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oversea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hining (恋曲1990·给你支点), 信区: Flyingoverseas
标  题: 2001年出国经验谈(zz) 很好的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25日08:39:0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发信人: liujg (老实刘~offerrrrrrrrr), 信区: AdvancedEdu
标  题: 2001年出国经验谈(转载)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an 24 18:21:34 2002)

原作者是谁俺忘记了。总之是力学系的一位热心人。
写得的确不错,面面俱到,意见中肯,相信对后人必能有所帮助。
以下为原文:

        2001年申请出国经验谈

写在前面的话

从准备考试到拿到录取通知书算来也快有两年时间. 回想这段出国之路, 磕磕碰碰着实
不少. 很愿意写几段文字, 讲讲期间的经验与教训, 好予后来人多些方便.

我觉得, 每个人在选择出国这条路前要先想清楚, 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出国? 在没有彻底
说服自己之前不必急着迈出第一步. 出国这条路不是这么好走, 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容易
使自己一路上摇摆不定甚至半途而废. 想想身边有些同学G班都上了几期, 磨蹭了一年多
连考试都没准备完, 很替他们惋惜. 出国其实也无须什么大道理, 我自己的出发点就很
简单: 国外有最先进的东西, 不出去看看心有不甘;力学不是我的最爱, 到了国外选择
的余地更大. 这么说不是要煽动大家都出去, 所谓人各有志, 别人的选择不一定就适合
自己, 没有必要毫无目的地随大流. 说句实话, 我很钦佩那些在国内安心作研究的同学
, 可惜自己不是这块料子.

一下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情况写的,但大部分对研究生也一样适用。

出国的大致过程与时间安排

出国过程大致如下:

1. 准备英语考试
2. 向美国大学索要申请材料
3. 按要求填好申请材料并在截止日期前寄回学校
4. 等待学校回音,收到offer后开始办理各类出国手续。

     本文重点主要放在前三部分。

对于本科生, 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是:

大三上学期上GRE班,
大三下学期考GRE, TOEFL
大四上学期准备申请材料
大四下学期等回音及具体办理各种出国手续

准备英语考试

需要准备的英语考试主要是TOEFL(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简称T
)和GRE( Graduate Record Exam, 简称G ). 前者是对赴美工作或学习的非英语类国家的
人基本英语能力的考试, 包括听力、语法、阅读、作文四项; 后者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
试, 每个想入读美国研究生院的学生都必须考, 包括美国本国学生. 考试分三项: Verb
al( 语文 ) 、 Analytics( 逻辑 )和 Quantitative( 数学 ). 两种考试相比较,TOEF
L相对容易,但很多清华学生喜欢先啃硬骨头,先G再T。

中国学生准备这些考试主要难在单词、阅读及听力上, 其中最主要的是词汇量太小, 难
以应付基本的考试要求。所以准备这些考试首要任务是背单词. 这种完全应试型的背单
词比较适合短期内突击完成. 什么时候开始背单词就看你自己的英语基础怎样, 我当时
只在大二暑假背了一个月红宝书( 考G专用的词汇书, 相信不少同学都知道 )然后接着开
学就上G班, 没觉得跟不上. 如果基础不太好, 可以从上大学开始就多花些时间学学英语
, 从最基本的词汇、阅读入手, 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不论将来考不考G、T对你都是一
笔财富. 学英语的教材很多, 但精品极少. 清华的英语课本说实在, 可学的东西不多.
在我看过的书中, 最值得认真学的就是《新概念英语》. 建议大家有时间看看,对提高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很有帮助。在此申明一点, 完全没有必要早早从大一就开背GRE单词,
 除非你想马上就考. 否则提前3~6个月时间准备就足够了.

上面的时间安排里没有提到考T的安排, 因为考虑到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基础好的同学可
能用不着上T班, 考完G后稍为准备一、两个月就行. 基础差点的可以考虑提早准备, 上
个T班, 先T再G,由易到难。 G、T分数自然是越高越好, 一般G有个2100~2200, T有个6
20~630就够用了. 如果分数过低也不一定非重考不可, 这时候先综合考虑一下自己其他
方面的条件(比如GPA、Research experience)再决定, 毕竟考一次试要花不少精力和
金钱. 但如G<2000、T<600那最好还是再考一次. 在准备英语考试时也别忘了课内的考试
, 各类大考切莫掉以轻心,早早做计划分配好时间,免得考前手忙脚乱.

有精力的同学也可以考TSE( Test of Spoken English )和 Sub ( GRE Subject Test的
简称 ). 前者对将来申请奖学金里的TA( Teaching Assistantship, 即助教 )很有帮助
, 后者是一种专项考试, 分很多类, 比如Physics 、Maths、Engineering等等, 主要是
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水平. 比如你是力学系的学生想申请计算机系, 考一项计算
机类的Sub帮助很大. 但如果你是申请机械系( 国外很少有单独的力学系, 力学系包括在
机械系里 ), 没有考Sub的必要, 当然考了而且分高还是有帮助的, 但这里的投入产出比
太低了. 另外,考不考Sub每个系都有自己的传统。咱们系没有,但像电子、计算机等系
,由于申请难度大,大部分学生都考了相应的Sub以增加竞争力。如果真有多余精力,不
妨考考TSE。

具体每项考试如何准备, 在此不加赘述, 网上的文章很多也更仔细, 大家可以上网找找
看( 比如水木清华bbs的englishtest版 ).
索要申请材料

考完G、T,就可以准备向学校索要申请材料。从这步开始就要面临很多未知与麻烦的事
情。建议大家此时可以将水木清华bbs飞跃重洋版的精华区下载来看看,绝大多数申请过
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里面都能找到解决办法。看完里头的文章,能使你对申请的整个
流程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不至于连到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一步
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如何找到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或各系的e-mail地址。这些东西多半
得自己上网查。像www.usnews.com;  www.gradschools.com 等网址上都能找到学校排名
和联系e-mail。 BBS上也会有不少意外收获。此时的e-mail尽量多找些,如果还没决
定申请什么专业,那各个可能的申请方向都要拿材料。力学系可以申请的专业还是比较
多的。

常见的有:Aerospace Engineering或叫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航空航天系,简
称AE或AA);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系,简称M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材料系,简称MSE);Civil Engineering(没有对应的国内名字,相当于国
内的土木、环境、水利等系的综合,简称CV)。也许还有别的系也可以申请,不过我没
尝试过。

从今年的申请情况看,咱们系申请AE比较容易。最难的可能是ME。因为国内许多系都能
申请ME,清华像土木、精仪、机械、热能、力学等系都适合。而AE相对来说适应面不那
么宽泛,力学比较对口。当然,牛人申请起来是什么系的offer都照拿不误。

一般说来,美国的大学8月份才开始印刷下一年的申请材料,过早发E-mail要回来的多
为上一年用剩的材料,不能用于下一年的申请。所以,等到7月底或8月份再发e-mail比
较适合。大多数学校只需一封e-mail过去就会给你寄来完整的申请材料,少部分会要求
你填些预表(Pre-application form)。这些预表有的是上网填,填完直接提交;有的
则是对方寄过来由你填好寄回。个别学校可能要求更麻烦些,除了预表还要你多准备些
个人材料一并寄回才会考虑给你寄材料。最后,有这么两三所学校要你交一定的费用才
会给你寄材料(像今年的Stanford要$9, UC-Berkeley要$15)。

对于那些可以上网填预表的学校,尽量都填。而那些需要邮寄预表的学校,每个都按要
求去填好,然后再花几元钱寄回,确实比较麻烦。不填的话,基本上是拿不到正式表格
。所以这时就要考虑清楚哪些学校值得要表,哪些要不要都无所谓。对于要交费的学校
,这笔钱也多半逃不了。不过,不少学校的网页上有电子版的申请材料(多为PDF文件)
,可以自己下载并打印出来,一样都是正式材料。对于要交费和要邮寄预表的学校不妨
试试用这个方法。

建议大家索要申请材料的时候尽量多要些学校,至少30~50所(如果你很牛,少要些也
没关系)。到后面要决定到底申请哪些学校时,你就会发现缺了某些学校的材料往往给
自己确定目标带来不少麻烦。另外,如果有些学校实在是拿不到材料,也可上bbs问问有
没有谁有多余的,可以要他白送给你或拿别的学校材料与他交换。交换材料时别忘了问
清楚是什么专业的。一些学校不论什么专业都是用统一的申请表;另一些则是不同专业
不同表,不可以混着用。

如果你嫌这种使用paper的申请方式麻烦也可以试试网上申请(On-line application)
,前提是你有一张可以支付美金的信用卡。国内有几种信用卡可以支付美金(比如长城
卡),需要的话可以申请一张。网上申请的好处是便捷,可以及时了解个人申请材料的
处理状况(application status),有时候还能省钱(有的学校网上申请比用paper申请
的申请费要少些)。很多学校都推荐使用网上申请,但中国学生网上申请的好像不多。
另外,网上申请也还是要下载一些申请材 熄D―比如推荐信,打印出来并按要求填好寄
回去。

如何阅读申请材料

正常情况下8、9月份就能陆续收到对方寄回的申请材料,最晚10月份应该能够收齐。面
对堆积如山的申请材料很容易让人头大,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建议大家开始先随便找2、
3份仔细看看,熟悉一下申请材料一般都有些什么内容。之后再看就要有选择挑着看,而
且最好边看边记录些重要的内容. 给每所学校都列个清单,记上有用的信息,比如:校
名,专业,申请费用,申请截止日期,对各类英语考试的要求,同一学校一次最多可以
申请多少专业,第一年有没有奖学金,需要几份成绩单、几份推荐信,P.S(其指代在P
.S.的说明里有讲)的具体名字是什么,联系e-mail,材料的邮寄地址,有没有其他特
殊的要求。

关于以上几点在此作些说明。

申请截止日期多指学校收到你的申请材料的最后日期。例如: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你
就得赶在美国时间12月15日前将材料寄到学校。有的学校会有两个不同的截止日期,一
早一晚,对应不同的申请费。通常早一点的申请费要比晚一点的少$10~$20。要想省钱
就要早点寄出材料。

各类考试的要求主要是针对GRE、TOEFL、TSE与Sub。有些学校规定GRE的Verbal+Quanti
tative>=1400分;有的学校规定TOEFL中的TWE(Test of Written English, 即作文)不
得少于4.0分;有的学校规定申请某些专业必须考GRE的某项Sub。这些内容最好看清楚,
省得最后因为某项硬指标没达到要求而被校方Reject.

大多数学校交一次申请费只能申请一个专业,少数可以交一次费用申请多个专业(像今
年的Umich,Notre Dame,Johns Hopkins)或是可申请多个专业但每个专业都要交一次
费用(像今年的MIT)。申请时遇到交一次费用能申请多个专业的学校很合算。

第一年有没奖要看清,否则录取了也去不成,像今年的IIT(Illinois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就是第一年不给奖。听说往年也如此。

很多学校往往要求不止一份成绩单,通常是系里一份,研究生院一份。对于同一学校想
申请多个专业的同学更要好好算清楚到底需要多少份成绩单。

推荐信一般需要3封,也有只需2封或要求4封的。

P.S.的名字每个学校不全一样,有叫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St
atement of Objectives和Personal Statement of Purpose等。对于申请多所学校而统
一只写一份P.S.的同学来说,名字别忘了要符合学校的要求。还有就是看看对P.S.字数
有没有具体要求。尽管通常为1000多words,但个别会要求短一点的。比如今年的GIT,
研究生院对P.S.字数没要求,但系里要求在300words左右,我就按后者另写了一份。

校方的联系e-mail在准备申请材料和等待校方审核的过程中都会用得上。特别是东西都
寄出后,往往就懒得再理那成堆的材料,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要询问校方再翻查起来就
麻烦多了。所以,在最初看材料时最好顺便记一下有用的e-mail地址。另外,不是每个
学校在申请材料里都附有联系用的e-mail,实在想知道,可以上网问问,往往会有人知
道许多你不知道的东西。

对材料的邮寄,各学校要求也不尽相同。有要求所有材料统统寄到一处的(多为寄到系
里),也有要求将材料分开寄,一部分寄到研究生院,另一部分寄到系里。寄前注意要
看清楚要求。还有就是一些学校在申请材料里会有一个check lists,上面列出每个申请
者所需准备的材料,在最后寄出前可以对着check lists看看有什么缺漏没有。

特殊的要求在这里不太好说。举个例子:有些学校某些专业的Master学位是不要求论文
的,这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还有些学校只招读博的学生,对于那些想出
去后转成Master的同学就要问清楚有没有这个可能。

选择学校

有了学校的基本资料后就可以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作为你的申请对象。这里面有非常
多的考虑因素。最主要的是选择的学校要区分好档次,好学校、中等的学校、差学校(
保底用)都要选择一些。 具体每个档次选多少学校跟你个人的成绩有关,也与你打算交
多少所学校的申请费有关。学校档次一般是参考各类排名确定。这个排名在www.usnews
.com里可以找到。排名一般分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对出国读研的同学来讲,专业排名
可能更重要,因为它反映学校在某方面的学术水平。建议大家以专业排名为主,兼顾综
合排名。一种分法如下: 1~20一挡;20~50名一挡;50~100名一挡;100以后又是一
挡。

选学校的时候不要因为是牛校就不敢选。从专业排名上来看,牛校往往拥有雄厚的师资
力量与科研经费。同是Me(Mechanical Engineering,即机械,是咱们力学系申请的一
个大方向)专业,牛校的教授就比其他学校的多很多。教授多意味着对学生的需求也多
(别忘了学生是替教授干活的),同时也意味着该专业里的研究方向会分得比较细。如
果你的研究背景比较特殊,就可能在细分的研究方向里找到符合你的领域。否则,申请
起来比较困难。举个例子,我自己的背景里强调的一个重点方向是实验力学里的光测技
术,后来发现美国大学里做这方面研究的教授很少,尤其是那些Me排名不高的学校,系
里就寥寥几个教授,做的也是很普通的振动,破坏方面的研究,根本找不到跟我沾上点
边的教授。难怪许多破校老早就据了我,反倒是些牛校如MIT,Berkeley,Umich等迟迟
没有消息。

选择学校的时候尽可能多些向师兄师姐们打听以往的申请情况,看看他们都是以什么样
的成绩去什么样的学校。有的学校对咱们力学系很友好,申请起来把握就大些。比如说
今年的PSU(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本科生里凡是申请的都给了offer(据
我所知他们的GPA都>=80),虽然钱不多,也就$12000/per year, 但offer来得早心里踏
实。有的学校今年对咱们系好像不够意思。像Notre Dame, 我的一个同学(GPA>80)在
索要申请材料的时候就被据了。我虽然拿到的他的材料,最后也没能如愿拿奖。另外,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一些学校,论实力不过中等,但由于所在
城市繁华,加之气候宜人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申请的人特别多。比如加州的学校,像UC
-Berkeley、UCLA、UCSD、UCSB、UC-Davis、 USC, 每年都是竞争的大热门。Berkeley
还说是牛校,其他的学校论总体学术水平不过中上(当然某些方面很突出也不是没有)
,由于沾了加州的光,身价暴增。

据说今年申请UCSB的Me专业光中国学生就有100多人,最后给奖的也就7人。想想每年清
华、北大等牛校有多少牛人都在拼命往这小牛棚里挤就可知其申请难度有多大。

     在阅读学校材料,考虑选校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开始准备各种所需的个人材料。
主要有:正式成绩单(Official Transcripts)、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简称P.S.
)、推荐信(Recommendation)、个人简历(Resume)、GPA换算表和Cover letter. 下
面分别阐述,cover letter由于相对简单就不打算多提。

个人陈述( P.S.)

对P.S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称法, 如: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P
ersonal Statement of Purpose、Statement of Objectives等,习惯上不论学校如何称
呼,大家都简称之为P.S. 最常见的P.S.为Personal Statement和Statement of Purpos
e, 很多人将这两者等同起来,其实在国外学校的眼里,这两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后
者强调的是Purpose,你求学的Purpose是什么要讲清楚, 而前者没有强调这一点,写起
来更为随意些。具体操作起来大可不必理会这些差别,统统按照P.S.统一的写作要求来
写,寄给不同的学校只要按学校要求的名字改改就可以。

P.S.是申请材料中的重中之重,所有介绍出国的书都是这么认为,确实也如此。试想一
下,如果你是招生的教授,除了一些毫无生气的分数外,要想更进一步直接了解学生莫
过于读读他写的P.S.及看看推荐人对他的评价。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参考价值不太大(因
为都是自己写好给老师签个名,国外也清楚情况),所以P.S.的重要性就更突出了。
关于如何写P.S.,有很多书可参考,最常见的莫过于新东方的《出国留学写作指南》(
具体名字记不大清)。书上有很多P.S. 、Recommendation、Resume及Cover letter的范
例,对没写过P.S.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入门:看看P.S.一般都写些什么东西,怎么个写
法。但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文章仅供参考而已,千万不要模仿范文clone出一篇作为自己
的P.S., 因为看过这本书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肯定有不少人将里面的文章拿来随便改改
就堂而皇之的当作自己的P.S.寄出去。审阅者一看到雷同的文章作者肯定就没戏了,连
P.S这样重要的东西都懒得自己准备的学生会好好读书么?所以,写P.S.要忌模仿的痕迹
过重。

另一个P.S.的写作误区是什么都想写。挖空心思去发掘连自己都未曾注意到的"个人闪光
点",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样写出来的P.S.缺乏重点,给人的感觉是:嗯,你是个好孩
子,但你能胜任我的研究工作么?根据我个人体会及与许多同学交流经验后得出的P.S.
写作关键是:讲清楚你的背景,突出你的研究经验和优势。外国人其实非常实际,要你
来就是干事的,所以首先看的就是你能不能干好,而有没有经验是事情能不能干得好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具体到做研究,就是看你的研究经历是不是符合这项研究工作的
要求。做没做过类似的研究?做的如何?所以说研究生申请比本科生有优势,就是因为
读研期间能跟着老师做课题。可能真正干过的事情并不多,甚至没有什么成果,但这在
中国学生的眼里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每年都有大把大把的学生把自己吹上了天,然
后手里揣着一堆牛校的offer照样脸不红心不跳。难怪今年就有人感慨申请出国是:"撑
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么说并不是鼓励大家什么都不干就坐在那吹牛,毕竟知识学
了是自己的,再说,全世界都在吹牛,不见得你就能占到什么便宜。如果你有个像样的
成绩,过硬的研究成果,写起来肯定更有说服力。老外也不是傻子,破破的GPA和几篇鸡
肋文章会是牛人所为?总之,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对于本科生, 可写的研究经历很少, 一般人也就几次小学期能写些东西, 因此对于本科
毕业想要出国的同学小学期该干些什么就值得商榷. 不要把时间花在喝茶看报纸上面,
切切实实跟老师做些研究, 将来写起P.S.也能多点佐料, 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另
外, 如果自己有兴趣平时也可跟着老师干些课题, 像SRT什么的. 只要你有时间机会还是
不少的,多帮老师做些事,混熟了也有利于将来写推荐信. 有精力的同学还可以考虑本
科期间多学些课程, 包括本专业的限选课及外专业的基础课程(像电子、自动化系的一些
基础课程,所学的知识很多专业都用得上的),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能适当地弥补自己资
历的浅薄, 将来申请时灵活性也强些. 比如说如果学过控制方面的课程, 就可以申请ME
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方向, 是机电类的交叉
学科, 咱们力学里的许多知识都用得上. 当初如果我选些这方面的课上上就不至于这次
申请浪费不少机会, 可惜以前没人指出这一点. 选课时间的安排也要注意,尽量分散到
几个学期里。限选课一般到大三才有, 这时又正好是准备G、T的时候, 选课多少要量力
而为,不要因为忙不过来既影响课内又影响课外成绩. 课多了,每门课的成绩也许会略
低一点。个人认为多上几门课, 影响总体GPA低个2~3分(但最好不要低于80)还是很值得
的。扯远了。

具体写P.S.的时候, 关于Research experience部分挑出2~3个做过的研究或项目就行了
, 再多就不易将每件事情都写精. 这2~3件事情要有一定的互补性, 既有在实验室里做学
术研究, 也有在企业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相信3年的小学期肯定有机会让你在实验室和
企业都呆过. 有了相关经历, 写的时候就要懂得适当包装自己, 合理的拔高很正常, 每
个申请者都是这么做的, 无须自责. 有一个P.S.的写作精神叫: 有0不能写1, 有1可以写
3. 这话很有道理. 具体到怎么拔高就见仁见智.

最后再谈谈P.S.的一些细节. 首先是字数, 一般两页A4纸, 1000多words, 很少人写三页
甚至更多的, 如果你很牛就另当别论. 在纸张的选择和排版上可多花些功夫, 尽量做到
舒适美观、方便阅读( 这点不单适用于P.S, 也适用于所有要自己准备的材料). 打印的
时候可以选些带浅色花纹的专用打印纸,效果会很好。这类纸在北大南门的"向阳"文具
店有卖. 说到这忍不住要提到北大的一个同学, 他的整份申请材料包装得极为精美. 所
有的paper都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文件夹里, 看上去就像是一本书, 可以一页页翻着看.
 还附有封面、目录、作者彩照, 总之是极尽包装修饰之能事. 最后这位形象大师以本科
GPA87的成绩拿到了Princeton的offer. 至于这份艺术品般的申请材料起了多大作用只有
老天晓得!

推荐信( Recommendation )

 在国外, 推荐信很受看重, 只可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学生灵感迸发, 想到自己
写好让老师签名, 以至于现在老外不太看重咱们的推荐信. 虽然如此,也不能因此就随
便对待它。

 写推荐信之前先要看清楚学校的要求, 不同的学校对推荐信内容的要求会有些小差别,
 但基本可以不理会. 开始的时候, 不妨将各个学校对推荐信要求的那段话抄下来, 互相
比较一下, 如果差别不大, 那写一封就可以用到所有学校上. 一般说来推荐信要求推荐
人评价被推荐人academic方面的各种ability、potential及goals, 但个别学校也会有特
殊要求. 像今年Purdue的推荐信就指明要推荐人主要写写被推荐人除academic以外的特
点, 及这些特点对将来的graduate study有什么帮助等. 这种特殊要求的推荐信只能单
独写一份.

 推荐信要注意一下三点:

1. 每所学校各需要几封. 一般都是3封, 少数为4封或2封. 在找老师前就要根据所需推
荐信的数量提前想好找哪几位.
2. 对推荐人有什么要求. 有些学校会要求推荐人里面至少有1~2个是对你所学领域很熟
悉的学者, 对于我们这些全部找系里老师写的同学来说自然没有问题.
3. 推荐信虽没有字数限制, 但不成文的规定是不超过一页纸. 考虑到推荐信信头、信尾
还有许多修饰或要求( 像印上清华的标志、 列出推荐人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等 ), 实际
可写的字数不多, 也就200~400words左右.

有人说推荐信就是从3个不同方面肉麻地吹捧自己, 有些夸张, 但确实得其神韵. 不过要
注意这里是以教授的口吻说话, 要是把你捧得太高别人就会怀疑是不是教授本身太烂,
他的推荐自然要打折扣, 所以度要把握好. 3封推荐信的3各角度怎么选也颇费思量, 就
看你想突出自己哪方面的优点. 从某种角度说, 推荐信是对P.S的很好补充. 如果你想说
明自己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就可以找一位任课老师写. 当然, 前提是你这门课成绩要
很好, 最好还有什么别的突出表现; 如果要表现自己的研究能力, 那就找带你做过实习
或课题的老师; 如果想证明自己综合素质是多么优秀, 不妨考虑一下系里主管学生工作
的老师(听说从8字班开始本科生要实行导师制,那更方便写推荐信了)要注意, 每一位
老师只可能重点着眼于他所关心的某一方面, 不要一封推荐信里什么都写. 我见过不少
人受新东方范文的影响, 3封推荐信都从不同角度赞扬自己的英语怎么个好法, 这样给人
的感觉太不真实了. 还有, 如果有可能, 最好让老师亲自帮你写, 哪怕是你写好底稿让
他抄一遍, 绝对比仅让他签一个名管用10倍! 当然老师写不可能都说好话, 没关系, 老
师的褒中带贬比学生的从头褒到尾要强多了.

很多学生因为平时根本不认识几个老师而担心不知道该找谁.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如果
不是研究生没几个人会跟老师混得熟. 在选老师前可以问问以前的师兄、师姐们都找的
是谁, 哪些老师比较好说话, 哪些老师跟国外大学联系比较多经常推荐学生出国读书.
弄清楚这些后就直接上办公室找他, 简单说明来意并介绍自己的情况, 相信大多数老师
都不会推辞的. 就算老师手头忙答应不下来, 如果你真想找他推荐多磨一会一般都能成
功. 推荐信尽量早些准备, 很多老师都会不时出出差, 万一回来晚了就麻烦. 最好趁热
打铁, 在2~3星期内搞定, 拖久了有时连老师自己都记不起有这回事.

最后讲讲填推荐表. 一些评价学生素质的项目, 多由学生自己代填( 打个钩而已 ), 当
然事前要跟老师打声招呼. 填的时候为了显得可信些, 有人找3个不同的人来代填以免出
现重复的笔迹.

个人简历( Resume )

个人简历是另一个展现你优点的好机会, 那些无法在P.S.及Recommendation里提到的成
绩或优点尽管都在Resume里摆出来。Resume的内容不限于Academic方面, 可以将自己社
会工作、体育运动、文艺活动等成果挑重要的列出. 当然,这些成果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 不要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写个不停; 另外, 自己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如果认为可写不妨
也提一提. 总之, Resume要求比较宽松, 可以自己多回忆些好东东往上写. 最后, 要注
意Resume不宜太长, 有个2~3页纸就差不多.

GPA计算:

GPA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 相当于各门课的加权平均分. 美国的大学一般要求申
请者提供4.0分制的GPA成绩, 申请入学的GPA最低标准多为3.0分. 关于GPA的算法每年都
不少人问. 其实, 除非校方硬性规定一个换算标准给你, 否则完全可以自己另搞一套算
法. 实际上大多数申请者都是自己有几套算法, 每套都算算看, 哪套得出的GPA高就按哪
个来算. 较为常见的算法是: 90~100为4.0;  80~89为3.0;  70~79为2.0;  60~69为1.0
;  60以下为0. 这种算法很多大学都采用, 其标准较为严格, 很多人按此算出来的GPA都
不高, 不少人连3.0这个门槛都没到. 因此, 大家想出不少变通的办法, 将每一挡的分数
线变动一下. 由此得到很多新的算法. 常见的有: 85~100为4.0;  75~85为3.0;  65~75
为2.0;  60~65为1.0.  分得更细的比如: 90~100为4.0;  87~90为3.7;  85~87为3.5…
…具体如何划分看自己意愿. 在最后寄出的材料中最好附上一份GPA换算表, 写清楚你的
换算标准及换算的具体情况. 这时, 如果你有几门课的成绩不太理想( 比如有不及格 )
, 不妨趁此简单解释一下原因

对大多数学校, 中国学生在GPA一栏填上自己的100分制加权平均分即可(该加权平均分
是三年来所有有分数成绩的课程的加权平均, 包括体育、革命史通论等课),这样做比
转成4.0分制的结果要省不少事――老外招了这么多年的中国学生自然清楚中国教育制度
的基本情况. 但有时候一些学校挺正式, 非要一个4.0分的GPA, 那你辛苦一点给他算一
个就完了. 需要说明的是, 不必太在意这个换算的结果, 3.5或3.6基本没什么差别. 学
校方面不可能傻到只看你的换算结果而不看你的正式成绩单. 算一个相对高分的结果不
外乎想给对方一个好一点的第一印象, 实实在在管用的是你成绩单上白纸黑字的分数.

最后再提两点:

一些学校会要求你算两个GPA, 一个叫Overall GPA, 另一个叫Upper division GPA. 前
者是指你本科所有课程的GPA( 一般本科生申请时只有前三年成绩, 用这三年算就行了
), 后者是指你大三、大四的成绩( 其实就是你的专业课成绩, 本科生算算大三成绩即可
 ). 如果你大三的专业课成绩比大一、大二要好, 那即使学校没要求Upper division G
PA, 你不妨也算一个给他看( 证明自己在不断进步哟 ).

许多人在算完GPA后喜欢自己加上0.1~0.2, 以便看上去感觉好些 这倒无妨, 只要你别加
得太离谱就行, 不然校方会说你cheating.

其他注意事项:

1. E-mail信箱的选择
申请表里往往会要求你填上e-mail, 方便今后联系;另外,最初索要申请材料是也需要
用e-mail联系。 清华的学生最好用本校的信箱, 即带tsinghua.edu.cn后缀的那个. 这
样给人的感觉正式些. 据说有些邮箱发出的信校方会当作垃圾邮件不作处理( 我觉得有
点夸张 ). 常见的免费信箱也可以, 但最好选比较稳定的. 不少人推荐yahoo, sina的信
箱, yahoo我没用过, sina倒很不错. Yahoo对于国外来讲更熟悉, 可能会好那么一点点
. 我自己用的就是263, 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

2. 租用普通邮件信箱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租用这类信箱. 主要是怕往来信件如果直接寄到宿舍, 一般是放在楼
门口服务台上自己去领取, 这样做比较容易丢失, 万一哪天来了个offer被人误领就损失
大了. 所以联系出国时租一个自己用的信箱还是很有必要. 清华学生一般租的都是照澜
院邮局的信箱或是学生宿舍楼里可供出租的信箱( 像16# 就有 ). 每年的7~8月, 上一年
申请的学生就会退租信箱, 这时就可以到楼里办手续租赁. 注意要抓紧时间, 往往很多
人都在等着租, 晚了就轮不到你. 其他时候很少有空余的信箱可租, 如果租不到只能另
想办法.

3. 网上信息的利用.
前面已经提到过, 像水木清华bbs的飞跃重洋版, 海外学人版都有不少内容可看, 不懂的
东西多问问. 另外, 多关注网上讨论内容的变化也可及时了解到别人正在准备什么, 跟
着大家的进度一块准备, 遇到问题也好解决.

4. 关于是否给学校寄正式G、T成绩
听说咱们系统有不寄正式G、T成绩的传统,只用G、T复印件代替即可。寄正式G、T成绩
花费不少,每寄一所学校G、T加一块要$25。今年申请的本科生大部分都没寄正式G、T成
绩,没见有谁在这件事情上被学校刁难,offer照拿不误。往年的师兄师姐也很多都这么
做,以成习惯。如果遇上非要你寄正式成绩的学校,等到他来信催缴时再决定是否寄也
不晚。

5.关于逃申请费
     有些学校是可以逃申请费的,但每年情况多少都会有变化,去年能逃费的学校不见
得今年就肯定能逃。所以对于自己计划内的学校还是老老实实交了稳妥。好学校一般逃
不了费用,只有差学校逃费的把握才比较大。

--
人生旅途,几乎所有人都带有一定的盲目,而为了一个目的拼搏、挣扎,自然斗得遍体
伤痕。轻伤者,步履艰难;重创者,  匐爬行。
我们嘲笑不知深浅的河鳗,终日赶路,奔向蓝色的大海,孰不知,深海处到底有多黑。
我们嘲笑不知高低的旅鼠.一生都在奋力向顶峰攀登,孰不知,崖下到底有多深。河鳗,
也许刚刚游进大海,就被凶猛的鲨类吞食;旅鼠,也许未至峰顶,就困死在途中。不必
嘲笑河鳗和旅鼠了,人类又何曾不是如此。——曹桂林


※ 修改:·liujg 於 Jan 24 18:32:09 修改本文·[FROM: 202.108.195.220]

--
Every Thing I Said
I Mean I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0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