但是在那个寄人篱下的时代,一个大字不识一
个的中国妇女,要去找基督教会在南京的负责人,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姥姥虽
然从没有说起过具体的情况,但是以我对姥姥的了解,那绝对不是心平气和的谈判。
可是不管怎么样,从那以后,我的舅舅和阿姨就有了鸡蛋。
--
曾经有过我
不管你在天涯海角
我的祝福陪你走过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4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5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