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oversea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ingzhc (朔漠孤鹰), 信区: Flyingoverseas
标  题: 普林斯顿的中国留学生想些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13日10:31:1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普林斯顿的中国留学生想些啥 
 
送交者:陈屹 
 
已经连续数年被《美国新闻和世界时事报道》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里聚集着来
自中国百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作为海外留学的一个群体,他
们都在想些什么?在国外读书的日子有些什么不同感受?本报驻美特约记者陈屹对
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来美国前后,有没有认识上的误差? 

黄超 (来自清华大学):记得初中的时候,一位长者到我们学校来做讲座,谈及
他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大街上被人抢走了三十块钱。他总结道
:在美国出行,上衣口袋里一定要揣上30美元,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随时准备遇
到流氓,乖乖地给钱。 

十年之后,我坐进了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教室,学习考托考G的技巧。老师们经常会
讲,留学生在美国一个月的奖学金有15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一万多块,那可
是我们这好几个月的工资哪。美国物资极大丰富,时不时地有鱼从河里跳到岸上,
人们都不屑一捡,任它腐烂。爱吃鱼的我自然而然地开始憧憬起美国的生活来。来
了后,才发现国内媒体和海外来的人士,对美国的真实性在不同程度上有些吹嘘的
色彩,自然而然地让不曾去过海外的人,产生误区和盲点。 

秦巍(来自复旦大学):既然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就是迎接挑战的。 当然,不同
的方面,还是比比皆是, 比如: 小城镇的人都很友好,即使不认识,大家也都打
打招呼。 校园里,学生穿得很随意,什么T恤衫, 短裤,连拖鞋也穿进教室, 比
我在复旦时的同学,要随便多了。 美国一些所谓的市中心,比起上海可差远了,
又脏,又乱,特别是纽约的唐人街。 当然,必须要提到语言水平,当时我的
TOFEL考了670, 而到美国后,发现一些发音和词汇,与现实的美语还有差距,而
且,还闹出许多笑话呢! 

来之前,我们认为美国人都很笨,这是错觉,也许他们数学的演算能力不如中国人
,应试能力相对比我们差。 但是,他们的知识面广,爱好多样,创造能力、动手
能力非常强。 

■记者:你眼中的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骆秋野(来自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对美国本身的了解并没有质的改变,而是更深
层的了解。 就中美教育来说, 我们从小习惯的教育制度,单枪匹马, 各自为营
, 可是一到了美国读研究生, 时时都会遇到小组论文、小组项目、小组研究, 
每个组都要两个人以上的合作, 开始确实不习惯。另外,我们中国学生以学业为
重,而美国学生的兴趣非常广泛,体育上更是强项,这样学习起来,他们的身体素
质要比我们好多了。 

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 但是中美大学教育比较:差距很大,特别是
人文和社会科学。美国大学生大学三年级才选择自己的专业,在这之前可自由涉猎
天文地理各个领域。这里的学校大多师资充足,设置专业种类齐全且质量都不错,
这使得美国本科学生总体上知识结构更为合理,而同时他们若对某专业很早产生兴
趣,学校也有条件为学生提供深度的学习机会。我接触过若干天资聪颖的美国本科
学生,有的入学不久便确定自己的方向,到毕业时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甚至超过研
究生水平。 

李虎生(来自清华大学):在这边已经念了一年半书了,课上了十来门,研究也做了
一些,也做过助教。感觉美国的本科教育并不比中国好,我做过电机系三年级本科生
的一门课的助教,带过实验,改过作业也批过考卷,按说他们已经是美国大学生里的
精英了,可我感觉他们的平均水平恐怕比不过清华电子系的本科生,无论是理论功底
还是实践能力。可是同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比(尤其是博士),美国的水平就高出了一
大截。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美国有最好的师资力量,像我所在的小组里,每一位
教授都是其领域内鼎鼎有名的人物,随便拿一个到中国都是院士级别的,名师出高徒
,当然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另外美国学生尽管平均水平也许比不过中国学生,可他们
的天才学生比中国的天才们还要天才,这是因为他们的教育环境为天才们提供了土
壤,他们没有高考的压力,可以自由地发展,而且他们的中学可以提供很好的环境,我
听说有的中学可以开出量子力学的课程来供学生学习,这在中国是根本没法想象的
;而且美国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招收人才,像我老板的学生除了美国人外,来自中国
、印度、土耳其、智利、意大利、法国的都有,这样收罗全世界的人才,自然可以促
进其科技的发展了。 

关于做研究方面, 到国外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研究工作。 在国内,如果搞出新的
算法, 首先想到的是能否赚钱, 写出程序,尽快找个公司合作, 取得经济效益
。但是,在美国大学里,如果你算出什么时,并不急着去把它商业化, 而是静下
心来好好来分析它的性能, 用许多数学推理和程式反复演算, 导师对学生的要求
更是精益求精。在国内时,如果我做得速度不够,背后就一再被别人催促,如果需
要一个星期的工作,恨不得明天就要拿出来, 晚是绝对不成的,这样你要砸钱啦
, 那时我认识的研究是多发论文,多赚钱。 这里的导师却反反复复要我再等等,
再想想,再去学一个新课,再提出一个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我的心态、思维方
式和做事方法变了。 

在美国,表面上没有国内导师给你的压力,但是, 看到别人都在努力,都做得很
好,你自己都会给自己压力。 实际上,美国的环境给你一个更大的研究空间,让
你的灵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普林斯顿大学有个教授,几乎有六七年间没有发表
一篇学术论文,但是,七年后的他,研究出350年前提出的定理——费尔马达定理
, 震撼了世界的数学界。说得更直白些,科学的东西是靠灵感,不能跟正在埋头
苦干的爱因斯坦先生说:“加油啊,如果你下个星期再拿不出证实相对论的成果来
,恐怕你该开路了。” 

黄超 (来自清华大学):与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比较起来,客观上讲,美国大学的
教授们普遍的学术水准要高于国内。因而在授课的广度及深度上是国内无法相比的
。有时,我们常常对布置下来的作业或课程实验不知从何下手。必须查阅一些学术
期刊或网络资源才能有所眉目。正是教授们极深的学术修养和对专业最新进展的熟
知,方能给予我们中肯的指导。这也正是美国学术界能保持领先地位的原因。顺便
说一句,我们这里有些教授比他们的研究生工作还要辛苦。第一个学期末,我们这
些第一年的研究生开始选导师。普林斯顿大学与别处很大的不同是,几乎所有的研
究生在经过一两个学期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由地选择导师。而别的学校
通常是导师各自直接招生。在研究生入校以前遁入何门就早已定下。人们常说没有
选择很烦恼,但选择太多是不是也很烦呢?经过再三考虑和征求高年级同学的意见
,我终于决定选一位印度教授做导师。尽管关于不能选印度人做导师的说法有各种
各样的版本,但我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吧。选定导师后,我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
索。 

为了增强和拓宽对领域的认识,导师给我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来读。让我未曾料
到的是,他要求我每个星期在课余时间完成一本三四百页的相关书籍,或是15到
20篇期刊或会议学术论文。在选修的四门课之外,还要完成这么大量的阅读是对我
的巨大挑战——“挑灯夜战”。因为每周五我需要与导师见面,讨论这个星期所读
的资料。所以周四晚上经常要熬到三四点才能睡觉。一开始,我的阅读速度很慢,
语言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关的背景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很多不懂的地
方让我无法顺畅地读下去。以前在国内,读课本也好,读文献也好,我总是喜欢把
每个问题都弄清楚。这种习惯也就导致我常常是非常紧张才能完成每周的阅读任务
。导师知道后,指点我不懂的地方就不要读了,但一定要保证每周的读书数量。我
有些不理解,读不懂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来读呢?半年之后,我读完了十几本
书,数百篇学术论文。阅读英文文章的速度明显提高。回想起来,直接跳过不懂的
章节非常有道理。你不能指望从一开始就能够把文献全弄明白,哪怕一篇文章只能
学懂30%,有了数量的积累和各方面知识的综合之后,最开始很模糊的地方也就自
然而然地清晰起来。慢慢地自己也就懂得越来越多,也就有能力来判断一篇文献的
优缺点和他人研究的侧重和发展。这不也正是自然辩证法所说的量变到质变么?大
量的阅读为我顺利地进入研究项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卢君:大家说了许多美国教育的强项,但是,我觉得中国教育也有它自身的优势,
 接受中国方式,还是接受美国方式, 最重要的要看你本人今后在哪里发展。 把
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硬搬进中国来的话, 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关于研究生教育
,美国顶尖的研究生院质量绝对是无与伦比的,这些研究生院依靠丰厚的资金以及
源源不断校友的私人捐赠来吸引有名望的教授,不断改善科研教学设施并以奖学金
吸引优秀学生报考。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