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iaohair (小孩), 信区: Green
标  题: Re: 北大学者:中国现阶段应该缓建航空母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Mar  5 14:43:28 2007), 转信

发现你和KOU网友关于海军的论断我都基本赞同的。当然,其实我在这方面蛮白痴的,只是觉得你们说得有理有据,自己综合一些资料也表示认同。海权很重要。

只是对康乾盛世,我实在无法产生类似你那样的想法。

过于强大的经济或过于富足的生活?用这个来形容清朝?呵呵。或许你没仔细看我的回贴,或许是我说的不够清楚。我的回贴中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康乾时期的经济比不上万历年间,而且,他的增长只是恢复性增长。如果这样,你可以在中国期刊网或万方数据库里面以康乾盛世作关键字,有一篇文章是周思源先生写的,读完后或许你会有体会。刚才我只是摘录了里面关于经济的两段话,周先生在里面是基本上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分析。

如果用简单的话来形容那个时代,我觉得那是一个基于高压政策下的一个畸形的时代,这个时代扼杀了太多原本属于我们民族的精神。那个时代将明代独立完成的汉唐宋三个朝代历程的成果全部抹杀了,而回归到原始的状态重新发展。

而其中盲目的自大的封闭我不认为是因为强大的经济或是富足的生活,本来,这两点来形容那个时代就有点夸张。正如你不能把明初的恢复性增长作为其经济强盛的证据一样。恰恰,这是基于清朝的统治阶级,对汉人的防犯,对自己统治的维护(其实,我一直以为,站在他们的角度,无可非议,换了我也这么做。若有大汉主义者看到不要贬我,我只是暂时站在其立场)我倒认为,在十六世纪以后,一个全球东西开始交流的时代,恰恰是因为经济的富足才导致对外经济交流的频繁,经济的富足必然产生产品的多余,怎么办?推向海外呗。而将过多的产品推向海外赚钱之后必然导致有规模有目的扩大着生产的规模,这样将更多的产品推向海外,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此循环。明末近百年的海外贸易便是如此,而经济的交流又促使着文化科技的自发的交流。当然,这和明朝政府对商业的不管不问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也是明朝后来政府穷得叮当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相反,清朝政府对商业确实是又管又问,只不过更多的是限制,犹其是对外商业的限制。具体可参照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之经济卷。

【 在 NaCN (垃圾猪●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早以前就看过一个类似YY的东西,其主要思想是基于晚清放弃陆权而全力维护海权的假设。如果当年不是把国力放在新疆,而是大海,居然是否真的会不一样,我还真说不清楚。可惜,历史不容许假设。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陆在被无休止的开发后,已经缺
: 海权论没必要多说什么,那就来看看航母是否能被推迟。
: 我们都知道,一种从未装备过的武器,其形成战斗力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象航空母舰这种一出现就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的决定性的武器。现代的航空母舰的作战经验是经过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而在战后还随着美国四处的武装干涉在不断完善。因此,即使我们现在拥
: ...................

--
http://www.hitren.com/blog/more.asp?name=xiaohair&id=13686
十年前有人问我,大学是什么,我会说:大学是很深很深的学问和很老很老的先生
现在有人问我,大学是什么,我会说:大学是睁大了眼睛的孩子,跌跌撞撞的学着长大
十年后有人再问我大学是什么,我也许会很怀念,因为大学是我真正无邪笑过和哭过的地方


※ 修改:·xiaohair 于 Mar  5 15:16:5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45.21]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5.2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