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Inf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meran (竹晨), 信区: EduInfo
标  题: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03日13:44:21 星期六),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o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Valentine 所发表 】
    【方舟时讯】他是一位成功的大学校长,一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足以与蔡元培、
张伯苓等人比肩的大教育家。他于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以后,本着“大学者,非谓
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办学思想,团结全体清华同仁励精图治,终使三四十
年代的清华从一所资浅闻遐的新办大学,成为跻身于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之林的大师之园
,进入了被外国人赞之为“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黄金时代”。然而,被人誉
为“寡言君子”、“粹然儒者”的他,尽管资望极著,建树颇丰,声名却并不显赫。他
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清华,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势下,他以超
人的毅力和坚卓的精神,“尽笳吹,情弥切”,与同仁密切合作,带领包括清华在内的
西南联大全体师生“偏安”八年,合作无间,既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元气,又造就出包
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在内的整整一代科学、文化精英。然而,清华园里
,却没有他的纪念碑。
    他是一位谦逊的大学校长。1940年9月,在昆明的清华师生和校友为他服务母校25周
年举行了一次公祝会。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送“育材兴邦”四字匾额以示祝贺。
他在美国留学的母校吴斯特工科学院则特授他名誉博士学位。公祝会上,海内外名人的
贺电、贺信纷至沓来,朱自清、潘光旦、熊庆来、马约翰等著名教授均躬临会场致辞,
称颂他为振兴清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临到他致辞时,他说了这样一段朴实无华的话语
:“清华近些年之进展,不是而亦不能是一个人的原故,是因为清华还有这很多位老同
事,同心合力的去做,才有今日。现在给诸位说一个比喻,诸位大概都喜欢看京戏,京
戏角里有一个角色,叫‘王帽’的,他每出场总是王冠齐整,仪仗森严,文武将官,前
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绝不注意这正中端坐的‘王帽’。因为好戏——除
了很少数的几出,如《打金枝》、《上天台》———并不要他唱,他因为运气好,搭在
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他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得‘与有荣焉’而己。”
    他是一位廉洁的大学校长。他出任校长时,一住进清华的校长住宅,就主动放弃了
过去校长所享有的几项“特权”,家里的工人自己付工资,电话费自己付,不要学校每
月无偿供给的两吨煤。在西南联大期间,他吃的是白饭 辣椒,有时吃上一顿菠菜豆腐汤
,全家就满意了;他住在租用的民房里,阶沿上摆上几把椅子就是
    “客厅”。他一生没有什么积蓄,病危住院费、死后殡葬费都是校友们捐助的。
    清华园里没有他的纪念碑,而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人心的纪念碑上:梅贻琦,
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面对他的业绩与风范,每一位清
华人和关心中国教育发展的人都会洒下敬仰的热泪。

--
我唯一的情人,爱却更多
虚情假意的话不说,只用一颗真心默默爱我
最珍贵的感动,尽在不言中……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Valentine.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7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