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nlz (如来), 信区: EduInfo
标 题: 汤敏谈大学生就业难(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12 09:42:08 2003), 站内信件
汤敏谈大学生就业难
汤敏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
个人简历:
汤敏,1953年出生于北京。
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4年赴美留学,成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被亚洲开发银行聘为经济学家,负责东亚经济、区域间经济合
作、亚洲债务、亚洲金融市场方面的研究;
2000年汤敏作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回国工作。
主要著作有:
《千虑一得》《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印度尼西亚-马
来西亚- 泰国成长三角区理论与实践》《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一,二,三集》以及亚洲经
济、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六十余篇。
喜大狼:最近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国家教育部的发言人指出,在
6
月20号之前。经过统计,大学生毕业就业签约的比例还没有到50%,这意味着另外一个
50%的大学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因此,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人指出,这就是当初扩招惹的
祸。今天我们就请出,当初鼓吹扩招的始作俑者,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
家汤敏博士来给我们做专题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样难?”
喜大狼:汤博士,刚才我们注意到,您的简历有很多经济学研究方面的专业方向,这
个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注意到在若干年前,大约是四年前,1998年您和您的太
太左小蕾博士,共同提出这么一个建议,一个关于中国大学扩招的建议。我觉得奇怪的是
,提建议让别人采纳,在中国,尤其让中国高层好像蛮困难的,但是你们这个建议一下就
被采纳了,而且于是乎那么多大学生一下都进了大学了。这是不是,当时上边派给你的一
个任务,当了一个大拖托儿?
汤敏:没有这种现象。
不是这样。当时我们还在国外工作,在休假的时候,我跟我太太到国内来就看到,当
时正是亚洲金融危机最紧张的时候,整个经济内需起动非常困难。我们也长期在国外,经
常回国探亲,我们很多的亲戚朋友,我们的侄儿、侄女们,他们也都在准备考大学,我们
都理解这个考大学之难,我们本身也是。
喜大狼:这个建议是自发的。
汤敏:应该来说是自发的。我们回过头看我们这几十年走过的路,受益最大的就是因
为我们得到比较好的教育。另外,我们在国外工作十几年,可以看到在国外跟其它国家对
比,哪些国家教育做得好,特别高等教育做得好,这个国家以后发展潜力就比较大的。那
么结合我们国家,我们觉得在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内需起动不起来的时候,当时人
们最需要是投资教育。这是我们通过教育来起动内需,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喜大狼:是的,这就让我想起来有的人指出说,汤博士提出这个扩招的建议,不是从
教育出发的,而是从投资角度出发的,认为它是拉动内需一个好手段,是这样理解吗?
汤敏:对,其实我们提出了三个原因。如果说教育重要,这实际上二千年前,从孔夫
子都在提出来。大家每年每年都在谈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特别是大学还是那
么小,进大学还是这么难?所以光从教育谈教育很困难,所以我们从经济的角度重新来,
从另外一种角度重新来考虑这个问题,发现教育它不但是培养人的问题,同时有三条,我
们当时提出三条,为什么当时要扩招?第一个,是在整个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通过大学
教育可以起动一部分内需。第二个,能够缓冲当时的就业的压力。因为大家如果回顾一下
的话,当时1997、1998年正是国营企业下岗,是最高峰的时候。
喜大狼:把大学变成就业的蓄水池。
汤敏:那么我们大学生,当时很多大学生就是高中毕业,马上就跟国营企业的职工,
会竞争这个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岗位。但是如果能够进大学,起码可以有三年到四年时候
,缓冲的时间,这是第二点非常重要的。第三个,当然教育是一个立国之本。有了好的教
育,有了高等的教育,这样我们整个的国民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从这三点我想,特别是
头两点比较容易打动领导。
喜大狼:当时提出扩招的建议时,有没有预料到在四年之后或者是更长一段时间里,
扩招带来的大学生突然间走向社会,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汤敏:对,当时我们做了一些预测。因为叫“月有阴晴圆缺”,经济它发展是在四年
前预料不清楚的,不准确的。比如说当时我们预料,在1998年的时候,从1999年扩招到20
03年毕业,那么1998年正好是亚洲金融危机最高的时候,我们预计经过二、三年以后,亚
洲金融危机又慢慢恢复,中国经济又恢复到高速增长,到了2003年,就应该是一个比较高
增长的时候,对人才需求应该更大。但是没想到2001年有纳斯达克,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
崩盘,然后又9.11,然后今天又来一个SARS,这些都对整个经过会有所影响。因此目前是
个低潮,关于这方面我等下还想更详细讲一下。
喜大狼:不过这样说起来,我倒想起一本书美国人写的,说《不可预测的经济学家》
,就说经济学家预测的都是不灵的。但是我倒不是说调侃汤博士,只是说可能在若干年前
做的一个方案,在若干年后,今天当下这样一个环境来看,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来
思考,这样一个一连串的社会发展的足迹,是不是这样一个意思?
汤敏:对。
喜大狼:下来我们就请汤博士来演讲,“中国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样难?”这样一个
题目。大家欢迎。
汤敏:中国目前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而且这
个现象可能,大学就业可能越来越难。大家知道2002年,当时大学生毕业生是145万人,到
7月份的时候一次就业率是65%,到今年就是50%,在6月20号的时候就是50%。那明年大
学还在不断地扩招,就业肯定是一个大难点,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大难点。那反过来我们从
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目前大学生实际上还是比较少的。如果跟国际上比较,我查了一下
联合国科教文的资料,中国目前经过了扩招以后,到2002年我们的大学生,在我们叫做适
龄青年里的比例,所谓适龄青年指18到22岁,适龄青年里的比例是占13%。而这个数字在
1997年、1998年的时候,扩招之前才是7%。同样是2002年,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
上,像美国在70%以上。我们说,西方发达国家离我们很远,他们很富。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周边国家,我们的周边国家,菲律宾它的大学入学率是31%,泰国
是35%,韩国,我们的近邻韩国是78%。如果说西方国家,如果说韩国,因为它的人均GD
P一万美元、两万美元以上,我们才有一千美元,说我们不跟它比,那么我们跟菲律宾比,
跟泰国比。菲律宾的人均GDP比我们还稍微低一些800到900美元,我们现在差不多一千美元
了。泰国比我们稍微高一点儿,也高不了多少。从经济增长率来说,菲律宾百分之三点几
,泰国百分之五,都是我们的一半以下。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国家,同样是发展中国家,
它的GDP跟我们差不多,经济规模跟我们差不多,它的大学入学率是我们的两倍到三倍呢?
为什么在它的经济里头能够容纳这么多大学生就业,而我们刚刚达到了13%,都显得好像
大学生过剩了呢。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就这个问题做了些研究,我的结论是目前
大学生并不是过剩,实际上我们中国的市场是完全可以容纳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甚至更多
一些的大学生就业,都是可以容纳下来的,我们现在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想讲三点
第一,大学就业为什么这么难?
第二个,大学生今后就业的机会在什么地方?
第三,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样抓住好的就业机会。
我想一点一点来谈。
第一个,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是因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一个时代,
一个时期。从短期来说,现在整个的世界经济不太景气,由于9.11的影响,由于纳斯达克
的影响。那么使原来能容纳大学生的几个行业,比如说高科技,这些计算机软件这个行业
,金融行业,这些在前几年能容纳大量的学生就业的这些行业,目前都不景气。整个中国
经济最近受SARS的影响,整个经济目前也还处于一个比较低速发展,相对低速发展的时期
。这些短期内会对我们的就业会产生一些影响。从中长期来说,我们还碰到另外一个大的
一个转型的问题,就业难目前不仅是我们大学生就业难,我们知道,我们全社会都存在着
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原来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我们保证低工资高就业的这种形式,而这
种在市场经济下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大量地进行改革,我们国有企业在改革,
我们的集体企业也在改革。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1年,我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里头,一
共减少了五千万个工作机会。
另外一个,我们很多大学生是到政府工作的,到事业单位工作的,而这些地方也正在
收缩。我们政府也在改革,行政改革。所以这些传统的容纳相当多的大学生的行业,整个
正在萎缩。而这个是跟我们目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在转型,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但
是这个暂时现象可能是一个中期的。
再加上我们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头,在我们的政策上也有所偏颇,这个偏颇呢,
就是以增长优先。各级政府特别地方政府追求高增长。那么高增长,什么样的能高增长呢
?大工业,高新技术这种工业,它从GDP来说增长比较快。但是缺点是什么呢?投资比较大
,就业容纳量不大。所以我们现在出现了一个什么呢?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最近学者做
了一个研究,如果拿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对比,八十年代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所创造的
新增就业,是目前九十年代以后的三倍。反过来说,当时一个百分点的增长比现在三个百
分点的增长,从创造的就业机会是一样的。我们整个的追求高增长,但是没有把就业放在
一个很高的地位的这种政策上,也造成了我们目前就业难的问题。
据统计2003年,今年,我们整个全社会非农的劳动供给,新增的劳动供给大约二千四
百万人,但是今年我们在非农的工作岗位,新增的工作岗位有多少呢?大概才有八百万个
岗位。也就是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现在想找工作能找到工作。这个我们全社会从大的
宏观环境是这样的,那么大学生作为我们寻找工作就业一分子,当然也会比较困难。而这
些问题呢,是我们大宏观环境造成的。
第二个,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是跟我们高等教育的改革滞后有一些关系。我们整个
社会发展非常快,经济结构发展非常快,我们企业的需求也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大学教
育本身发展比较慢,我们的专业设置,我们的教材,我们对学生培养的方式,还没有很快
能赶上社会的需求。因此企业感觉到,我们有些大学生出来上不了手,做不了事,所以企
业不太爱要我们有些新毕业的大学生,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呢,就是我们大学生本身,包括我们的家长,就是就业观念问题。我们现
在整个大学教育已经从过去的所谓叫精英教育,我记得当时我们1977年考大学的时候,我
们当时是十一届的毕业生都在考大学,大概也就是1%、2%左右。那么以前那种叫精英教
育,就是取很少的人。
--
http://lz.gs.edu.cn/~hnlz/backup/183.gif
http://nyxgb.hit.edu.cn/luntan/uploadface/v2.gif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61.186.44.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1.1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