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nigh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jujuzhu (小猪), 信区: Midnight
标 题: [合集]沪科案这么多天以来,最值得一看的文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17日14:48:1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Shadow (随爱而飞·让我跟你走) 于 深度分析―――官司篇
幕后的上海贝尔
扯了几天之后,上海贝尔也终于付出水面。作为上海沪科的最初合作商,侵权产品的法定
所有人,无论如何,贝尔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贝尔有很深的政府背景,华为无论如何,
也是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2001年度的贝尔,除了内嵌交换机的少量传输之外,在光传输
领域几乎空白。随着交换事业的日薄西山,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了高层领导的重中之重
。踏入当时如日中天的传输领域,需要一条捷径。以前贝尔曾经接纳了大唐的几个传输开
发人员,这批人搞了一个155M盒式传输设备之后作鸟兽散了。
这次与沪科合作,无疑是冒险的,如果沪科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到期拿不出产品,贝尔
难免一脚踏空。据贝尔的一位朋友说,刚开始大家也都是持怀疑态度,后来渐渐地相信沪
科具备这样的实力。
“因为沪科人的工作经验,工作热情,工作能力超过了我们的想像。”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的硬件人员开发一块单板,画完原理图后,需要专门的PCB工程师来
进行PCB设计,往往一拖就是一个月。而沪科的硬件人员几乎都可以自己亲自上阵,往往一
两周就可以投板了。”
“沪科的产品负责人对整个产品开发流程非常熟悉,在什么阶段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做什
么工作心里非常清楚,所以整个开发环节很流畅。通过沪科,我明白上海贝尔为什么会输
给华为了。”
毫无疑问,很多沪科员工的工作经验、流程观念得益于在华为的工作经历。但是这些应该
不属于商业机密的范畴,而是劳动者赖以谋生的手段和优势。至于产品设计中是否用了华
为的商业机密,还有待于法院来判决。
当年上海贝尔的传输事业部也是热情高涨,在福州等很多地方都开了产品推广会,进行市
场松土工作,并且在几个投标中打败了华为。后来由于阿尔卡特入主上海贝尔,这个产品
与阿尔卡特的现有的传输产品线冲突,虽然中方很想继续保留这个产品,但是这时决策权
已经不在中方了。
事实证明,当时上海贝尔放弃这个项目是个错误的决定,不考虑前期投入的开发成本,“
仅仅物料就报废了几千万”。而阿尔卡特的低端产品根本竞争不过华为,经过一年多的瞎
折腾,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如果当时踏踏实实地推这个产品,也许现在已经能够在国内
光传输市场上占一席之地了
幕前的华为
华为的管理干部,都是从基层做起,慢慢一步一步提拔上去的。这种选拔机制的好处在于
领导对于基层工作非常熟悉,安排工作时能够得心应手。带来的恶果是当决策失误时,没
有人来承担责任。华为的三级部门领导,除了少数帮派斗争的牺牲品之外,根本不用担心
自己的职位是否会失去。李一男神奇的升职经历早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可笑的是,外面
不知底细的人现在写文章时还会把这件事情摆出来津津乐道,让人哭笑不得。华为的高层
领导能够经常轮换,避免形成个人势力圈。对于三级部门的中层干部,也应该实行能上能
下的制度,否则难以给老员工压力,给新员工以希望。
华为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思想品德也不坏。可是,也有相当
一部分人,优越感太强,甚至将这种优越感带入了为人处事中。华为的班车在坂田镇撞了
人,可以置伤者于地上不顾,当自己员工都看不过去时,还能振振有词:“我们公司这么
有钱,现在送他到医院,万一被他赖上了怎么办?”要知道,出现交通事故,最起码的道
德准则是第一时间送伤者去医院,至于谁是谁非应该由交警部门来裁决。可是司机觉得华
为公司有钱,如果送伤者去医院会被他赖上,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让他把道德踩在了脚下
。
反观这场官司,华为觉得沪科短时间内推出了2.5G SDH产品,一定是盗用了华为的技术机
密,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如果华为能够大大方方地报案,让司法机关来鉴定,那么
大家谁都不会有意见。可是,它宁愿走歪道,让佳木斯警方搞“抓人、抄家、逼供”三部
曲,搞得现在骑虎难下。中间也有传输部某些品质恶劣的人在推波助澜。据传,当年王志
骏、刘宁离职创业时,传输部某位高层领导在内部会议上还大大赞扬他们有魄力,后来这
位领导出差到上海时把王志骏和刘宁叫到宾馆,因要价太高被拒。再后来对待沪科事件上
一直不谓余力,要把两人往死里整。这位领导本来和黄耀旭商量好要一起起义的,结果等
黄耀旭一走,他摇身一变,占了黄总的位置。在传输部门,他能够一手遮天,凡是反对他
的,都被打入冷宫,整个传输也被他搞得怨声载道。任正非不是说选拔干部要德行兼备,
品德第一吗?我实在看不出这种投机钻营、表里不一的小人品德好在哪里,活端端一个现
代版“杨康”。
到现在,不管官司结果如何,华为的声誉已经被败坏了。
关于目前华为存在的其它弊端,网上也有评论,因为与官司无关,不想评论。我想任何一
个公司,都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华为有良好的开发平台,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和营销
队伍,只要高层下决心解决这些已经暴露的问题,前途依旧不可限量。但是,在朝“世界
一流企业”迈进的同时,多多少少给人一种“裘千仞”的感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相反
,中兴给人感觉好很多,一直稳健、踏实地前进,就象郭靖一样。
为什么选择沪科
2002年的华为,可以说处于内忧外患中。
本年度业绩业绩急速下滑,虽然年末华为高层在公司内部表示,今年的业绩将与去年持平
。但是员工对此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只是管理层安抚员工情绪的一种方式。
在内部,高层为如何消化去年招聘的几千人,如何在少量的位置上安排尽量多的岗位而头
疼。在这个背景下,华为向新招来的应届毕业生告之需要培训3个月,接着3个月变成了1年
,后来1年又变成了2年。在整个带薪培训的过程当中,华为还向这些新人提出了诸如培训
期间不加薪等条件,最后有相当一批人没有等到上岗就离开了华为。很多应届生培训完到
达部门后,以为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却发现自己处于更加尴尬的地位了。华为中研有个
导师制度,为了让新员工尽快成长,为刚到部门的新员工分配一名导师,有效期为3个月。
在这里,想起一个笑话:当Tom有了第1个孩子时,只要他咳嗽一声,Tom就马上带他去医院
检查,看看孩子是否感冒了。当Tom有了第9个孩子时,即使他吞了一个硬币,Tom只会告诉
他这个钱将要从他这个月的零花钱中扣除,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
当年绝大部分部门新员工太多,往往一个导师挂了几个徒弟,根本管不过来。很多新员工
整天无所事事,晚上还要硬熬到10:00钟下班。而有的导师知道徒弟工资比自己还高,积极
性马上跌到了极点。
另外,很多当年创业的元老见到公司效益不如前或者有了新的想法,已经萌生了去意。
数通的刘平走了;
交换的陈硕走了;
传输的黄耀旭走了;
还有一大堆人在后面蠢蠢欲动。任正非急了,暂且不说兑现股权需要多少钱,最要紧的是
在公司的危机关头动摇了军心,因为每一个大人物的离职都会带走一批骨干。在华为,贪
污的有,受贿的有,拿回扣的有,嫖娼被抓的也有,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度,不敢越
过老板心中的那条红线。李一男用暗渡陈仓的方式越过了那条红线,但是他找到了靠山,
又在天子脚下,任正非奈何不了。沪科的创始人完全做技术出身,掌握华为的黑幕不多,
与上海贝尔合作终止后,靠山也没了,而且UT收购沪科后,凭借UT的资金和沪科的技术实
力,很快会在光传输领域成为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沪科毫无疑问,已经超越了任正非心
中的那条红线了。
在越来越多的华为创业系中,必定有一个公司会倒霉,而不管从哪方面,沪科都是第一选
择。华为最初的设想,认为沪科的产品中多多少少会包含着侵犯华为商业机密的地方,按
照“先抓人,抄家,再找证据定罪”的顺序,可以一下子将这批人置于死地。
从目前官司僵持的情况看,沪科手脚比较干净,华为没有拿到重量级的证据,又不想就此
罢手。加上UT介入这场官司,以及深圳市司法机关的相对公正(比起佳木斯),于是官司
一直处于僵持状态。从目前的情况看,任正非“杀鸡骇猴”的目的已经达到,自从出了沪
科官司之后,华为高层都老实了很多,这些聪明人都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靠山,也没有
足够好的创业机遇,即使走出华为,日子也不会好过,还不如继续在华为混日子。
深度分析―――背景篇 龙行天下
辉煌的过去
96年以前的中国传输市场,除了低端的PDH设备之外,几乎全是国外厂家的天下。当时国内
传输产品研发实力最强的应该是武汉邮科院和重庆的515厂。华为的传输部门从96年成立,
初期大概只有二、三十人,当时正是交换鼎盛的时候,公司对传输能否成功并没有报太大
的希望,只是让黄耀旭他们放手去干。后来,华为从515厂和武邮挖了一些人,慢慢地把S
BS 155A做了出来并于97年成功开局。由于国外厂家的垄断造成了传输设备的天价,电信部
门也希望能够引入竞争来降低采购成本。华为的SDH设备的出现无疑顺应了当时的形式,虽
然SBS产品初期稳定性较差,但是订单还是源源不断地到来。在现实市场压力下,采购、生
产、用服等各种资源迅速被调配,很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这就是华为速度。之
后几年,华为又成功开发了SBS 2.5G、SBS 2500+、10G、10GV2等SDH高端产品。同时,产
品线还延伸到了DWDM、MSTP、SONET等多个领域,并且在全光网、40G SDH设备等进行了大
量的预研。传输部顺应形式改为光网络事业部。研发队伍也从原先的几十个人发展到后来
的几百个。
1999年,华为的传输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仅次于朗迅,达到了23%。
2000年,华为已经成为我国光传输市场的领先者,在当年的快速发展中首次成为第一,市
场份额接近30%。
2001年,华为继续在各大城域网项目中频频中标,在国家级骨干网市场上,华为推出的10
G系统也开始大显身手,市场份额攀升到了40%以上。
几年来,华为的传输产品凭借出色表现,打破了国外厂家对传输网的垄断地位,使得传输
产品价格下降了很多。可以说,华为在传输产品上为国家节省的利益远远大于其本身获得
的利润。
不过华为提到的花了数亿元、1500多人,3~5年时间研制的技术,其实是从前到后一系列产
品的开发费用。在华为的声明中,说的是事实,但是有误导外行人之嫌,对外行人来说,
往往会认为沪科几个人就完成了“华为花费数亿元、1500多人、3~5年时间”的工作。
其实,沪科所推出2.5G盒式设备,仅仅是与华为整个传输产品系列中的某一部分存在竞争
关系。与沪科设备相竞争的应该是Metro1100产品,华为也仅仅是成都研究所几十个人,用
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推出了。更何况,几年前的研发成本比现在要高很多(现在的光模块
价格只有两三年前的几分之一),加上华为传输投ASIC花了不少钱,所以华为声明中花了
多少钱、多少人、多少时间需要比较综合来看,否则有失公平。
茫然的现实
华为的研发投入、营销费用等非常之高,令人瞠目结舌。比如拿华为和中兴对比:
华为员工的平均月薪比中兴高出1000~2000元。华为的销售人员出差在外地时,每天每人
消费标准是500元,中兴只有230元。同样在北京出差,华为鼓励销售人员住北京饭店,而
中兴的销售人员住的是北京某核工业招待所。营销费用更是惊人,华为sales为了销售目标
,送礼骇人听闻,业界想必早有所闻。华为在各地的研发中心租用的写字楼都是五星级的
。例如,上海研究所租用了金茂大厦(主要负责WCDMA的研发)和信息大厦(主要负责GSM的研
发)。金茂大厦今年上半年的租金和硬件设施加起来花费5000多万元,信息大厦租价更高。
深圳驻地的封闭式研发中心在汉唐大厦4-20层,租价同样不菲。而中兴租用的办公楼都是
小公寓、不显眼的写字楼。华为的高利润靠规模支持,一旦规模降下来,单位成本就高于
中兴,竞争优势丧失殆尽。由于在小灵通和联通CDMA上的连续判断失误,华为的光网络部
门成了少数几个支撑公司利润来源的部门。
然而,过高的市场份额必然带来新的垄断。当华为的光传输产品登上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之后,它推出新产品的力度马上放慢了。一方面是由于华为在3G上投入过大,给传输的研
发经费有限;另一方面,在40G、全光网等项目的投资太大,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所
以在2001年~2002年之间,华为将光网络很多项目砍掉了。整个传输部门也基本上在应付
几百名应届生的培训、大量发货带来的大量网上问题的处理等工作上。
为了维持老产品的高额利润,华为传输部门虽然研发出了成本更低、功能更强的产品,但
是基本上开了实验局,拿到入网证后就停止推广了,比如Metro1100产品。如果在传输市场
上其他厂家没有推出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的产品,华为永远不会做自己产品的掘墓人。
在这里,曾经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华为传输已经站在了社会进步的对立面,成了社会发
展的阻力了。当然,任何商业公司如果处于垄断的位置上,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2001~2002年的华为光网络,随着大量新产品开发的停止,矛盾日益凸现。一方面,在数
年的自主研发过程中,华为培养了一批国内顶尖的光网络研发人员,他们脑海中冒着各种
创新的火花。另一方面,他们几乎处于闲置状态,或者从事一些不着边际的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年轻人创业的激情来源。可以想像到,不管创业成立沪
科公司的王志骏,还是创业成立钧天科技黄耀旭,都看到了由于华为对传输产品的垄断而
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同时,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创新火花。黄耀旭离职前贵为华为的高级
副总裁,被尊称为华为传输的“缔造者”,无论收入,地位,还是名誉,都算是功成名就
了。他能够冒险创业,必定包含着自己对新一代传输产品的深刻认识。
前段时间看到钧天科技的宣传资料,从155M到10G,产品规划者站到了统一规划的角度,不
但功能强大,而且兼容性非常好。而华为当年做传输时,是从低端做起,慢慢靠近高端的
。当其在设计低端产品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将来还能做高端,所以设计高端产品时,
为了兼容已经大量发货的低端设备,狼狈不堪。据传输的朋友说,传输产品复用段启动代
码就足足有一万行左右(未经证实)。
华为在传输领域培养了许多顶尖的开发人员,这些人并非没有能力推出一个更好的产品,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给他们第2次做产品的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快更好。
而沪科的主要开发人员来自于华为、朗讯等一流公司,当他们技术生涯中第2次来设计一个
产品时,我个人觉得开发周期理所当然可以更短、成本可以更低,当然,竞争力可以更强
。
深圳市政府进退两难
当年《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中说到华为和中兴总部要移师上海,一时间业界传闻纷纷
,深圳市政府赶紧出面辟谣。虽然各个公司都发表声明不会搬迁总部,但是无风不起浪,
其中必定有蹊跷。传言当年华为规模不大时,深圳市政府曾经以贷款为筹码强行入股,让
任正非大为干火。随着深圳特区优势的消失,移师北上一直是华为高层悬而未决的议题。
当然,目前华为在深圳坂田的基建日趋完善,深圳肯定一直都是华为很重要的一个生产、
研发基地。华为的总部也许会留在深圳,但是不排除采用“金蝉脱壳”的方式移师上海。
2001年上海华为技术公司在上海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华为将北方各省的销售收入划分
到了上海华为,现在看来上海华为不只是华为北方市场总部那么简单,业内人生认为,华
为可能分拆上海华为上市。上海市一些商业银行曾专门派人到深圳华为总部考察,为上海
华为基地建设的贷款做评估。
这时的华为,已经羽翼丰满,面对华为的逐步拖缰,深圳市政府只好施展浑身解数,尽量
挽留。保护好华为的知识产权,给华为更多的优惠便利政策,一直都是深圳市政府努力的
方向。当华为怀疑刘平创业的格林耐特可能侵犯其商业机密时,深圳警方配合华为搜查其
公司数次;同样,钧天科技也未能幸免。
大企业是特区的骄傲,应该保护其合法权益。更多的小公司更是特区的希望,它们的合法
权益也同样需要保护。这样,在处理大公司与小公司纠纷的时候,政府应该站在中立的立
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这次官司给了我们一个现实的课堂,让我们观看深
圳市政府如何表现。如果不能公正地处理这场官司,对于深圳市的名誉是一种极大的损伤
。深圳需要华为,但是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以吸引众多人才来这里创业。
笔者的一个朋友是在美国开了一个纯技术型的公司,搞视频图像处理的。本来想回深圳创
业,与美国总公司同步开发。可是听到这个官司后,马上向我打听相关情况。他关心的是
这边的司法机关是否不需要证据就可以随便中断一个公司的运作,不需要证据就可以把人
长期羁押。在他眼里,在大部分想回国创业的人眼里,关注司法公正远远超过官司的其它
成分。
我不敢对他说“绝对不会”,除了华为,是否还有其它公司也能够左右司法机构呢?大公
司的知识产权需要保护,小公司的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益同样需要保护。更何况,小公司处
于输血状态,一个小的波浪可能就会夭折。而目前还在华为工作的员工,大部分人总有离
开的一天,如何在维护华为利益的同时,赢得自己应得的人权和利益,也需要在这场官司
中能够明白,否则到了临走的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处可去,无事可做了。
深圳市作为祖国改革开发的前沿,司法工作相对透明,公正。如何处理这场官司,如何挽
救深圳在海外岌岌可危的声誉,我们拭目以待。
[B]深度分析―――媒体篇 龙行天下 [/B]
本来不想加上这章的,可是这两天针对家属或者针对UT的专业性文章越来越多,虽然我也
不喜欢UT,但是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能够为它的员工做出那样的声明,已经很难得了。凭
着这点人情味(正是我在以前公司所缺少的),给它辩一辨。
赛迪网刊登了张金国的文章《前华为员工被拘捕,法理大还是人情大》,作者偏向性太强
,写作水平太低,而且给家属乱扣帽子,说什么“三人家属是以自己的眼泪在挑战司法机
关”,如果张记者看到自己文章在新浪上的评语,也许后悔自己写了这篇文章了。
IT168网刊登了刘志强写的《由“沪科”事件看知识产权保护》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叙述
,巧妙地把矛头转向了UT斯达康,把UT斯达康说成了幕后的主使。但是,作者把矛头转向
UT斯达康的前提是作者确信沪科确实侵犯了华为的商业机密,作者写道:“但在短时间内
就可以研制出华为倾数千人之力的高端科技,多少听来有点天方夜谭。稍微有点理性的人
应该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奇迹是不可能这样诞生的。”
也许作者是真的不懂技术,通过本文章前几部分的分析,我个人觉得,沪科是有可能在7个
多月时间里面完成开发的。是否产品某些部分侵犯了华为的商业机密,还有待于司法机关
来判决,但是在判决还没有下来之前,刘记者就这么着急把矛头转向UT斯达康,是否别有
用意。万一法院判决沪科没有侵权,那么这篇文章题目可以不变,刘记者可以把内容改为
如何保护小公司的知识产权了。
太平洋电脑网刊登了李立军写的《“沪科”事件为何会突然曝光》,作者从新浪的评论中
断章取义,把UT描成了妨碍司法公正的黑社会。其立意的前提也是确认沪科侵权。
李记者写道:“华为、中兴、烽火,搞传输动辄就要几千人”,内行人看了,笑得肚子都
痛了。奉劝李记者好好了解一下行情再写文章,如果是引用了别人的话,最好也留一个出
处,搞得好像什么都经过李记者亲身经历似的。
总之,只有刘记者的文章还能读一读,另外两个如果不是被人收买了,就是哗众取宠的小
丑。
深度分析―――结局篇 龙行天下
附上一篇曾经让我激动不已的文章,以前的老板,是如此的睿智与远见,如今就象被猪血
冲昏了脑袋一样,给人抓狂的感觉。华为的接班人应该是深深热爱华为,有责任感,主动
为员工着想,能够荣辱不惊,经历过职位的上下的个人或者团队,就象小平同志一样,三
起三落,照样爱党爱国,有机会做事就踏踏实实做事,没有机会时也不怨天尤人或者自暴
自弃;反观现在的高层领导,一帆风顺升上去后,一旦把他隔了职晾一段时间,肯定打包
走人了。连职位的上下都不能用平常心来看待,还经常在任正非面前表忠心,声称“深深
热爱华为”,简直可笑。
不管以前任正非独断专行也好,还是目前所谓的“民主决策”也好,希望华为早日走回正
道,不要偏得太远。
----------------------------------------
创建时间:2003-09-16 14:30:55 最后修改:2003-09-16 14:30:55
匿名
个人信息 署名回复 匿名回复 ---回复:沪科案这么多天以来,最值得一看的文章ZT
------------------------------------------------------------------------------
--
公理,婆理都是有理,到底理在何处,看法官的判决吧.
任何人在这个时候通过媒体打仗,都有无风搅浪,别有用心之嫌.在抨击别人的道德,素质的
时候,也请审视一下自己
没有在华为真正待过的人都无权以文中口气横加指责华为的文化和管理.因为没有实践就没
有发言权.
我们怀疑过军队严格管理的必要性么?我们怀疑过军队的提拔制度么?从来没有,因为我们明
白没有这些,就不可能训练出关键时刻寄予依靠和信任的军队.
华为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它用区别与其他所有企业的特有方式管理自己员工和企业
,因此取得了其他企业无法取得的成功,和荣誉.如果中国有十家公司的成长能和华为相比,
那么今天我们实现民族理想的那天还远么?
看看那些上市之后就迅速烟消云散的公司,看看那些经历了短暂辉煌就摇摇欲坠的企业,我
们应该如何看待今天的华为呢?
我在华为服务了一段时间,选择离开它是因为我清楚,我的未来不在华为,我知道在这样的军
队中无法成为将军.但是我从不怀疑这是一只能打硬仗和胜仗的军队.我感谢华为在我开始
职业生涯的初期所给予我训练和锻炼.我以服务过华为而自豪,并深深祝福它.
----------------------------------------
创建时间:2003-09-16 22:15:38 最后修改:2003-09-16 22:15:38
匿名 个人信息 署名回复 匿名回复 ---回复:回复:沪科案这么多天以来,最
值得一看的文章ZT
------------------------------------------------------------------------------
--
华为每走一个人, 公司自而下都会检讨, 不管这个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走的, 首先
都会从管理上去找问题, 招聘和培养一个人的代价是很大的,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优秀的
人走了, 对公司的是严重的管理失误
────────────────────────────────────────
balance (土豆·甜甜蜜蜜午休床) 于 2003年09月17日13:06:19 星期三 说道:
够深度 不错
【 在 Shadow (随爱而飞·让我跟你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深度分析―――官司篇
: 幕后的上海贝尔
: 扯了几天之后,上海贝尔也终于付出水面。作为上海沪科的最初合作商,侵权产品的法定
: 所有人,无论如何,贝尔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贝尔有很深的政府背景,华为无论如何,
: 也是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2001年度的贝尔,除了内嵌交换机的少量传输之外,在光传输
: 领域几乎空白。随着交换事业的日薄西山,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了高层领导的重中之重
: 。踏入当时如日中天的传输领域,需要一条捷径。以前贝尔曾经接纳了大唐的几个传输开
: 发人员,这批人搞了一个155M盒式传输设备之后作鸟兽散了。
: 这次与沪科合作,无疑是冒险的,如果沪科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到期拿不出产品,贝尔
: 难免一脚踏空。据贝尔的一位朋友说,刚开始大家也都是持怀疑态度,后来渐渐地相信沪
: 科具备这样的实力。
────────────────────────────────────────
Narcissus (方子安) 于
土豆你过得怎么样?还好吧?
【 在 balan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够深度 不错
: 【 在 Shadow (随爱而飞·让我跟你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 深度分析―――官司篇
: : 幕后的上海贝尔
: : 扯了几天之后,上海贝尔也终于付出水面。作为上海沪科的最初合作商,侵权产品..
: : 所有人,无论如何,贝尔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是贝尔有很深的政府背景,华为无论..
: : 也是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2001年度的贝尔,除了内嵌交换机的少量传输之外,在..
: : 领域几乎空白。随着交换事业的日薄西山,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了高层领导的重..
: : 。踏入当时如日中天的传输领域,需要一条捷径。以前贝尔曾经接纳了大唐的几个..
: : 发人员,这批人搞了一个155M盒式传输设备之后作鸟兽散了。
: : 这次与沪科合作,无疑是冒险的,如果沪科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到期拿不出产品..
: : 难免一脚踏空。据贝尔的一位朋友说,刚开始大家也都是持怀疑态度,后来渐渐地..
: : 科具备这样的实力。
────────────────────────────────────────
samuel (孔雀翎) 于 2003年09月17日13:07:28 星期三 说道:
削皮了
【 在 Narcissus (方子安)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土豆你过得怎么样?还好吧?
:
: 【 在 balanc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够深度 不错
: : 【 在 Shadow (随爱而飞·让我跟你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balance (土豆·甜甜蜜蜜午休床) 于 2003年09月17日13:15:54 星期三 说道:
呵呵 还好还好 就是总觉得钱少
【 在 Narcissus (方子安)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土豆你过得怎么样?还好吧?
:
: 【 在 balanc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够深度 不错
: : 【 在 Shadow (随爱而飞·让我跟你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1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