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oversea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iheng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四有新人), 信区: Flyingoverseas
标  题: zz大侠的Wharton之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17 14:19:15 2006), 转信

瀚海星云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AdvancedEdu]
--------------------------------------------------------------------------------
发信人: cjzuo (左右左@(322-530)∈0023), 信区: AdvancedEdu
标  题: 大侠的Wharton之路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6年03月28日17:51:4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WWWPOST

发信人: daxia345 (大侠), 信区: AdvancedEdu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4 23:52:36 2006), 站内

######################
我的申请总结---序

随着Wharton offer的到来,我的申请也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

可以说,这次的申请算是比较成功的。

申的都是PhD in Management/Strategy

拿到offer的有Wharton, Cornell, Berkeley,还有INSEAD的准offer。
面试邀请的有Northwestern, U Mich,Maryland,都withdraw了。
拒我的学校有Stanford, MIT, Duke,LBS。

总结,2年前就想写了,只不过那时的我,对申请的认识远不及今天。

记得我第一次来飞越重洋版时,就发现有关商科申请的文章是少之又少,记得比较有印
象的就是一个5字班(6字班?)的师兄写的申phd in finance的,最后他好像是去了
Boston University。然后还有一去年写的吧,8字班的师姐,出去以后转的finance,最
后去了U Mich。和数理化的比起来,算是凤毛麟角了。

希望我写的总结会对今后申请商科phd的同学有所帮助。


由于我写东西比较拖沓,可能会有很多废话,大家先做好思想准备啊,而且可能会拖很
久,汗。。。


######################
我的申请总结(1)——梦开始的地方

出国 vs 推研

我是清华经管00级金融本科,刚进清华的时候,看师兄师姐们都为推研而努力,就把目
标定在了推研上。

但是由于身边的几个高中同学一直都准备出国,所以我也就跟着他们利用假期时间但在
考的时候我还没什么特别明确的目标,只是不想荒废了假期,同时学学英语。那时我还
是一心想着推研的。就这样,大三也结束了。我的成绩排13/58,达到了推研水平。

这时面临我人生中的一个抉择,是出国还是推研呢?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既然成绩可以推研,为何要放弃一个已得的机会而去追寻一个
不确定的机会呢?况且经管研究生毕业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是对我而言,出国又是
一件极有诱惑力的事情,让我跃跃欲试。

首先,在经管的三年学习生活,特别是大三参加的SRT项目,让我看到了一些经管老师的
生活状态,这是我所羡慕的一种状态。工作并不很累,然而报酬颇丰。有很多工作虽然
报酬高,但是也很累,这并不令人羡慕。对于很多人向往的投行,我在大一大二也有过
憧憬,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样的工作,自己不够aggressive。唯
有经管教师的职业性价比极高,即便是比较一般的老师也可以过的很好,更不用说那些
小有名气的了。

第二,感觉自己比较适合做教授,搞研究。教授主要是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教学,二是
科研。我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所以教学没什么问题。对于科研,虽然我还没有进行
过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但平时写写论文之类的作业还是应付的比较游刃有余的。


为了能回清华经管当教授,一个国外名牌大学的Ph.D.就是必需的了,所以我必须选择出
国。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在清华读完研再出国,这样看起来似乎把握要大些,但是对研
究生生活的缺乏信心让我放弃了这一选择。


两年后我是否会比现在更有优势呢?我没有把握。经管的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科研为导
向的,大部分同学用这个时间来实习,为找到好工作打基础。学术上,经管虽然一直在
进步,但与国际水平还是相差甚远,除了特聘,没有什么有国际影响的老师,我在这两
年内能否有什么研究成果?我没底儿。当然,事在人为,只要故腔嵊惺栈竦模ê孟裼
懈?字班的师姐,读研时跟着特聘做,然后去了UNC, phd in finance)。但是,我对自
己在非典时期的表现很不满意,那时成天就是打牌打游戏,荒废了学业,对于同样没有
太大压力和约束的研究生生活,我是不是也会这样虚度呢?我不敢保证。我还是一个需
要环境影响促进的人,在大家都松下来的时候我不能保证自己还能坚持。

当然,还有9字班师姐Silversnow拿到Wharton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的offer
的刺激。当时可以说是给了我不少鼓励吧,因为听说她的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我就幻
想着自己也能如此幸运(后来才知道她和那边的教授很熟)。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美特斯邦威的广告语,呵呵。毕竟大部分同学不是推研就是工作,
希望自己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不过,这些都是minor issue了。


基于以上这些种种考虑,我选择了出国。虽然现在写起来看似轻松,但当时的抉择还是
颇费脑筋的,我记得当时苦苦思索才作出的这个决定,毕竟,要放弃已得的推研,而去
追求不确定的飞跃之路,不是每个人都放得下的。

但是难得有这样的一个梦,就去追一下吧。



最初的梦想      范纬琪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的要有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
 
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用着轻快的步伐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很高兴一路上我们的默契那么长 
穿过风又绕个弯心海连着像往常一样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
我的申请总结(2)----初出茅庐

做出决定,再付诸实行,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大四开学时,同学间弥漫了推研的狂潮,而我身边几个原来决定出国的同学都经不起推
研的诱惑,纷纷倒戈了。这时的我,真的像是战场中的战士,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
只剩下我孤零零的向前行进。

到了真正推研的那几天,还出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本来要出的toefl成绩推迟了,这还
真让我犹豫了一下,结果还是去领了推研表,那可以说是我意志的一次动摇,如果toefl
成绩真的不理想,那么我也许真的就放弃了,因为孤身走在这条路上真的需要一些勇
气。还好,成绩基本令人满意。我也没有了退缩的理由,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飞跃这条
路,但是当看到别的同学去交表面试时,心里还是难免有一丝失落。

(背景音乐~~)

勇气    梁静茹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别人怎么说我不理
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
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
我知道一切不容易
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
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

爱真的需要勇气
来面对流言蜚语
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
我的爱就有意义
我们都需要勇气
去相信会在一起
人潮拥挤我能感觉你
放在我手心里你的真心

如果我的坚强任性
会不小心伤害了你
你能不能温柔提醒
我虽然心太急更害怕错过你


已经决定了申请,就先摆一下各项条件吧。

TOEFL: 633/4.5
GRE: 2280(V/M/A: 780/800/700)
GMAT: 700/5.0
学分积:85.4/100
排名:13/58

客观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优劣势,我的劣势,就是我的数学不行,这也是我的排名不是很
高的直接原因,对于那些证明推导,实在是让我很头疼。而偏偏无论是金融还是经济,
对数学的要求都很高。

既然自己的特长不在这边,申金融或者经济不占优势,即便申到了,读起来也很痛苦,
那么就要申别的了。

正好我的SRT项目做的是FDI(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还在国内核心发表了一篇文章
(不过质量不高)。于是,就以此为中心进行申请。FDI属于international business领
域,一般在商学院的management department里面,但不是很主流,也就是说,不是每个
学校都有老师在研究这个的。

9月份的时候,找经管一些海归的老师了解情况,上网查资料,准备各种申请材料之外,
这里要特别感谢市场营销系的刘茜老师,不仅给我很多鼓励,还帮我改了PS和resume。
还有85的一位素未谋面的师兄,也给我的PS提出了修改意见。

那段时间真的挺忙的,选校,改PS,填表,寄材料,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就业信息,能
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不错的。就这样,到了年底,我的材料基本准备完毕,工作方
面找到了一家四大之一的事务所,也算有了着落。

这时我的想法又发生了改变。本来我对申请的期望是能够申到LSE这样的学校,自费去读
一年也就行了,见识一下,然后再继续申请。但是后来又了解到LSE的毕业生再申请的情
况也不是那么乐观。再加上现在又有了还可以的一个工作保底,我决定只申请Top 20的
Ph.D.,否则的话,去读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学校也没什么意思,因为那样即使毕业回清
华也比较困难。Top的申请到了是运气,不行就工作。为了适当分散风险,就又申了几个
硕士,新加坡和加拿大的。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段,觉得自己当时的申请真的是在碰运气。没有好paper,没有陶
瓷,没有好的推荐,当时所谓的研究经历,现在看来真的很naïve。在PS里面,仅
仅强调了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却没有domenstrate自己的研究能力(当然,当时也没有
什么呢,不过也是应该强调potential的),为什么可以在今后的phd生活中survive。

对了,还要推荐一下照澜院的邮局,我的申请材料都是在那里寄的,平信,都没丢,也
没晚。


寄完材料,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
我的申请总结(3)——情定NUS

刚看了一下回复,发现有人对时间有问题,可能是我写得不够清楚吧,再说一下

我是00级本科,04年毕业,第一次申请04 Fall Entry,到NU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读master,2年的,第二次申请06 Fall Entry的。希望不会再有歧义
了:)



等待的过程实在是不好受。早就知道美国商学院要招人一定会有面试,所以整个2月一直
希望能得到面试的机会。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美国学校认为有面试我的必要。唯一
值得安慰的是,LSE给我发来了admission,但并不是我报的第一志愿,而是第二志愿。
不过在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打算去那里了,但无论如何,也算是结束了我的三无生涯。

3月的时候,据信像雪花般飞来,好在我也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就是那时候训练出来的吧,一天拿几封拒信也都挺过来了,基本也在意料之中吧。
夹杂在据信中的就是新加坡国立的面试通知,他们专门到北京来进行face to face的面
试,这是我的一个机会,由于在找工作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面试经验,所以整个面
试过程我还是比较从容的。

面试在3月中旬一个周日的下午,贵宾楼,记得很清楚,为了此次面试还耽误了一场女足
比赛,好在我们最后赢了,没留什么遗憾:)

在面试之前有笔试,大约40分钟吧,两部分,一个是summarize,一个是命题作文,反正
我洋洋洒洒写了很多。然后是面试,由于是整个商学院一起面试,来的老师不是我所申
请的business policy,因此没有什么具体的学术问题,只是很general的,why phd? 
Why nus? Plan after graduation? Any U.S. schools?


面试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有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据信依然源源不断,我也守着最后的
希望,但也作好了工作的准备,甚至报考了CPA,买了一大堆书,结果最后也只能放在书
架里当摆设。终于,在4月5号,我拿到了国立Master的offer,巧的是,在同一天,加拿
大的Queen's也给了我Master的半奖,这时我又面临抉择了。

首先,这两个虽然都是master,但国立是两年,Queen's是一年。由于我是要继续申请
的,所以,一年的时间恐怕很难有什么big change,估计到了那里又要马上开始准干昵
肓耍侥甑氖奔渥急富岣浞忠恍U庾钪找渤晌已≡袷笨悸堑氖滓蛩亍n
第二,从地理位置和国际声誉上讲,Queen's无疑要优于国立,这是很多人考虑的因素。
但国立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加上新加坡本身也是金融中心,毕业后即便申请失
败,留在本地工作的几率也要大些。

第三,金钱方面的考虑。国立的奖学金绰绰有余(1500新币/月),而Queen's只是一年
给6000加元。虽然家里有能力支付,但我还是不希望花家里的钱。

最后,新加坡离家较近,而且文化差异不是很大,对我这样没有离开过家的学生,作为
迈出国门后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好适应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很重要,基本没什么不适
应,而且经常能回家:)

于是,我选择了新加坡,我的第一次申请也就此告一段落。


这次的申请,不能算是很成功,但基本也是我力所能及的水平了。现在看来,对于本科
直接申Top 20的商学院PhD ,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或者有出色的研究经历(至少要
familiar with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n your area);或者有牛人推荐(最好是在
国外有些知名度的教授);再或者是和那边的教授联系紧密,留下良好印象;要不就
是,rp好,运气佳,offer从天而降。

不然的话,仅仅凭清华经管的本科直接申PhD,基本上是没什么可能。但是比较可行的
是,申请master,命中率会比较高。一个新加坡或香港的master by research,会为再
次申请奠定良好基础。


Fly Away          F.I.R

清晨的微风 如此的平凡  
看似简单 雾气驱散  
温柔阳光中 慢慢醒了过来  
准备面对挑战  

在新的世纪 该抛开过去  
是好是坏 要放得开  
往梦想的路 没有想像简单  
我还要更勇敢  

回忆就像漩涡 它将我拉走  
时间的钟响起 我不该逗留  

Fly away 不管流下多少眼泪  
坚持下去的动力还在  
Nothing I will be afraid  

Fly away 不管未来有多困难  
我仍然能感觉 心跳还在  
Nothing I will be afraid


######################
我的申请总结(4)——狮城岁月

2004年7月24日,离开生活了22年的北京,来到新加坡。这里要感谢一下Phillip师兄,
不仅去机场接我,还带着我熟悉了一下环境,十分感谢(呵呵,这里说了,免得他老人
家再念叨~~)

在来之前,我就已经确定了导师,后来证明,这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可以比其他人更早
地开始research。至于导师的选择,就是看他的简历,做了不少FDI相关的东西,就选他
了,Andrew。来了以后,才意识到Andrew还是很牛的,刚刚做了Department Head。
Andrew是加拿大人,为人随和,还挺幽默,还娶了个中国老婆(我又开始八卦
了。。。)

初来乍到,当然要从最低级的活儿做起,我记得我是颇做了一阵子不用动脑子的体力劳
动,什么拿一本书划名字啊,两个文件进行比对啊之类的。虽然都是什么没有技术含量
的活儿,但是还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给Andrew留下了不错的印
象,基本上我干活是以快著称,质量也还过得去。

在干活儿的同时,还要上课,master一共要修6门课,因为不用上英语课了,我第一学期
选了4门。那段时间还是有点忙的,不过也很充实。适应上倒没什么大问题,吃的方面,
食堂有很多中餐,学习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困难。同学里面,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大家
交流起来十分方便。


我从一开始就和Andrew表达了继续申请的愿望,难得的是,他也十分支持。在大约10月
的时候吧,Andrew终于让我开始做research了,是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的。更难得的是,Andrew还给了我数据,建议了模型。这样
大大减轻了我的工作量,有了数据,我只需要literature review, develop 
hypotheses,再test就可以了。

有了大方向,有了数据,剩下的过程也比较顺利了,虽然在这过程中也有过一些小困
难,但也都克服了。到了12月的时候,初稿已经完成了。

1月是AOM(Academy of Management)和AIB(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的年会
截稿日期。在截稿之前,Andrew帮我把论文改了一遍。投出去以后,就又是漫长的等待
了。心里隐隐觉得,这论文被接受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的下一次申请。AOM和
AIB分别是management和international business领域顶尖的会议了,能有这样一篇
conference paper,无疑是申请中一个很大的砝码。

到了3月和4月,消息传来,两个会议都被accepted,当时还是颇为兴奋了一下的。虽然
系里只support一个conference的钱,但我还是决定两个都参加。毕竟,如果能有机会在
会议期间认识几个教授,对申请会更有帮助。


######################
我的申请总结(5)——开会

会议分别于7月和8月在魁北克和夏威夷开,从4月到7月,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
我决定再考一次GMAT。原来的成绩只是勉强说得过去,如果能到750就比较好了。然后我
就借准备GMAT之机于6月初又回到了北京,呵呵,之前4月已经回过一次了,我的回家本
性已经开始显露了。


考试定在6月底,差不多有3个星期full-time的时间复习,Andrew也很好,在这期间没给
我什么其他的活儿。我就在家里逍遥地复习,其间还成功地赶上潮流,在成都赛区的时
候就开始关注超级女声了,呵呵,也开始了我的玉米+凉粉生涯。。。

6月底考完,成绩基本达到预期,750/6.0,唯一美中不足不足的就是verbal只有89%,没
达到90%的目标,不过也可以了。

在这期间,又酝酿了一下第二篇论文,IB的。因为Andrew的expertise是在IB,我的第一
篇论文和IB没什么关系,是social network和neo-institutional theory的,所以觉得
还是再有一篇IB的论文比较好。但是那会儿也没酝酿出什么来。。。

到了7月初,就要去开会了,先是AIB,Quebec City,Canada。

到了魁北克,感觉有些失望,看了一下来的老师,好学校的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一些
不知名的学校的老师。这让我对IB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非主流啊非主流,而且IB
这个方向本身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多,基本上都是从别的学科借来一些理论来进行研究,
如果以这个为大方向学习的话,会让自己的background不够solid。基本上,在AIB以
后,我就决定再次申请的时候要以我的第一篇文章为主,方向是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d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into organization analyses. 

8月的AOM,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比AIB要强很多。在去之前,做了一些工作,看
了看各个学校的老师,有没有和自己方向相近的,然后发email联系,看看人家是不是也
要来开会。

到了开会的时候,大约见了五六个教授吧,还是有些收获的。先和一个CMU的教授聊了聊
我的论文,他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虽然他主要在public policy school,并不在我想去
的biz school,但他还是十分好心地为我介绍了一下social network领域各学校的情
况。

还有一个network的大牛,我也厚着脸皮和人家搭了搭话,大牛还是挺不错的,也给了我
一些建议。和Wharton的一个教授也简单谈了谈,由于他认识Andrew,对我也还算热情,
不过没谈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基本上是大致地说了说申请的事情。

最有成效的应该就是和Maryland的联系了。他们一个去年负责招生的教授和我谈了谈,
感觉有点像面试。谈完以后觉得去那里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准备把Maryland当作保底的
学校了。

从AOM回来,8月中了,然后准备了2周的TOEFL,8月底考了,290/6.0,还算令人满意。
从9月开始,就专心准备申请材料了。


######################
我的申请总结(6)---- 选校

选校是申请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选校的基础是定位。以往的经验,比我早两年的师兄,
有去Stanford的,不过不是同一个系,而且他导师是Stanford的,还有申到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的(Andrew是UWO毕业的),他和我是一个老板,他只申了
Harvard, Wharton, MIT, Stanford, INSEAD和UWO,最后他没去UWO,而是选择了工作,
还有也是一个Andrew的学生,去了UIUC。

觉得还是本系的师兄/姐更有参考性一点,决定保守一些,多申一些学校,最后加加减减
地申了14所。后来证明,这是过于保守了,不过也从另一侧面反应了不自信,10所左右
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数量。

以前看的总结里,有对各个学校的介绍,觉得很好,这里也试图把我所了解的告诉大
家,尽量从general的角度看,不过大部分还是针对management/strategy的。


Harvard: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申。名气自然不必说了,Harvard is Harvard。商
学院整体的reputation也很好,但具体到博士项目,不是太好,没办法,老师们都是超
级大牛,太忙了,没什么功夫管学生,所以基本上要自力更生了。比较特别的一点是,
HBS的博士分两种,PhD和DBA。一直有种说法,在学术界,DBA不如PhD,具体情况我也不
是太了解。我没申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什么太合适的教授。这个方向想申的话,可以考
虑PhD in Business Economics和DBA in Strategy,前者就是经济学的气息比较浓,后
者是前1年才新开的。

Stanford:整体的reputation也很好。我申的是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
Organization Behavior。OB分micro OB和macro OB,前者主要研究individual,像什么
emotion, trust之类的,我不是很熟。我的方向是macro OB,或者叫OT (Organization 
Theory),和strategy靠的就比较近了。Stanford的macro OB,sociology的气息比较浓
一些,population ecology的开山鼻祖之一的Hannan就在Stanford,还有neo-
institutional的鼻祖之一的Powell,在sociology department。而且,加州的天气也很
好,呵呵。有点特别的地方是,OB只要GRE成绩,这一点在其它商学院是罕见的,一般是
2个都行,prefer GMAT。

Wharton:Wharton的规模很大唤鱿岛苋踔罶tatistics,Health care system, 
Real estate,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这样在其它商学院不常见的系,
Wharton也是一应俱全。这一风格也延续到了Management Department,光是faculty就有
40人!与此对应的,phd学生也不少,每年大概招5人吧。当然,management里面也是包
罗万象,研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OB, OT, Strategy,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比
较好的一点是,有IB这一块,很多其它management department里根本没有这个方向的。
这样我之前IB的基础,也可以派得上一点用场。

MIT:Sloan的优势在于technology这块,entrepreneurship之类的。有一个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的program,大概有10个教授吧,应该说是个很好的地
方,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散,就是教授之间研究的方向差别还是挺大的。Westney是IB
方面的大牛,Zuckerman主要研究social network。这两个和我研究的还比较相关。

Columbia:Management department里也是sociology的气息很浓。有好几个教授都是
sociology背景的,Stuart, Ingram, Reagans都是social network expert。还有
Haveman,是研究neo-institutional和diffusion of diversification的。应该说,这
里和我算是比较对口的了。但不知为何,Andrew对这里似乎印象不好,争取了一下才拿
到给这里的推荐。

Chicago:更是sociology的天下。那个系的名字叫Market & Organization,有个
social network的大牛,Ron Burt。不过好像除了他,我这方面没什么太牛的。Chicago
有个好处就是读完前两年,可以拿到一个MBA的degree。不过,好像毕业挺难的。Andrew
同样对此无甚好感,我也就没再争取,这里反正不如Columbia对口。

Cornell:Management的特点就是小,一共faculty就不到10个,还包括OB的,具体到OT
的人,也就2-3个。而且management的强项在于OB,特别是HRM,整个OT在那里就算
minority了。本来都不打算申请这里了,就写信问了问,没想到那边的老师十分热情,
在11月的时候就通过skype和他聊了聊,既然都进展到这里了,没有理由不申请啊。另
外,Cornell还有一个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 School,很多研究OT, Strategy
的人都在这里,像Tolbert。如果在Cornell读的话,基本上要游离于这两个school之
间。

U Mich:PhD的reputation很好,是个研究气氛很浓的地方。Corporate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虽说是一个系,但是分2个方向,CS或者IB。代表
人物是Ahuja,印度大牛啊。听说那里对PhD很重视,受到的训练很好,出来的placement
也很好。而且只从Ross捐了一大笔钱以后,U Mich立马阔气了,貌似奖学金也很高
啊。。。

Berkeley:和MIT比较相似。有两个相关的专业,Business and Public Policy,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BPP更多是economics-based,
OBIR是sociology-based的,我申的就是OBIR。这里的OT group人也不是很多,Audia算
是比较活跃的一个了,还有John Freeman, population ecology的另一个奠基人。值得
一提的是有一个中国教授,Waverley Ding。她04年从Chicago毕业,来Haas做
Assistant Professor,榜样啊!

Northwestern:Kellogg的整体还是很强的,特别是Marketing,当然其它的也不差。也
是有2个相关的专业,Managerial Economics and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和Berkeley的2个相似,前者是economics-based,后者sociology-based
的。MO有不少牛人,Gulati, Zajac, Uzzi,各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貌似也很钱
的样子,Kellogg也是个好去处。

Duke:感觉从前几年开始Fuqua就开始扩展,group也越来越大。Management department
规模也不小,Will Mitchell从U Mich过去了,增强了一些实力。但不知为什么,
placement总不是太好(那里的学生自己说的)。

Maryland:MO的领军人物是Gupta,是个牛人,我当初读了一篇他的文章,觉得写得很
好,颇为崇拜了一下。他还有个中国女学生,Cao Qing,貌似也挺牛的,今年on the 
market,不知道工作找得怎么样了。

NYU:Stern的finance最牛。它的IB是很偏重economics的,所以也就没申。Bernard 
Young是IB这边的大牛,在各种jouranl上都有publication。

INSEAD:美国以外最好的商学院之一了。Strategy group有不少牛人,Gimeno, Doz, 
Kogut。学生的placement也都很好。它的缺点在于不在美国,而且只是一个商学院,并
不是一个university。这里的老师欧洲人比较多,还在Singapore有campus。由于不要申
请费,我也就申了。

LBS:和INSEAD性质差不多。但是给我的感觉是,LBS的研究气氛不如INSEAD浓,它还是
更重视practical的东西的。置身于伦敦这样的金融中心,多关注些实际的东西,也是正
常的。

Toronto:它的strategy department还是挺强的。特别是ecology和social network这
块,像Baum这样的大牛,还有一些年轻一点的Assistant Prof,像Rowley。感觉这里确
实有这么一群人在做这个东西,很有group的感觉。

UWO:Ivey的MBA更有名一些。General Management以international business闻名,特
别是Japanese MNE的跨国投资,因为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关于这个的数据库,
然后出了一大批人,Beamish是这里的头,他也是Andrew的导师。应该说,Ivey的这个
community在IB这块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

Yale:Yale的PhD项目只有3个系,accounting, finance, marketing,所以就无从申请
了,不过从这点也可以看出Yale对PhD的培养并不是很重视。

Princeton:人家根本没有商学院这个东东。。。做finance的一般都在economics 
department里。

还有几个不错的商学院,可惜没有PhD项目,像Dartmouth, IMD(我对瑞士的印象还是很
好地。。。)


######################
我的申请总结(7)---- 重装上阵

学校选好以后,剩下的大头就是PS了。由于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经历,写起来也算得心
应手多了。PS的主体就是阐述了一下自己的研究经历,很朴实,没什么花哨的东西,最
后1/3写了写为什么要申请这个学校的这一项目,这一点比较花时间,要上网看老师的
paper,写出来怎么match。

推荐信,1封清华时毕业论文的导师,1封Andrew的,有的学校还要第3封,这颇费了些周
章。由于我一心一意跟着Andrew做,和其他老师没什么太深的接触,所以最后只好找
program coordinator写了,基本上没什么实质内容,算凑个数吧。

剩下的就是比较route的工作了,填表,寄材料。12月20号把所有的学校都寄完了,就回
来北京等消息了。

整个1月,没消息,也逐渐习惯了每天早上收信的日子。到1月底的时候,心里稍微有点
着急,看着别的系的offer已经开始出来了,也有一点小羡慕。

与此同时,看到网上有说Stanford已经发campus-visit的invitation了,心里还是感到
很失落的。Stanford,还是我很想去的地方,而且一直也有招中国人,没想到这么快就
被拒了。

还好,我的失望和焦虑没有持续多久,2月2号收到了Berkeley的offer,当时真有点儿天
上掉馅饼的感觉,因为以为都会有面试才会发offer的,没想到offer就这么来了!
Program coordinator还特意打电话来祝贺,真让我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到现在还是很感
激berkeley这么早就给我offer,免去了我以后的焦虑。还有一段小插曲,这个offer是
我妈去白云观帮我烧香以后第二天来的,嗯,我是不相信这些的,不过是陈述这样一个
事实。

然后的一个礼拜出去旅游,为了保证收信,我还特意搞了一个手机上网,不过什么消息
都没有:(

到了14号,收到了Kellogg的on-campus interview invitation,如果不能去,就video 
conference。当时犹豫了一下,又问了一下Andrew的意见,还是决定去了,因为手里正
好也有签证,开会时签的,1年多次,而且对方还提供$500。再加上Berkeley也有admit 
day,给$350。

既然决定去,那么就顺便把其它学校都问一遍吧,看看有没有再能给点钱邀请我的。发
信问了一溜儿够,得知Columbia我在waiting list上,MIT说看了我的材料,很优秀,但
是遗憾的是他们今年由于faculty会有大幅度的turn-over,所以就不准备招人了,
Wharton说他们再过2-3周才会审材料,Duke也差不多这个意思,Maryland说电面,没有
campus-visit的先例。

Cornell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去,也给500,当时就觉得这个offer也差不多了。U Mich更阔
气,给600。我也顺便把Maryland withdraw了,算攒人品了。

最后确定下来去4个学校,Kellogg,Cornell, U Mich,Berkeley,说实话,让我在这几
个里面选,真的还挺困难,在我看来,Harvard, Stanford, Wharton是top 3,剩下的差
别也没那么大了。

计划是3月4号走,15号回,每个学校待3天左右,于是在2月的剩下两周,我的重心都是
在安排这次行程。说实话,这时我等的也就是Wharton了。

2月28号,Cornell的offer来了,意料之中。同一天晚上,Duke的拒信,说实话,当时也
没什么太大感觉了,还挺高兴,少一个学校惦记了。

3月1号,收到Wharton program coordinator的来信,说要和我电话5分钟。当时的心情
还是很激动的,马上又开始琢磨为什么是5分钟的电话啊,面试?时间太短了吧,
offer?干嘛不直接email告诉我啊,还打什么电话?难道告诉我要据我?觉得我还不
错,正式地据一下以示重视?真是思绪万千啊。。。

不管怎么样,都是要面对的,马上回了email。3月2日,却没有回信,心中更加忐忑。这
时INSEAD又来信了,说要面试我,我现在还哪有心情搞这个啊,直接回信说了说我的情
况,但也没把话说绝,毕竟INSEAD也是很不错的。然后和INSEAD的program coordinator
用skype聊了1小时吧,和我介绍了一下INSEAD,还一个劲儿地问我Berkeley和INSEAD怎
么选,他的意思是只要我决定去就给offer。我确实也给不了他答案,只能说等我从美国
看完了再决定,其实这么拖着人家我也挺过意不去的。

3月3号,终于通上电话了,offer!当时还是很高兴的,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一共高兴了
2回,1次是berkeley的第一个offer,一次就是wharton的。

这样一切都明朗了,不用再考虑选学校了。然后决定取消4号开始的美国之行,毕竟,拿
了人家的钱去逛一圈然后再据人家确实很不好,倒不如早早说明情况。美国之行是为了
帮助选校,既然已经选定了,再去也没什么意义了。只是已经买了机票,损失了一些
钱。。。

然后就是写信和那些学校说明情况,这时尤为感到难受,特别是对berkeley和cornell,
那边的教授真的对我很好。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this is way of life。有意思的
是,就在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又来了Toronto的offer,忘记withdraw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的决定过于仓促,毕竟,其它的几个学校也都是很好的。但怎么说
呢?我应该是有一种Wharton情结吧,最初的梦想始于Wharton,以Wharton作为申请的终
结,也应该是个圆满的结局吧。


######################
我的申请总结(8)---- 尾声

一直以来,都很欣赏超女的口号,想唱就唱。

推开夜的窗
对流星说愿望
给我一双翅膀
能够接近太阳

我学着一个人成长
爱给我能量
梦想是神奇的营养
催促我开放

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
就算没人有为我鼓掌
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

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
就算这舞台多空旷
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想唱就唱,是一种洒脱,一种自由,一种年轻人的特权。的确,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很多时候,错过了那个可以追梦的时节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随着岁
月的流逝,能想做就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所以说,能够想做就做是一种幸福,是老天给予年轻人的特权。有机会追梦是一种幸
运,更是一种幸福!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追求的过程、付出的过程都是幸福的。

不断实现梦想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只是,当你追求许久的梦想终于实现的时候,会在
短时间内,有一点点空虚。这时,就会想起某次和大牛的对话,what's my fire in 
the belly?
 
读了phd,就意味着真正要把学术作为career来对待了。而对于career,一定要真正喜欢
才能够干好,否则的话,将很痛苦。现在,我对于学术,只能说 I can do it. 还不能
说 I like it。真正的且最持久的fire in the belly应当是喜欢。光喜欢professor的
life style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学术中找到真正能吸引你,打动你的地方。这也算
是我下一阶段的目标吧。

这份总结,也洋洋洒洒地写了1万多字了。写的目的,一是对自己这几年的历程作一个回
顾,也算告一段落;二是真的希望可以对以后的申请者有所帮助,毕竟,商科PhD申请的
人不多,这方面的经验也是少之又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队伍来,将来为
国内商学院的发展出力,这两年的经历,更让我认识到国内商学院在研究方面与国际上
的差距,这正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从来都不觉得Wharton的offer可以改变什么,也不去考虑自己牛不牛这些问题,我需
要做的就是,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去实现梦想,不去考虑别人怎么说。一直以来,
都深感自己是幸运的,有权利也有能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在这里,还是要不能免俗地谢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决定给予支持;谢谢Andrew,把我带
进了学术的殿堂;感谢所有的同学朋友们,让我的生活充满色彩。Bow!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才刚刚开始。。。


无限       F.I.R.

In a small island
people are still building there
so called-tradition
totally controlled by their desires
and listen! their words
seeking one more step further to the heaven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the brand new start in 2005
We are f.i.r.

无边无际无穷无限蔓延
无道无天无间无限光远
无悔无怨无限无法超越的世界

红色蓝色灰色黑色警戒
无色有色真实虚幻空间
都是属于我们音乐自由的意念

Hold your tears
No matter what the people say
只有相信一种坚持一种力量
能把失败都摧毁
能把失败都摧毁

只有我绝对
没有后路可退
自由去追
没有谁能拒绝

只要我超越
极限你看不见
自由的纯粹我能体会

Music and eternity
searching for music and eternity
now let's continue our stories 
about searching the eternity in music
there is no limit no extreme
no boundary no edge
there is no fear at all
let us be faithful to our dream
We are f.i.r.

 

--------------------------------------------------------------------------------
[分类讨论区][全部讨论区][上一篇][本讨论区][下一篇][同主题阅读] 
--
             
              追求卓越          超越极限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人生终将辉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7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