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opstar (卖女孩的小火柴*将考研进行到底*), 信区: Exam
标 题: 第七讲 阅读理解Part A(一)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8 19:44:39 2002) , 转信
第七讲 阅读理解Part A(一)上
中国考试网 2002-04-29 把它E-mail给我 阅读次数:2180
文字: 背景: 字号: 9 pt 10 pt 12 pt 14 px 13 pt
阅读理解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的重要性几乎人人皆知。从卷面上看,阅
读理解部分比重相当大,占研究生英语考试总分的40%,约整个考试的三分之一。每道阅读
题分值为2分,往往因一念之差,选错一题,就会痛失2分,所以任何考生都不敢掉以轻心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考研英语虽然从形式上分为词汇、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
译和作文等几部分,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变相地考阅读理解,所谓完形填空无非是把阅读理
解的文章去掉若干个词,要求你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补缺;翻译就是把阅读理解文章选出
几句话来,同样要你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用通顺甚至是优美的汉语表达一下而已,词汇
和语法都要求在对题干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词汇及语法的具体特点作出最佳选择,
而许多同学做这类题目时准确率不高,正是因为他们只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自身特点,而忽
视了对于全句的理解而阅读不过关,别人写的文章看不懂,头脑里没有素材,没有模型,
自己笔下也写不出好文章,所以作文也受到阅读理解的直接影响。综上所述,对于广大考
研考生而言,阅读理解部分答题的好坏关系到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败,阅读理解这一关过
了,也就轻松了一半,但是,许多考生拼命作题,大量背诵篇章,外加分析、总结,作了
大量努力,可是结果却收效甚微,多数考生阅读理解的分数可达20至20分,然而超过35分
的人却寥寥无几,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怎样才能得高分呢?在这一讲里,我们就要分析问题
所在,找出对策。阅读高分对策一半是基本功,一半是技巧。
(一)考研英语文章的内容、来源和特点
回顾1994年到1999年6年中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可以看出:阅
读理解部分的考题一般为五篇文章,每篇约400~500个单词,阅读总量在2000~2500字,
平均每篇短文后面附有四个问题,共计20个问题,每篇短文由三到五个段落组成短文中的
词汇,一般不超出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考研大纲的词汇范围,事实上从最新的考研实考试题
文章来看,绝大部分单词都是大纲中有的,少数超纲词汇也有中文注释,即使个别词未加
注释也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出题者就只能在句子难度方面做文章,通过使用复杂
句来达到这一目的。简而言之,多重复句,多重并列句,被动句插入成分,分割句,省略
句,倒装句和双重否定句的广泛应用,给考研阅读增加了决定性的难度。
考研文章的内容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目各个领域的知识、社会科学包括
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管理、金融等领域;自然科学包括普通物理、
化学、生物、工程、计算机、医学、农业等领域;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语言
、新闻、艺术等领域。在过去6年的考题中,有20篇社会科学短文,8篇自然科学短文,2篇
人文科学短文,社会科学短文占67%,自然科学占21%,人文科目占7%。整体短文难易程度
属于中等阅读材料,大约相当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阅读程度,短文全部来自英语国家文献
资料,但从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判别,至少有18篇是关于美国文化或用美语写作的,占
56%,平均每年都有三篇以上是关于美国文化或用美语写作的。美国文献是阅读材料的主要
来源。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占据了如此大的比例,一方面说明这方面的信息是当前英语世
界信息的主流,是生活必然反映的结果,另一方面说明考生应对此引起足够的注意,要对
生活的各个层次有所了解,知识面要宽。社会科学体裁包括文化、历史、家庭、教育、人
口、交通、环境能源及其他社会现象,阅读这类文章的关键是抓住作者所支持或反对的观
点,以及作者对文中所述人文现象的态度,科普文章包括大气、地质、海洋、语言、空间
、医学、电脑等。阅读这类文章的关键是抓住作者论述的中心以及作者对于理论或成果的
优劣的评判。
考研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多样,有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希望大家注意不同体
裁的文章不同的考试要点:对于说明文,要注意事实和数据;对于议论文而言,要注意作
者的结论和观点,以及作者对其他观点的态度。
(二)阅读理解题的类型和重点、难点
阅读理解题一般以短文中的事实,信息和细节提问的题约占50%,就短文中心大意、判
断深层含义、作者态度和文章基调。提问的题约占40%,其他问题,包括判断生词意思,约
占10%。
这里,我们把题目分成五种类型,即主题性问题、细节性问题、态度性问题、推断性问题
、词汇性问题并详细介绍这5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1. 主题性问题
主题性问题顾名思义,要求考生找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命题形式有以下两种:A.
直接发问、问中心思想、绪论、要点等;B.要求考生给文章定题目,实际上是测试考生对
文章理解的程度和概括能力。
A. 直接发问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about ______. (1990-18)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1994-58)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1993-41)
This passage mainly deals with _____.(1994-61)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______ .(1995)
They key point of the passage is____.(1995)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t that_____.(1993)
The article was written to explain______.(1992)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_____.(1995)
B.给文章定题目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_. (1990)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______.(1996)
抓主题句是概括中心思想的一个常见方法,主题句表达中心思想,其他的句子均围绕
其展开说明或议论。它通常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在文章的通常位置为第一段首句,第一
段末句和全文末句等地方。
a.第一段首句 许多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提出要说明的主要对象或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接下去的句子和段落都说明或论述它,这样,文章的结构就属于一般到具体,主题句也就
在首段首句。
例:(1997)
A report consistently brought back by visitors to the US is how friendly, cour
teous and helpful most Americans were to them. (去美国的旅行者带回的信息一致表
明大多数美国人对游客是友好,礼貌,乐于助人的。)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第一句就提出来了,以后的四段都是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个主题
。
首段末句,也是主题句常出现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主题句不仅是对全文的总
结,也是对第一段的总结,而且开启第二段及以后的说明或论述,简而言之,这种文章的
结构是:具体说明或论述(一段)总结(段末的主题句)后文的具体说明或论述。这种形
式的主题句之前通常有表示总结的提示词,如:in consequence, to conclude, in summ
ary, to sun up, in short,in brief; 或表推断的提示词:therefore, thus, as a res
ult, accordingly; 或表示转折的提示词:but, yet, however 等,转折后出现主题句的
情况比较多,这种套路的文章,可以叫新老观点对应性文章,文章中出现诸如a popular
belief, frequently assemble, universally accepted等词句提示作者将要在下文提出一
个标新立异的与之不同的新观点,那么新观点一定是主题大意,而作者对老观点的态度则
是批判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5.12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0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