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oversea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njovi (bonjovi), 信区: Flyingoverseas
标  题: GRE填空题技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30日23:59:0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GRE填空题技巧
  
  1、目的 Objective
  沉着冷静,胸有成竹地消灭GRE语文部分的第一只拦路虎,以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准
确率为后面几项内容打下取胜与必胜的基础,并节省出相当多的时间,争取每题都不失
误或至多只失误一道题。
  2、一般心理准备 GeneraI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s
  A.考试中心的编码(Encoding):必有隐而略露的线索,部分已知,部分未知;从
已知求得未知。
  B.受试者的解码(Decoding):或难若天书,或易似游戏;个中差异,皆在规则;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矣。
  C.预测(Anticipation):答案可以变做问题,问题可以变做答案;谜底即隐在谜
内。
  D.实证态度(Be Positivistic):详细分析,不待找出句子内部与空格相对应的中
心线索(或曰中心词),不得贸然下笔。贸然行事必败。预测之后还得有检验(Antici
pation plus checkup)。
  E.理性态度(Be Rational):不钻牛角尖(No Hair- splitting)。句子之语义内
涵必为中庸保险的能为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的思想之陈述。勿以例外作规律。
  F.柳暗花明(Order of Priority):轻重缓急,孰先孰后。在包含两个空格的题中
,不必急于先做第一个空格,而是先处理已有提示的那个空格,广泛使用排除法。在业
已提示的空格上,必能排除掉三个甚至四个选项的可能性,再回头辨析另一个空格,何
者为对,何者为错,必一目了然。
  3、具体实战操作 Problem-Oriented Operational Manoeuvring
  A.大环境寻踪(The Larger Context):判定经过浓缩之后的句子A与句子B之间,
概念A与概念B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让步,或因果,或递进。句子A与句
子B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彰著地体现于句子间的连接词。单独一句句子内部的概念A与概念
B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彰著地体现于动词。
  B.小环境定位(Pre-/Post-Blank Structures & Expressions):注意空格前部与
后部(以后部居多)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是否在题内的其它部位被重复涉及。凡复述之结
构与表述必为解题的Point of Entry。
  C.在不同句子成分之间(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中心
线索,体现于:
  ①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四大类。如空格所需者为名词,首先应扫描
别处之名词;如空格所需者为动词,则扫描别处之动词,以此类推。若此举失败,则必
须意识到这一原则,即空格与中心线之间,词性已发生变化。在词性发生变化时,较为
规则的应按照名词找动词(反之亦然)和形容词找副词(反之亦然)的原理来解题。词
性变化不规则时,则会出现名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动词-副词的中
心线索定位格局。
  ②短语结构。如空格之后跟有下述短语结构。a.现在分词短语;b.过去分词短语;
c.形容词短语;d.同位语短语;e.介语结构;f.不定式结构,则空格的答案必从这些作
为中心线索的短语结构中求得,并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空格与这些短语结构应为同
(近)义词关系。
  ③完整的句子。同位语从句以及定语从句。
  D.在完整句与残缺句之间(The Complete & the Incomplete Sentence):绝大部
分填空题均为主从复合句,因此,任何一道由主从复合句构成的题便有了不含空格的完
整句与含有空格的残缺句之区分。在此类情形中,试图去从残缺句本身推知答案必属枉
然。残缺句之空格几乎毫无例外地须从不含空格的完整句中推知。完整句尽管不含空格
,但决非是一种笔墨之浪费。相反,它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故而必欲使其淋漓尽致地
发挥。在此类情形中,应实施的有效方法是将完整句的某一特定部分往着残缺句的空格
实行移位。
  E.在残缺句与残缺句之间(Or Two Incomplete Sentences):此类题难度有所增加
,但需意识到的一点是,任何一句残缺句仅是部分残缺而已,至多也只是三分之一残缺
。如A句空格出现在主语位置上,则动词谓语和宾语是完整的已知条件,更何况还有形容
词和副词等修饰成分,再加上各类短语结构等。
  一般的规律是,B句空格极不可能出现在与A句空格同样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上,而B句
与A句一样,亦为部分残缺。因此,可用A句中某特一完整的句子成分来充填B句之残缺处
,反之亦然。
在此类情形中,应实施的有效方法是让两句残缺句“同病相怜”地执行互补。
  F.在具体实例与一般概念之间(The Specific Instance & the General Concept)
:一般概念即为一整体(the whole),具有抽象,笼统,广泛和普遍等性质;具体实例
即为组成部分(component arts),具有专门化,特殊,有限定和独特等性质。任何一
个一般概念可涵盖或分解而为无数个具体实例,而任何数量分享某一特定共同点的具体
实例可以被归纳成一个一般概念。利用具体实例与一般概念之间分解与归纳的关系,能
较有效地对付某些名词性空格的题目。
  例1.(归纳)Social tensions among adult factions can be ____ by politic
s,but adolescents and children have no such ____ for resolving their confli
ct with the exclusive world of adults.A) intensified ... attitude B) compl
icated ... reliefC) frustrated ... justificaiion D) adjusted ... mechanism
E) revealed ... opportunity
  例2.(分解)It is ironic that a critic of such overwhelming vanity now 
suffers from a measure of the oblivion to which he was forever ____ others; 
in the end, all his ____ has only worked against him.A)dedicating ... self-
possession B)leading ... self-righteousnessC) consigning ... self-adulatio
n D) relegating ... self-sacrificeE) condemning ... self-analysis
  G.语域或使用域(Register)——搭配选择之优先性: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
在相互组合搭配时应严格遵守语域(使用域)规律,其中之一便是要在有生命之物(An
imate Objects)与无生命之物(Inanimate Objects)之间作出恰当的区分,二者不得
混淆。
  例1.A.人造房 B.房造人
  例2.将A组形容词与B组名词一对一地搭配
  A组.宽容大度的 B组.海滨城市 美丽如画的逻辑推理 苍劲挺拨的政治领袖 无懈可
击的古树
 
  H.在修辞性与逻辑性之间(Rhetoric and logic):此处,修辞性即语法。绝不要
以为每一选项填入后句子在语法方面会automatically 正确。更可能的是,形容词修饰
名词,副词修饰形容词的一般规则会有所破坏;最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之后必须携带的
介词(如果要后接一个宾语名词的话)常被误换。出现这几类情况,均可排除其作为正
确答案之可能性。
  逻辑性是指,任何一道填空题在填入正确答案之后,必然是一段独立,完整,连贯
,合乎绝大部分人的思路,基本上不会引起争议的思想。即使是某些专业原理,也并非
“隔行如隔山”,只需稍事思索,亦能豁然开朗。谨防思路误人特殊,晦涩,牵强附会
的死胡同。
  任何一项正确的选择必是修辞性与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I.标点符号,主(被)动语态,and/indeed/or等:如果两句子之间使用的是分号
(;),则此两句子在共同表述着相同的一段思想,则不过句子结构会有所变化或调整
,主要是在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转换句法)或者,有时两句句子之间除了用分号(
;)之外,不会用and或indeed来连接,这些均属并列关系,语气(肯定或否定)应前后
保持一致,换言之,应选择同义词。
  当用and或or来连接单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时,绝大部分应为同义词,但
用or时,亦不排除反义词的可能性。
  当两句句子间不用任何连接词,而仅仅出现冒号(:)时,这便是因果关系;换言
之,你可在冒号处下意识地加上连接词because.一旦逻辑关系确定,一切便迎刃而解。

  J.同义词连锁反应排除法(Synonyms in Chain Reactions):此战术主要应用于
只含一个空格的填空题。
  在五个选项内只要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同义词,显然,发生连锁反应的所有选项应
被视作不可能而排除。在某种程度上,这亦能在含有二个空格的题中起到作用。
  4、效果 Result:
  渐人佳境--得心应手--立竿见影……

--
过去太遥远,未来太迷茫。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9.244.17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