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mm换了签名档), 信区: Green
标  题: 国之利刃3-29 攻击;攻击(八)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Feb 28 11:17:46 2005)

第三章 台湾,台湾!  第二十九节 攻击;攻击(八)

  小许的眼睛发红一定是哭过了,这小子大概以为永远见不到我了,我笑着问道:“怎
么了?”

  “一切正常,没有发现敌情,雷达显示半径五百米内除了我们没有其他人在活动!”
这次小许反应的挺快,摸了一把脸上的泪水答非所问的说道:“A1在我们侧后组织防御,
我帮助他们建立了一个半径五十米的诡雷防御圈!B组也已经在洞库右翼做好防御,‘启明
星’的预留频道是F!”

  “好的!”我点点头开始整理服装,小许看见我丢在一边的M16A1防步兵跳雷,走过去
把95突击步枪的刺刀和刀鞘组合在一起,用力旋下引信轻声对我说道:“CI,正面一共发
现了九个交叉布置的红外感应报警器,没有发现针孔式摄像头!”

  “这么多!”我惊讶的问道:“有办法屏蔽掉吗?”

  “我只能确定其中的七个红外感应报警器有无线电波,十点和一点位置的红外感应器
无论如何测不到信号,我怀疑是利用光纤传输信号的!”

  妈的,台军不惜血本了,竟然在横断面不到二百米的距离上做了九处防御!这个基地
里一定大有问题,我扭头向小许问道:“成功屏蔽无线传输报警信号的把握有多大?”

  “100%!”小许信心十足的说道:“台军基地用得红外感应报警器,是上世纪90年代
的老旧型号没有跳频功能,我已经模拟出波段点,屏蔽后,我可以用无线电波测向器向基
地内发送值班应答信号!”

  还剩下两个红外感应报警器,我低头考虑一会问道:“光纤传输信号的感应器距离地
面高度是多少?”

  “不超过一米,布置在灌木从中!”

  “有办法了!”我打开“启明星”低声说道:“A1,立刻向我报到!”

  “我们能过去了?”小许不相信的问道。

  我没有回答从背囊里翻出静力绳,指指粗大的树干,小许一拍脑门笑了:“妈的,我
又钻牛角尖了!”

  带着匆匆赶来的司马,我们三个人排除两枚拦路的地雷后接近雷区的边缘。隐蔽在茂
密的灌木从里,小许重新在软管窥镜上涂好伪装油彩,轻轻的把探头从灌木缝隙中伸了出
去。

  我们紧盯着显示屏幕上放大了的图像,一厘米一厘米的搜索正面所有的树杈、裸露的
树枝、树洞,排水通畅的灌木从底部、裸露石块缝隙等所有可以安放摄像头的可疑地点。


  其实,搜索摄像头要比寻找红外感应报警器容易的多。摄像头安装条件很苛刻,例如
正面不能有遮挡物视线要良好、安装支撑物要坚固不能随风摇动影响画面质量、安装位置
排水要通畅还不能被雨滴、水汽打湿镜头等等。

  用了半个小时,我们搜索完正面林地,没有发现摄像头也没有发现埋伏在树杈上的地
雷,但是在一从大叶类草本植物的根部,发现了一个只把感应头露出地面的红外感应器。
确定没有视频监视后,我干脆半跪起来,端着望远镜把小许发现的红外感应器的位置重新
确定了一遍。

  身后,小许把两条50米长的静力绳连接在一起,司马眯着眼睛测量了一下雷区的大概
宽度,然后在雷区边缘来会移动寻找可以承重的大树。

  “C1!”

  扭头看去,司马在一棵直径超过五十公分缠满九月葛的红桧树下,向我连连招手。

  弯腰跑过去,司马指着雷区对面的一株台湾扁柏说道:“这两棵大树直径均超过了五
十厘米,我们通过绳桥的时候树冠绝对不会摇动,而且对面扁柏附近的灌木从很茂盛便于
我们隐蔽!”

  顺着司马的手指方向看去,两株高度均超过二十米的大树几乎生长在一条直线上,两
树间地形开阔没有树木、灌木的阻挡。我用尽全力在树干上撞了一膀子,抬头看去树冠纹
丝不动。

  “轻装,只携带必要器材!”我把身上的零碎物品卸下来塞进背囊里轻声说道:“我
们就从这里过去!”

  “明白!”司马应了一声,飞快的从背囊里翻出钢弩组装起来,转动摇把拉开弓弦。
小许把抛绳器按进弩箭巢里伸手在司马的头盔上拍了一掌,低喝一声:“好!”

  我点点头,准备完毕的司马跪姿瞄准雷区对面的台湾扁柏,轻扣扳机。静力绳飞速的
在小许的手中滑出去。

  “嘣!”的一声,木屑四射,抛绳器满是倒刺的箭头全部没入树干中。小许立刻拉着
下垂的静力绳向后飞奔。

  急速下落的静力绳在距离地面不到五十公分的位置上停止了下坠的势头,在小许和司
马合力拉动下一点点的绷紧慢慢上升。

  “妈的,真玄!”司马摸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踩着我的肩膀把静力绳缠在距离地面
两米高的树干上,低声说道:“静力绳再下垂二十公分就会碰到地雷绊线!X他妈的小台湾
,绊发雷的绊发线设的这么高,瞎子也会看见的!”

  “C2,屏蔽红外感应器信号,A1掩护我过去!”我抬手示意司马不要说话,对着“启
明星”说道:“B组原地警戒,A组以突破点为中心设立‘U’型防线,B4,看见我们出现,
立刻通知全体无线电静默!明白?”

  “明白!”伴着耳机里队员们的回报声,我跳起来双手抓住绳索用力下拉,试了试绳
桥的强度。

  “C1!”司马拉住我的胳膊低声说道:“你留下指挥全队,我先过去……”

  “松手!”我不满的低喝道:“A1,你他妈的越来越像个娘们儿!”

  虽然,我知道司马是想把最危险的任务揽到自己身上,雷区对面的情况不明,过去后
能不能回来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我不能让受伤的司马去冒险。

  双腿盘在绳桥上,我腾出右手把胯部救生索上的“O”型环与绳桥连接好,把排雷工具
塞进战术背心里固定好,扭头对寒着脸的司马说道:“老兄,看着对面点,我这条小命就
交给你了!”

  司马撇了我一眼:“放心!等对面的台军瞄准你的时候,我一定大吼一声把他吓的尿
裤子!”

  绳桥的长度超过了六十米,随着我的前进,高强度的静力绳也开始下垂。双手拉住绳
桥,我倒吊着向雷区对面缓慢的移动。我的动作不敢太大,虽然抛绳器已经完全的没入树
干中支撑到我通过雷区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剧烈运动抛绳器松动,突然下垂的绳桥一定会
把我送到“饥肠辘辘”的地雷嘴里。心虚的扭头向两边看去,一颗颗“呲牙咧嘴”的地雷
我伸手就可摸到。

  用了两分钟的时间我来到了雷区的中央,这时,绳桥的下垂度超过了一米,雷区里涂
了伪装色用来作绊发线的鱼线都清晰可辩,随风摇动的杂草不停的在我裸露的项部扫来扫
去,仿佛在警告我已经侵入它们的势力范围。

  无意间,向雷区大范围的扫了一眼,从不少被雨水冲刷掉被土裸露的地雷上,我发现
这个雷区没有使用台军推崇备至的美军反人员雷阵,所谓的A型布置法、三型布置法、防射
线布置法、斜方阵等布雷法,竟然毫无章法的把地雷密密麻麻的铺了一层。这样布雷可以
迟滞大部队的攻击速度,但是对于敌后行动的特种兵小队来说,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很顺利的通过绳桥,我把带过来的细钢丝穿过抛绳器的加强环,把抛绳器和树干紧紧
的固定在一起。解开“O”型环,双腿挂在绳桥上倒垂身体,手里拿着探雷针轻轻拨开扁柏
树下生长茂盛的灌木从。两枚装了压发引信的M2防步兵地雷和一枚M14防步兵地雷堆成一堆
摆在大树根部,M14防步雷压盖上黄色标记还指示在“S”安全状态上。这堆地雷好像是台
军懒惰,不愿意挖雷坑随手丢在这里的一样。

  用探雷针轻轻捅了捅M14防步雷压盖,压盖微微动了一下。好狡猾的台军!竟然把指示
解除保险状态的“A”和安全状态的“S”给互换了一下!

  妈的,差点上当!双手够不到地雷,我翻身而起从作战背心里掏出静力绳截下两米的
长度,把绳桥和救生索连接好,重新滑下去。这次,我的鼻子距离M14反步雷只有三十厘米
的距离。

  左手轻轻把M14防步雷拿离地面一厘米,右手握着塑钢探雷针顺着雷体底部扫过去,探
雷针碰到了障碍物,伸手摸去,是一段与引信螺栓连接在一起M2防步雷上的绊发线,绊发
线设定的很松没有安装松发起爆装置。

  割断绊发线,我旋下M14反步雷安装在雷体底部的起爆引信。剩下的两枚用来作诡雷的
M2反步雷,很轻松的被我排除了。仔细的搜索过附近地面,我松开“O”型环溜下绳桥,隐
蔽在扁柏下据枪瞄准基地方向,伸手做了个“OK”的手势。

  耳边响起一阵“沙沙”的摩擦声,司马腰上缠着一条副绳在重新加固过的绳桥上急促
的爬过来。双脚落地,立刻拉动副绳把小许的轻量背囊顺着绳桥牵引过来。

  雷区对面,小许紧盯着无线电测向器上表示发射电波闪烁的红灯。红灯一灭,小许把
测向器塞进携行包里,抓住绳桥飞快的爬过来。红外感应报警器的电波发送间隔是十五秒
,小许必须在十五秒内通过绳桥。

  “四、三、二、一!”司马倒数刚停,小许“咚”的跳下绳桥飞速的掏出红灯已经开
始闪烁的测向器。几秒钟后,测向器上的绿灯闪了一下,小许长吁一口气,低头看看启明
星显示屏上战术雷达传过来的信号,低声说道:“安全!”

  利用无线电测向器连续突破三道台军设立的电子防线,我们来到乱石堆附近。隐蔽在
草从里目视观察,发现这一带的山体被人为的修整过,到处都是颜色变得漆黑已经有些腐
烂的树桩,告诉我有人不喜欢从林延伸到这里,灌木从、芒草从也被刻意的梳理过生长的
很稀疏,露出大片铺满碎石的山体。

  微风吹来,随风飘来一阵淡淡的柴油味道。初步判断正确,我们找到了台军基地发电
机组的废气排放口。

  我们所处位置在洞库的西面,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我们不敢使用望远镜观察,不然
镜片反光会让台军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就会发现我们。眯着眼睛,抵挡着有些刺眼的阳光
,目光贴着颜色枯黄的草尖、灌木梢向远处看去,远处山体变得扭曲起来,这种情况只有
在地面散发热量超过气温才会出现!

  隐蔽在我左翼的小许,拿出热成像仪对着目标点扫描。我低头看了一眼,“启明星”
屏幕上传送过来一片通红的热成像,指着几处被翻动过的碎石低声说道:“排烟口是个热
源点,台军不会在这里布置红外报警器,但是有可能会埋设地雷,通过时候尽量的踩着大
一点的岩石!”

  等小许用无线电测向器扫描过目标区域,确认安全后,我在喉式送话器上用指甲轻轻
的划了三下,耳机里立刻传来牛皮的声音:“阳光普照(确认安全)!”

  我一跃而起,按照预先观察好的路线踩着露出地面的石头,一溜烟的扑进开阔地对面
的灌木从中。

  据枪瞄准台军可能出现的位置,静静的等了三分钟。侧耳细听,除了“呼呼”的风声
,树叶摇动的“哗哗”声,我听不见其他任何的声音。一摆手,小许和司马像两只敏捷的
豹子,按照我开辟的路线飞速通过了开阔地。 

  耳机里传来三声按动送话开关的“哗哗”声,牛皮看到我们顺利的通过开阔地通知队
员们实行语音静默。

  按照最起码的战术要求,我们在原地据枪警戒了三分钟。等到耳机里传来,四周没有
目标出现确认安全的叩击声后,我和司马、小许摆开一个三角队形沿着山体的走向一路搜
索过去。

  我们所处位置距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一带的植被已经出现山顶矮树林的迹象
,树木虽然生长的很茂盛但是比起山下几十米高的大树来说,这里只有四五米高的树木只
能算是“侏儒”。树冠排列的也很稀疏,大片斑驳的阳光洒落在林间的地面上。有了阳光
的关照,林间的灌木生长的异常茂盛,密密麻麻的占领了从林间的每一寸地面。

  茂盛的灌木从虽然为我们的搜索提供了良好的隐蔽,但是也大大限制了我们的前进速
度。谁也不知道,台军会不会在茂密的灌木从里放上一两个红外感应器。

  间隔五分钟,小许的无线电波测向器确定没有接受到任何无线电波后,我们前进三十
米,这是红外感应报警器从林里最小的警戒半径。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只前进了约
三百米的距离,仍然一无所获。

  “不应该呀!”司马挠挠头凑过来:“C1,柴油机的专用通风口和废气排放口间距不
会超过三百米呀,台军地下基地的动力洞室的跨度不会超过三百米吧?”

  一般情况下,地下基地的动力洞室面积不会超过二百平米,洞室的两侧各打一条通向
地面的通风口,分别用来吸气和排气。受洞室面积的限制,两条通风道就是倾斜45度通向
地面,其间的跨度也不会超过三百米。

  “回去,仔细搜索来路!”摆摆手,我们原路返回。

  再次搜索已经经过的区域,由于排除了预警器材的威胁,我们前进的速度很快。行进
在枝繁叶茂密不透风的灌木从中,不但异常的闷热而且横七竖八的枝杈像是千白双小手不
停的撕扯着我们。时间不长,我们已经大汗淋漓,被汗水湿透的作战服紧贴在身上,一阵
阵无法忍受的刺痒让我恨不得脱光衣服挠遍全身。

  大量的出汗让我口干舌燥,舔舔干裂的嘴唇,我停住脚步正要补充一点水分,眼前一
从叶片微微晃动的灌木引起我的注意。舔湿手指举到空中,手指没有轻风吹拂带来的凉意
,四处看去四周的灌木从安静的像是一幅油画。

  把满是汗水的左手凑近枝叶微动的灌木从,一阵轻风吹拂后带来的凉意让我舒服的浑
身一颤。轻轻的拨开叶片,灌木从后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在我眼前。伸直手臂一握拳,
在我侧后两翼的司马和小许几步赶过来。

  让开洞口正面,小许把软管窥镜穿过灌木从,观察洞内的情况。约三分钟后,小许向
我点点头,掏出伞兵刀把与遮挡洞口灌木从纠缠在一起的枝杈斩断,砍断主干后移开灌木
从。一个直径超过六十厘米的天然洞口出现在我们眼前,虽然这个洞口没有任何人工修整
的痕迹,但是向里“呼呼”流动的空气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目标!

  小许端着夜视望远镜盯着通风口深处看了一会,把望远镜递给我低声说道:“有激光
报警器!”

  望远镜镜头里,六条环形布置激光器发射的暗红色激光,交叉的打到相应的接受器上
把通风道封锁的严严实实。激光报警器的上方,有一个细密铁丝网做成的防护网,防止坠
落物体穿过激光防御阵引起误报。

  把望远镜还给小许,我低声问道:“能屏蔽掉吗?”

  小许探身观察了一会:“是美军DISO-2型主动激光报警器灵敏性很高,我需要找到脉
冲频率,完全排除至少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点头说道:“抓紧时间,马上开始排除!”

  蹲在我身边警戒的司马,听见我的命令,探头向通风道里看了一眼,掏出99式伞兵刀
准备锯断三毫米粗的铁丝网,为小许屏蔽激光报警器开辟通道。

  “停!”一直没有放下望远镜的小许突然惊呼起来:“这激光报警器有蹊跷!”

  司马一愣连忙闪开,小许飞快的从95突击步枪的握把里拿出擦拭枪管用毛刷与枪通条
连接在一起,伸出舌头舔了一下毛刷的顶部,穿过铁丝网的网格轻微的在布满尘土的激光
发射器底部蹭了一下。接着,把软管窥镜探头缓慢的从铁丝网的网格中穿过去,悬停在距
离激光器的上方两厘米处。抽身出来,连续按动图像放大扭。软管窥镜显示屏上的激光器
图像被放大了十倍,小许长吁一口气指着激光器肥大的底部说道:“幸亏发现的早,这是
一个用激光报警器作伪装的震动报警器!”

  仔细看去,激光发射器透明底座里,在两个相距不到一毫米的铜制导电片中间,一小
段钨丝正随着气流的通过在微微的颤动,如果在有一点外界的震动,钨丝就会于导电片接
触,台军基地监控室里立刻会警报声大作。

  “X,台军够阴险!”司马扭头在小许肩膀上拍了一掌低声说道:“厉害,厉害!不愧
是专业搞电子的!”

  大惊失色的小许连忙把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司马禁声,拿起无线电波测向器钻进通风
道里采集震动报警器的电波频率。

  五分钟后,满头大汗的小许退出通风道,对我耳语道:“C1,一共有三组不同波段信
号,各组警报器混合编程间隔十秒发送一次值班脉冲。信息量太大了,我的无线电波测向
器只有简单的复制功能,最多坚持一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无法排除三组震动报警器
!”

  妈的,台军给我制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伸手指指眼睛,小许打开“启明星”查看了一下单兵战术雷达传送过来的图像,低声
说道:“一切正常!我们还有时间!”

  扭头看了一眼司马,没等我说话,这家伙提起95突击步枪扭头就走:“你们忙,我去
警戒!” 

  望着司马的背影,我无声的笑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家伙的性格一点没变。早在我
们进入选训队开始选拔的时候,司马就把特种小队的成员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狙击手、通
讯兼电子战专家、卫生员、排障手等需要耐心、细心的岗位,司马称之为“干细活”的,
另一类就是,火力手、突击手司马称之为“干粗活”的。正式进入“小豹队”开始接受系
统特种训练的时候,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或者认为完全胜任的专业选择训练课目。一
心想成为一名狙击手的司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狙击专业,但是被教官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后
非常知趣的改选突击手训练。从此沦入“干粗活”行列的司马虽然对“细活”也非常的了
解,但是能不干就不干。

  司马隐没一从芒草中据枪瞄准南面,现在四面均有我的队员在警戒,我和小许只要稍
稍注意一下山顶就可以了。长长的做了个深呼吸稳定一下情绪,我仔细观察充满软管窥镜
显示屏的震动报警器,盼望着可以找到一点漏洞。

  震动报警器上面的尘土很厚,长时间不移动的报警器只能使用线路供电,但是我摇动
操控手柄移动探头从各个角度观察,没有发现任何的线路,震动报警器使用的是预先敷设
在洞壁里的供电线路。

  “X!”我狠狠的骂了一声,企图断掉震动报警器电源留下无线电发射器发射值班信号
的希望破灭了!

  抬头看了小许一眼,小许一筹莫展的向我摇摇头。

  九月葛:

  http://pic.tiexue.net/pics/2005_1_29_97709_197709.jpg

  M2防步兵地雷:

  http://pic.tiexue.net/pics/2005_1_29_97710_197710.gif

  M14防步兵地雷:

  http://pic.tiexue.net/pics/2005_1_29_97711_197711.gif

  《国之利刃》已经加入铁血军事VIP书库。地址:

  http://book.tiexue.net/novel.aspx?novelid=2318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72.16.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9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