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DG (导弹驱逐舰~二级战备),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百战青锋劈泾渭》序章(转载)-3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an 21 16:53:48 1999) m2mWWW-POST0m0m

战火燃进了中国。 
     9月27日,日本陆军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东北,陆上战争开始在中国东北境内进行。
 
     大东沟海战后,李鸿章更是严令北洋水师不准出海,并将以前陆攻海守的战略悦变
为陆 
     海并守的消极防御,终使亚洲第一舰队于次年2月17日被日本陆海军聚歼于威海卫和
刘 
     公岛。 
     在随后的四个月内,日军长驱直入,陷旅顺,克威海,唾手而得刘公岛,威胁京畿
,迫 
     使满清政府作城下之盟。 
     19世纪未叶的最后一次陆海大战,最终以中国的失败画上了句号。 

     战败求和,有城下之盟,无壩上之议。 
     1895年3月,李鸿章奉谕赴广岛与日本议和。 
     已无相当国力和军力作后盾的李鸿章能谈出个什么好来呢? 
     1995年4月17日,万般无奈的李鸿章被迫与日相伊滕博文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中国承认朝鲜为“完全无缺乏之独立自主”;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分8次交清; 
     …… 
     刚达成协议,文质彬彬的伊滕博文彬彬有礼的对李鸿章说: 
     “一个月办完台湾交割手续,足够了!” 
     李鸿章哀求:“头绪纷繁,两月方宽,办事较妥。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
急 
     ?” 
     伊滕博文:“尚未下咽,饥甚!” 
     弱国无外交。 

     日本,生气勃勃咄咄逼人地争抢历史。 
     一头饿狼! 
     李鸿章从此则被人骂作汉奸、卖国贼。 

     事隔百年,笔者愿意在这里为李鸿章讲句公道话。 
     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还是满清王朝的一统天下,李鸿章不签这个字,换了张鸿章
、王 
     鸿章,这个条约也得签!谁让你是战败国呢?谁让你没有相应的国家力量来抗拒强
加给 
     你的耻辱呢?至于“民气可用”这句话,至于芸芸众生这中所蕴藏的移山倒海的伟
大力 
     量,满清政府是看不到或者根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种力量一旦迸发出来,在与
强邻 
     争抢历史的同时,也会把所有阻碍这种争抢的重重羁绊打得粉碎。 
     而一直做着强国梦的李鸿章。也曾经为中国的掘起而沤心沥血、奔走筹措。在恶劣
的封 
     建官场政治环境中,锲而不舍小心翼翼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治改良主张。面对日本
咄咄 
     逼人的侵略气焰,他也曾拍案而起,据理抗争。在马关谈判遭刺客击伤后,还“心
虽忧 
     而气不绥,力疾筹商一切,虽重伤卧床,仍坚持口授机宜。”在折冲尊俎的谈判桌
上, 
     他也曾对日本人说出了他想说出的话: 
     “贵国在战局上占据主动,什么条件都提得出来,这不奇怪。但物有极限,若一意
狐 
     行,未必对贵国有利,风物长宜放眼量。” 
     联系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事实,不能不说李鸿章的眼光还是有不失敏锐
之 
     处。我们在清算了他本人应付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后,也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
实: 
     李鸿章,也曾经是一代精英人物。 
     可在封建专制腐败不堪的满清皇朝的统治之下,他又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作为呢?
他甚 
     至连他的恩师曾国藩让大清王朝回光返照40年的道行也没有了。 
     甲午之败以后,大清王朝仅仅苟延残喘了16年。 
     从这个意义上说,甲午之败乃是历史之必然选择。今天不败,明天也要败;今天不
亡, 
     明天也要亡。割地赔款,那算是最便宜的历史惩罚。 
     李鸿章私下曾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
能实 
     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
糊匠 
     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
有小 
     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必预备
何种 
     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 
     不无道理。 

     1905年9月5日,日本挟战胜沙皇俄国之势,逼迫沙俄承认其在朝鲜的特殊权益。 
     同年11月18日,日本与朝鲜签订《乙巳保护协约》,成立统治朝鲜的专门机构——
统监 
     府,伊滕博文为第一任总监。对这一明目张胆的侵略吞并行动,除一些悲愤奔走的
朝鲜 
     爱国志士外,列强世界完全听之任之,没有任何抗议行动。 
     1910年8月,日本再次迫使朝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最终灭亡了朝鲜。朝鲜完
全 
     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应该说明的是,满清政府应朝鲜政府之邀,进入朝鲜镇压人民起义,也是一种干涉
别国 
     内政的不义行为,应该受到遣责。 
     中国,为这次选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中国人民从此更深地陷入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50年后,再一次受到日本军队的蹂
躏, 
     更是哀鸿遍野,疮痍满目。 
     日本却由此跻身于列强之林,在随后的百年历史中,演出了一幕幕血腥和金币的悲
喜 
     剧。 
     这就是历史在以朝鲜半岛为背景的战争舞台上,对中日两大民族所进行的一次冷峻
而无 
     情的选择。满清王朝被这次选择所遗弃,无疑使我们整个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 
     们至今还背负着它。 

     签署完《马关条约》后,李鸿章曾有一番出人意料的冷静之言: 
     “这次战争,也有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式海陆军组织取得了显著成功
,足 
     以证明黄色人种决不亚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战争,中国人从长期的睡眠中觉醒
,此 
     实为日本促进中国奋发图强,帮助其将来的,可说是得益非常巨大。” 
     李鸿章的这句话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 
     然而,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了时候,才能够冷静面对她屈辱的历史! 

     斗转星移。 
     相隔将近一个甲子,1949年10月1日,在饱经沧桑的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个崭新的
国 
     家。 
     一位名叫毛泽东的湖南人代表这个新生的国家,用他厚重的乡音向世人宣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而这个古老土地上的新生国家,却在他刚满周岁之际,又一次面临了一次重大的历
史选 
     择。 
     也是一次放在战争舞台上进行的历史选择。 
     其背景仍然是朝鲜半岛。 
     巧合的是,这个新生国家之所以在这一舞台上登台亮相,仍然缘于仁川之得失。不
过, 
     对手却是更为凶悍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利坚合众国为首的十七国军队。 
     这个新生的国家,在强敌的包围之下,不畏面临的重重危机和艰难险阻,派出了她
的百 
     万优秀儿女,昂首挺胸地登上了这个舞台,演奏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精彩活剧,用
勇敢 
     和智慧、鲜血和生命,把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耻辱洗雪荡涤一尽,让世界在震惊
之 
     余,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土重新打量,刮目相看。 
     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舞台上最为出色的表演。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就是历时三年、让炎黄子孙杨眉吐气的抗美援朝战争。 

     笔者生于那个年代之后,虽无幸于其时慷慨从戎,效命沙场为国尽忠。却也曾头顶
红 
     星,领缀红旗,跻身于直线方块的队列与军营,执教于令行禁止的课堂与操场。从
而每 
     每有幸聆听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战士、老将军慷慨论道、从容谈兵,亦每每生出辛
稼轩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那般壮气豪情。而笔者每每对照着地图研读
战 
     史,也每每透过那些刻板枯燥规范的文字,看见吞着食不裹腹的雪水绊炒面,提着
手榴 
     弹打着赤脚也敢撵着坦克跑的那一代士兵,看见身经千战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
人所 
     屈服的那一代将军,常常热血沸腾难以自抑,激情贯注情不由己,莫不如同亲历着
段那 
     血与火的岁月,与那些为中华掘起而奋勇拼搏的众多的前辈声气相投、涕泪交融。 

     凛然浩荡之气,升腾于胸。 
     面对着那一段并不久远的历史,从高瞻远瞩的毛泽东、立马横刀的彭德怀,到舍身
成仁 
     的杨根思、烈火焚身的邱少云;从钢浇铁铸的三所里、雪酷冰寒的长津湖,到血肉
横飞 
     的天德山、弹掘炮耕的上甘岭;从首战两水洞的旋风部队的到奇袭白虎团的侦察英
雄, 
     从击落戴维斯的张积慧到生擒爱德华的韩德彩,甚至于后来卷入林彪集团的“打
F-86能 
     手”鲁珉;都如同一幕幕鲜活的情景从眼前一一掠过。 
     既或仅仅是因为有了他们,笔者也为曾经站在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下而骄傲,而自
豪。 
     笔者立下一大宏愿,要将这场伟大战争的雄壮史诗和威武画卷,以纪实文学的形式
再现 
     出来,昭诸于世,让我们的同龄人和我们的后辈,从中汲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的精 
     神力量。 
     本书谨献给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和负伤的三十九万中华儿女! 
     本书也献给在中日甲午之役中牺牲的中国官兵,由于他们的儿女子孙们前仆后继地
英勇 
     奋斗,中华民族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和恣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他们的英灵可以告慰九天了。 
(本文转载自世界军事论坛)
--

目标锁定,三发齐射





6m※ 修改:·DDG 於 Jan 21 17:23:31 修改本文·[FROM:  159.226.41.165]m
m※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59.226.8.73] m

--
  no one can save you, no hand can approach you
  your face has been ruined so long 
   bbs.hit.edu.cn              

※ 修改:.fzx 于 Jan 23 19:02:59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0毫秒