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OU (@别人有年偶无年,在这灌水得付钱@), 信区: Single
标 题: [合集]推荐一本书——《再生缘》(zz)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24日13:11:03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20 星期六 说道:
────────────────────────────────────────
xudaoru (绛珠泪)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18:07:33 2002)
作者是清代乾隆年间杭州著名才女陈端生,写此书时年仅十八岁。
故事类于传奇,讲的是孟丽君逃婚,女扮男装考中状元,后位列丞相的事,相信很多人都
听说过了。原文为弹词本,有点象《孔雀东南飞》那样的长诗又有点象京剧剧本。建议大
家一定要看弹词原本,文笔确实出色。我还同时借了后人撰的小说本,看得ft死了。
由于是弹词本,大家开始可能看不习惯。但我看下去后,就看了一个通宵,方知郭沫若的
那句“南缘北梦”非虚(南有再生缘,北有红楼梦)。
陈端生也是未写完这本书就去世了,后三卷是后人增补的。我不知道这么好的一本书为什
么长期以来无人重视,难道就因为作者是一名仅仅十八岁的少女,难道因为这不过是一本
连小说都算不上的弹词。作为女子,端生之命,薄于雪芹;作为弹词,《再生缘》长期以
来湮没于四大名著的光环之下,仿佛华山论剑时未曾出场的林朝英,世人难知其本末。
个人以为,这本书的成就,不在《西游》《水浒》之下。
可叹停机德,勘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哦,还有一句,清华图书馆的唯一两本都被我借走了,到9月13号之前就不好意思了。不过
可以说一下,这本书是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上下册共计70.00元。书名就叫《再
生缘》。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26 星期六 说道:
────────────────────────────────────────
joan (雨中花*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18:38:47 2002)
我看过黄梅戏(?不确定)的《孟丽君》
前面的故事确实很感人,可是喜剧性的结尾却使得整个
故事逊色万分,看来还是悲剧的感染力无穷啊。
如果红楼最后也以喜剧结束,虽然成全了许多人的心
但是没有遗憾的完美却很容易忘却。
我想无人重视的缘由绝非因为作者仅是个年少女子
关键还是作品吧。不过作者年纪轻轻,所有的经历
比起经过半个人生历尽沧桑的曹雪芹来,肯定是简单
得多了,这在作品上一定反映出来了,再生缘的深度
上肯定不及红楼(仅从我看得黄梅戏而言),而且作为
一个小姐,官场朝廷等等内幕她未必清楚,所以好多
细节是不可以深究得。不像红楼,曹雪芹毕竟亲历过。
你这么说呢到是很想看一看原著了。
────────────────────────────────────────
xudaoru (绛珠泪)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31 星期六 说道:
────────────────────────────────────────
xudaoru (绛珠泪)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18:45:03 2002)
作者并没有留下喜剧的结尾。这本书的遭遇近似红楼,作者可能是没写完,但郭沫若推测
更可能是已写完但有悖于世而不敢公开,后散失。喜剧的结尾是后人加的。写的很烂,如
程本之于红楼。
--
────────────────────────────────────────
xudaoru (绛珠泪)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38 星期六 说道:
────────────────────────────────────────
rll (皮球)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19:08:46 2002)
再生缘的确写的不错,不过最后别人补的那部份
与陈的原意相差太远罢了。这本书其实应该是个
悲剧。孟丽君其实早就对皇甫少华失望了。不过
图书馆里好像不只两本。至少我就见过两本下册。
人都
议大
若的
为什
一本
期以
。
下面还有喔 (79%) │ 结束 ←
────────────────────────────────────────
xudaoru (绛珠泪)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44 星期六 说道:
────────────────────────────────────────
rll (皮球)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19:40:35 2002)
哪个是小说版本?
弹词写道大概倒数第五章时,孟丽君对皇甫少华
娶了刘燕玉非常失望,认为他背叛了自己。她回
到丞相府对梁素华(也就是苏xx,名字我忘了)
说,他(皇甫)已有美人相伴,已经不需要我们
了,就让我们(孟和苏)夫贵妻荣过一生也罢。
事实上当时孟的心思已经更大程度上放在国计民
生上面,她越来越想当一个好的政治家,好的官
员,已经无暇在与皇甫的情缘上打转了。而皇甫
不但没有表现出可与孟相匹配的才华,也没体现
出与孟相抗衡的忠贞,也难怪孟会伤心了。
弹词的确不只一本。我见过的。
────────────────────────────────────────
xudaoru (绛珠泪)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49 星期六 说道:
────────────────────────────────────────
debby (我要飞)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20:02:33 2002)
再生缘是写得不错,前两天还看了一遍。
作者陈端生写道孟丽君看到脱靴身份暴露而吐血就止笔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好象作者病死了,所以书也没有结局。
但前半部分书的思想境界比较高,孟丽君从一个若女子,
到追求个性解放,可以说是一个意识超前的女孩,蔑视礼教,崇尚自由,
最后这种意识越来越强烈,
对她来说,施展平生抱负方可一吐胸中闷气,皇甫少华绝不是她最后的归宿。
当时女作者的这种女权主义的观点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
但是后来的续书以及平话版本就很难看了,封建思想特别严重
最终让孟李君回归到女人的本分。
郭沫若和陈寅恪对原作的评价很高,所谓的“南缘北梦“
────────────────────────────────────────
rll (皮球)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54 星期六 说道:
────────────────────────────────────────
hbng (沙漠王子)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20:24:17 2002)
一代才女陈端生,十八岁写的再生缘前面一大部分
后来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日子过的很辛苦,从大家闺秀到深闺少妇
然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过着城市平民的生活,以卖布为生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续写了脱靴吐血的那一卷,然后就没有能再继续
那一段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然后就是后人续的一个草草的大团圆的收尾
按照陈端生自己的写法,肯定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所有的希望都断灭,所有的努力都成为泡影
什么忠贞什么才气什么梦幻,最后抵不过现实的一击
陈端生把未完的稿子托付给她的小妹,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子去续写
虽然她可以理解这部作品,却还是没有续成,好像也早夭
────────────────────────────────────────
debby (我要飞)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35:59 星期六 说道:
────────────────────────────────────────
xiangfei (小洛) 于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20 21:28:30 2002)
郭沫若不是推测了
按照作者原意因该是丽君吐血身亡。
因为在那个时代,狂吐血是不治之症。
少华和映雪一块归隐,燕玉侍奉双亲。
才符合第一篇“纤尘不染归仙界”
在人间是悲剧,在天上却是喜剧。所以看着后半就感觉特别不爽。
极好的一本书,开始觉得弹词格式看着特别怪异。
后来习惯了,越看越精彩。
要看最好要看原版的弹词。呵呵
────────────────────────────────────────
debby (我要飞) 于
────────────────────────────────────────
luckysea (melancholy) 于 2002年06月22日18:44:54 星期六 说道:
弹词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起来的。弹词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田汝成在嘉靖
二十六年(1547)左右写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原书卷二十记杭州八月观潮说:“其
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鱼鼓、弹词,声音鼎沸。”明代弹词见于著录确实可信者有
两部:嘉靖间梁辰鱼的《江东廿一史弹词》和明末清初陈忱的《续廿一史弹词》,现均
已散佚。今传杨慎《廿一史弹词》较梁著为早,故梁著别标“江东”二字以示区别。但
杨著的十字句与后来弹词中有衬字的十字句不同 ,它不是弹词,而是元代词话的继续,
本名为《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其书传到江南才被易为今名。文人拟作皆在一种文艺
流行民间以后,由此可以推知:弹词的风行至迟当在明嘉靖年间。
弹词是由说(说白)、噱(穿插)、弹(伴奏)、唱(唱词)几部组成的。说白部分为散文
,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有时也略有变化,加上三言的衬句,成为三、三、七或
三、三、四的句式。弹词作品大多数是长篇的,一部作品往往要说上几个月,象《安邦
志》、《定国志》、《凤凰山》是三部连续的作品共六百七十四回,七十余册;一般通
行的也都在十册以上。弹词中的开篇没有说白,短的只有两韵四句,长的也不过十几韵
。主要是起定场作用,把听众的兴趣引向正书上来,正如宋人说话中的入话一样。后来
它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嘉庆、道光时,有马如飞者善著开篇,今传有五
十余篇,其唱腔称为马调,影响很大。弹词开篇直到今天还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曲艺形式
之一。在语言上,弹词有“国音”、“土音”之分。国音弹词是用普通话写的,如《安
邦志》、《天雨花》、《再生缘》等。土音弹词是用方言写的,或者夹杂有方言的,它
以吴音弹词为最多,如《珍珠塔》、《玉蜻蜓》、《义妖传》等。浙江的“南词”、福
建的“评话”、广东的“木鱼书”等,都是用各自方言写成的流行于不同地区的土音弹
词的异名。
现传弹词作品据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辑录有二百七十多种,其中除少数是鸦片
战争以后创作的,大多数是清中叶以前流传下来的。现存弹词作品的数量虽然不少,但
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却是极狭窄的,绝大多数都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只有
一小部分作品有比较真实的历史背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弹词多在城市演唱,比
较更受到妇女的欢迎,因此,她们要求突破封建束缚,改变长期受压迫地位的愿望也就
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有不少作品出于妇女作家之手,象《天雨花》(陶贞怀作)、《再生
缘》(陈端生作前十七卷,后三卷由梁德绳续成)、《笔生花》(丘心如作)等皆是。
《天雨花》写作时代较早,据其自序,其书当成于顺治八年以前。作者写出了明末
朝政的混乱和阉党的弄权。书中主人公左维明对郑国泰、魏忠贤的斗争,对阉党屠杀东
林党人的谴责,都表现了作者对明末现实的批判。但作者又是一个陈腐的封建秩序、封
建道德的维护者,她对封建的等级观念、忠孝观念、妇女贞操观念无不大加歌颂,有时
竟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嘴连篇累牍地进行封建说教,对农民起义和起义的领袖,她抱着极
端仇视的态度。作者还是一个拙劣的自然主义者,她写左维明与郑魏等人的斗争,苍白
无力,常常是稍一接触,即匆匆收场,得不到充分开展。而对左维明的家庭种种生活情
况却不厌其烦地津津乐道,使严肃的政治主题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描写中,削弱了主
题的鲜明性和形象的战斗意义。
《再生缘》写成于乾隆年间。它是写元代女子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经双方父母订婚,
后经奸人破坏,几经波折,终于团圆的故事。作品较成功地塑造了孟丽君这样一个压倒
须眉的女子形象。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她竟位列三台,和男人一样出入朝廷,议
论朝政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并运用自己的才智为国家铲除了叛国通敌的奸党,恢复了
忠良的名誉,这些都突出地体现了作者有意为妇女吐气的愿望,也是这部书动人之所在
。在艺术上,《再生缘》的情节比较离奇、曲折,作者围绕孟丽君与皇甫少华的婚姻这
一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斗争,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但由于作者的思想和艺术
修养都不高,限制了作品的成就。作品中正面人物形象大都是封建伦理观念的体现者,
缺乏理想的光辉。孟丽君虽有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但她最高的理想仍旧是回到家庭去做
一个贤妻良母。并对一夫多妻的封建婚姻制度大加宣扬,因而大大损害了这一形象的完
美。
《珍珠塔》在以才子佳人爱情为题材的弹词中,是最为江南广大人民所熟悉的一部
。书中叙述书生方卿因家贫求助姑母,遭到有钱的姑母的羞辱,表姐陈翠娥同情他,并
私下赠给一个珍珠塔。最后方卿中了状元,他装乞人模样,到陈家唱道情,讽刺了姑母
。这部弹词在揭露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方面有一定进步意义。由于说唱艺人在演出中不
断加工,它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语言流利生动见长,不少片断今天仍活在舞台上,深
为群众所喜爱。
弹词中还有一类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成的,说唱白蛇与许仙恋爱故事的《义妖传
》就是这类作品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义妖传》的故事情节和《雷峰塔传奇》基本相同
,“义妖”即指白蛇幻化的白素贞。她为了捍卫自己与许仙的爱情幸福,跟代表封建势
力的法海和尚展开了出生入死的斗争,体现了我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要求挣脱封建压
迫的强烈愿望。其他人物如法海的虚伪残忍,许仙的诚实懦弱,小青的热情爽快,也都
有较好的描写。
以上四部虽然是比较好的弹词作品,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利用,小市民意识的渗透,
特别是作者本身的思想和艺术的局限,作品存在着大量的封建伦理的说教,不同程度的
猥亵描写。在故事情节上也往往陈陈相因,总脱不掉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经
过波折而大团圆的俗套。
────────────────────────────────────────
xiangfei (小洛) 于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6.5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