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Re: 受不了了,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1 16:54:15 2006), 转信

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我觉得在大规模的白刃肉搏战中确实存在着走火误伤的情况,日军很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在其步兵操典中做出这种规定(这是我的推测,大家可以接着讨论)。但是这种大规模的白刃肉搏战出现的几率并不高,在实际的战斗中,如果发生白刃战是没有时间退子弹的,我觉得这点也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至于日军作出这种规定,我觉得是由于日军观念的迂腐和落后造成的,可能也包括日军轻武器性能不高的因素在里面(众所周知二战中日军的轻武器性能是很差的)。以日军的观点,
仍认为这种大规模白刃肉搏战出现的几率很高,但实际上二战中其他国家已经大规模装备自动武器了,真正出现肉搏战的时候往往是没有时间做出退子弹的这种动作的,那时再退子弹
就意味找死。
二战中的日军仍然热衷于拚刺刀,这一点可以通过他在仿制英国布伦机枪的96式机枪上加装刺刀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无法想象如何挥动着笨重的机枪进行肉搏白刃战,但日军的机枪就是这么设计的,可见日军的武士道精神还是根深蒂固的。
一点个人看法,不见得对,呵呵。


另外,在网上我还搜到了其他关于日军肉搏战前退子弹的解释:

http://book.tiexue.net/display.aspx?topicid=15124

小鬼子退子弹拼刺刀这是没办法。 


小日本拚刺刀不开枪是因为遵守公平格斗的规则吗? 

答案是否定的!!!! 

小日本拚刺刀不开枪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所用的武器限制! 

我不知道朋友们见过小日本当时军队的标准步枪装备——三八大盖没有?我有幸见过也摸过。枪很长,确实很适合用于拚刺刀的。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一种单发的非自动步枪!也就是说,每发一枪,都得重新退弹壳上镗。想一想,在与敌人面对面拚刺刀时,还有上枪镗、开枪的机会吗?! 

我查过资料,其实小日本当时也能造出连发的冲锋枪的,但是当时日本军队里流行一弹打一目标的思想,没有看到连发枪的前景,这一点,在后来与老美在东南亚丛林中打仗时,就吃了大亏! 

小日本军条里规定士兵拚刺刀时不准开枪,不是为了什么遵守公平格斗,而是从实战出发的。 

让我们看看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拚刺刀的情形,一是子弹用完了,二是敌对双方距离只有五步时,也就是二到三米的距离吧。前一种情况不用说了,因为想开枪也没有子弹了。而后一种情况,当双方距离不到三米,应该开枪、应该用子弹消灭敌人的时间和空间已经没有了(以当时的武器为例,现则又另当别论),用一枝每开一枪就要拉一次枪栓、退一次弹壳的非自动步枪,面对五步以内的敌人拚刺刀,最蠢的人也不会时时想着拉枪镗开枪的!要不,枪栓还没有拉上,可能就已经成了别人刺刀下鬼了! 

小日本就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军条规定拚刺刀不开枪,就是要士兵在拚刺刀时一心一意,只有一心一意拚刺刀时才有胜算的。这是小日本对战场武器研究很深的结果,与公平不公平规则不规则毫无关系! 

至于有不少文章说,小日本拚刺刀时会自动退子弹的,我也看过这样的文章。这种情形是有的,但决不是在双方激战正酣势均力敌时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在小日本人数占多时,占有战场优势时,常是几个小日本围着一个中国军人时会有;另一种出现这种情形的情况则刚相反,是小日本处于劣势时,在几个中国军人围着一个小日本时,小日本也会退子弹。 

大家要注意一个情况,前一种情况记载多出于小日本的手,而后一种记载则多出于中国军人的文章(皮定钧和扬成武二位将军的有关文章就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前一种情形中国军人必死,当然没有中国人记下此事了;而后一种情形是小日本必死,当然也不会出现在小日本的文献里。 

哪么现在我说说这两种情形出现时,小日本遵守了公平吗?同样没有!!!! 

前者,只是小日本在绝对优势下,为了炫熠其所谓公平罢了,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情形多出于小日本的记载文章了。呵呵,看看,四五把刺刀围着一个中国军人,我给你一个机会公平格斗的机会啦!退子弹吧,我们玩玩……我靠!!我也会。 

而后者,是正是小日本阴险狡诈的充分体现!是为了迫中国军人也退弹,籍此作最后挣扎苟延残喘而已。 

btw:欢迎大家讨论,不过讨论过程中要注意语气,不要太激动,呵呵。

【 在 yunaiquan (不管手拉还是气狗,是铁的我都收!!!)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已经说得很清楚,所谓的怕走火误伤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知道日军在肉搏之前确
: 实有这条要求,但是原因不明,绝不是像那篇文章中说的那样的理由.也请你看清楚我的贴.
: 如果你有别的想法,欢迎发表,大家可以讨论,我也很感兴趣日军为什么这么做.
: ...................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