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cliff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liff (狗皮膏药), 信区: P_cliff
标  题: 《星球大战》:科学幻想背后的哲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y 30 17:09:42 2005), 转信


一、科幻电影中的鸿篇巨制 

  2005年5月,美国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将推出他的科学幻想系列电影《星球大战》的最后一部:《西斯的反击》。从5月19日开始,这部电影将在世界各地同步上上映,已经得到世界各地影迷的热切关注。中国影迷中也有一群特别喜欢《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所谓"星战迷",他们对这些电影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热衷于研究和讨论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影片中某个人物的身世、性格、功力,星系各地居民的长相、习俗、与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各种飞行器、武器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各种机器人还有克隆人的特点等等,其中最核心、最热门的讨论集中在"原力"这个概念上。可以说,"星战迷"关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讨论已经构建起一种概念明晰,体系完善的电影文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关于《星球大战》的讨论具有科学幻想的性质,影迷们在电影所搭建的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自由浪漫地畅想未来和宇宙,既包含着人们对于未来和宇宙的种种向往和猜测,也包含着我们人类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关于宇宙和生命的传统观念。

  《星球大战:西斯的反击》已经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即将进入院线在全国各地放映。为了保持系列影片的连贯性,这次译制尽可能沿用上一部《克隆人的进攻》的做法,演职员的阵容基本不变,对白中涉及到的专用名词保持一致,在语言表达上兼顾"星战迷"和普通观众两个方面,即尽可能使用在"星战迷"之间约定俗成的固定说法,也要让对《星球大战》没有多少了解的普通观众易于理解。我们特别感谢"星战迷"对这次译制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其中《新电影》杂志社的邹波先生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赵宸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许多翻译上的建议,使我们在翻译上更加准确和生动。




《星球大战》第一部拍摄于1977年,此后拍摄了两部续集:《帝国反击》(1980年)和《绝地归来》(1983年),形成了《星球大战》三部曲。此后又拍摄了三部前传,即《魅影危机》(1999年)、《克隆人的进攻》(2002年)和《西斯的反击》(2005年),讲述的是《星球大战》三部曲以前发生的故事,这就又形成了《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前后六部电影的创作经历了整整二十八年,足见导演卢卡斯对电影创作的执着。纵观整套《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说它是一部鸿篇巨制毫不为过。

  我们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非常宏大,这种宏大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一,《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艺术空间。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人类、克隆人、机器人乘坐飞船游走于各个星球之间,战争发生在各个星球上,也发生在天空中。其二,故事跨越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主人公之一尤达大师已经生活了近千年,在这一千年之中他经历了绝地打败西斯,建立起共和国,后来共和国又被西斯颠覆的漫长过程。其三、人物众多,形象生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大150多个,主要人物有几十个,这些主要人物的活动贯穿所有六部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平凡的身世,个性十分鲜明。绝地大师尤达深沉老道,足智多谋;天行者阿纳金年轻气盛,轻狂鲁莽;阿纳金的师傅奥比旺·克诺比则介于他们之间,功力和智慧不及尤达,但比阿纳金要老成稳重。其四,故事跌宕起伏,悬念重生。绝地和西斯在明面和暗处两条战线上同时开展斗争,矛盾复杂多变。达斯·西迪亚斯暗藏在星际议会里,后来甚至占据了议长的职位,表面上他谦恭和善,周旋于议员们之间,暗地里则收买指使绝地天行者阿纳金阴谋破坏共和国,最后颠覆了共和国。、






二、神秘莫测的"原力"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最重要也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概念就是"原力"(The Force)。它代表着一种自然观、宇宙观,是搭建支撑起《星球大战》整个故事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所谓"原力"就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个根本力量,它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控制和决定着一切。生活在宇宙中的类似人类这样的高级生命通过修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和利用原力,以达到某种目的。原力分为黑暗和光明两个方面,即同属于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彼此遏制对方发展自己,斗争的结果就是此消彼长,而作为整体的原力的总量保持不变。通常情况下黑暗面和光明面势均力敌,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失衡,无论哪一面占了上风,矛盾就会加剧,随即产生激烈的动荡。

  当初原力的黑暗面占据了上风,掌握了黑暗原力的西斯凭借以黑暗原力为支撑的强大的武力控制了整个星系,他们独断专行,欺压各个星球上的居民。追求"光明原力"的绝地带领星系各处居民奋起反抗西斯的压迫,终于推翻了西斯的统治,建立的星系共和国,并以星系议会为最高首脑机关,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此后一千年间,掌握着"光明原力"的绝地占据着上风,西斯和"黑暗原力"则处于被压制的弱小的状态。此时的西斯转入地下,同占据上风的绝地继续斗争。星系居民中流传着一个预言,原力已经失去了平衡,不久将有一位绝地武士打破这种不平衡状态,最终实现原力的平衡,这个绝地武士就是阿纳金,阿纳金也因此受到绝地长老会的重视和培养。出乎绝地的意料,阿纳金被达斯·西迪亚斯引诱利用,变成了凶狠残暴的西斯,并且帮助达斯·西迪亚斯颠覆了共和国,建立了星系帝国。在《西斯的反击》接近尾声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场面:交战中奥比旺砍断了阿纳金的胳膊,阿纳金跌倒在岩浆流附近,他的衣服在岩浆的烘烤之下燃烧起来,见此惨状奥比旺向阿纳金痛苦地呼喊道:"你本来应该平衡原力,可你却变成了西斯!"原来,绝地们误解了预言的含义,错把平衡原力当成了消灭西斯,其实平衡原力的真正含义是削弱绝地的力量,增加西斯的力量,阿纳金由绝地变成西斯,恰好是要完成了这样的平衡。可问题又出来了,随着黑暗帝国的建立,"原力"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

  三、"原力"的科学内涵

  细心的观众会觉得"原力"的说法似曾相识,它让我们联想到物理学上的牛顿"三大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关于宇宙中的物质、能量、运动,现代科学已经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说,那就是: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中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根源是物质所具有的各种能量之间的矛盾变化。能量是度量运动的物理量;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能量是运动的属性;能量又称"能"或"力",它是运动的原因和结果;物质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可以在不同的物质间转移,但总量保持不变,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更不会消失。我们在科学中还有一个"平衡"的概念,那就是任何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的强弱永远处于交替变化之中,双方力量基本一致时就达到了某种平衡,平衡带来稳定,相反,如果对立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势必出现力量上的失衡,失衡就意味着动荡和不稳定。《星球大战》中的"原力"的意义基本上同物理学里的"能量"概念相一致。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英文"force" 的意思多达八个,作为科学术语,它指"可以测量的导致运动的某种影响或者这种影响的程度",其它还有力量、体力、影响力、军队等意思。显然,"force"在英文中既表达一个明晰确定的科学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观念性的概念。为什么神秘呢?因为物理学虽然为我们描述了物质的运动,证明了能量的存在和作用,但并没有告诉我们能量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能量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让人觉得难以琢磨,无法把握。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问自己是谁给宇宙万物以最初的动力,他找不到答案,只好把问题推脱给上帝,说上帝推出了第一把力,称之为第一推动力。

  四、"原力"的哲学内涵

  西方人向来喜欢刨根问底,总是试图用分析的方法弄清一个事物到底是什么。面对生机勃勃的地球、运行不止的满天星斗,他们自然要问是什么赋予了浩瀚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以永不停息的力量。除了牛顿,还有很多西方先哲曾经探究宇宙万物的根本动力。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就是从无形的、被动的质料向能动的形式的过渡,他从形式和质料的相对性推论出形式的形式,承认第一推动者的存在。斯宾诺沙和莱布尼茨都认为运动的动力来自运动这的物质的内部。黑格尔认为矛盾是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运动不过是矛盾的表现。西方人在思考认识问题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科学,科学总是试图把问题搞个清清除楚明明白白,而绝大多数问题是无法搞得清楚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神学,神学就是从一个假想的出发点出发,用似乎很合理的繁复的思辨把你搞得糊涂到以为自己不糊涂。科学之光照耀不到的黑暗角落便是神的家园,在西方人的文化中,人们往往依靠上帝解决一切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要回答宇宙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这个动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答案自然就是"上帝做的事只有上帝知道了"。千百年来的哲学思辨和宗教信仰塑造了西方人关于宇宙根本力量的观念,体现在《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同时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靠近科学的哲学告诉人们原力是一种自然客观的存在,使它具有了真实感,现实感,靠近宗教的哲学则告诉人们原力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巨大力量,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原力"实在是科学幻想电影的绝好素材,天然地既科学,又幻想。

  中国古代哲人也曾经探讨过宇宙根本力量的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道家的思想。与西方人所走的道路不同,中国人不习惯于抽象分析,而更倾向于形象描述,有时甚至是连形象都没有的直觉表达。这就使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更具有神秘色彩,更加浪漫和富于想象。在感受宇宙万物所蕴涵的无尽力量时,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周易》进一步明确了"道"是由"阴"和"阳"两个方面构成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并通过对"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描述揭示了"道"的内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




不知导演卢卡斯是否有意或者无意地吸收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思想,显然,"道"的概念与"原力"的概念非常相似。"阴"岂不就是"黑暗原力","阳"岂不就是"光明原力",二者的矛盾统一关系还有比画在一个圆圈之中的两条相互追逐的阴阳鱼说得更生动明了的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矛盾变化中达到的平衡的关系在太极图里表现得多么直观清楚!阿纳金是阳鱼的黑眼睛,当阴阳失衡时他干脆变成了一条阴鱼(达斯·维达),帕丁·议长则是阴鱼的白眼睛,他虽然是一条阴鱼(达斯·西狄亚斯),本身也包含着光明的潜质。



五、"原力"的艺术内涵
  "force"本来应该翻译成"能量" 或者"力",我们有意加上一个"原"字把它翻译成"原力",目的就是丰富它的内涵,增加它的神秘感,使它在电影中更加贴切生动地表达出它的丰富内涵。在《星球大战》中,"force"指的是隐藏在星系万事万物背后一个最根本的,整体的力量,它无处不在,决定着一切,是所有希望获得和依靠的力量。"力量"是一个冷冰冰的毫无感情色彩的科学术语,但《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则包含了人的愿望和目的性。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者是彼此独立的三个领域,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在意义的确定上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真理就成了谬误。但在西方的文化艺术中就有这样一些思想家、艺术家,他们把人对自然界的某些认识移植应用到对社会、对人的认识,并在艺术创作中表达出来,最典型的就是西方艺术史上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思想基础的"自然主义"思潮。在自然主义者看来,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理和心理,人的各种活动、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同样遵循着自然规律,比如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丛林规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有些自然主义者甚至把人的情绪变化都看作是人体内化学反应的结果。

  艺术中的科学幻想在人和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一方面赋予人以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赋予自然以人性。面对风雨雷电,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的存在,也始终幻想着把握这种力量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人类自身所包含的自然因素也同样激起人的好奇。是什么让人类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是什么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这些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些问题也更加让人难以琢磨。人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让人类为自然染上了一层人性的色彩,让原本属于自然的事物具有了善恶、美丑、优劣的分别。《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就是这样的一个被人化了的自然力量,它在人的观念中除了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同时还包含着人强加给它的某些意念和情感,这表现在:

  1、"原力"崇拜:"原力"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威力无比,决定着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让人充满敬畏。

  2、"原力"功夫:"原力"的威力巨大,但并非不可以驾御,高人通过修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利用"原力",修炼"原力"能让人具有了超凡的能力,尤达大师、温杜大师、达斯·西狄亚斯这些人具有高超的本领,原因就在于此。

  3、黑白"原力":"原力"由两部分构成,即黑暗界和光明界。黑暗界是邪恶的,追求黑暗原力的人自私贪婪,总是想得到更大的权力,图谋统治和控制一切。光明界则是崇高的,修炼光明原力的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主持公道正义,讲究自由平等,事事为他人着想。

  显然,"原力"是既包含着自然因素又包含着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它在思想上既现代又传统,是一种意蕴深厚的艺术形象, 它有简单朴素的自然之美,有感性和思辨的社会之美,更有浪漫想象的艺术之美。

--
    ─┼────────────────┼─
      │     有屁不放      憋坏心脏     │  
      │     没屁硬挤      锻炼身体     │  
      │     屁放得响      能当校长     │  
      │     屁放得臭      能当教授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