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oversea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st (洛之秋·一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 信区: Flyingoverseas
标  题: 旅美生活见闻(转载)(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09日12:44:2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 原文由 tst 所发表 】
旅美生活感受(之一)

马大校园生活点滴(2002-8-8)

                                       引子

        来美国已经半年多了,所见所闻总可以写点什么,但要动笔诉诸于文字,又不
是件容易的事。早在三月中旬,  tst就发email建议我写些东西,我也早有此心,无奈
笔头甚懒,终未写成。现在,我想无论如何也要写点什么了,以便让大家分享我的经历
,于工作之余,略增些谈资。从何处谈起?原打算就人类生活的四大基本需求“衣食住
行”说起,但我觉得还须有点资料积累才好写。所以近来一转念,还是从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校园生活讲起吧,因为我每天从校园里走过,呆的时间长,
也最熟悉。不过这个熟悉也是相对的,因为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并不接触美国人,也没有
机会和他们交谈。来到办公室就在房间里呆上一天,傍晚回公寓,我的roommate是中国
留学生,我们之间当然使用汉语。这样,通常整个感受是:除了换个地方,似乎没有大
的区别。但是,不管怎样,我毕竟身处美国,亲自见到这里环境和人群,总是有可说的
吧。那么,就让我挤点时间用随笔方式写上几段吧。


                                      人以群分

        马里兰大学确实是所国际性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人数众多、地域
分布广泛。我所在的先进计算机研究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Computer Stud
ies)的CLIP实验室(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有来
自西班牙、土耳其、巴勒斯坦和中东其他国家、中国大陆、香港、东南亚的博士留学生
及博士后,以及韩国(Dr. Hyuk-Ro Park,中文形式为朴赫鲁)和中国(本人)的访问
学者。平等观念在美国深入人心,已经是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决不可以公开表示个人的
种族偏见或歧视态度。而且这是一个移民国家,各种各样民族、肤色的人到处都有,表
面看来也难区分谁是外国人。我在这里遇到的一位中国访问学者,他去过欧洲几个国家
,在那里随时感到自己是外国人,而在美国则少有如此感受。申请社会安全号码(Soci
al Security Number)这样的官方证件,你属于哪一种族的人都列为可选项,你可以拒
绝填写。顺带解释一下,社会安全号码是每个长期居留(如一年)在美国的人都可以或
者必须申请的,有了它,你才可以找工作挣钱,否则就是非法打工。另外有些公寓出租
也要出示社会安全号码。

        尽管美国是种族和民族融合得相当好的国家,但事实上语言和习俗把人们分割
开了。大家通常是本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校园里尤其明显。开学初,校园里一群群
的学生,黄色皮肤的是中国人或韩国人,韩国男学生有时穿着比较怪异,头发染成黄色
或其他颜色。肤色黝黑的是来自印度等南亚国家的学生,不时能看到有些来自信奉伊斯
兰教国家的女学生头上包裹着纱巾。本地的黑人、白人也是各有各的圈子。大多数人和
自己民族或国家的人合租一套公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比较容易相处,而且容易沟通。
特别是中国人,做饭要炒菜,有油烟,可能让一些外国人忍受不了。因此,要锻炼英语
听说能力,还真得费点工夫,并不是来美国就万事具备了。依我看大部分美国人缺乏耐
心,用我们结结巴巴的英语,他们不愿意和你交谈。再加之人们没有时间或习惯来关心
别人的事情,所以平常很难找到一个美国人聊上一阵子。以学生的身份要好的多,他们
要听课助课,要做presentation,就会有许多机会不得不说。

        不同种族或民族的人难免要互相轻视。有的旅美的华人讲美国的黑人瞧不起我
们,可是我们也瞧不上他们。我有时在接触黑人时多多少少感到了一点。一些中国学生
在说起黑人的时候多少带点轻蔑的味道,如小黑、老黑、黑妹妹等。这里说一句,有的
黑人姑娘身材、面貌很好,明眸皓齿,颇为动人,只是上帝给了她们一身黑肤色。我的
roommate讲,印度人也常常被中国学生取笑。如他们身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吃饭用
手抓等等。相对于黑人来说,美国的白人似乎倒是显得更少一点表面上对其他民族人的
歧视。因为他们的主人地位已经稳固,当然他们可以表现得大度一点。不过骨子里的傲
慢是肯定有的。

        另外,墨西哥裔人大量移居美国,不少是偷渡而来,已经占据了美国总人口的
相当比例。他们的人数接近黑人,已经超过10%。我在网上浏览的资料显示2000年人口普
查时黑人人口比例是13%。墨西哥裔人主要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如建筑方面的杂工
。看起来也是很勤劳的一族。一位从中美洲移民过来的美国人曾对我说过:他们比黑人
要勤奋能干。我的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六七年的同学说,一位墨西哥总统访问美国时,呼
吁美国不要再遮遮掩掩,尽快接纳这些还没有合法身份的人,给予他们移民身份。甚至
有这样的戏言,当初美国从墨西哥手中买走新墨西哥州的时候,还不如把整个墨西哥一
起买走呢!现在一些政府发放的文件如前面提到的社会安全号码申请表已经具备西班牙
语文本,以便为这些人提供方便。

          
                                 马大的中国人

        据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讲,在马里兰大学的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和访问学
者已经有一千人,可能这个数字中还包括持F-2签证过来的人(即陪读的配偶)。这是一
个相当大的数字。所以我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中国人的身影,不时听见熟悉的中文谈话。
一位从大陆出来的学者已经担任了马大的主管研究生的副校长,也许接纳这么多中国留
学生和此不无联系。今年正月十五,马大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hinese Graduate S
tudent Association,CGSA)组织了一场联欢会,最后统计出来的参加人数是800人。其
中的舞会尤其壮观,许多中国(也许有的要称中国裔)年轻妇女盛装出席,格外漂亮。
从平均比较而言,我觉得还是中国女人耐看,许多美国女人在她们年龄大了以后身材臃
肿不堪。所以节食(diet)是美国的一种时尚,许多食品都打出这样的广告。

        当然,不光是马大,整个美国华人遍地。象华盛顿DC、纽约、芝加哥都有相当
规模的Chinatown。各地的新兴地区里也住着许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留
在美国的年轻人,他们多半从业于高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或者正在步入美国的中产阶级
行列。我在美国的全部大学同学可说是典型例子。

        留学美国遇到的第一件事是住房问题,找到一个合适的房间住下来,并不太容
易。要离学校近,以便步行或骑自行车到校。因为美国是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栋建筑到另一栋建筑的距离都很大。此外房租要便宜
、还能和中国人结伴等等。当你人生地不熟时,往往会有惶然无措之感。好在每年留学
生是成群结队而来,这里又有人到机场接机,下来以后先安排一个临时住处。据说每年
从大陆来马大的留学生有近百名。今年申请马大计算机系的大陆学生就有300名左右,而
本系只不过招收60名左右。我看到的大陆学生录取名单是7名,其中清华5名、北大1名、
中科大1名。

        在马大校园南侧,有一个Mormon教派的教堂,那里有一位叫Brecken的美国女士
为附近的中国人免费教英语。她是马大的博士生,能讲相当流利的中文。她对中国十分
友好,多次去中国旅行,并在中国外交学院做过教师。显然,使用教会的屋子,也必须
按照教堂的规矩行事。每次开始英语课前,都要唱圣歌、做祷告,不过这也是学英语的
机会。教会的人一般称为长老(Elder),尽管他们是年轻人。他们也想借此机会扩大教
会的影响,最好能吸收几个中国人入教。不过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注定了他们这种打算只
能落空。因此教会一度想取消这个英语课,后经Brecken和大家努力,还是保住了。不过
,教堂还算有所收获,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的儿子最后加入了教会。我参加了给那个孩
子施洗的仪式,相当庄严肃穆,的确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气氛。一位黑人妇女和孩子还给
他赠送了礼物。

        我和一些中国留学生交谈时,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聪明,而有些美国佬很笨。
不过,这种比较可能不一定说明问题。到美国来留学的大陆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年轻
人中的最精英部分,怎么好和美国青年的平均水平比较?但不管怎么说,刻苦攻读是美
国大学里中国博士生的普遍现象。我的roommate经常是午夜12点或1点左右才从实验室归
来。而第二天早上也是8点左右起床。这里没有午睡的习惯,我几乎每天都是进入办公室
一呆就是整天。校园里的办公楼没有门卫,整座大楼只有在周末和晚上8、9点钟以后锁
门,而所有员工和学生都可以凭ID卡开门,外人要进入,则可以在门口打电话,让里面
的人下来给开门。各个办公室、实验室平时都是锁门的,只有本室人员才能出入。水电
、空调都是24小时供给,所以只要你愿意,通宵达旦地呆在实验室里而不会有任何人干
涉。因此,校园为大家的工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恐怕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停车了
(parking)。有关故事在以后的文章里专门讲讲。实际上,这样的刻苦也不是大家心甘
情愿的,是被环境逼出来的,美国的教授作为导师,给学生的压力一般都不小。学生要
想尽快毕业拿到学位早点挣钱,不奋斗能行吗?我觉得国内的博士生应该向他们学习。
如果说美国大学的博士论文平均水平比中国大学的要高,那不是因为别的,最主要的原
因恐怕是我们奋斗的还不够。

        正是中国留学生的刻苦以及聪明,他们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毕业后就业情
况也相当不错。这是中国人谋生本领普遍都很强的例证。不过,也有些美国人或其他外
国人讨厌中国人,甚至写下种族主义色彩的咒骂。我现在住在马大的研究生公寓里,这
里有许多中国人,包括前来探望儿女的中国老人。上个星期的一天晚上,我回到住处已
经很晚,忽然有警察敲门询问,对门的中国学生也在。他跟我解释,有人在他的apartm
ent门上写了什么,他说是种族主义的话。警察走了以后,我走近他的房门一看,果然在
油漆上划下了以下词:“CHINESE FUCK YOU ALL GO BACK WHERE YOU COME FROM”。这
个中国学生十分气愤,因此当即打电话招来了警察,警察来后做了记录,但我想也就只
能处理到这步了。现在这些字迹已经被公寓管理者用房门原来颜色的油漆覆盖了。我的
roommate曾提议把此事公布到马大CGSA的网站上,我感到确实有请大家警惕的必要。CG
SA网站平时是中国人交换住房、二手货信息的BBS,以发email方式张贴,对于生活在马
大校园周围的中国人很有帮助(http://www.cgsa.umd.edu)。任何要到马大来留学的中
国人都可以提前浏览,以获所需。



                                       礼让


        美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走路和开车的让路上表现得很好。人们在进出建筑物当
中的任何公用大门,如果后面有人跟得比较近的话,通常都要等一下,为别人撑一下门
,以便下个人过来时不必再重新拉门或者推门。后来者通常也表示感谢。如果走路时感
觉有点妨碍了别人,特别是走了个对面,肯定是要说sorry的。如果是门窄,需要有个先
后,先行者一般说Excuse me再走。此外,为行动不方便者如提着东西、推着车等的人开
门,也是一种习惯。当然,为了方便残疾人出入建筑物,许多大门外面都有轮椅按钮。
一按,门就自动打开至最大,并持续一段时间,让轮椅能顺利通过。正常人在需要时也
可以按一下。美国社会对残疾人的照顾,可以说是处处体现。停车场里的进出的最方便
位置一般都是残疾人停车位,每个位置前面都有一块醒目的蓝色标牌,并标明是Tow aw
ay zone。任何不带残疾人汽车牌照的汽车停在这里都随时可能被拖走。很多建筑物入口
都修了供轮椅上去的慢坡,有的公共汽车也可以让轮椅直接上下。凡是可供轮椅出入的
地方,一般都在地图上标明。当初我在马大附近找的第一个住处,往返要路经一个跨铁
道线的桥。为了让轮椅通过,该桥两端建成四层的折返引桥,一个正常人至少要走5分钟
才能通过,如果是楼梯可能用不了2分钟。

        在公路上,行人和自行车有对道路的使用权,平时因为极少有人走路,所以大
家都会注意。有少数地段专门划出自行车的行车道,以供人们骑车锻炼使用,有关内容
下节再讲。遇到横跨马路的人行道,开车人要格外注意。当然,校园外一般只有在红绿
灯处才会有这样的人行道,但在校园里却很多。所以校园内的限速一律是20英里(1英里
=1.6公里),在僻静的路段,还装有雷达监测装置,以防一些人以为没有行人而开快车
。如果路遇行人横过马路,一般来说,汽车应等待。因为交通法规规定,汽车应礼让行
人(Yield)。常常都是在行人迟疑不决时,开车人招手让行人先过。而且我们会看到一
些人旁若无人地、有时是不紧不慢地走过斑马线,而汽车排成一线在两边等候。也许这
里的人们认为,撞到汽车问题不大,况且都有保险;但是撞上一个人,那可就赔不起了
。总之,人是第一位的。




                               环境与运动


        美国有两件事——环境和制度是最值得学习的。制度问题不便直接体会,需要
认真观察和调查,而且是很敏感的话题,所以我就免谈了。给人以直接感受的是自然环
境了,我所在的地区环境保护得特别好,到处都是树林。春天一到,满眼绿色。实际上
只要不是在大城市市中心,从高处看,你几乎看不到别的东西,只有树木的绿色。我记
得九三年年末一位到美国访问的原航天部的年轻官员曾说过,整个美国东部就是一个大
花园。来到这里一看,此话并不过分。在校园边上就能找到例证。马大计算机系所在的
AV Williams楼(毫不奇怪,任何校园的许多建筑都以人名命名),跨过后面的停车场就
是一片狭长的树林,这片树林就紧贴着美国著名的一号路。该公路是东部南北贯通的一
条路,北边到Maine州,南部到Florida,但不是高速公路。一般人们都不会进入树林,
所以其生长完全是自然状态,树倒了就让它自然腐朽。除非是有供跑步者或者骑自行车
者使用的小径(trail),平时无人进入树林深处。据roommate说他在马大校园北部的树
林边见到过野生鹿。有一次我到Park家里作客,饭后去他家附近一大片树林(应该是一
个划定的Park)中散步。虽说是附近,还要开车5分钟。此时天色已经趋黑。就在我们要
从一个儿童游戏场离开时,突然看到远处草地边上从树林中出来一只鹿。而我觉得这里
离公路和住宅区也不是太远啊。还有一回晚上坐我同学的车在New Jersey的高速公路上
看见一只鹿从车前跑过到路边的树林里。因此在北美的一些公路旁都竖有画着奔跑着的
鹿的黄色路标,提醒驾车人要随时注意前方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

        有着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而平时人们又是以车代步,所以很多传统的美国年
轻人喜爱户外运动。他们跑步不仅在早晨,而且在其他任何时间,如下午和傍晚。树林
里和树林旁就是很好的去处。由于到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公园,而且除了有名的以外都
是免费的,所以北美盛行的户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Hiking(徒步旅行)、Cycling(骑
自行车兜风)、Camping(野外宿营)、Picnic(野餐)等。当然还有水上运动,不过那
需要更多的装备,甚至很大开销如帆船。因此,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在Park周围的公路
旁边有单独的自行车道(lane)、树林中供Hiking用的trail、草地上供Picnic用的木头
桌椅和烤肉架甚至棚子、以及供Camping用的场地。可惜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识过Cam
ping。这里骑自行车都要带上头盔,而且儿童骑车也不例外。有时就会看到一个大人或
者父母骑着大自行车,小孩骑着小自行车,全家人Cycling的景象。

        大概在舒适的环境里呆的久了,一些美国人可能认为需要点艰苦的野外锻炼,
他们常常作出一些我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四月底,有一回我和一位大陆访问学者全
家去Virginia州的一个国家公园旅游,可惜那天天气不好,下了一整天雨,我们只好在
山上开车走了一小部分。一路上,我们看到不止一个人冒着雨背着大包进入树林Hiking
,那时气温还不高,真可能淋了雨而感冒呢。我的同学也说,他去Camping时,周围的美
国人不用气垫床,把睡袋直接往地上一铺就可以睡觉了。




                                     题外话

        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和写出来是各不相同的。除了这两者的表达速度差别以外,
还有其他方面重要影响因素。说话主要是让听话者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即可,话语可以
补充、可以重复,说过以后,人们就存留下需要知道的信息,而其话语形式就不再存留
了。除非是那些对于你刺激很大、或者是特意留心记忆的话。而书写则不可以这样,逻
辑性起着重要的指导。我们要考虑逻辑,考虑选词造句、标点符号,还要考虑修辞形式
。不然,你写出的东西看着费劲,自然被观看者所批评或嘲笑。白纸黑字有记录,让人
一直看着,所以必然要费心来写,写完还要检查。因此我觉得写一点东西比说同样的东
西可能要多花10倍的时间甚至不止。这就是我在文前提到的“但要动笔诉诸于文字,又
不是件容易的事”。

--


        网络文学电子期刊《丁香雨》  最新一期 已经在五月五日推出!
        欢迎到 lilacpark版精华区 来看我们自己的电子期刊!
        web版网址为 http://gaea.hit.edu.cn:99/ 
        电信网用户请访问 http://lilacrain.wenxin.net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tlab4.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tlab4.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0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