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gam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ngrylake (式微), 信区: Pcgame
标  题: 血染的图腾 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04日15:32:4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血染的图腾 -- 星际的故事(六)
新唐
第十二章 星盟
多年以后, 经历几番生死搏斗终于坐上黑星大帝宝座的兹吒助, 以记忆芯片的格式出版
发表了他的回忆录 <<我的奋斗>>, 在提到少年时代历险记时, 仔细描述了在高得星球上
这段在Zerg族奔腾不息的虫海攻击下 男医 后余生情形:
“这个可怕的低等物种, 使我对自小信奉的Protoss战争法则彻底改变了看法, 这对于我
后来离开这个行星后开始学习人类战争史上的游击战术和人海战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接通记忆芯片后, 兹吒助大帝的意识流缓缓地在读者的脑海里 告感鹄�. 前景显示出来
的, 正是兹吒助站在Nexus主控室里的视野. 四周是一片晶蓝的室内墙, 空荡荡的不存一
物, 中间是一个小小的星门, 用来接收挖掘矽晶矿的小型采矿机械人Probe的. “在阿拉
拉死去后, 另外两个优秀的圣堂武士也随之被消灭. 看来昆虫们已经找到了对付圣堂武
士的办法. 而这时我订购的Carrier 还在星门传送过程中. “                     
兹吒助闪动着优雅的能量游丝的右手轻轻地挥了两下, 四周的墙随之变得透明. 大部分
的读者都会在这时被室外突然出现的铺天盖地的Zerg大军吓一跳. 这个时候, Zerg已经
完全消灭了在前方阻挠的Dragoon和Zealot集团, 冲入Protoss基地内密集的固定式光子
火炮阵地, 如潮水般的Zerling 伴随着强劲而密集的Hydralisk腐蚀液水银泻地似地涌了
进来, 头顶上则是飞龙群在下雨般撒下层层肠液弹. 很显然, Protoss可怜的一点武装正
在面临灭顶之灾.
兹吒助的身形在移动, 慢慢地飘出了浑厚的Protoss建筑物. 显然是害怕Zerg里能够施放
寄生虫的Queen, 他悄悄躲在矽晶气矿后面, 放出了离子风暴. 普通的圣堂武士一次积聚
的能量能够连续施放三次离子风暴, 但像兹吒助这样的英雄级的九段高手则能施放六次
.
连续六次的大范围离子风暴彻底消灭了在Protoss基地里横冲直撞的昆虫们, 暂时减缓了
Zerg的攻势, 几只Queen在空中焦急地飞来飞去, 寻找着做孽多端的圣堂武士.
兹吒助在赶来协助的两个Dragoon的保护下, 迅速回到了Nexus建筑里. 他的能量已经用
完了, 需要一段时间的能量积聚, 而就在此时, Zerg族下一波奔腾而来的大军, 使得遍
地的尸骸和金属碎片在地面的震动下剧烈的上下跳动着. 几个刚刚传送来的Zealot和Dr
agoon显得有点惊慌失措, 不安地到处走动着.
“我没有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 人类帮助了我们, 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 他们使得
我们暂时逃过了完全灭亡的灾难.” 读者随着兹吒助的思绪, 视野延伸到在人类基地附
近戒备观察的隐形飞机Observer眼里. 大批的机械和步兵在空中数十架飞机的掩护下,
迅速地向Zerg基地接近中. “正在冲向我们的虫海停住了脚步, 然后全部撤退回去了.”
在这一章的结尾处, 读者们随着Observer 的视野, 看到一只圆球状的人类科技船飞了过
来, 在Observer面前施放了一阵烟雾, 烟雾中出现了一幕全息影像: 一只Zealot和一位
人类的Marine面对面走到了一起, 然后共同抗击着来袭的一群Zergling.
“看来人类决定和我们结盟共同对付Zerg. 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 兹吒助的情绪
在讲到这个情节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和高昂. “我们还通过电子连接, 共同开放了视野
. “
第十三章 星盟之二
突突从一开始就没有参加对Protoss 的大决战, 他受到奥佛鲁的指派, 凭借其速度上的
优势, 前往遥远的东南方寻找灰白色肌肤的另一支Zerg兄弟. 奥佛鲁一直担心在攻击Pr
otoss的同时, 人类会乘机攻击自己. 在偶然看到一只灰白色的Zergling后, 他就希望能
够找到这家同族的Zerg兄弟, 共同打败眼前这些无耻野蛮的机械怪物, 不管他们是人类
也好, Protoss也好.
所有的Zerg的理念都是一样的, 矽晶矿是我们的食物, 没有矽晶矿就没有Zerg, 绝不允
许人类或其他什么种族来争夺, 况且, 这些人类只不过挖矽晶矿来做做房子或香水什么
而已, 他们其实并不像Zerg那样真正依赖和需要矽晶矿.
在距离突突的基地2000公里的一个干枯 南抗认旅�, 突突找到了具有灰白色表皮的Zerg
同胞, 显然这里的Zerg兄弟早已发现这个星球上存在人类和另外一种不知名的强大物种
, 庞大的基地里充满了战前的热烈发展的气氛.
灰白色Zerg对于突突的到来并不感到惊奇, 似乎早有预感. 从矽晶矿山的另一侧快速飘
来一只巨大的领主, 这是这个Zerg的主宰支尔格. 作为早期从兰斯星球上第一批摆脱人
类的统治的Zerg, 支尔格明显地露出老态, 他的头顶上不断地冒着绿色的气泡, 飘动时
纷纷扬扬的长须带起滚滚沙尘, 显得烦躁不安, 似乎不太适应这个星球上的气候. 贴身
护卫的12只飞龙则警惕地盯着来访的古褐色飞龙, 口中的肠液弹在弹射舌的灵活卷动
绕着嘴边一进一出, 被肠液弹搅动着的粘液在正午炙热的阳光下闪动着晶亮而恐怖的绿
色, 发出喇喇的恶心的声响.
突突对于这位曾祖父级的长辈充满了崇敬, 这应该是支尔格征战的第十四个行星了吧.
在Zerg中广泛流传的早期关于灰白色Zerg在各个星域勇敢地抗击人类的故事, 已成为每
一个初生的Zerg首先需要被灌输的意识, 基本上等于是讲述如何与人类打仗的战争技术
教科书.
在简短的思维交流和向灰白色同胞汇报了关于新的敌人Protoss的情况后, 突突等待着支
尔格的回音. 支尔格的情绪在突突的脑海里缓缓地流动着, 充满了无奈和沮丧. 支尔格
已经打了太多的仗了, 他已经目睹了无数的Zerg鲜血在各个星球上遍地流淌, 他对战争
已经完全厌倦, 完全憎恨.
不过即使是这样, 战争还是要打的, 这不是Zerg族能够选择的事情. 短暂的灰心和忧郁
过后, 支尔格的情绪里又重新充满了英雄气概, 就让我们Zerg的粘液地毯把他们统统埋
到地狱里去吧!
突突带着第一批灰白色的部队和工蜂回到自己的基地时,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两个可怕的种族, Protoss和人类已经联合起来, 摆出大有要将Zerg 族彻底消灭的态势
.
第十四章 宙斯之剑
车曼博士的逻辑是这样的:
1. 从观察Protoss和Zerg的战斗过程来看, 这个明显被夸大的所谓神族并不是不可战胜
的, 高傲珍贵的生命和过于依赖高科技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致命弱点. 一旦人类和Prot
oss 开战, 人类多变的战术和多兵种组合部队未必不是他们的对手.
2. 从人类过往的战争纪录来看, Zerg的特点是虫海战术, 一旦他们的繁殖速度超过战争
损耗的临界点, 那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将之消灭的. 也就是说, 如果Zerg的兵势已经成了
气候, 那么他们的数量在扑灭Protoss 以后, 不会比在开始进攻Protoss之前少. 所以当
Zerg 彻底消灭Protoss以后, 他们将以更多更强的力量对付人类.
3. 人类在Zerg和Protoss两族开战的时候, 已经充分地利用这段宝贵的时机完成了<<大
气层内行星级战争完全手册>>中所要求的第五级, 即最高级别的所有完整的战争准备.
在高得行星上生存的人类已经有能力高举宙斯之剑, 扫除挡在前方的任何力量.
因此, 车曼博士在基地主任会议上抛出的所谓<<宙斯之剑>>计划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赞
同, 以6:0通过了决议, 并以超光速信息传送向总公司董事会做了汇报. 这个计划的核心
主要包括五点:
1. 与Protoss人结盟, 彻底消灭这个星球上的Zerg
2. 以人海对虫海战术, 采用多兵种陆空协同作战方案从正面不间断地向Zerg强攻
3. 出动特种机动部队, 采用偷袭的方法从侧面向Zerg基地施放核子终结武器, 打击Zer
g的繁殖速度.
4. 在受到重创的Protoss人恢复战争能力后集两族力量一举攻灭Zerg
5. 战后和Protoss维持和平, 平分高得行星的资源, 以此为契机展开人类与Protoss族的
正式外交.
决议通过后, 车曼博士兴奋得满面红光, 他天真地预感到, 他将成为一手缔造人类和Pr
otoss这两个强大的文明的星际外交牵线人, 他也将成为在高得行星上彻底剿灭可怕而凶
残的Zerg的人类英雄. 人类星际文明的历史上将庄重地写下车曼博士这个光 圆永玫拿�
字.
后来的历史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 正是由于车曼博士所受到的正统而僵化的教育而
使他的思维局限于井底之蛙的范围内, 并为此铤而走险, 最终导致高得行星上人类基地  
的彻底覆灭以及他本人的不幸身亡.
<<宙斯之剑>>计划注定要失败的原因, 主要归结于两个没有想到:
1. 车曼博士没有想到这个行星上的Zerg不止古褐色这一家, 而另外一家灰白色的Zerg的
主宰正是当时打遍十三个行星从未有败绩的老将支尔格领主, 被后世历史学家誉为最优
秀的Zerg领导人, 也是Zerg军事哲学和军事理论的创建者.
2. 车曼博士没有想到他所联盟的所谓神族朋友并不是正统的Protoss星际开发者, 而只
是一个穷途末路的逃亡者和反叛者, 这使得当强大的Protoss帝国  匪舰队在数日后降临
高得行星的时候, 人类也同时被迫向Protoss帝国军队开战     
--
   我不是最美的花朵  但我要为你盛开欢乐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6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7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