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aca (水手), 信区: EduInfo
标 题: 回顾交通大学百年沧桑(2) 命名由来篇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pr 17 15:54:51 2000), 转信
回顾交通大学百年沧桑(2) 命名由来篇
作者: sandford
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
曾一度叫上海工业学校,直到本世纪十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
亮响的名字--南洋大学。可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党
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
校和北平邮政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
辖,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
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校名如同衣冠
一样具有包装作用,学校的名气除跟该校的实力有重要关系外
,好的校名也至关重要。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南开,
还有以前的东吴大学,名字好占了很大的便宜。好校名确实
可以起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的情况下,对于学校实力并不是超群的情况下,作用是非常明
显的。不信,你问菜市场上卖菜的大妈,懂不懂得交大,跟同
济比起来怎么样?“交大?搞交通的,今后当交警,好工作啊
。”对绝大多数不知底细纯朴的老百姓们,肯定没有同济响。
要不是托江总书记的福,交大今天都不知道到那国去了。“上
海交大,江总书记的母校,应该不错吧?”,现在大多数人也
不过是这个印象。相信这点大家都深有感受。
如果当初如能以南洋大学延续下来,以交大今天的实力,
名气可能更响。当然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了,历史已经决定了
一切。据说正因为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
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另
外有种迷信说法,是“四分五裂”,后来交大确实是四分五裂
的命,分成了五个交大,院系调整的还不算数。交大命不好,
据说在80年代,有好事者考证是风水问题,于是某位校领导决定
进行改造,把原本经常开的淮海路的2号门长期关闭以免漏气。
听说现在又把4号门堵起来,可能是因为要进一步止住由于交大
后面漏气导致科研论文实力不断下降的趋势罢。不过按照本部现
在这样乱建大楼,不要说风气,连美观都谈不上。四年交大生活
,发现本部的鸟是越来越少,盖因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鸟都
不呆,大家精神能爽吗,自然影响了才气。
话说回来,自从归交通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后,就把交大定位
于理工科大学了,交大发展的方向基本确定了。本来南洋公学时
交大是具有很好的人文基础的,原来有个南洋公学特班,班主任
曾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该班培养了不少人很有名气的人文艺术
方面的人才,当时上海大多文艺名流都来进修,如同今天的交大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样,据说连当初在上海失意落魄的蔡锷
将军在红颜知已小凤仙的劝说下也来弄了个文凭(野史),由此可
见很有名气。后来,南洋大学时期人文气氛也不错,因为唐文治
校长是前清进士翰林,是著名国学大师,本专业当然要有些活。
到了交通大学时期,文科消失殆尽。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
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
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了。要是没有趁早跑,恐怕中国
近代史上又少了位名人,这只能说是交大的悲哀。后来交大除了
理工科外,三四十年代逐渐兴办了管理学院,成为中国较早开办
财会、管理等专业的大学之一,可惜解放后又被院系调整,调到
复旦、上海财大去了,当时交大在人文方面一个比较有名气、可
称大师级人物的教授朱东润也跑到复旦去了。
现在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交大由于先天不足,
很吃夸的。目前交大有12个中科院和工程院士。北大一直在叫嚷
着要评社科院院士,一些人文的老头子也很有意见。如果一评,
交大必然无一人入选,跟北大、复旦、南大更要拉开差距,因此
交大校领导应立即反思。我个人认为可以趁现在有钱,赶紧到
华师大和复旦去买一些,重振人文雄风。不过以交大现在的办学
思路我是不抱指望的,现在是理工为主,管理、人文只不过是“
兼一兼”,实在是没有长远眼光。我个人认为,目前发展思路应
定位在“理工结合、文理并重、文管渗透、巩固优势、发展新兴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各位认为可否?
下篇将主要介绍交通大学在三四十年代战火纷飞时期的发展
情况和同时期与其它国内大学中的比较。欢迎到时观赏。谢谢!
----------------------------------------------------------------------------
----
摘自《交通大学国际论坛》
--
.
a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23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