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hero (英雄), 信区: EduInfo
标  题: 钱学森与国防科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26日17:52:4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钱学森与国防科技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抵达首都北京,立即投身到祖国建设之中。在他正式开始工作以
前,中国科学院领导建议他到东北去考察一下,那里有许多新兴工业,又有科学院的一些
研究机构。钱学森欣然同意。
从1955年11月22日到12月21日,整整一个月时间,钱学森从东北的哈尔滨沿铁路南下,一
直到港口城市旅大,参观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厂、煤矿、水电站、炼油厂、冶炼厂、化
工厂、机床厂、汽车厂、电机厂、飞机厂等等,访问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在几所大学作
了学术报告。
此行对钱学森非常重要。一方面,他看到了新中国成立6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
迅速发展的情况,感受到共产党巨大的组织领导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此行完成了他对组
建力学研究所、发展力学事业的构思。特别是通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春机电研究所和
沈阳东北工学院的三次讲演,一次比一次完整地勾画出了他的设想。
一回到北京,钱学森就向科学院领导汇报了发展祖国力学事业的设想。科学院院务会议在
1956年1月5日召开,会议认为成立力学研究所的条件已经成熟。在那些日子里,钱学森和
钱伟长一起,找数学家和力学家座谈,访问北京的几所著名大学和有关研究所,进行各项
筹建准备。从钱学森进入国门到力学研究所成立,总共不到3个月时间。这可能是科学院成
立最快的一个研究所了。新建的力学所超出了传统的力学范围,完全按照钱学森关于技术
科学的思想建立,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科学研究所。
钱学森关于建立力学研究所的重要思想有:
———技术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可以称之为桥梁。技术
科学不是工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工业的发展,以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来
武装工业,带动工业前进,并促使它不断发生质的飞跃。反过来,要求从事技术科学的科
学家根据自然科学与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远见地选定超前的研究课题,不断开拓新
的领域。
———技术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工程环境下的复杂系统,必须是最大程度建立在自然科学和
数学基础上的。一个好的技术科学家应当有能力从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捕捉住主要矛盾,提
炼出清晰的物理机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与观测或实验相一致的结果,并据
此得到工程上有用的定量预测。
———技术科学的目标不是一个具体工程中的个别问题,而是一类或几类工程中带有共性
的“一般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关于工程的基本理论。除应用力学之外,技术
科学还应当包括更为广泛的内容,例如凝聚态物质、电子学、核反应、核能和核工程、燃
烧、金属的塑性加工成形、运筹学、工程控制论、计算技术、工程光谱学、工程经济学等
。他极力主张学科交叉,提出了化学流体力学、物理力学、电磁流体力学、流变学等。技
术科学的内容不仅在内涵上要不断深化,而且在外延上也决不可固步自封。
———技术科学工作者应很好掌握数学,使它成为自己的工具,要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熟悉工程技术中的方法和问题,能把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到自然科学规律的水平
上来研究。在开发一种新的工程技术时,技术科学工作者首先要能对其可能性、可行性和
克服困难的主要途径作出判断。
在归国后的东北考察中,钱学森一行于1955年11月23日到达哈尔滨。原来日程安排并无参
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项。但钱学森本人提出,他有两个朋友在哈尔滨,一个叫庄逢甘
,一个叫罗时钧,希望这次能见到他们。陪同的朱兆祥事先知道,罗时钧是钱在美国时的
学生,而庄逢甘也属学生辈,现都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
11月25日刚上班,钱学森一行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出乎他意料的是,出来欢迎的竟
是学院院长陈赓大将,他是在清晨乘专机从北京赶来亲自接待钱学森的。他一直陪同钱学
森参观了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等。
在室外的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面,钱学森停了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陋而又原始的固体燃
料火箭试验装置,钱学森很有兴趣地和正在安装调试的教师讨论起来。陈赓大将从旁问道
:“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钱答:“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
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陈赓听到钱
学森这句话,开始十分惊异,继而变得兴奋起来。他握住钱学森的手说:“好!我就要你
这句话。”多年以后钱学森才知道,陈赓是带着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专程赶回哈尔滨
,专门请教钱学森的。也许是因为这句话,就决定了钱学森从事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
涯。
12月下旬,钱学森从东北回到北京。不几天,就在陈赓陪同下,会见了彭德怀。谈话是直
截了当的,没有寒暄,没有客套。
彭德怀说:“我们不想打人家,但若人家打过来,我们也要有还手之力。”他问钱学森:
“我们能不能先搞出一种短程导弹,比方说射程500公里,这需什么样的人力、物力和设备
条件?估计需要多长时间可以造出来?”
钱学森略作思考,回答说:“搞导弹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支搞研究和设计的
队伍,需要建一些地面试验设备,也需要有专门的加工制造工厂,原材料可能需要全国各
有关部门的支持。至于人力、物力,这需要仔细估算一下。而时间嘛,美国从军方开始支
持搞导弹,到搞出第一枚导弹,用了近10年的时间。我想,我们可以比他们快,有5年时间
我想是可以的。”
彭德怀很高兴,又向钱学森请教了一些导弹的技术知识。彭德怀听得很有兴趣,觉得听钱
学森谈话很长知识和见识。于是对陈赓说:“我们的军队不能老是‘土八路’,也要学点
洋玩艺儿,你安排钱先生给高级干部讲讲课。”于是钱学森又在1956年元月,给我军将领
作了火箭导弹技术的讲演。在总政排演场,一连讲了三天,盛况空前,引起我军高级将领
的极大兴趣。
1956年2月初,一个周末的下午,叶剑英会见并宴请钱学森夫妇。作陪的是陶铸,谈话的主
题也是导弹问题。谈话气氛十分融洽,越谈,三人对火箭、导弹的兴趣越浓,越谈,他们
的心情也越加迫切。叶剑英便直接提出,希望钱先生在科学技术上主持这件事。为祖国效
力是钱学森多年的宿愿,祖国的强大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所以钱学森并不犹豫,当即表
示,感谢领导的信任,将努力为之。
叶剑英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立即起身说:“今天是周末,总理他们可能在‘三座门’(
军委办公地)跳舞,我们现在就去找他。”叶剑英带着钱学森他们驱车来到三座门,果然
周总理和一些中央领导同志都在这里。一曲结束,叶剑英趋步走向周总理。总理认真听着
叶帅的叙说,频频点头,显得十分高兴。“好啊!”周总理说,“我很赞同你们的想法。
”总理迈着潇洒的步伐,向钱学森走来。他热情地握着钱学森的手说:“学森同志,刚才
叶帅向我谈了你们的想法,我完全赞成。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请你尽快把你的想法,写
成一个书面意见,以便提交中央讨论。”
几天以后,也就是1956年2月17日,一份由钱学森起草的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
见书》便送到了周总理的案头。当时为保密起见,用“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
导弹和后来的航天事业。《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
某些具体措施。《意见书》还开列了一批可以调来参与这一事业的21位高级专家名单,其
中包括任新民、罗沛霖、庄逢甘、林津、胡海昌等。
钱学森的意见书,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56年3月14日,周总理亲自主持中央军委会
议,研究决定由周恩来、聂荣臻和钱学森等筹备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
航空工业委员会。会议决定按照钱学森的建议,组建导弹航空事业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
和生产机构。国务院任命聂荣臻为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钱学森为委员。遵照中央军委的
决议,1956年5月10日,聂荣臻提出《关于建立我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建议在航
空工业委员会下设导弹管理局,由钱学森任第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建议建立导弹研究院
,由钱学森任院长。
中央书记处很快批准了聂荣臻的《初步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表示:“大家放手
去干,成功了,功劳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由书记处承担。”于是钱学森立即受命负责
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8日,正好是钱
学森回归祖国一周年的日子,由聂荣臻主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车道沟兵器招待所宣布
成立。
1956年春,钱学森积极参与制订新中国第一个远大规划———《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
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12年科学规划”)的工作。这一规划是在周总理亲自领导下,
由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领导人具体组织数百名科学技术专家参与制订的。钱学森作为
一名火箭技术专家,由他主持,与王弼、沈元、任新民等合作,完成了第37项《喷气和火
箭技术的建立》,它将喷气技术和火箭导弹事业纳入了国家长远规划,勾画了这一尖端技
术的发展蓝图,对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发展科学技术12年规划的重要成就,除了制定57项重大研究任务以外,最重要的是确定了
六项紧急措施,亦即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6个项目是关系科技发展全局的关键点或生长点。但在当时,却还有
不少争议。当时一个主要的争论是,我们国家要不要搞导弹,能不能搞导弹?导弹和飞机
的关系是什么?此一争论在制定12年科学规划时摆到了桌面上。
钱学森在发言中认为,飞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导弹确是一种新的有巨大威胁力的武器
,其作用在二次大战末期已现端倪,希特勒德国就使用了V-1、V-2导弹。飞机与导弹各
有优缺点,在战争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飞机的机动性好,但导弹的优点是它的速
度快,这在战争中无论是从攻击或防御的角度看,都是一种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他又从
技术上指出,导弹虽然是一种新武器,但攻克火箭导弹技术并不见得比飞机更难。因为导
弹是无人驾驶的一次性武器,而飞机则有人驾驶,且要求多次使用,这在发动机、结构、
材料和飞行安全等问题上都有许多特殊要求。他介绍说,发展导弹在技术上也会遇到许多
难关,比如制导问题。这也是当时大家不知道导弹为什么会自动飞向目标的一个神秘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钱学森给大家讲解了许多制导的原理,其中包括洲际导弹的制导原理。
他对制导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剖析,并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易于突破。
所以导弹作为一种现代武器,应及早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列入重点项目予以实破。钱学森
的这一具有真知灼见的分析,自然为很多人所接受,并统一了大家对导弹问题的认识。
电子计算机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但在当时,这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项目。钱
学森举出许多实例,说明推进快速电子计算机的重要性。钱学森还提出,过去数学家所能
研究的方程是线性方程,而实际问题中所遇到的却是非线性方程,如流体力学方程。过去
由于没有先进的计算手段,对于非线性方程只好采用线性近似的办法,这就丢失了原来方
程式中所蕴含的许多特点。有了计算机以后,就可以用数值方法来求非线性方程,当然也
因此提出了发展计算数学的种种理论问题。钱学森还举出电子计算机可以下象棋的实例,
表明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那时有人怀疑电脑怎么会胜过人脑。钱学森回答说,人的计
算远不如电子计算机快捷,人脑工作久了会疲倦,所以,电脑在某些方面能胜过人脑。钱
学森还介绍了电脑的记忆功能、逻辑功能、甚而学习功能等等,指明这是极有发展前景的
领域。于是,这一重大项目的决策就此确定下来了。
钱学森除了对上述6项紧急措施的决策做出许多重要贡献以外,还提出或指出了许多有价值
的科学想法。例如,他曾讨论到水翼船对我国国防以及水上交通的重要作用。
钱学森也十分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均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
义。钱学森还竭力提倡运筹学(OperationalReserch)的研究。他既谈到运筹学在交通
运输以及经济规划中的作用,也讨论到在两军对抗情况下运筹学的运用问题。由于钱学森
的提议,我国开始了对运筹学的研究。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此
后,钱学森便一直在思考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问题。
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赵九章和卫一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
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以及卫星探测仪器的设计和空间物理研究机构。
1961年6月,在钱学森、赵九章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开始举办了持续12次的星际航行
座谈会,钱学森在第一次座谈会上作了题为《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火箭动力及其展望
》的讲演。他除了介绍苏美火箭发展的情况以外,还从科学上指出:“在航空飞行中,我
们总是同空气动力打交道;而在星际飞行中,气动力问题是次要的,重点是重力、推力及
惯性力问题。”所以,“重力场问题非常重要。所谓最优发射轨道、最优飞行轨道问题,
主要是尽最大可能,使重力垂直于轨道,使推力垂直于重力。在星际航行中,我们会遇到
一些全新的问题”。
196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领导的星际航行委员会,
负责组织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安排预先研究课题。钱学森提出,先放探空火箭和气象
火箭,为研制运载火箭和放卫星储备技术,积累经验。
到1964年,“东-2”试验成功以后,钱学森感到发射人造卫星已经有了比较可靠的基础,
于是在1965年1月8日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
国家任务。聂荣臻很重视钱学森的建议,指出“只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19
65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专门委员会报告了张爱萍邀请张劲夫、钱学森、孙俊人及国
家科委、国防工办专业局的负责同志和专家进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在1970年或1971年发
射我国重量为100千克左右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
1970年4月24日,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钱学森、李福泽、杨国宇、任新民、戚发韧等在
酒泉卫星发射场,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重173千克的卫星发射成功
。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1970年7月,钱学森调到国防科委担任副主任。他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从更高
的层次上,思考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中许多其他领域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并提出过许多
富于创新的、超前的见解。
由于钱学森对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和整个科学技术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1985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和一级英模奖章;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
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钱学森“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
”、“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的称号。
人们一般喜欢称钱学森为中国的“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但钱学森本人不同意这样
的称呼。他说,导弹航天是一项大规模的科学技术事业,一两个人是无法搞成功的,其成
就首先要归功于党,归功于集体,而他自己只是恰逢其时,做了他该做的事情。
摘自《科技日报》(作者:涂元季刘程《科技日报》记者仇方迎)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1.5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1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